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卫视:用“人与自然”的故事丰富国家相册
娱乐
娱乐 > 滚动新闻 > 正文

深圳卫视:用“人与自然”的故事丰富国家相册

防风固沙、特色民居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时代故事与时代精神?深圳卫视《大漠绿色梦》《奇妙的民居》等纪录片借助“人与自然”映射的时代巨变与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一主题发生共振。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深圳卫视通过一系列精心编排构建丰富多彩的宣传阵地,以更好地传递时代声音,绘制新中国成立70年奋斗与巨变的辉煌画卷。

2018年开始,纪录片《大漠绿色梦》深入多个省份,跨越五大沙漠三大沙地,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发声;同年,另一部纪实节目《奇妙的民居》也正式进入拍摄制作阶段,致力于挖掘传统美学和智慧,展现当代中国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null

不同的载体,相同的底色

从拍摄对象、创作手法、故事情节来看,《大漠绿色梦》和《奇妙的民居》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气质”。前者聚焦的是发生在沙漠中的治沙案例,后者则是将镜头对准全国各地的特色民居展开叙事,但看似毫不相关的两个“主角”背后却存在相同的关键词:人与自然。

相比之下,《大漠绿色梦》中“人与自然”的底色显而易见。围绕“生态环保”“绿色发展”的宏大主题,《大漠绿色梦》采取实地拍摄采访的方式,并借由“艺术+技术”的融合方式,让广袤无垠的大漠景观跃然荧屏,展现了“防风治沙”的艰辛历程。

null

例如“中国魔方草方格”向大众科普了在确保中国第一条沙漠铁路60多年畅通无阻中发挥神奇作用的麦草方格;“塞罕坝奇迹”展现了三代人55年在高寒荒漠建造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海的故事;“给沙漠锁边”讲述了治沙人通过种植锁边林,斩断阿拉善三大沙漠“握手之势”……一代代治沙人致力于防风治沙的故事随着时间线逐一展开,体现了人类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勇于改造自然的决心、耐心与恒心。

放眼整个中国,不同地域的自然、人文环境不尽相同,为了顺应自然环境,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人们以朴素的生态观和简单的手法创作了宜人的居所,各地民居也因此显现出多样化的面貌。从河南的地坑院、丹巴的碉楼到西双版纳的傣楼、云南的彩绘民居,《奇妙的民居》每一处特色民居的一砖一瓦、一梁一柱无不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关联。

在“丹巴碉楼”中,受限于高山峡谷的地貌特征,当地的嘉绒民居不是选址在河谷的平缓地带,就是建造在河谷两岸的缓坡台地之上。楼下养牲畜、中间住人、楼上打麦,住宅与生产的结合在嘉绒民居中得到完美体现。

null

无论是《大漠绿色梦》中世世代代的治沙人不畏自然艰苦投身防风治沙事业,还是《奇妙的民居》里的劳动者遵从自然规律用双手构建的形形色色的特色民居,都直观阐释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内涵。

从镜头中探寻70年印记

从时间线索纵向梳理来看,《大漠绿色梦》选取并记录了中国治沙领域的成功案例,展现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人与荒漠之间的博弈与较量;《奇妙的民居》以中国特色民居为载体,讲述了在此居住的人们有接地气、有温度的故事,探寻了特色民居背后当地居民的生活巨变。

除了彰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底色之外,透过这两部纪实作品对特色民居迭代的探索和对荒漠治沙历程的讲述,不难窥见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时代发展印记。

《大漠绿色梦》中每一集的故事都是一段历史。首集“中国魔方草方格”是中国治沙人的摸索阶段。为了解决在沙漠上建造铁路的难题,诸多专家足迹遍及八大沙漠四大沙地,通过反复试验,最终发现了中国人的治沙“魔方”——1米*1米的草方格。

null

“共筑绿色长城”中,治沙人的治沙方法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趋向科学和高效:传统的反复试验、多次摸索逐渐演变为因地制宜、精准发力,三北地区(西北、华北和东北)黄沙中的绿色由一点点、一丝丝,逐渐变成一块块、一片片……进入尾声“沙里淘金”,沙区人民从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环保理念出发,已经将沙地变成了“聚宝盆”。这一集的拍摄地敦煌,竖起了两座熠熠生辉的光热塔,光热发电技术已经能够输出清洁绿色的能源,得以造福人类。

