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导读] 章子怡深陷泼墨门、捐款门 | 事件经过及最新动态 | 章子怡详解“诈捐门” | 网友热议

从“泼墨门”到后来闹得轰轰烈烈的“诈捐门”事件,2010年对于章子怡来说噩梦连连。连续数月,她都高居娱乐版头条位置,无论是娱乐媒体,还是众多网民,一个个都如福尔摩斯侦探一般,调查募捐数字,寻找诈捐线索,掀起一轮又一轮的“网络狂欢高潮”,各种质疑声、谩骂声铺天盖地,很多甚至演变成人身攻击。事件稍微平息后,我们不得不从头思考:作为舆论公器的媒体在整个事件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在充斥着各种“打手”的网络江湖,网民又知道几多真相呢?
【媒体为章子怡“平反” 半数网友表态支持】

章子怡详解捐款门
章子怡详解捐款门

媒体不应过分扮演审判章子怡的角色


从最初的“泼墨门”到“诈捐门”,再到“倒章”运动,章子怡面对的危机愈演愈烈。不知是不是应了中国的一句老话,“墙倒众人推”,章子怡必须要面对一场无形的道德审判,一招不慎可能全盘皆输。人们开始呼吁理性:媒体不应该过分扮演审判章子怡的角色,毕竟她不太可能利用社会公器谋私利,“一群小丑跳出来恨不能把章子怡踩在脚下,仿佛要进行一场新的文革”。

慈善不是数字竞赛,不须打遍天下无敌手。慈善更不是名人秀场,参与其中的人只需怀揣着本真的善良。“诈捐门”后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作为社会公器的媒体究竟应承担着怎样的社会责任,应该向公众传递怎样的基本价值理念?

莫让质疑章子怡沦为新闻恐怖主义


日前,一家国有大型网站转载了另一家国有大型网站转的文章,文章细数章子怡出道十年来的经历,斥章的人生为骗术人生。该文遣词造句极其不堪,不但得了文革大字报之真传。
在这种几乎是官方最权威的信息发布渠道当中,如果用这种方式构陷一个人的话,那是根本没有人能有反驳之力。借助这种渠道去打击某人,已并非正常的媒体行为,而是新闻恐怖主义。

“诈捐门”透视媒体人公信素质和新闻取向


诈捐门事件沉寂了一阵子之后再次爆发,媒体的舆论几乎呈现一边倒的局面,都是痛扁,像公检法一样责令章子怡“讲清楚”,更甚的是,几乎没看出哪家媒体透露出“坦白从宽”的意思,反而大有将“国际章”打倒在地再踏上亿万之脚让其永世不得翻身的意味,这架势似乎章子怡并不仅仅是在汶川地震捐款中打了冒支,简直连汶川地震都是这家伙制造出来的。

 
媒体解读“诈捐门”

 

新快报:“黑”章子怡的人 正是她自己

很欣赏这样一句话,“与其说是对章子怡的口诛笔伐,其实更是对慈善透明的呼唤”。我很认真地看了章子怡的答记者问,最大的感受是惊讶———这位国际巨星,为她赢回如此大的荣誉与利益的慈善举动,原来不过尔耳。

 

天天新报:需要“国际章”更需要讲诚信

尽管章子怡出道十几年来,也曾遭遇过不少负面报道,但没有一次像今年这样,几乎要被彻底搞垮搞臭。先是泼墨门,接着是换角门,再然后又出现了捐款门。“三重门”里走一遭,章小姐遍体鳞伤。

 

羊城晚报:章子怡,“鸽子蛋”不是定海神针

章子怡很久没戴鸽子蛋了。在泼墨门、捐款门之后,鸽子蛋重出江湖,意味深长。这个钻戒此时已不是值多少钱可以衡量,它是章子怡在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发出的一声吼声。它要传递的是而且仅仅是:我和VIVI没分手,他还在我的身后,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京华时报:当墨汁泼向善款 章子怡必须说清

章子怡最近点儿挺背,被泼墨被传分手被指小三,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应接不暇。雪上加霜的是,近日网友又质疑她为5·12地震所筹集的善款去向不明,这可是关乎德行高低乃至触犯法律与否的大事,丝毫马虎不得。

 

“在互联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这句来自美国“古老”的网络经典名言,对于经历了诸多重大网络事件的中国,其意义显得非同寻常!互联网接入中国已经整整15个年头,至今谁也无法完全掌握中国网民生的态环境。网络时代,以个体出现的网民不再处于“江湖之远”,轻点鼠标影响四方,我们需要做的是学会拒绝充当网络哄客们“快意恩仇”的表演道具,我们需要的是网络而并非“江湖”。

章子怡能经受住“网杀”吗
章子怡能经受住“网杀”吗

章子怡能经受住“网杀”吗?


