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艺术家》不矫情 文艺片难有立足之地(图)

2013年01月06日 10:01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江波

《艺术家》(图片来源:钱江晚报)

去年的奥斯卡票选,有两部电影让电影人和影迷五味杂陈。一部是马丁-斯科塞斯的《雨果》,另一部就是《艺术家》。前者带观众回到电影诞生之初,重拾美好,堪称“早期电影史科普范本”;后者以“黑白+默片”的方式,向那些在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的转变中,被时代抛弃又永不褪色的演员致敬。

的确,《艺术家》谈不上大片。甚至,对比《雨果》满满的斯科塞斯情怀,它在一些桥段的设计上有些“为复古而复古”。但它也不是如你所理解的“艺术片”。导演没有在故事设计上故作姿态,如我们某些导演那样,摆出一副“你看不懂是你水平不够”的趾高气扬。这是一部很轻松愉快的“美女救男记”。主题积极向上,内容风趣幽默,让-杜雅尔丹的演出不愧奥斯卡影帝桂冠。

遗憾的是,我们的市场的确太二了。长期的商业快餐冲击下,文艺片如《桃姐》,6000多万元的票房已经算是“年度奇迹”。而现在,在《泰囧》票房过10亿的疯狂冲击下,《艺术家》几乎已无立身之处。

看过《艺术家》后,你会发现,原来,电影曾经是这样的——1927年,记录在案的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歌王》诞生,随即以难以置信的速度把电影工业撕成两半,淘汰了一堆默片从业者,就像《艺术家》里的乔治,也推动电影全面进入有声时代。而电影原来也可以是这样的——它没有对白,但轻松易懂,不缺质量,更不缺感动。为什么我们的导演拍不出这样优质的电影?

[责任编辑:敖雪蓉] 标签:艺术家 1927年 雨果
打印转发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 历史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