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王菲情路回顾:曾因初恋与母亲闹僵 离开北京

2013年09月15日 09:35
来源:半岛晨报

王菲是北京的,虽然至今为止有一半的人生是在香港度过,但是却只有北京才能制造出这样一个独一无二的王菲。人生得意须尽欢,这句话被这位北京“大妞”体现得淋漓尽致,不为男人而委屈自己,敢爱敢恨敢想敢做,看似漠不关心但实则心里有数,既风生水起又低调冷漠。能在功成名就之时全身而退,又敢在洗尽铅华之后重出江湖。

童年家世显赫 个性特别

1969年8月8日的北京协和医院,一声啼哭改变了一个家庭。当时已经是煤矿工程师的王佑林与文工团女高音出身的妻子有了一个女儿,这个女婴便是王菲。王家父辈家史显赫,其祖父王兆民(王墨林)毕业于北京大学国文系,与台湾著名文化学者李敖是同班同学。在上世纪40年代后期的中国政坛显赫一时。

王菲记忆中的家,在北京市东城区北端的和平里街道。王菲虽然出身知识分子家庭,但是童年却并不快乐和幸福,父亲常年在外工作很少回家,母亲也经常奔波各地慰问演出,一家人可谓聚少离多。对于那段记忆王菲自己也曾苦笑着说“整个童年,和我最亲近的是邻居大妈。 ”现在看来也正是这段无依无靠的童年造就了王菲冷艳空灵的性格与“只爱陌生人”的独特品格。

因唱歌与母亲闹僵

因感情与母亲决裂离开北京

15岁那年,王菲以还算不错的成绩升入东直门中学。在老师眼中,那时的王菲聪颖、悟性强,成绩还不错。

尽管性格上内敛不张扬,但是王菲的音乐天赋却在这时彻底地显露出来。因为从小受到母亲及合唱团的专业训练,所以学校里每次文艺活动上她都是当仁不让的明星。甚至于高中二年级那年,年轻的王菲就出版了她的第一张专辑《风从那里来》。尽管是翻唱及模仿邓丽君的作品,但是受到了各方面很多的好评,以至于后来很快又有了《迷人小姐》和《邓丽君故乡情》等后续作品。

然而也是因为音乐,让王菲与母亲的关系日渐紧张。文艺工作者出身的母亲夏桂影对于女儿的期望是念书上大学,她不希望女儿体验到舞台上下的世态炎凉。但这时候的王菲,很明显已经将音乐融入了自己的生命和梦想。就因为这些问题,当时的夏桂影曾三番五次找到王菲的学校与老师商量对策,这使得本来就比较疏远的母女关系更进一步的紧张起来。

那段时间里,除了音乐,另外一件事更让王菲和母亲的关系彻底陷入僵局——王菲恋爱了。王菲的情窦初开是为了邻班的一个男生,没过多久,母亲拿着日记本闹到学校,结果成了当时人尽皆知的故事。在这件事后,已经渴望自由独立的王菲做了离开的选择,跟随父亲移居香港,据说当年离开的时候王菲坚决地放弃了已经到手的厦门大学录取通知。

歌红人不红

粤语成障碍

1989年,王菲走进了位于金佰利道的那件录音室,也是这个时候,王菲结识了香港著名音乐监制梁荣骏,并改叫艺名“王靖雯”。在经历了北京特有的文化熏陶及摇滚营养后,王菲的出现,恰好地弥补了当时香港流行乐坛普遍的文化底蕴不足。香港给了王菲开拓的视野,充足的成长空间,而王菲给了香港人一种极大的思想和文化层面的反差。她的歌声中并不只是靡靡暧昧的吟唱,而是西洋流行音乐与港式文化的结合,还有北方文化那种喜欢探寻音乐意义的追索,就像她自己所说,“你没有那种感觉,你怎么去表现? ”

但在香港人眼里,这个叫“王靖雯”的女歌手,虽然声音很棒,但是打扮老土,脾性上更是与本港人士格格不入,按照当时流行的淑女风潮来看,王菲就是歌红人不红的典型代表。香港著名DJ林伯希在回忆这段历史的时候笑称“香港歌迷都好势利的嘛,那个时候觉得内地什么都逊一些,北方来的歌声好老土。大家都知道王靖雯的歌唱得好,可是人不潮啊! ”

很快,王菲被当时新艺宝唱片公司老板陈少宝看中,在陈少宝眼中,王菲背后有一个有待开发的巨大市场。之后在老师戴思聪的引荐下,王菲签约了她的第一家唱片公司,但同时摆在王菲面前的却是一道难关——广东话。那时的香港市场,对于内地唱法的国语歌完全没有认同感,而在陈少宝看来,港籍歌手很少有人可以达到邓丽君的高度,更少有人拥有王菲这样的北京人的嗓音。推王菲杀入香港唱片市场,无疑是一种冒险,但是陈少宝相信,这个女孩会给香港音乐圈带来新鲜感。

