注册

评剧史诗《母亲》催泪首演 演绎真实的邓玉芬


来源:新华网

“一更里天黑黑,掌起那灯儿望儿归……”一曲《望儿归》让观众潸然泪下:盼儿归的母亲,却把五个儿子送上了战场。面对着国之危难,她虽心如刀绞,却坚定万分。

评剧《母亲》

评剧《母亲》

评剧《母亲》

“一更里天黑黑,掌起那灯儿望儿归……”一曲《望儿归》让观众潸然泪下:盼儿归的母亲,却把五个儿子送上了战场。面对着国之危难,她虽心如刀绞,却坚定万分。这部由中国评剧院全新创排的大型评剧《母亲》于今年7月6日中国评剧大剧院催泪首演。首轮演出将至11日,连演6场。

【看点一】

评剧演绎真实的密云母亲

“《母亲》的剧本灵感来源于一个真实的故事。”说起《母亲》这部戏,中国评剧院院长王亚勋滔滔不绝,这部巨作中的主角及故事,在那个战火硝烟的时代真实存在着。

据介绍,戏中的母亲名叫邓玉芬,原是京郊密云的一个山村妇女。她原本与丈夫和五个儿子过着和平安定的生活,但日本侵华战争的硝烟很快将他们的生活打乱,也让他们成了鬼子统治下的亡国奴。为了民族大义,邓玉芬的丈夫和他们的五个儿子毅然参军、援军,支持八路军与日本鬼子的斗争,最后均为国捐躯,铸就了一段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这个感人的故事,也曾被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席战争纪念活动时所提到,他说“在这场救亡图存的伟大斗争中,中华儿女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自由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母亲送儿打日寇,妻子送郎上战场,男女老少齐动员。北京密云县一位名叫邓玉芬的母亲,把丈夫和5个孩子送上前线,他们全部战死沙场”。邓玉芬英雄母亲的形象被历史所记住,密云有一座邓玉芬的雕像,这位母亲仍然站在村头,守望着山口,怀里抱着一双军鞋,就在她送走丈夫和儿子的那个山头,盼着他们归来。

王亚勋院长坦言,这部《母亲》是为纪念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所创作。在他看来,密云地区的敌后抗战是全国抗战的一个缩影,英雄母亲邓玉芬就是千千万万这样母亲的代表,是民族的象征。

【看点二】

创作手法让人痛彻心扉

说起《母亲》的导演过程,导演张曼君介绍,其实这部剧酝酿了一年之久,如何让这个故事更加鲜活、感人,成了这位擅长排演女性情感题材的著名导演犯了难。“作为一个女人,一个母亲,她的内心应该是很痛苦的、很悲壮的。”

表现母亲这一角色的情感,在张曼君看来,并不是简单的事。既要悲壮,却又不失伤感;既要看上去这个人物内心平静淡然,又能让观众看着痛彻心扉。“所以我选用了倒叙加插叙的叙述方式,演员在台上塑造人物时的无泪,却让观众更加为这个角色伤心动容。”

据介绍,《母亲》一开场,邓玉芬便是以年老的姿态登场亮相。全剧中,她就像是一个平静的讲述者,为观众讲述着她那平淡而不平凡的人生:是怎么与老汉成亲,又是怎么将孩子们一一送上战场……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母亲又是这些故事中的主角,或欢快或悲情的场面,尽显这位母亲内心的情感变化。

“尽管是反映抗战题材的主旋律作品,但在展现手法上并没有特别血腥的战争场面,有的是中华民族淳朴的民风,有的是一个个鲜活的舞台艺术形象,慈祥的母亲、风趣的老汉、精灵般的孩子…。”王院长如是说,这些角色之间的情感表达以及面对生死所表现出的淡然,更让人看着心痛,更能催人泪下。

【看点三】

一曲《望儿归》贯彻全场催人泪下

为了更好的体现《母亲》一剧所反映的时代背景和地域风格,剧中还适当引用当年的民歌及其相关元素,如:“民国二十六年,华北起狼烟”及根据冀东民歌“绣灯笼”而创作的该剧主题歌“望儿归”等,以增加时代感和真实感。特别是贯穿全场的一曲《望儿归》,不仅烘托了气氛,更唱出了母亲的心声。

据介绍,该剧音乐唱腔设计将由中国评剧院院长、国家一级作曲王亚勋和中国评剧院国家评剧作曲家刘文田以及东方歌舞团音乐总监赵石军共同担任。走心入戏的音乐,则是他们共同的追求。

此外,评剧《母亲》的舞台上,一个高大9米山影,便是整部戏所有的布景了。没有太多绚烂的布景,但舞台却又变化万分。这个山影是可移动的,会根据每场戏不同的场景,变化位置并通过现代舞台手段来渲染氛围。“在盼儿归时,山影就是一座大山,母亲就依山而望;在以“家”为场景时,山影就是一面为穷苦百姓遮风挡雨的山墙;到了战争场面的时候,山影就变成了幕布,多媒体设计出的影像一幕幕展现在这块山影上,加上台上演员的演出,烘托出相应的氛围。” 舞美设计修岩举例道。

[责任编辑:赵博涵]

凤凰娱乐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