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这部充满男性荷尔蒙的燃片,让沉寂多年的他咸鱼翻身!


来源:凤凰网娱乐

关注近几年的娱乐新闻的话,会发现梅老师(梅尔·吉布森)真的很霉,几乎都是负面新闻。今年好不容易主演了一部新片(《血父》),还是那种仅仅在二、三十块银幕上映的小片,无论是市场还是评论界,都没引起半点反应。幸好,《血战钢锯岭》替梅老师扳回一城;目前不仅媒体评论、和观众口碑双双飘红,甚至不少评论看好它在奥斯卡上斩获几枚技术奖项。

被提名奥斯卡最佳影片的《血战钢锯岭》

凤凰网娱乐讯(文/红袖添饭) 关注近几年的娱乐新闻的话,会发现梅老师(梅尔·吉布森)真的很霉,几乎都是负面新闻。今年好不容易主演了一部新片(《血父》),还是那种仅仅在二、三十块银幕上映的小片,无论是市场还是评论界,都没引起半点反应。

这样的梅老师,无疑是尴尬的;人们不禁担心,曾经的奥斯卡最佳导演、北美R级片票房纪录保持者,是否真的到了“廉颇老矣”的阶段。

幸好,《血战钢锯岭》替梅老师扳回一城;目前不仅媒体评论、和观众口碑双双飘红,甚至不少评论看好它在奥斯卡上斩获几枚技术奖项。

那么,《血战钢锯岭》究竟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让梅老师咸鱼翻生呢?

因为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具体的情节,大伙看电影时自然会了解,这里不累述。个人觉得,比故事本身更有意思的,是梅老师找到了这个符合自己世界观的题材,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将它表现了出来,因为一切都契合梅老师的本心,所以这种幕后的激情也容易透出银幕,进而被观众感受到。拍电影虽然是件挺复杂的事儿,但有时候让人感动又可以很简单,直指人心就是了,《血战钢锯岭》就是这么做的。

在自由派大行其道的好莱坞,近几十年来的战争题材,都打着“反战”的大旗。本片主人公在战场上的特殊行为,让一部分国内媒体在介绍时,也给该片贴上“反战”的标签。其实,这是个一厢情愿的误解。

和老牛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一样,梅老师是个坚定的保守主义分子。不是说他们一定好战哈,他们也反对无谓的战争,更反对侵略性战争,但他们的“反战”,更多是从普通士兵的感受出发,一般以士兵在战场上会经受的磨难为表现视角。而且,他们镜头下的主人公,首先是尽职尽责的战士,多半在战场上表现异常神勇,并非那种在战场上怂得一逼、却以反战为怯懦借口的文青。说白了,梅老师执导战争的特点,是宣扬作为战士的个体与群体在战场上的正面形象,是“既然要打,就要打得像样”的精神,至于个中伤痛,作为老爷们应当硬抗下,这才是男儿本色。

加菲饰演男主

比如说,就影片主人公对其独特信仰的坚持,换一个更文艺范的导演,表现出来的,可能就是“要尊重少数派信仰”、“信仰平等”那一套。但梅老师更多是从“个人坚持信仰的勇气”这个视角来表现,着眼的是个体在特殊环境下的具体表现,而非信仰本身。说白了,就是股“轴劲”;如果剥除信仰的内容,单从坚持自己信念、无怨无悔、百折不挠这点来看,梅老师过往导演作品的主人公,无论是华莱士还是耶稣,其实都是一个路数。

可以说,全片所有戏剧情节,都是为了烘托主人公坚持信仰的勇气、而设置的磨炼。在《血战钢锯岭》中,主人公对信仰的坚持,主要受到两方面因素的威胁,一是凶险的战场本身,另一方面,则来自战友的不理解。

战场因素比较好理解,这也是本片最为直观的卖点:一个坚持不碰武器的士兵,不仅在二战时伤亡率最大的战役中生存下来,还做出了拯救数十名战友生命的壮举,这当中的故事,是个人都会好奇。

为了突出主人公的英勇壮举,电影对战斗残酷性的描绘,在《拯救大兵瑞恩》之后,又达到了一个新高度。事实上,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你会觉得从来没在银幕上见过这么多的尸体,而且是各种支离破碎、脑破肠流的尸体。神经脆弱的观众,没准有些接受无能。尤其是当出现一些以尸体为工具的镜头时,部分秉持“死者为大”的观众,可能会被震惊到反胃。

