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稿件

014

凤 凰 娱 乐 出 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王亚彬:当代艺术家作秀时间多 没时间创作

采访/撰文:李青青 制作:张园园

王亚彬,天津人,国家一级演员,舞蹈家……在采访中,王亚彬感慨自己已经三十岁了,我当时却不知她6岁习舞,迄今为止已从艺23年。她主攻中国古典舞,也接受过芭蕾舞和现当代舞的训练。获奖无数,邀约无数,她却不甘心于处于被动,于2009年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亚彬舞影工作室”。近来,她受邀国家大剧院“春华秋实”展演邀请,她与母校的舞蹈学院为大家呈现了一场名为《舞动无界》的演出。在其中,她为大家表演的舞蹈为现代舞,名叫《剧裂》。

王亚彬

王亚彬:观看现代舞,重要的是去感受

凤凰娱乐:请您先介绍一下自己最新的作品《剧裂》

  王亚彬:《剧裂》是一部对身体本身开发得很好的一个作品。不管男舞者还是女舞者,都特别有力量。观众看那个作品,就好像在特别冷的冬天,喝了一杯热咖啡,瞬间充满活力。观众可以感受到身体的极致。

  凤凰娱乐:古典舞出身,现在创作现代舞,是否存在观众看不懂的担忧。

  王亚彬:在我自己做《亚彬和她的朋友们》时,也有观众问到这个问题。一方面,观众对陌生的艺术形式陌生,理解就会存在距离。因为现、当代舞的题材很广泛,不受制于外部形态的局限,更加自由自在,更加随着创作者的想法进行表达,在表述上与中国人传统的民间舞有很大差别。很多观众看舞蹈本身少,当他接触到一个陌生的艺术方式,就会存在理解的距离。另一方面,观众在面对现代舞的时候,心态要放轻松,不要有那么重的思想压力。一个舞蹈,可以先了解它讲的是个什么样的故事。这一点,跟文学的表达方式异曲同工。比如中国的舞剧,就像文学里的小说,有开始、中间、发展、高潮、结尾。但一部舞蹈作品,也有可能像散文、或艺术流的那种文体,风格不一。面对现代舞,也是如此。有的现代舞是叙事的,有的就相对抽象。在现代舞里面,一个杯子,舞蹈演员未必去真的表现这个杯子,而是通过身体的形状、杯子的气质去表达。观众在欣赏的时候,最重要的是去感受,把自己先防空,再放轻松,这是我一直以来的看法。观众一上来看不懂没关系,起码可以感受到其中的美。这个是一定的。我从古典舞到现代舞,自己一直都特别执著于对舞蹈的创作、拓展,就是不想给自己特别局限的标签。我是北京舞蹈学院中国古典舞系毕业的,但毕业后未必全部作品都得是表达中国古典舞的。舞台上呈现作品的方式很多样,可以使古典的、当代的、现代的、民间的,非常丰富。不管是做演员,还是做编舞,我觉得自己所体验的和可以驾驭的范围都会越来越宽广。现在,我是当代舞的这个概念为主。

王亚彬:不想像商品一样被挑,我有我的表达欲望

凤凰娱乐:《亚彬和她的朋友们》,是你自己工作室的品牌项目,到今年已经是第六季了。也是当代舞的范畴吗?

  王亚彬:从2009年开始,《亚彬和她的朋友们》是以一年一季全新的舞蹈创作在前进,到今年(2014年)已经是第六年第六季了。主题基本上以现当代舞的风格为主。从去年到今年,做一些更纯粹的当代舞。此前的现代舞作品,其中注入了很多中国古典舞或传统舞蹈的元素,因为这是我的背景,自然而然就融入到其中。《朋友们》的风格比较多变。但整体仍旧有相对固定的风格和审美取向。2013年,主题是《生长》。2014年是《梦•三则》。

凤凰娱乐:每一季的每一个主题是如何生发出来的?

  王亚彬:我和我的整个的团队,跟随自己所经历的感受,会生发出不同的想法。比如,第二季的主题是《寻》。我在寻找自己,也在找寻未来。这个找寻的过程包括了艺术的创作,及自己的定位或者大致的发展方向,是想要做影视明星,还是编舞、舞者,还是说要做一名人民教师。这些都是寻找的过程。当时,我也是毕业了有一段时间,这个“寻”的主题,其实跟自己在生活上、工作上的一些经历有关系。去年,我们的作品叫《生长》,中国和比利时两国之间的艺术家联合制作的。比利时的编舞家叫西迪•拉比•彻克奥维。

  凤凰娱乐:与传统舞蹈家相比,《朋友们》是全新的尝试?