从早期“摸着石头过河”,到中期找准角度有针对性地制定治理方案,再到如今从荒漠中“淘金”让自然造福人类,《大漠绿色梦》系统梳理了治沙人默默无闻地为荒漠化作出贡献的艰辛历程,也展现出新中国成立70年来治沙手段的不断升级。

《奇妙的民居》中一个叫曲村的“地坑院”中,78岁的老人薛菊莲已经在此居住了50余年,儿子多次劝她搬进城,她都拒绝了。近些年,“地坑院”引发了很多人的兴趣,不少人慕名前来游玩,薛菊莲的“地坑院”经常被“围观”,儿子李建朝嗅到了商机,将其改造为农家乐,让“地坑院”焕发了往日的生机。

null

无独有偶,在“丹巴碉楼”中的甲居藏寨,村民桂花将距今100年的老屋改为了一座民宿,外面刷上了藏寨的红黑白三色,屋内保留了特色的锅庄。在桂花的带动下,当地的居民纷纷改造民居,走上了一条发家致富的道路。

能够看到,无论是《大漠绿色梦》还是《奇妙的民居》,均以细腻的笔触讲述了一代代人在时代发展中投身劳动的火热故事,展现了他们身上勤勤恳恳、自强不息的精神面貌。

扩大“能量”的覆盖面

在《大漠绿色梦》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是穿梭在茫茫荒漠中的别样“风景”,数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在防风固沙的前线,为国家整治荒漠化事业默默无闻地付出着,持之以恒地坚守着。这一点尤为直观地体现在“塞罕坝奇迹”, 55年在高寒荒漠建造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海的三代人身上。

80岁的任仲元1963年被分配到塞罕坝机械林场,彼时正在读高中的陈彦娴主动要求来坝上,为此还给林场写了一封请愿信。林场的生活远比他们想象的辛苦,吃的是黑莜面野韭菜,住的则是仓库马棚,基本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

58岁的赵福州是塞罕坝大唤起林场天桥梁望火楼的瞭望员,每年9月15日上山后,他和妻子要在第二年6月才能下山。30多年来,他们守护着茫茫林海,点油灯蜡烛,吃雪水雨水,吃咸菜干馍。在塞罕坝林海中,这样的望火楼一共有9座,其中有8座都是夫妻坚守,55年来,共有近20对夫妻守过望火楼。

如今,接过林场经营“接力棒”的是范冬冬这样的年轻人。如果用“拓荒”来形容第一代务林人,用“传承”来形容第二代务林人,那么第三代务林人更多的是“攻坚”。正是因为有这样一群人,半个世纪的努力,才使得塞罕坝的荒原变成了绿洲。

null

在《奇妙的民居》中,也同样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是特色民居创造者,从小学艺为了建筑的牢固性和美观性,精益求精;也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是特色民居的守护者,可能已经搬离了特色民居,但依然用自己的力量为其传承、发扬添砖加瓦。

“丹巴碉楼”里, 67岁的其米巴丹从19岁开始学习砌石技艺,他在石料与石料之间,木料与石料之间,掺夹着自己调制的黄泥,这种黄泥可保房屋屹立千年。在这集节目的结尾,旁白说到,其米巴丹的下一步是继续参与到藏寨民居的修葺中,为丹巴碉楼的保护和传承贡献力量。

除了房屋建造者之外,还有丹巴文化馆副馆长降初扎西这样的年轻人,他从小生活在藏寨的碉楼里,长大后搬到城市中生活,但他对从小生活的地方仍然心怀热爱。他把丹巴碉楼画进了自己擅长的油画中,还将画布中的房子变成了现实,取名罕额庄园,让更多人走近并了解这一古老民居。

null

据介绍,《大漠绿色梦》《奇妙的民居》皆出自深圳卫视《探秘时刻》团队,节目被安排在周末黄金时段播出,平均收视进入全国排名前十,受到了电视观众的追捧。

两部作品均摒弃了说教式的科普,注重将故事性讲述和科普性介绍相结合,聚焦融媒体平台传播,布局短视频矩阵。截至目前,节目在抖音上单条短视频播放量已超过50万,从而让正能量传递到更多受众,于润物细无声中讲述着一代代人的逐梦历程,讲述着国家的日新月异。

作者:郑长华

编辑:徐蕾 佘博睿

【版权声明】本文系《广电时评》独家稿件,《广电时评》编辑部保留所有版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或使用。

广电时评已入驻今日头条、一点资讯、企鹅号、凤凰号、搜狐号、百家号、网易号、北京时间等媒体平台。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