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抗疫前线的娱乐圈90后:03年你们保护我,17年后换我来守护你们
娱乐
娱乐 > 8号风曝 > 正文

走在抗疫前线的娱乐圈90后:03年你们保护我,17年后换我来守护你们

17年前,一场非典的来临,猝不及防地把所有人卷进漩涡。

那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让疫情阴霾下的茫然、恐惧,成了回忆里不可触碰的痛点。

那一年,陈佳莹正在读小学3年级。

她对于那场疾病的印象,只停留在电视画面中。那个时候,她不太懂生死的含义,“白衣天使”这个词是第一次出现在她的世界里;

那一年,王晓佳才10岁。

对于非典,她的脑海里都没留下什么记忆,只记得每天课间都要听老师的话测量体温、洗手消毒;

那一年,赵粤刚上小学一年级,爸爸冲上前线,而自己只想待在家里躲避上学…

对于那场肆虐的疾病,身为娱乐圈90后的她们还小,没能有太多的记忆;但在17年后的肺炎疫情中,长大的她们,都勇敢地站到了第一线。

平日里,她们是SNH48女团的成员,但疫情中,她们成为了医护工作者、社区服务人员、也成为了爸爸身后的坚实后盾...

1“爸爸,说好了要做大闸蟹给我吃”

除夕节过后,赵粤的爸爸在群里发来了一张站在救护车前和同事合影的照片。

那时候,她才知道爸爸已经冲到了武汉疫情前线去…

往年的这个时候,爸爸都会有一周的假期,陪全家人一起回广东过年。但是今年,爸爸被留在了医院,自己也待在海南的奶奶家,大家头一回只能视频连线“云”过年…

临走前没能见上一面,爸爸把赵粤送给自己的那支笔带在了身边。

那支笔,是有一年赵粤去国外工作,带回来送给爸爸的礼物。尽管医生平时只能拿钢笔签字、开病例,这支笔根本用不着,但是赵粤的爸爸一直把它夹在自己的口袋上面。

对于赵粤爸爸来说,看着那支笔,就像女儿陪在自己身边一样心安…

这次疫情前线的危险性,爸爸和家里人心里都很清楚。

每天,赵粤的爸爸接到120的求救电话后,都需要第一时间冲上去,将病人拖上救护车送回医院抢救。而接手的这些病人,很多都是直接的病毒感染者… 说一点儿都不担心,是不可能的。 这段时间晚上回家,赵粤的爸爸为了保证安全的隔离状态,总是自己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在客厅睡觉。到家了还是不停工作的状态,每天忙着调度一些物资、救护车,电话接个不停…

累是累,但爸爸告诉赵粤自己必须得坚守到最后——“如果我不来,所有医生都不去的话,病人们怎么办?”

爸爸对医生工作的职业感,赵粤一直以来都知道。

在她的印象中,当过军人的爸爸,一直是一个正义刚强的人。别人家的女孩小时候玩玩具、玩芭比娃娃,但是爸爸却教赵粤打拳和女子防身术,耍瑞士军刀。

小时候,赵粤还不知道爸爸的工作性质是什么,但是清楚地记得——“爸爸工作很忙,基本上没有什么假期,就算轮到了休息时间,电话也会一直响个不停。”

有一次学校舞蹈班开家长会,所有的家长都在认真听讲,只有爸爸一分钟一个电话,根本没办法停下来。爸爸有空带她一起去游泳、游完回来吃街边宵夜,成了赵粤记忆里很开心的事情。

所以,从小就对爸爸工作状态耳濡目染的赵粤,从来就没想过要去阻拦爸爸做些什么,哪怕是在这次未知的危险面前。

乐观,是赵粤爸爸“抗疫”的一大武器。

为了打消家里人的担忧,他每天都“活跃”在家族群里,分享自己吃的那些好吃的盒饭,让家里人放心——

“今天真功夫给我送了盒饭,比你妈做得好吃多了!”

“今天必胜客给我送了鸡翅,我一咬里面居然还有榴莲!”

这次冲在前线工作,爸爸会和同事开玩笑“生死听天由命”,也经常会告诉赵粤要开心,“你开心的话,对我来说就是最大的鼓励。”

2003年非典的时候,是爸爸一个人在前方“战斗”,17年后,赵粤成了他坚实的后盾。

武汉医院的医用物资紧缺,刚开始的时候是个大难题。赵粤一直在后方帮忙张罗物资,联系自己的朋友送来3W个口罩、还与本地民间的援助组织、安徽卫视取得了联系…

直到这段时间,全国各地的物资和国外物资陆续到达,赵粤悬着的心才放下来。

当被问到疫情结束后,最想干什么?

赵粤告诉我们——“想回家”。去年秋天,爸爸说好要做给她吃的大闸蟹,到现在还没吃上呢…

2“我想好好地睡一觉”

早上七点半,陈佳莹作为护士的一天就开始了。

在穿上护士服之前,她还有一个身份是SNH48的女团成员。每天下班后,她都会抽出时间去完成自己的偶像梦想。

但这次疫情来临之后,陈佳莹上下班的时间全都被挤满。晚上忙到九点回家,能吃上点妈妈做的小热菜,对她来说已经是很满足的事情了。

“现在的自己,有点像快递小哥那种感觉。”

每天,陈佳莹需要在各个小区穿梭,对返沪人员进行上门排查,还要为居家隔离的住户测量体温、送消毒药品。

一天轮轴转的陈佳莹,至少要跑上8个小区,多的时候一个小区得跑上20几户,遇到老式小区,只能一层一层楼梯爬上去。

上午跑,跑完吃饭,下午再继续……

中午一个小时吃盒饭的时间,是她白天内唯一可以脱下防护手套、隔离衣服休息的时间,也只有那个空档才有时间和家里人联系一下。

除了午饭那一个小时,剩下的12个小时都要戴着隔离帽的陈佳莹,笑着调侃自己真是要秃了;

