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稿件

第021期

凤 凰 娱 乐 出 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花间十二声》:舞台上,是自然,亦是人间

统筹:张园园

   近日,大型舞剧《二十四节气-花间十二声》再度在天桥剧院上演。这台舞剧曾作为北京现代舞团的创新剧目于2012年底首演,并出使多国巡演,获得国内国际一片赞誉。今年是北京现代舞团二十周年,在国家艺术基金的大力支持下,《二十四节气-花间十二声》作为二十周年系列演出第一棒,经由总导演高艳津子的重新编排,以崭新的面目出现在观众面前。

首演测评第二十一期
首演测评第二十一期
首演测评第二十一期
首演测评第二十一期
首演测评第二十一期
首演测评第二十一期

综合测评

宋宝珍:佛语言:“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花是万物的使者、自然的精灵,每一次的花开与花落都是大自然在用它的语言,诉说关于生命轮替的故事,只是在日理万机的现代社会,匆忙的脚步一直行走在社会框定的时间里,而自然的时间正在慢慢被我们遗忘,以至于偶有一天,踏出家门,一片新绿入眼帘时,竟会暗自惊诧:春天何时来的?

    为纪念北京现代舞团二十周年,由高艳津子导演的大型舞剧《二十四节气•花间十二声》,于6月12日在天桥剧院拉开帷幕。该剧以花观世,试图用花的眼睛讲述时间的故事,来唤醒现代人遗落的记忆,以身体的语言把每一节气里生命的本然状态幻化于舞台之上,于是,你会听到花开的声音……

    全剧分为六大段落:《序•太阳》、《春篇》、《夏篇》、《秋篇》、《冬篇》、《结束》。由春分开始,经历谷雨……小满……白露……大雪……大寒的节气更迭后,再由立春结束,喻示着生命轮回的周而复始和生命希望的重生。此剧虽为现代舞剧,却并无传统现代舞剧般晦涩难懂,每一篇章的主题都会以多媒体视频的形式呈现,告诉人们即将进入的节气,而在每一篇章的结尾处,一袭白纱的仙子,会在众精灵的簇拥下,从舞台一侧悠悠经过,用手中的一株花叶,点醒下一个季节,从而把剧情引入下一个段落,散文诗一样的戏剧结构,使得章节之间的过度十分流畅自然。

    此剧虽为“二十四节气”,却并非是每一季节的图解,灯光、音效、视频与舞蹈相互交融,使得每一个场景都仿若一幅画,每一个舞者都仿佛是自然之中的精灵。他们随着节气的更迭变换着身姿,时而是花神、时而是鸟鱼、时而是绿林、时而是仙子……舞者身挂绿带丝裙,半裸式的服装,散发出原始的气息,让人们不禁会去联想人类生命伊始之时,亚当和夏娃的古老故事,追溯起人类对于自由与解放的天性认同。每一场的意象营造可以说做到了如梦如幻、似现实却又超现实的诗化境地。

    在《春篇》第一声“春分•踏青”中,五位花仙子相伴走来,她们轻盈的舞姿,跳着欢快的步子,时而嬉戏打闹,时而低首耳语,音响中传出的声音是自然界中精灵的语言,你听不清她们在说什么,却能从这些若断似续的发音和笑声中,感受到泥土松动、万物复苏的声响。这一场面仿似是维纳斯们从文艺复兴名画,波提切利的《春》中走了出来,为人间带来美与欢快! 此外,该剧十分善用道具来“言说”,将不同节气带给人的心理感受外化为舞台意象。如在《春篇》第二声“谷雨•席间”中,九位舞者手持折扇,扇子的闭合煽动象征着谷雨来临前的风,而当所有舞者全都聚拢一起以扇遮头时,则预示出大雨即将来临;在《秋篇》第六声“秋分•乐桥”中,黄光打在每一个舞者展开的扇叶上,会让人自然联想到秋天银杏于空中飘落的缤纷模样;而在《冬篇》第九声“小雪•游夜”中,两面巨大的红色折扇合二为一,象征着冬夜一团炉火,为茫茫雪地里,找不到回家的路的人们带去一丝温暖。可见,虽同是折扇,导演却独具匠心,发挥想象,让它在不同的情境中扮演不同的意象,形式之外,别有意味。