  王亚彬:传统概念里,对一位舞蹈家而言,开一次独舞晚会,已经非常圆满。但我想独舞晚会,做一次就结束了,没有延续性。我想做一个有延续性的。我的表达的欲望,在不断推进,随着生活经历、跳舞经历,和小伙伴们的不同,碰撞出来火花,也会持续刺激自己想去创作的欲望。

  凤凰娱乐:《朋友们》这个品牌演出,已在多少个国家演出过?

  王亚彬:比利时、以色列、德国、意大利、法国、还有荷兰、还会有摩纳哥,还会有卢森堡和英国等等。我们去的都是顶尖的艺术节。今年6月份,法国蒙比利亚艺术节。那是一个为舞蹈建造的城市,舞蹈气息和氛围很浓厚。这个艺术节已经办了很多年。我们在艺术节1700人的剧场演出后,观众很快全部都站起来鼓掌,掌声持续了很久,我们大概返场戏目六七次。他们的艺术节主席已经80多岁,是一个很神奇的老人,到中国教过英语,还见过毛主席,见过华国锋主席等。他看完我们的演出后,特别激动,跟我们的工作人员说,他为艺术节上,能有这样的作品演出感到非常骄傲,在艺术节上,看完演出观众这么快起立鼓掌的场面也非常少见。 

  王亚彬:“生长”的概念,是由我们中方提出的,当我们去跟导演和编舞沟通时,发现双方对“生长”有很高的契合点。我们最初谈“生长”这个概念时,比较具象,想做一个比较自然的,原始的关于树的生发生长的一个剧。但随着我们不断深入的排练,渐渐地,“生长”的概念就从具象的物体上的生长逐渐关注到人与人之间,比如关系、空间、人的成长过程等。在主题上渐渐有所升华,变得更抽象一些。于是,我们又重新构建了“生长”的主题。在《生长》的舞台上,有10个玻璃盒子,就像透明的实验室,也可以理解为建筑物里的房间。当打开时,就像整个的街区,或是像人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的不同阶段。这时候的“生长”就不是简单的人、树的生长,而是“生”和“长”,“生”,我们是从哪里来,“长”我们要到哪里去。其实整个作品中西双方一起创作的过程,不同文化的背景的艺术参与在一起,去做一个共同的创作,不断一点一点在增加,也是生长的过程,就像一个植物慢慢地成熟。我从6岁开始跳舞,但是小时候和上学的时候,对舞蹈的理解还没有那么深刻,只知道自己喜欢跳,想成为特别好的舞者。我也按照自己的目标在努力,也做到了。但毕业后,从做《亚彬和她的朋友们》开始,我渐渐感受到,舞蹈好像慢慢成为了自己的一种最佳的表达方式,更像是音乐家、画家,或导演的概念在表达自己。我很喜欢影像或图片等视觉的东西,也喜欢写作。这一切对舞蹈创作表达非常好的辅助。

  凤凰娱乐:除了舞者,在完成自己工作室的作品时,是以什么样的身份来参与整个项目?

  王亚彬:在工作的时候,我对工作人员通常比较苛刻,因为我自己就特别苛刻。要么就不做,做的话就尽量做到最好。否则,自己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浪费的,所呈现出来的作品水准也不会很高。《亚彬和她的朋友们》从2009年开始做,几季做下来,从起始筹备到排练过程,到最后演出,监督整个作品各个环节,我的身份更像制作人或艺术总监。我会盯得非常紧。因为公开的剧场演出,要面对观众,让大家认可买票来看作品,这就跟自己有了想法随便编一个演一下不一样。我希望大家能感受到我的创作和我想表达的内容。我一直都是把《亚彬和她的朋友们》当作严肃的舞蹈艺术作品进行创作的,很是费心。

  凤凰娱乐:是什么让你突然不再单单局限于跳舞本身,而是想要创造自己的品牌?

  王亚彬:跟我的性格有关。我不是一个被动的人,还是想己可以主动去创作一些内容如果我比较安于现状,拍完《乡村爱情》后,那会儿还挺火的,完全可以顺便拍拍别的戏,或被别人请去跳跳舞。因为做演员或单纯跳舞,相对比较被动——这个舞剧请我,我就是主演,如果没请我,我就自己在家待着,天天练功。所以我不想被动地像商品一样被挑来挑去,反而是自己表达的欲望越来越强烈,想主动去创作。19岁,我本科毕业,此前基本上全国的各种舞蹈奖项都拿到了。干等着也没什么奔头,就期望从这种状态当中脱离出来。到2009年才有一个合适的契机,我做了主导,和几个好朋友,魏峰、孙锐,小提琴演奏家刘霄、古筝演奏家常静等,和大家谈了下这个想法。大家都说挺好,那就叫《亚彬和她的朋友们》吧。初衷非常简单。一来可以自己创作,二来我们可以做一个很纯粹的舞蹈艺术的表演。

