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荒诞喜剧《驴得水》被奉“神剧” 观众笑着思考

2012年11月22日 09:06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潘妤

荒诞喜剧《驴得水》

一群80后的年轻戏剧人,一部低成本小制作的荒诞喜剧,但其所到之处,都会引发观众集体微博剧评。11月21日晚,这出名叫《驴得水》的荒诞喜剧来到上海,在话剧艺术中心的艺术剧院上演,凭借之前在北京演出的口碑,这部戏刚开票,6场演出门票就售罄。而“驴得水效应”也照例在上海发酵,演出全程观众始终笑声不断,但最后却是一个让人堵在胸口的残酷现实。

很多观众把这部作品奉为“神剧”,难免夸张。而有观众称其是“中国戏剧界的良心”,虽然也言过其实,但《驴得水》中关注人性、关注社会现实的“戏剧良心”,确实是这部作品最可贵之处,也是它在当下话剧舞台卓尔不群的最大原因。

题材少见全剧非单层次

《驴得水》是一出荒诞喜剧,也是如今难得可以无愧于“名头”的一出剧。故事发生在民国,讲的是一个乡村学校由于严重缺水,校长将一头驴虚报成英语老师,来为学校挑水。面临教育部特派员的到访检查,大家决定让一个铁匠来冒充这个叫“驴得水”的英语老师。而事情在特派员到来后发生了意想不到的突变,铁匠不仅蒙混过关,而且特派员对这位“驴”老师相当欣赏,并决定将他“包装”成教育家。事件的发展越来越超乎校长和老师们的预料。为了大局,校长不断让步,而局势也越来越失控,为了最早美好初衷来到乡村教学的老师们纷纷变成了另外的样子……

这是现在话剧舞台十分少见的题材,无关都市男女,无关职场情变。全剧涉及的话题其实并不是单层次的。乍一看剧情,很多观众就有了兴趣。似乎大家都能感受到它想表达的东西,会让人产生一种默契会心的共鸣。而在编导周申和刘露自己的阐述里,他们表示自己想要表达的是一个关于知识分子的话题,因而,“一切知识分子都是纸老虎”这句话被印上了海报。

然而,剧情逐层推进,《驴得水》所想涉及的内容,似乎并不止于此。在对知识分子冷嘲热讽的戏谑之余,剧中更多的是对人性,尤其是中国社会特有人性的洞悉和剖析。而在很多让全场爆笑的段子里,还有那些对社会现实的关照和讽刺。

周申和刘露,两个中戏毕业的年轻导演,在从一个甘肃支教归来的朋友那里当笑话一般听说了“用驴冒充英语教师名额”的真实故事后,开始酝酿起这个剧情。而随着创作的推进,最初关于现实主义的题材,开始演变为知识分子的话题,直至最后,成为一部关乎人性和中国社会的深刻作品。

“有思想”也有戏剧技巧

在“有思想”地讲一个故事之余,《驴得水》也难得地有着戏剧的技巧,让剧场不再成为一个电视剧式叙事和表演的附庸。整台戏有着一种迪伦马特式的黑色幽默,充满了各种悖论。剧情的很多地方看似都没有逻辑,但最后却直面了人性中最真实的部分。

“交际花”型的女教师张一曼,满嘴东北味的“愤青”周铁男,精明谨慎实用主义者裴魁山,充满理想信念却软弱妥协的校长……剧中的几位主角形象很有些漫画色彩,但却是真实知识分子的几个缩影。剧中的几位演员的表演都有些夸张,似乎也是为了契合这部戏荒诞的本质。

喜剧的表演之余,全剧无论剧本还是导演,对“喜剧包袱”的设计都大费心思,可以说极尽喜剧之能事。这是这部戏能够在商业市场“所向披靡”的重要原因,但或许,也是这部戏在艺术上有所缺憾的无奈之处。在成功的喜剧效果背后,《驴得水》有着十分智慧的喜剧结构,但也难免有一些隔靴搔痒,甚至洒狗血的喜剧包袱。如果创作者们不那么在乎观众的笑声,演员们的表演能够不那么追求剧场效果,这部戏,也许真的可以成为当今话剧舞台的一部真正“神剧”。

最后要说的是,如今要让观众笑,似乎是所有话剧人员在思考的问题,但要让观众思考,却是所有话剧人都开始遗忘的。让观众笑着思考,这不仅仅关于良心,也是件高难度的活儿。《驴得水》做到了,也因此,它火了。

所有这些,本该是戏剧所应该聚焦的东西,如今,却悉数在中国的剧场,尤其是小剧场中远去。《驴得水》因此成为很多观众眼中的一部“神剧”。事实上,“神奇”的并不是这部剧作,而是当今话剧舞台的这些怪现状。

[责任编辑:张园园] 标签:神剧 驴得水 荒诞喜剧
打印转发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 历史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