我们都知道,同样的场景,有不同的拍法。《血战钢锯岭》为何将战斗场面表现得如此触目惊心呢?前面说过了,梅老师不是那种通过表现战争的残酷、来激起观众反战情绪的导演,他将战场描绘得如同活生生的地狱,不外乎是为了烘托主角及其战友的英勇形象。

残酷的战争场面

如果审视梅老师对战斗场景的表现手法,这点会看得更清楚。《拯救大兵瑞恩》开场的抢滩戏,斯皮尔伯格主要采用的是角色的主观视角,但却借助手持摄影来尽量客观地还原那种身临其境的效果;如果说那叫“客观的主观”,梅老师在《血战钢锯岭》中的战场表现手法,就是“主观的客观”:表现的是全知视角的画面,但镜头的组合、运动乃至画面构图,都加入强烈的人工渲染,比较典型的是诸多慢镜头的运用,让士兵中枪、手雷爆炸、火焰枪喷射等画面,俨然具有油画般的美感——这种“美感”,无疑和真实的战场感受大相径庭,其作用,是让主人公经受战火洗礼、成就英雄壮举的过程,披上一层神圣光环。这与《耶稣受难记》中、通过刻意表现酷刑之血腥程度、来烘托耶稣自我牺牲的感召力,是如出一辙的。

可能在方家眼里,梅老师这种手法无异于添油加醋,显得不够微妙高级,但在快速刺激观众情绪方面,的确很有效。

梅老师是聪明的,他知道单单烘托主人公,只会让这个故事显得过于神奇而失去可信度。因此,描绘战友态度的转变,就变得很重要,可以为主人公的战场故事、提供更有人情味的一面。对战友之情的重视,是梅老师或伊斯特伍德这种保守派的特色。比如本片中,也不乏类似《全金属外壳》那般对魔鬼教官、与欺凌弱小的描绘,但当战斗真的打响后,经受血与火的考验,主人公以其英雄赢得了战友的尊重和感激。

不知是否出于“反战就要反对一切”的目的,战友情谊,在新好莱坞派崛起后的一系列经典战争片中,多少被忽视甚至被扭曲了。事实上,战友是最牢固的一种人际关系,某种程度上比亲情、爱情还忠诚。作为一名军人的后代,个人认为,这样一种强烈的关系,还是值得主流电影正面表现的。

正因为有这样对战友之情的表现,片中一些配角的形象,才显得丰满。比如那位曾经主力欺凌主角的史密提·莱克(Smitty Ryker),他与主角的互动细节,就处理得比较成功。这位角色的命运,也因此让观众分外揪心。

片中的父母

在对战友关系的描绘过程中,梅老师还巧妙而自然地引入了主角的家庭关系及感情生活,这让电影的情节更丰富,同时也能吸引女性观众。甭看作为直男的梅老师,将主角那青涩而温暖的爱情,拍得像宣传片一般甜蜜动人,他作为导演的掌控力还是有的,无论是家庭还是爱情,对主角的行为逻辑,都有强烈的影响;从塑造人物形象的角度来说,这些情节很有必要。包括雨果·维文在内的几位配角演员的精彩表现,也多少抵消了梅老师过于直白的表现方式给人的廉价感。

对于饱受现代战争电影轰炸的影迷而言,《血战钢锯岭》英勇爱国、团结奋战的故事,以及梅老师略嫌煽情直观的表现方式,都显得太过“主旋律”。可在好莱坞一片文艺反思浪潮中,这样保守的作品和手法,恰恰是少数派。

现代自由派精英掌握的话语权,多少遮掩了美国真实的国情与民风;甚至乎正如刚结束的大选所示,精英们自己也完全低估了沉默的大多数的力量。本片也许算不上特别出色的电影,但它至少提供了一种不一样的视角,提醒观众:美国人还有少见于银幕的这样一种精气神。至于对这种精气神是欢迎、还是警惕,完全取决于观众的背景和立场。

本文系凤凰网娱乐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扒得更深,揭得更透,更多不可说的秘事,尽在“凤凰八卦”(微信号:entifengvip),添加免费阅读。

[责任编辑:刘烨 PK049]

责任编辑:刘烨 PK049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娱乐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