经受住了“捧杀”和“骂杀”考验的章子怡,又毫无精神和物质准备的陷入了一片“网杀”之中。先是“泼墨门”,后是“小三门”,再是“换角门”,现在发展到“诈捐门”。这道道大门,就像“八卦阵”,“网”在“四重门”中的章子怡,腹背受敌,四面楚歌。

网民围攻章子怡是社会心理失衡


现在有一种“气”很不好,比汽车尾气的危害还大。当然,它所污染的不是自然的空气,而是社会的空气。这种气就是人们常说的“戾气”,也就是暴戾之气。这种气体笼罩在我们的周围,就可能使社会心理或风气走向极端,好勇斗狠,或因一点小事就破口大骂,恶语伤人,对别人哪怕很小的错误也不肯原谅,不管自己做得如何,却希望别人都是圣人。这或许可以看作是社会心理的失衡,它的根源还在于生存的极端严峻性,但其表现,却在于人性、人心的深受伤害。

警惕爱心和正义变成网络暴力


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网络暴力”现象愈演愈烈,“铜须门”、“史上最毒后妈”、“姜岩事件”和“很黄很暴力”等事件接踵而至,参与网民数量众多,不仅在网络上声势浩大,更对现实生活形成冲击,网民的道德审判、侮辱谩骂给当事者心理造成极大创伤。就连张颐武教授在说出“一个章子怡比一万本孔子都有效果”之后,很快也遭到“网络暴力”,并发出“在网络暴力面前,我就是一个弱者”这样的感叹。

对“网杀”章子怡的深思:如何对待犯错的名人


泛娱乐化时代,章子怡事件带来的边际效应其实早已超越了某一扇门的范围,媒体、网民更在其中扮演着各式各样的角色。其实,我们在用“慈善”拷问章子怡的同时,自身也在经受着一次拷问——在文明社会,我们怎样做一个合格的监督者?

打击“网络黑社会”呼唤网络正义感


一段时间以来,因为网络媒体具有公平性、公正性和透明性,受到了人们的高度信任。遇到了现实难题,不少群众都愿意求助网络,比如“天价烟事件”、“邓玉娇案”等。“审视2009年我们不难发现,许多在群众中产生重大反响、形成广泛议论、带来深度思考的热点和热门话题,大多是通过网络流传开来的”。

 
网友讨论“诈捐门”

 

章子怡心机太重,人不美,心灵也不美,自以为这点小伎俩就能骗全世界的人,也还真有部分老外及国内一些白痴给他骗了。——广西网友海外锄奸团

 

 

艺人骗钱没什么,以捐款的方式骗钱太可耻,一定要往死里整,整到死为止,这种风气不能涨。——湖北网友ton666

 

她这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面对所谓的“巨星”,大家要看清楚,抵制!——湖北网友lilysmartwang

 

我捐过钱,而且都是自己工资的钱.所以我有资格评论:她是不惜用自己名誉和人品把国人忽悠一次又一次!——广西网友ybc02

 

网络黑手太恐怖了。这完全不是正常的监督,而是一群偏执狂,精神病在闹。如果觉得有问题,可以通过司法。看不过眼了。不去正常地工作,净去黑别人!——湖北网友xiangyu71

 

不管怎么说,章子怡在国难面前第一时间站出来捐款,也确实捐了84万人民币,还在海外积极募捐,虽然在国外没有收到多少实质捐款,但精神可嘉。——北京网友千朵

 

现在才感到什么叫暴力!以网络的民意,将一个皮条客爆出的新闻大肆炒作,然后,紧追不放,直到现在所谓的炸捐门……如果,这是现在的网民真的都是这样的水准,中国算是没什么希望了,中国的网络也就不过是一群暴徒的游戏场……如果不是,那中国的媒体昧着良心,刨根问底去去追究所谓的细节,而忽略作为一个捐款应该获得应有的尊敬,那中国的媒体和恐怖主义有什么区别……可怖啊——上海网友freechoice

 

