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谋《红高粱》走向世界
2008年12月15日 14:54南方网 】 【打印

张艺谋

《红高粱》成为了“文革”后第一部在美国院线上映的中国电影,为中国电影赢得有史以来最高的国际荣誉,西方人对中国电影第一次刮目相看。

在中国电影史上,1988年是一个特定的年份。2月23日,张艺谋的《红高粱》为中国电影赢得了有史以来最高的国际荣誉——柏林电影节金熊奖。西方人对中国电影第一次刮目相看,在庆祝酒会上,拍《末代皇帝》拿奥斯卡奖的贝纳尔多·贝托鲁奇竟向张艺谋请教问题。

那一天,首次出国的张艺谋一夜未眠:“这个‘红绣球’并不只打在我头上,我当时感到整个中国都在扬眉吐气地往起站!”《红高粱》成为了“文革”后第一部在美国院线上映的中国电影,还被卖到欧洲一些国家。张艺谋因此成为了那一年的中国符号。

“这是中国电影拿的第一个世界冠军。”多年以后,国家电影局副局长张宏森回忆说。《红高粱》给中国电影打开了一扇门,闯出了一条通往世界电影之路。此后数年,《香魂女》、《本命年》、《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红粉》、《盲井》、《三峡好人》、《孔雀》等作品纷纷揽获国际大奖,中国电影扬眉吐气,在世界上赢得了一定的国际地位。

张艺谋是在1988年3月的《人民文学》杂志上看到莫言的《红高粱》的。“对人的生命力和精神自由进行赞颂,呈现出一个自由张扬的民间世界,与以往农村乡土小说有很大不同。”按照当时的版税规定,他自掏了800元钱,坐着公共汽车到莫言家里,买下了电影改编权。

《红高粱》拍得很苦。拍完最后一个镜头后,张艺谋把他穿破的一双鞋埋在了镇北堡的土中,还当众发誓:如果这部影片出不来,他永远不走电影这条路。后来,张贤亮的镇北堡西部影视城成立的时候,张贤亮挖出了那双鞋,把它陈列在影视城的展厅里。

从筹备到拍完戏,电影的名字一直是《九九青杀口》,在最后电影送审时,张艺谋才改了。其高举人性旗帜、淡化时代背景,让自由奔放、热血沸腾的生命跃到前台,拒绝任何政治说教,给人极强的震撼。

<< 前一页12后一页 >>
张艺谋   红高粱   D·W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作者: 张英   编辑: 王肖楠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