    尾声处,大寒至,意却为“相守”。两位质朴的老人在冬日里跳起了秧歌,虽然他们生命的四季已走至“大寒”,却丝毫未有“老之将至”之感,这种蕴藏在人类灵魂里的乐观精神和迸发出生命力感,与追求自由的摇滚精神不谋而合,在崔健《迷失的季节》的张扬、奔放、充满力感的旋律中,万物再次复苏,花神、精灵们跟随音乐一起摇摆,舞台瞬时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舞台之上,是自然,亦是人间! 《二十四节气•花间十二声》,以舞剧的样态传递出自然的时序变化,以身体的舞蹈来告诉人们,古以有之的自然时序,如同它的英文标题“Blooming Of Time”所喻示出的那样,这是一个关于时间与花开的故事。 一切都在走往结束,一切又在酝酿开始……

林蔚然:视频当中的文字内容照顾不到楼上的观众。从剧本演变到舞台的呈现形式,可以说二度创作的提升很大,在利用灯光、视频等多种包装手段上有着很好的综合素质。形式感较强。

徐健:将中国的古老节气与最现代、最都市的现代舞结合在一起,高艳津子的《二十四节气•花间十二声》颇具艺术的冒险意味。剧作以二十四节气为载体,通过不同的花的眼睛,感受、聆听、观察世界的变化,把人、植物与自然界相生相长的关联,把自然生命状态的轮回往复以极富东方审美意味的舞蹈形式呈现在了观众面前。春天的桃花、曼陀罗花;夏天的魔芋花、荷花、山花;秋天的菊花、竹花;冬天的梅花……对于生长在不同季节的花,舞者们都找到了它们的神韵、特质,以拟人化的方式,让它们有了声音、有了性格、有了情感、有了眼睛。它们在观察着天地,吸纳着自然的一切。而围绕这些花间的,是人、各种动物以及流水、雨滴、雷电的声音,它们共同组成了我们世世代代生活着的世界。全剧赞美了自然,展现了导演心中的“天的博大、地的包容、神的风流、人的多情”,是禅与艺的结合,是一次心灵与自然的对话。

    该剧创造了丰富的舞台意象,比如折伞、灯笼、纱幔等,这些意象都是非常民族化且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意蕴的符号。剧中,创作者不仅巧妙地实现了这些文化符号的形象转化,像用两把折伞组成太阳的造型等,也让这些符号具有了文化传递的功能,传递出中国民间的生活理想和世俗趣味。但是这些符号的运用也要掌握好度,目前看来,折伞的元素运用过多。 该剧以现代舞为主要表现方式,穿插运用了民族舞、古典舞乃至芭蕾舞等多种表现形式,可谓多舞蹈元素的杂糅之作;再配合绚烂多姿、美轮美奂的服装,使整场演出流动感、时尚感、造型感极强。这些不同样式的舞蹈虽然给演出带来了新意,但难免有风格拼贴之嫌,影响了创作者意义的传达。此外,过多的画外音,也在冲淡观众对于舞者身体形态的欣赏。

    崔健制作的音乐成为全剧的一大亮点。这里有原生态的音乐、有地道的民歌,也有电子乐、摇滚乐等多种充满现代感的音乐,极富听觉冲击力,尤其是最后出现的《迷失的季节》更是烘托了全剧的主题。风格多元的音乐与类型多样的舞蹈结合在一起,使该剧成为一出名符其实的视听盛宴。它具备了时下舞台的各种元素,但也面临着被各种观念、理念、实用元素稀释、冲击的危险,而这恰恰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制作团队

  • 统筹:张园园
  • 责编:张园园 汤博
  • 监制:刘帆 武鹏
  • 出品:凤凰网娱乐
  • 凤凰娱乐微博
  • 凤凰娱乐微信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灯光:呼应季节的变化 舞美:大写意与大抒情 编剧:重点不够突出 导演:打破传统全五分 颇具艺术的冒险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