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论导向

第131期

凤 凰 娱 乐 出 品

  

《捉妖记》票房火爆源于自信

作者/韩松落
   

  自7月16日上映以来,《捉妖记》以惊人的速度打破着国产电影的各种票房纪录,今天它也将在上映后的第6天突破8亿票房的关口,有预测认为,该片最终会突破16亿票房,成为国产电影新的票房冠军。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捉妖记》票房如此火爆呢?

  本文作者认为,《捉妖记》最难得的地方在于它的自信,创造新形象、新环境的自信,妖的形象是新的,人和妖生活的环境是新的,这种新,都得相当的自信为之撑腰。

 
>>>捉妖记票房火爆,有望创造国产电影票房新纪录
 

  给一部电影寻找别样的含义,似乎总有过度阐述的嫌疑,但电影不是拍完映完就完了,,它还包括人们为它附加上的那些东西,温度、想象、期待,甚至阐述、歪曲和修正。《捉妖记》被视为合家欢电影——华丽、欢乐、萌,影院里超过三分之一的观众是孩子,整个观影过程,都伴随着他们的笑声和歌声,显然,有些孩子已经看了不止一遍,连歌都学会了,但这不妨碍我在里面看到另外一层意思。

  小时候看到过一个故事,作者因受到歧视找不到存在感,而他的母亲在他受伤回家的时告诉他:“人不必为自己的存在找到理由。”这句话伴随他多年,直到情势好转。《捉妖记》里的那个时空,人妖并存,人有正邪,妖也有正邪,本可以共存,但在那个时代里,人容不下妖,一定要把妖赶尽杀绝,或者赶出人类的地界,用一切办法阻止他们在眼前晃来晃去。他们没有了存在的理由。

  妖在电影中也在为自己的存在找到理由,得戒荤、食素,或者载歌载舞地表明心迹,说明自己也在为生活奔波,是无害的,和人类有着共通的人性。但在他们被整体否决的情形下,这种努力并没有用,他们或者被杀被灭,或者躲起来,或者披上人皮,装扮成人的样子,混迹在人群中。另一种职业也就应运而生,他们到处寻找妖怪,捉妖吃妖,这种人被称作天师。

  妖和人的矛盾,妖和天师的矛盾,好妖和坏妖的矛盾,妖和那些投靠了天师的伪军妖之间的矛盾,是这个故事最关键的推动力。但最核心的部分,还是人和妖的矛盾。不过,人妖之战,只是人类和人类以外物种矛盾的一部分,事实上,人类对别的物种,也一样毫不留情,《捉妖记》里的妖,曾经对人类吼叫说:“剑齿虎、猛犸象、哪个不是被你们赶尽杀绝?”所以,《捉妖记》或许是一部与“多样性”有关的电影,在欢乐洋溢的外表下,藏着一点质朴的道理,给孩子看,给大人看,都刚刚好。

  整个电影里,最耐人寻味的,是钟汉良扮演的葛千户,这个天师团队的最高领导人,把毕生精力都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捉妖吃妖的人,在故事的最后现了原形,原来他才是隐藏最深的妖,希望借助人类的力量,去消灭代表正面力量的老妖王一方。葛千户现原形的瞬间,影院里一片笑声,而我在那笑声里想起希特勒来,他可能是历史上最强硬的“捉妖天师”,他在集中营里分出“粉红三角”这样一个人群,但他的性向偏偏就非常可疑,他的那套政治理念,浸满了浓浓的“基味”,不论是纳粹上台前的青年运动,还是之后的那种男性崇拜,都不是直男的趣味。纳粹军服至今也是一个性符号,瑞芬斯塔尔受希特勒委托拍摄的《意志的胜利》和柏林奥运会的纪录片《奥林匹亚》,那种性感、壮美而可怖的味道,也不是直男的趣味。所以,人强烈地反对某个人群、某种趣味,往往是,发现自己也有成为异类的危险,不得不用远较常人更激烈的反对去进行伪饰。

  这种身份迷惑,也让我想起黄金时代的香港电影,《倩女幽魂》《愈堕落愈英雄》《摄氏32度》《无间道》,还有许许多多的杀手电影,都在讲述人们在自己的身份认知受到干扰时,所陷入的困境。《捉妖记》涉及到了一点,不多,也刚刚好。

  当然,《捉妖记》最难得的地方不在于这点小小的意蕴,而在于它的自信,创造新形象、新环境的自信,妖的形象是新的,人和妖生活的环境是新的,这种新,都得相当的自信为之撑腰。说实话,我已经很久没在华语电影里看到这种自信了,很长一段时间里,华语电影都有点小心翼翼的,生怕略有创新就会对观众形成冒犯,而《心花路放》《西游降魔篇》《亲爱的》等等电影里,这种自信重又扬头,这是此刻最珍贵的收获。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立场。本文系凤凰娱乐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栏目介绍

从娱乐圈大小事,剖析个中价值观——凤凰娱乐《娱论导向》
投稿邮箱:yuletougao@ifeng.com

制作团队

责编:钟宇飞

监制:刘帆 李厦

出品:凤凰网娱乐

凤凰娱乐官方微信

凤凰娱乐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