由于穿隔离服不方便,她也只能利用中午吃饭前的时间去上厕所,其他时间能忍就忍着…

至于口罩勒出印子、消毒液洗手频繁导致手粗糙脱皮,她说这一切,更是没办法避免的。

比起自己的这些不方便,医疗物资的紧缺其实让她更在意。

陈佳莹告诉我们,在医院大家每天认领的口罩都需要登记,每人只能领一个,防护帽子每个礼拜只有一个,所以每天结束后她都必须把隔离服、帽子放在紫外线灯下,消毒后继续使用。

每天接触陌生人群的陈佳莹,也不是没有害怕过。在小区穿梭时看到那些还没有戴口罩的住户,她也会担心自己近距离接触是否会被感染。

“但这是我的职责啊,戴好口罩、眼镜、穿好隔离衣,我觉得没问题。”即便这样,陈佳莹还是义无反顾的冲在前线。

她告诉我们不仅仅是自己,身边的护士同事为了疫情期间方便,将留了很久的长发直接剪短;还有24小时轮班的时候,大家虽然需要照顾孩子老人,但是争抢着要工作名额,都让她觉得特别感动……

下班回家后,陈佳莹唯一的“娱乐活动”就是刷刷微博,看看有什么疫情的新消息。每当看到那些新闻的时候,她总是会感觉自己做的太少了,希望能够多做一点。

“虽然我的能力很小,我是一名社区护士,但是如果武汉需要我,我肯定愿意去奔赴武汉的,为疫情献出自己的一小份力也是很好的。”

每天,陈佳莹都时刻做好奔赴第一线的准备。虽然知道去武汉会面临什么样的未知危险,但是她觉得既然大家都能去,那自己也可以。

距离非典过去17年,以护士的身份再次面对一场“灾难”,那个读小学三年级的姑娘真的长大了。

陈佳莹告诉我们,“现在,我有自己的力量、责任去守护。虽然不能说全世界全中国,但是我可以尽我所能去守护我能保护的家人,我自己医院周围的居民们。”

未来的2-3个月,上海不断会有返沪人员,所以她必须依然站在前线的岗位上,持续目前这样的工作状态。

而疫情结束后,陈佳莹说自己最想干的事情——“可能是好好睡一觉吧”……

3“累了也得扛下来”

一场疫情的到来,打乱了王晓佳原本的计划。

这个春节,回家乡过年的她,本打算趁着这个机会好好陪陪父母,也将想念已久的长沙小吃吃个遍。

但是疫情发生后,原本的春节计划、录歌的工作行程,全都耽搁在一边落了空。每天,她只能在家刷刷剧,打发无聊的时间……

直到,一则党员群内的志愿通知“跳”到了她眼前。

疫情发生后,为来往进出的居民们量体温,是每个社区都在进行的安全防护工作。但是当时,社区内没有足够的保安人数,情急之下,只能先由党员志愿者们顶上去。

“想要为疫情出一份力,这让我有了身处一线的感觉。”看到群内发布的志愿服务工作消息后,身为党员的王晓佳,觉得自己就应该出现在那个队伍中。

就这样,她主动报了名,在偶像之外,拥有了一个新“身份”——社区服务工作者。

这份志愿工作,看似简单,但是做起来却没那么容易。 

从居民、到外卖小哥、再到快递工作人员...在社区服务期间,王晓佳每天要为来往的路人测量体温,一天就得测上个五六十次。 

为了让体力不被过度消耗,能多点个人的休息时间,王晓佳和剩下的2位志愿者一起实行倒班工作制。即便如此,每天一站就是几个小时,腿酸了也得坚持着扛下来;工作最忙的时候,4-5个人同时排队等待测量体温,根本抽不出手… 

但王晓佳告诉我们,社区服务工作的辛苦算不上什么,因为——“身边其他的社区服务工作者,也都是这样的”。

身体上的疲惫倒还好,但是当社区志愿者,每天需要接触形形色色的路人,在疫情传播如此快的形势下,危险系数的确很高。 

虽然家里人对于她去做这样的志愿工作很支持,但是还是不免有几分担心。每天的工作过程中,都会不时就在群里询问她的情况,嘱咐她要注意自我防护。 

在社区服务的过程中,王晓佳自己也害怕过。 

有一次,她为车内的行人量体温,连续测量好几次都是38.3度,看到的时候王晓佳一下子“真的慌了”。立马叫来了其他社区工作者,得知是车内温度过高导致的,她那颗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不像2003年的那场非典,这次的社区服务经历,让她切实感受到疫情正发生在自己的身边——

身为偶像,看着自己的粉丝为了驰援武汉行动,尽自己的力量,让王晓佳觉得很暖心;而身为志愿者,看着来来往往的人向他们点头说谢谢,甚至是鞠躬的时候,王晓佳的心里总是会一股暖流淌过…

疫情会持续多久,现在依旧是未知状态。身处上海的她,正每天在舞蹈房排练减肥,为疫情过去后做准备。虽然目前能做的只有等待,但是王晓佳相信——

“春暖花开,战疫胜利,一切都会好起来。”

就这样,17年过去: 

只知道躲在家里不上学的赵粤,成为了为爸爸张罗物资的强有力后盾;

 电视机前羡慕“白衣天使”的陈佳莹、成为了走上前线的医护工作者; 

只知道听老师测量体温的王晓佳、成为了为别人量体温的社区服务者。

 长大的她们,只是90后一代的“缩影”。在这场抗“疫”行动中,还有无数90后的身影正在前线忙碌着——

2003年被保护的他们,2020年已经接过了这把“责任棒”,为社会扛起生的希望…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