“口水战”逐渐升级


明星之间“口水之争”并不少见,争出高低后立即熄火。但这次赵欣瑜与章子怡之间的口水之争并没有以往的那么简单——去年12月24日,章子怡海报被泼墨,赵欣瑜通过媒体爆料称章与已婚富商陷纠葛,一场旷日持久大战拉开帷幕……为什么一场普通的“口水仗”会演绎成一起娱乐事件呢?这就是“团队”介入的结果。

团队介入 单挑”变成“群殴”


娱乐圈流传这样一条“生存定律”:“半年内没有新闻,就意味着死亡”。对艺人来说,曝光率成为立足的重要前提。而为艺人提供曝光率保障的,就是大大小小的幕后团队。不同的是,以往的“幕后团队”甘为幕后,但是从章子怡事件开始,团队开始跳到台前。

娱乐圈咋成了“角斗场”


娱乐圈其实就是明星的圈子。这个圈子本来可以和和美美,其乐融融。但因为这个圈子充满名利,追逐名利的人越来越直接,于是就有了争争斗斗,吵吵闹闹。而公关团队的介入,让原来还潜伏在暗处的争斗变成了公开叫板。这样,娱乐圈成了充满残酷、凶狠的角斗场。

 
挺章倒章大PK
 

洪晃“挺章团”PK杨二“倒章军”

日前,章子怡就网上指责其诈捐的帖子以及媒体报道作出声明,以杨二车娜姆为代表,部分网友对这份声明的内容提出质疑,觉得章子怡的这个声明难以让人信服;但同时以洪晃为代表,也有不少网友发出“保护国际章”的声音。

 

为什么有人喜欢往章子怡身上泼墨

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人在江湖走哪里会没个风吹草动的呢?自“泼墨门”之后,章子怡的负面新闻就未曾间断。随之而来的“诈捐”事件更是炸开了锅,遭到了网友们的一致痛批!一些人历来就喜欢没事给你找点事,有了事便是决不罢休,一定要弄得个鸡飞狗跳不可!

 

 

章子怡“捐款门”出现的一个社会背景是众多慈善陷阱的出现,如“捐赠秀”、“诺而不捐”等。因此,当章子怡的“口中”捐款数量与实际不符时遭到的质疑也是合情合理的,但是,我们不能把所有的慈善行为都视为是一种“作秀”,正如不能“把脏水和孩子一起泼掉”那样。

慈善是名人的“双刃剑”

抛开事件的“八卦”味道,名人与慈善的关系颇值得探究一番。前有余秋雨,后有章子怡;慈善对于名人来说,是把双刃剑,所谓成也慈善,败也慈善。

别站在道德制高点来对慈善者


把章子怡“捐款门”放在慈善事业在当下发展的困境中来审视,可能会使整个社会受益,而不仅仅是纠缠于问题的细枝末节。只有在慈善之心成为个体和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时,我们或许才不会用道德制高点来对慈善者进行讨伐。

过度讨伐章子怡实际打击慈善业

为什么企业家不捐钱?主要是榜样的作用还不够明显,而媒体和舆论又对捐助人过于“苛责”,使得一部分企业家和社会人士在捐钱的同时,还有很多顾忌。过度地“讨伐”章子怡、余秋雨等,实际上是对中国慈善事业的一种打击。

给章子怡捐款一点掌声

“诈捐门”过后,面对西南旱灾,章子怡在该做慈善的时候还继续慈善,可能她早就做好了应对口水的准备。不妨给章子怡的慈善来点掌声,无论如何,经历了风波,章子怡和慈善没有天涯陌路,这是一件好事,是章子怡的幸运,也是慈善事业的幸运。

 
“诈捐门”事件调查

调查

1.你怎样看待“诈捐门”事件中媒体表现?
起到了舆论监督的作用
失去了基本的职业操守
不能一概而论
2.你怎么看待“诈捐门”中一些网友过激言论?
可以理解,网友对诈捐行为深恶痛绝
网友不明真相,受到媒体和黑手鼓动
网络黑手从中作梗煽风点火
3.透过“诈捐门”你如何看待娱乐圈?
娱乐圈黑幕重重明争暗斗
明星应加强自身修养多加自律
应成立“演艺工会”
4.你认为“诈捐门”对慈善事业的影响是?
有利于慈善活动的公开透明化
对慈善事业不利,打击捐款人积极性
没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