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稿件

第016期

凤 凰 娱 乐 出 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跳墙》:跳与不跳皆是踌躇彷徨

统筹:张园园

   2014年乌镇戏剧节舞台上,青年妖才导演毛尔南以一部灵静洗心之作-仅27分钟的《跳墙》斩获乌镇戏剧节唯一大奖:最佳戏剧奖。时隔半年,经过主创团队精心打磨和反复圆润,完整版《跳墙》近日登上北京人艺实验剧场的舞台与观众见面。这不仅是它的首秀,也是乌镇戏剧节竞赛作品的首次商演,艺术作品逐渐接轨商业市场。此次《跳墙》在人艺的演出,导演特意加入了有着浓厚中国元素的打击乐,他们将以歌队形式回归舞台本体,原汁原味地呈现给观众,演出时长也调整为70分钟。

首演测评第十六期
首演测评第十六期
首演测评第十六期
首演测评第十六期
首演测评第十六期
首演测评第十六期

综合测评

宋宝珍:“一个孩子生下来八字刑克父母,便被送到寺庙挂名出家,没见过红尘就入了空门。十五年后,小和尚即将跳墙出山回到家里,却在跳墙前夜犹豫不决,是回家耕读一生从此做一个‘人’,还是留在这熟悉的寺庙,继续做一个吃斋念佛的小和尚?”这几句中心台词,颇能概括此剧的意旨。 戏剧开场时,四位女演员反复吟诵“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随着声音节奏的加快,鼓槌击打声加剧,似暴风疾雨,外化了即将离开寺庙重返红尘的小和尚思绪翻涌、激越难平的复杂心境。随后两个女演员撤回到底幕附近的左右角,操弄大提琴和架子鼓,成为演出的伴奏者。而台上的两位女演员,则成为演出的主角:小和尚和他的影子。小和尚与影子对峙、争执又合二为一,如果说,女演员扮演的和尚是对男身和尚的间离,那么小和尚与影子则一体两面,镜像性地展示了一个人的五味杂陈的情绪。大师兄毅然下山、娶妻生子的举动,让不谙世事的小和尚既心生好奇又感到神秘;他偶然下山化缘,误食了别人扔来的肉包子,虽然让他有了破戒的恐慌,却也点燃了他向往山外生活的种子;他想念娘亲,厌倦了清寂,可是真要离开寺庙,离开养育他的师傅,却感到难以抉择、心生波澜。演员兜兜转转,不断自我质询,但情节的内荣较为单薄,没能提供思想和意味的丰富的阐释空间。 山内山外、槛内槛外、心内心外,种种都是执念;是去是留,是破是守,是禅是俗,在在都是心苦。那一堵墙,分隔了寺庙内外,却横亘在人的心上,跳与不跳皆是踌躇彷徨。戏剧欲给人一种清静之思,它给得了吗?这只能是各看机缘。

胡薇:全剧以颇具艺术气质的呈现进入商演舞台,演出表演真挚,整体效果不错,有如一股清新之风拂过当下的剧坛。 不过,将原本二十几分钟的短剧加以扩大和拉长之后,就必然要面临一个重要的问题:全剧原本是以其所特有的空灵轻逸见长,但将原短剧丰富扩充,显然就需要加长人物的动作线、赋予短剧更丰富的思想内涵等,但原本的轮廓是否能够承载或是契合?现在看来,小和尚内心情感的纠结变化层次略少,因而全剧有时带给观众的感觉略显重复。

林蔚然:这是一部有追求有探索的戏。实验性和文艺气息较强。主创们对人生和禅意境界有自己的思考,角度也在同类题材里有所区别。使用女性演员来扮演小和尚,青春甜美。影子的扮演者与小和尚气质上有所区分,以理性为主,目前表演上稍显低沉,再提亮一点可能会好些。大提琴是西洋乐器,导演用它来写内心的旋律,与鼓相照应碰撞,这里语汇的使用有点跳,演奏者技巧的限制也使得完成度一般。总体说来,是一部值得走进剧场观看的青年戏剧作品。

赵博涵:《跳墙》看起来跟现实生活没有什么关系,主要讲的是一个在空门里吃斋念佛了15年的小和尚要跳墙回归红尘的故事。眼看跳墙在即,小和尚心里有了含糊。到底跳还是不跳,这是小和尚的选择。同样也是我们的选择。里面有句台词“跳出去容易,跳回来难。” 一边是养育了自己15年的师傅,一边是自己的亲生父母,一边是空门,一边是红尘,小和尚对佛法依恋但又渴望逃离这一切,又憧憬尘世人的生活却又恐惧七情六欲压身. 在空门里找到归属还是在红尘中流浪, 不仅是小和尚的选择,同样也让观众深思。在思考的同时让人的心灵可以得到沉淀。 但是演员在台词上还有磕绊现象,还需反复练习。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舞美:极简和清幽之美 灯光:变化应再多一些 编剧:笔力不够雄健 导演:艺术性强 把控力好 综评:跳与不跳皆是踌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