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FUN来了
热门文章 换一换

《红海行动》动作戏解析:14亿造价军舰出镜


来源:凤凰网娱乐

《红海行动》有着远超预期的猛烈和狂暴,火力密集,血肉横飞,估计创下了近些年华语战争题材尺度之最。本片基于“也门撤侨”真实事件改编,投资5亿(《湄公河行动》为2亿),这是中国首部

《红海行动》海报

《红海行动》有着远超预期的猛烈和狂暴,火力密集,血肉横飞,估计创下了近些年华语战争题材尺度之最。本片基于“也门撤侨”真实事件改编,投资5亿(《湄公河行动》为2亿),这是中国首部现代化海军电影,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战争大片。得益于出色的动作设计,就观感层面来说,本片非常刺激,任务一场接一场,几乎从头打到尾,高潮迭起,而且是让人始料未及的那种,尤其是片尾的惨烈决战,分外真实和血腥。

导演林超贤也是本片的动作指导,因《红海行动》中的枪战比重很大,作为香港最擅长拍枪战场面的三个导演之一(其他两位是吴宇森和杜琪峰),林超贤这次充分发挥了自己调度枪战场面的技能,在片中贡献了两场堪称近年华语片中最为惊险揪心的狙击戏份,看到人掌心出汗。

林超贤对枪的痴迷由来已久,早年他师从陈嘉上,常常协助陈构思和设计片中的的动作场面,比如《逃学威龙》中出现的飞虎队就是林超贤自己的构思,不仅如此,他对细节也有严苛要求,比如飞虎队的着装及持枪姿势是否正确,所持枪支是否标准,这些都是他所看重的,从这以后,同期的港片中开始频繁出现关于飞虎队的桥段。

大量警匪片的拍摄,让林超贤对各种枪械的使用技巧了然于胸,后来由他独立执导的大部分警匪片中的枪战戏份也拍的非常讲究。

《红海行动》海报

无论是《激战》、《逆战》还是这次的《红海行动》,林超贤的动作片总会传递出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感,且风格颇具辨识度,这种对力量感的追求,实际上来自于他早期对林岭东导演的热爱,他曾公开表达过自己对林导的崇拜,影迷也不难发现林岭东作品对林超贤动作风格的影响,比如《线人》片尾的教室追杀戏,林超贤曾坦言,这场戏就是在向林岭东致敬。

作为技术工种出身的导演,林超贤特别看重“专业性”三个字,他认为电影的所有技巧都是一种语言,动作片有自己的语言系统。拍摄一部电影,动作戏的设计和拍摄是他认为最难的部分,一场动作戏拍的是否优秀,要看这场戏能否将观众紧紧抓住。他认为自己天生对动作设计比较敏感,动作在林超贤眼中不单单是动作,而是一种策略,如何打?为何而打?这都是他所关心的。

林超贤的动作场景基本由他自己来画分镜,对他来说,找到开打的动机之后,还要找准动作的节奏,所以在画分镜前,这组动作该用什么镜头呈现、节奏如何,林超贤早已心里有数。

就枪战戏来说,如何拍枪和用枪,他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方法论,枪的型号在他看来并非是最重要,这方面他可以请军械专家来把关,而演员如何使用枪,角色持枪的动机及持枪的姿势是否正确则是他最看重的。简而言之就是枪的出现要符合故事情境、拔枪要有合理动机、枪的使用要娴熟且专业。

拍摄《红海行动》时,为力求真实性和专业性,还原真实战场,林超贤拒绝棚拍,坚持实景拍摄,片中所有枪支弹药、坦克以及军舰都是真的,影片开场拦截索马里海盗的戏份,有6台大型军舰出镜,其中一艘军舰的造价高达14亿,片中的各式军备亦将成为军迷的狂欢。

通过角色与枪的关系,亦能体现林超贤对枪的态度,在他眼中,枪与武侠片中的刀剑等冷兵器类似,是角色性格和气质的外化,绝非单纯的兵器那么简单,每次拔枪,气氛也必然呈剑拔弩张之势。这种对类型片语法的尊重以及对“专业性”的看重,也体现在林超贤后期的作品中,就好比专业自行车运动题材的《破风》,片名二字就是自行车比赛中的专业术语,指的是在高速骑行下,自行车手需要突破空气阻力以达到最快速度,车队中的“破风手”就起到打乱对手节奏以助本车队中“车王”获胜的作用。片中的自行车赛事,拍得风驰电掣,之所以燃劲十足,是因为在剪辑和调度上,遵循的是动作片的语法和节奏。

导演林超贤对演员格外严苛,因此有“野兽导演”的称号,片里片外,他都是一个自我要求极高的人,拍摄原则是“效果不好,不收工”。这次在拍摄《红海行动》过程中,他不仅在现场持枪帮演员演示动作以及走位,还亲自去试现场的爆破点,甚至还发生过翻车以及撞坦克的事故,导致头部出血,颈椎骨移位,剧组工作人员称他在用生命拍戏。

林超贤这种狠劲和搏命精神也体现在他的大部分作品中,亦刻在了作品的气质和角色的性格里,归结为两个字就是“爆裂”,这些角色的大都经历过人生沉浮,而后便奋起直击,颇让人动容,如《证人》中的警察唐飞、《激战》中的林思齐等,无不如此。“人生一定是风风雨雨的嘛”林超贤如是说,动作片要热血,不只是动作本身的问题,动作与角色的状态一定是有关系的。