王亚彬:艺术创作更需要资金方面的支持

  凤凰娱乐:舞台创作与影视创作,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王亚彬:“表演”本身包含了舞蹈表演和影视表演。我是真正在这两种不同的艺术表达方式中都有所经历和实践的人,这二者最大的相同,就是都在塑造人物、抒发人物,讲人物的故事。不同之处在于表达方式的不同。舞蹈是肢体语言,不说台词。影视也有形体语言,但更多集中在台词表演、和镜头前声台形表的表演。

  凤凰娱乐:在明星和艺术家两种身份中,你的切实感受有什么不同?

  王亚彬:20年前,当明星和做艺术家,区别很大。明星人人都知道,艺术家未必人人都知道,尽管他的学识可能很高很丰富。这也是由行业不同决定的。明星靠人本身去塑造角色,每天电视里都能看到。艺术家更加深藏不露,世人知道得更多的是他的作品。就像巴尔扎克,巴黎人人都在读他的小说,但实际上他走在路上,没一个人认识他。但现在随着媒体传播方式的变化,即便是作为艺术家,也会被众人了解。也很大媒体,比如《芭莎艺术》,就会找这些艺术家们拍大片,介绍他们的作品。我是跳舞出身,但很多人是因为《乡村爱情》知道的我。这让我有机会让大家熟知,继而让大家逐渐关注到我的舞蹈艺术上。我希望关于我的作品以外的内容被人知道得越少越好。但创作本身,舞蹈的作品能被更多的人知道。哪怕走在大街上没人认出来,也没什么。我享受舞台之上的华丽,但在舞台之下,我比较安静。

  王亚彬:我希望自己向独立艺术家的方向发展。在做《亚彬和他的朋友们》的过程中,除了做舞者之外,我也渐渐开始涉及编舞的层面。比如今年在国家大剧院上演的《梦•三则》,这个25分钟的双人舞从3月份一直磨到7月份。8月份正式演出。尽管创作的周期很长,但收获很多观众的好评。去年的《生长》,对动作素材进行了大量编创。我找到了4个有艺术敏感度和创作执着的孩子们,将他们中国文化背景融合到作品本身。在欧洲巡演时,得到了媒体很高的评价,他们在作品中看到了很独特的东方气质。这种中国元素,也是因为我们中国舞者本身传统舞蹈的积累获得的。这部作品也给作品导演提气不少。在今年,国内外一共演了金40场,同时获得了很多国外艺术节的邀约。尽管《生长》出自个人工作室,但已被文化部列为中法建交50周年50部重点推荐项目之一,也是这其中唯一的一部舞剧,本月24、25号即将再次巡演。

  凤凰娱乐:你的身份(舞者、编舞、制作人、导演)很多,是否也会有诸多压力?

  王亚彬:现在面临的最大压力是经费。所有的艺术创作,如果仅仅是为了满足温饱,创作周期很短,就像快餐,很难出好作品。如果能像炖汤一样慢慢熬,那说明创作者和观众的生活水平都已到达一定程度,他们享受得是这个过程。如果资金方面更充裕,我们的艺术创作就能更自由一些。

王亚彬:当代艺术家作秀时间太多,没时间创作

  凤凰娱乐:你在为自己的创作挑选舞者时,标准是什么?

  王亚彬:看潜力。我不会看他表面的光圈:是否参加过“好舞蹈”,或者是否有名之类的。得根据自己对不同舞者的了解,看他是否有这个潜力,是否适合一个作品,即便是新人也没关系。

  凤凰娱乐:是否考虑过将有口碑的舞台作品,参考影视的推广方式进行发行?

  王亚彬:这是未来的计划之一。跟不同的编舞和舞团有过很多次合作后,我想做一个舞团,并且有一套做舞团的方式和概念。我们可以将好作品在世界巡演。如果今后遇到适合的投资,还可以将这些作品拍成舞蹈的艺术电影。 我个人对舞蹈的艺术表达有一个立体的理解,加之以往影视剧的拍摄经验,我看到舞蹈艺术就不单单是舞者、编舞的角度,而是制作人、导演的角度。我知道什么样的作品可以做成艺术电影。自己看过的东西多了,才会发现更多可能性。

  凤凰娱乐:怎么看待《中国好舞蹈》这种比赛?

