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8期

[娱论导向]《芳华》编剧严歌苓,一个很会写故事的人


来源:凤凰网娱乐

人参与 评论

《芳华》

冯小刚导演的电影《芳华》上映前后,看到一系列文章,和原著作者严歌苓有关,例如是《如果没有严歌苓,张艺谋冯小刚只好去拍网文IP》《如果没有严歌苓,中国电影将失色三分》,虽然为了标题党,有点夸张,但仔细想想,似乎也很有道理,当代作家里,作品适合电影改编的,其实并不多,严歌苓自然是这少数几位中的一位。

严歌苓生在一个文学家庭,祖父严恩春,是著名翻译家,《德伯家的苔丝》的第一个中文译本,就是出自他手,父亲萧马,是著名作家和编剧,写过长篇小说,也写过剧本《巨澜》和《柳暗花明》等。萧马的第二任妻子,也是严歌苓的继母俞平,是著名的电影演员,演过《小二黑结婚》《南征北战》《魂系蓝天》等等,她也出演过萧马编剧的《巨澜》,和严歌苓在二十二岁的时候编剧的《心弦》,从这些合作可以看出,这一家人的关系相当融洽。 

显然,父亲萧马对严歌苓的影响是很大的,例如写作故事性很强的小说,例如要有电影意识。严歌苓接受采访的时候,也曾说:“我的第一个作品是童话诗,父亲就告诉我要先学会写大白话;后来《人寰》得了大奖,父亲说的确是写得很好,但太理性了,所以我后来又写了写实的《谁家有女初长成》。”严歌苓的写作纪律之一,就是“多听爸爸的”。现在看来,听爸爸的没错。 

出身文艺世家,并不能为成为作家和编剧提供保证,必须还要有丰盈的感受力、强大的结构能力,强悍的素材挖掘能力,和丰富的阅历,严歌苓具备所有这些特征,尤其在阅历的丰富上,超过很多作家。因为我们特有的文艺体制,很多作家,一旦展露才华,就会得到官方的扶持,进入文学院读书,进入省作协和中国作协,以及文联和各种文学杂志编辑部,成为专业作家,这个体制的优点,是让作家可以专心创作,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让他们和现实生活割裂开来,逐渐丧失发现现实痛点的能力。 

严歌苓在十二岁就进入文工团,随后一直在部队工作,接触到部队各个层面的人物,而且,部队的游动的特征,以及辐射性,让她可以和更深广的世界发生联系,体验到各种形态的生活。 1990年代离开部队之后,她去了美国,成了外交官夫人,跟随丈夫驻守非洲,与此同时,她坚持写作,并且持续地和影视界合作。在1980年代,她的小说《避难》就曾被改编成电影,这部电影讲述的,就是南京大屠杀,是比较早的以南京大屠杀为主题的电影作品。 

她的作品,还有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就是有形象感。这个特点,和她是女性,以及长期和电影界合作有关,电影要求的是形象,是结果,于是,她的小说语言,都有电影语言的特质,是用镜头的方式去看人物,看场景。电影也更注重人物,故事都要围绕人物生发,所以,每一篇出自严歌苓手中的小说,都会有一个鲜明的女性形象,少女小渔、小姨多鹤、扶桑、田苏菲,都是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 《芳华》集中了很多严歌苓常用的题材元素,部队、文工团、南方、性格鲜明的女性,而且,这个女性通常有着特别的性格,处于社会的边缘,美丽,但又被伤害着。两个主角何小萍和萧穗子,都是这样的女性。 

从严歌苓的写作,和她对中国电影的贡献,以及中国电影对她的期待,可以学到很多东西,那就是,在中国,“故事”这件东西,过去是,现在还是,非常重要的情感和生命体验传达媒介,中国电影对“故事”的要求,其实也没有太大的变化,很多纯文学作品和网文IP同样欠缺的,恰恰是这种“故事感”。

但是,写故事容易吗?不容易,那需要写作者对“故事”有深刻的了解,而严歌苓,显然是少数几个洞悉了故事本质的作家之一。 

(作者/韩松落)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立场。本文系凤凰娱乐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栏目介绍

从娱乐圈大小事,剖析个中价值观
——凤凰娱乐《娱论导向》
投稿邮箱:yuletougao@ifeng.com

制作团队

责编:凝御

监制:姜燕 钟丹莹

出品:凤凰网娱乐

凤凰娱乐官方微信

凤凰娱乐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