在《红海行动》中,林超贤既展示了他对战争场面的娴熟调度与动作设计的专业性,同时也拍出了自己对战争题材的热爱,以及境外反恐作战的真实残酷性,在《湄公河行动》中他也有类似的呈现,比如手持炸弹的娃娃兵。

他没有去回避和淡化处理这些画面,而是尽可能地如实还原,比如炮火中乱飞的残肢断臂、被打烂的脸部、被炸成肉泥的士兵等等,在片中都有血腥且逼真的呈现,但考虑到春节档的特殊性,还是对过于暴力的镜头进行了一些删减。

考虑到各种大型爆破和动作场面的可操作性,剧组赶赴摩洛哥荒无人烟的地段进行取景,为此他坦言这是自己从影25年以来最难的一次任务,通过一组数据可以感受《红海行动》的拍摄之艰苦以及规模之庞大。

影片剧组工作人员来自近10个国家,摩洛哥的偏僻取景地要驱车3小时才能到达,这里的无人区沙漠,白天异常炎热,昼夜温差近20℃,且时常伴随狂沙和暴雨,影片拍摄周期长达4个半月,后期方面,林超贤更是每天工作超过15个小时,在这种情况下,他还能保持成本不超支,着实让人叹服。

林超贤本人最喜欢的类型片也是警匪和战争片。在做导演之前,他的理想是成为一名警察,这使得他的作品中始终充满某种使命感和责任感,正如他所说:动作片也要有灵魂,否则只是一具空壳,所以他的作品大都充满血性。

作为较晚北上发展的香港导演,林超贤没有盲目跟随大流,而是在慢慢探索,直至找准自己的定位。一位导演在创作初期能找到自己最擅长的领域,并发挥自身的优势是非常难得的,诸多北上的香港导演大都涉猎过不同题材的类型片,但林超贤的不同在于他长期醉心和执着于警匪和动作题材,就算有新的尝试,也不会跳脱与警匪和动作的类型框架,比如根据香港的“徐步高枪击案”改编的《魔警》,拍的暗黑又cult ,比如运动题材的《激战》和,将MMA混合格斗赛事拍的惊心动魄,多年的警匪动作片拍摄经验,也终于反映在如今对战争题材的把握能力上。尤其是对戏剧冲突的设计、紧张氛围的营造和节奏的控制方面,已越来越得心应手。

仔细梳理下林超贤的创作历程会发现,他一直未停止对警匪动作片的创新和尝试,尤其以投资过亿的大制作《逆战》最为明显,本片虽是一部警匪片、时装动作片,但他有意尝试战争元素,将故事背景放在约旦,片中更是出现各种装甲车和坦克,作战场面也是炮火连连,一炸再炸。但也因影片过于侧重于场面的宏大,弱化了故事本身,导致本片口碑票房不佳。

《逆战》让林超贤吸取了教训,他对创作本身有了更清醒的认知和自省,这种反思迅速体现在了之后的《激战》中,缩小故事格局,聚焦于人本身。与此同时,单纯的警匪和动作题材已满足不了林超贤,积累多时的大型场面拍摄经验和作为军迷的知识储备,需要得到更大的释放,于是他接拍了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湄公河行动》,并很好的在场面、动作设计和故事之间达到了平衡,影片票房口碑大爆。

《湄公河行动》的故事侧重于中国缉毒警察与毒贩之间的惊险博弈和斗智斗勇,包括卧底、侦查与反侦察等桥段和情节,仍是林超贤最熟悉的警匪片创作领域的标配元素。为保证专业性,影片也调用了真实的无人机、弹道测试激光仪等装备,包括演员配备的战术背心、护目镜、GPS定位、和防弹衣以及佩戴装备的流程和姿势,都都让资深军迷亦挑不出bug。

《红海行动》更像是林超贤多年积累后修成的正果,迎来了动作设计和战争场面调度这个创作领域上全面爆发。

主题方面,片尾没有强行拔高,或充斥个人英雄主义的色彩,而是强调团队作战,整部影片都在蛟龙突击队一场接一场紧凑且高难度的任务中展开,看似没有高潮,实际上处处是高潮。

中国海军陆战队的口号是“海上龙、空中鹰、陆地虎“,在《红海行动》几乎完美呈现了这个口号本身,在影片中,山地、沙漠、空降各类地形和作战任务几乎都涉及到了。

虽然《红海行动》的拍摄过程苦不堪言,但对于这部电影,林超贤更多的是自豪,能拍摄这样一部展现中国强大军事力量、彰显中国海军精神的电影,让他感到十分满足。

本文系凤凰网娱乐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扒得更深,揭得更透,更多不可说的秘事,尽在“凤凰八卦”(微信号:entifengvip),添加免费阅读。

[责任编辑:隋奕菲 PK036]

责任编辑:隋奕菲 PK036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红海行动》导演:残酷镜头已删除 反恐很真实 http://p0.ifengimg.com/pmop/2018/0214/9B76949EC18FF5F7A0AEB9A93ADC7FEE40E6D07B_size87_w909_h606.jpeg

为您推荐

没有更多了

凤凰娱乐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