不经意抢走张国荣的锋芒

上世纪末的香港流行乐坛,以改编和翻唱日本及欧美流行乐著称,当今的“四大天王”均曾有该类作品问世。因为本土音乐创作人稀少,而迫于竞争各个明星出唱片的频率很高,基本上每半年就会发一张唱片,唱片中大多是改编填词的“快手”歌曲。而当时的王菲也在这样的一种风潮中翻唱了日语歌曲《无奈的那天》,为了这首歌,唱片公司还专门找本地人辅导纠正王菲的广东话发音,但是王菲和制作人梁荣骏均对这种时间上的浪费不满,最后索性放弃。每当谈到这段历史梁荣骏都会忍不住大笑道“反正大家听不懂可以看歌词嘛!”

就这样,王菲的头几张唱片带有EPO、中岛美雪等日本流行乐风格,而这个风格上的创意是唱片监制原本打算用在张国荣身上的。所以从某种角度说,王菲早期作品,或多或少是抢了张国荣的锋芒。而那段时间,王菲基本上整天呆在录音棚里,穿着便衣和拖鞋,对于她来说录音棚就是她在香港的第二个家。而在唱片公司的人眼中,王菲是一个很安静的人,不喜欢说话,很随和,即便是有些名气了之后依旧是每天拎着东西挤地铁回家。

跨洋赴美“镀金”

从1989年到1991年,王菲总共出了3张唱片,第一张《王靖雯》销量2.5万张,已经是“金唱片”级别的销量。而另外两张随后也卖了1万多张,在林立的新人阵营中已经是非常好的成绩。尽管当时条件一般,但是王菲并不理会,经常喜欢往北京跑。也就是在这段时间,新艺宝唱片高层发生变化,把王菲看作“潜力股”的陈少宝调任母公司。而新上司王菲与他在性格上完全合不来。在这种不开心的环境下,王菲萌生了放下一切去美国读书的念头。

对于在美国的生活,王菲曾回忆说:“那里有很多陌生但看上去又很自信的人。他们不在乎其他人怎么看自己。我觉得我本质上也是那样的,独立而且有点反叛。但在香港,我迷失了自我。我被别人塑造成为一台机器,一个衣架,我没有了个性和方向感。”正是这段留学经历让王菲认识到“做自己”的快乐,回到香港后更是在专辑《Coming Home》中主动突出自己的北京身份。而监制梁荣骏曾经担心专辑中的那首《容易受伤的女人》风格偏重内地,可鉴于王菲的一再坚持也还是保留了下来。正是这张专辑,这种风格,这样的心态让王菲恢复本名并逐渐走向红遍华语世界的巅峰。她严肃冷傲的形象一度成为香港流行的代表,她的与世俗格格不入也成为众多粉丝迷恋的理由,就这样王菲“红”了。

“问答”天后感情

记者问她和窦唯谁更爱吃醋?王菲:他爱喝陈醋,我爱喝米醋。记者问她离婚后关于童童的抚养权问题?王菲:判谁谁养呗。

工作

1999年被记者问到新专辑怎么样?王菲:还能怎么样?还不是上张专辑那样。记者问:《你快乐所以我快乐》中的“你”指的是谁?王菲:泛指,爱谁谁。记者问《将爱》这张专辑有些地方无法理解。王菲:你不必理解。

访谈

王菲上陶子的节目,陶子说很想拍洗发水广告。王菲:洗发水广告拍起来很辛苦,要弄湿再吹干,再弄湿再吹干。陶子:甩来甩去好漂亮哦。王菲:但很辛苦。陶子:但洗发水广告酬劳应该很高吧。王菲:因人而异啦。陶子:……全场爆笑

合作

记者问她拍哭戏时是怎么酝酿的?王菲:怎么酝酿?我都忘了,反正就酝酿呗,哈哈。王菲回应梁朝伟对自己演技的夸赞:他从来都不说真的。

生活

记者问:为什么你晒不黑啊?有什么秘诀吗?王菲:秘诀就是不晒!记者问:你平日最喜欢做什么?王菲:发呆,我喜欢不想什么,或者说不刻意想什么。有个香港发型师批评童童的发型不好看,记者问王菲怎么看?王菲:那又怎么样?他说不漂亮就不漂亮啊?(据凤凰娱乐)

凤凰网星座微信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凤凰网娱乐微信

揭开明星的隐私往事,每天为你分享一段八卦谈资!

[责任编辑:邹欣宏] 标签:王菲 DJ 初恋
打印转发
凤凰新闻客户端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