  王亚彬:虽然是综艺节目,但还是很希望他们请我去做评委(大笑)。我会看节目。节目中,大家说金星老师“毒舌”。但其实舞蹈圈子里,她知道跳舞的这些年轻人。虽然毒舌,他会根据咱自己的专业背景做评判。杨丽萍老师则是从民族民间舞的角度,进行评论。如果让我做评委的话,我会为大家提供更多的专业知识,也让大家通过点评的过程,了解舞蹈本身。综艺节目迫于收视压力,会将节目的重点放在演员背后的背景故事上。既然引起了观众对舞蹈的兴趣,接下来就应该有更多真正在剧场来上演舞蹈作品。除了娱乐层面,大家还可以通过这些作品了解到舞蹈本身的美,感受到心灵的陶冶。对于参加这些节目的舞者而言,也要想清楚自己是想做明星,还是做一个舞蹈艺术家。不管走哪条路,都要有所取舍,坚持做下去。很多当代艺术家们,会花很多时间去作秀。那就没有时间来创作。比如国外很多顶级的芭蕾舞演员,没有时间做这些电视节目,因为要在工作室里面排练。就像画家雕塑,画油画一样。如果一个艺术家,天天在各种场合出现,那就没有精力做更多作品。在创作层面,作品质量就会大打折扣。

  凤凰娱乐:怎样让自己一直保持创作的状态?

  王亚彬:思考、多看书、和有思想的朋友们去聊天,或者去看展览等等。通过其他艺术门类的浏览和学习,不断刺激自己生发灵感。最重要的是生活本身。

王亚彬:退出《乡村爱情》后,再没看过

  凤凰娱乐:拍摄《乡村》的时候,是否也是因为没有时间做艺术创作,所以才没再继续演?

  王亚彬:影视剧的创作周期跟舞剧差不多。对一个剧组来来说,筹备大半年,加上拍摄大约七八个月。而我就是个演员,去演两三个月就结束了。但是舞蹈,比如《亚彬和她的朋友们》,这个品牌演出,我就得从筹备开始,从头盯到尾。没再拍摄《乡村爱情》,是因为当时拍摄档期没协调好。我当时在爱丁堡艺术学院有一个现代多媒体话剧的演出,我在其中是编舞和主演。《乡村》拍摄开机时间突然提前了15天,两边档期不合适。《乡村》也是临时换的演员。后面的《乡村》也就没再看了。因为本身看电视也少。

  凤凰娱乐:拍摄《乡村》是怎样的一个契机?

  王亚彬:契机是春晚。2003年第一次上春晚,那年春晚之前我18岁,春晚之后19了。春晚每次都得彩排好多次。在春晚后台,舞蹈演员演出前得热身,我们都已经流汗了。跟赵(本山)老师范(伟)老师,还有很多其他演员一起在排练大厅。我们小,见到老师就问好,慢慢就认识了。东北的艺术学院也有舞蹈专业,后来我就帮他们去教舞蹈课,正好在筹备《乡村爱情》期间。起初剧组选的演员,跟男主角放一起,看着不大合适,说让我试一下。之前我也拍过两个电视剧,又跟选好的永强试了下戏,当时的编剧老师,还有央视的监制老师等等,都说感觉还挺像的,跟他们想象中那个踏实内敛的小蒙的形象很相符。也是歪打正着。

  凤凰娱乐:现在还跟赵本山老师有联系吗?

  王亚彬:没什么联系了。去年前年的时候,他到北京参加春晚,毕竟是老师,我就会跟父母过年过节的时候,跟他的助手联系去看看他。平时基本上也没什么联系。

  凤凰娱乐:在诸多的身份(影视演员,有舞者,编舞,制作人)当中,你最喜欢哪一个?

  王亚彬:没舞者和编舞这两个概念放在一起。我想做一个有思想、并且自己的肢体表达又非常好的编舞。

  凤凰娱乐:现在有很多观众都特别喜欢舞蹈。但从头开始学习舞蹈,却有些晚了。是否可以给他们触碰舞蹈,提供一些建议?

  王亚彬:可以尝试从舞蹈的培训班开始。因为要表达,最基本先得把这个工具用好,先让身体能动起来。之后再开始慢慢学一些,比如说编舞的方法。

  凤凰娱乐:现在一年的演出能有多少?

  王亚彬:商演不是特别多,主要的演出以艺术级的演出为主,比如《生长》。

栏目介绍

让你听见更多人,了解更多台前幕后的故事——凤凰娱乐《话语权》

制作团队

采写:汤博

责编:张园园

监制:刘帆 李厦

出品:凤凰网娱乐

凤凰娱乐官方微信

凤凰娱乐官方微信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观看现代舞重在感受 不想像商品般被挑来挑去 艺术创作更需要资金支持 当代艺术家作秀时间太多 退出《乡村》后再未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