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尔-杰克逊:中国80年代的集体记忆
2009年06月26日 15:29凤凰网 】 【打印0位网友发表评论

迈克·杰克逊,中国60后的集体记忆符号!

张放

迈克·杰克逊,80年代年轻人的青春偶像,已经故去!早上,在“中国之声”8点正的新闻广播里听到这个消息,却发现自己没有什么太过感伤,可能是因为我们这些“60后”们,已人到中年,血液里已经没有喷张的元素了。有的只是从嗓子眼儿里发出的“人生无常”的叹息吧。倒更具哲学家味道了。不过无论怎么,都应该写点什么,表示一下对一代天王的某种怀念吧。

那时,年轻的我们,追捧偶像。那时,没有互联网,没有手机,没有“爱姆屁三”,“屁四”,“屁五”。那时,无数年轻人有的只是破收音机,破录音机,而且还不是人手一个。但就是这种情况,也阻挡不了我们追星的狂热脚步。我们不像现在的年轻人,有那么多的选择,有那么多可以消耗卡路里的渠道。我们只有磁带,磁带,外加磁带。

一盘好的音乐磁带的价钱,在80年代的年轻人眼中,是令人感到恐怖的,它可以高到10元以上。在一个月工资56元的大学毕业生看来,买一盘这样的好磁带,无疑是在割自己的肉。于是,山寨版的磁带被炮制出来。一盘原版音乐磁带,经过无数人的翻录,到达自己的手上的模拟模式的音乐质量,便可想而知了。有的音乐听上去,是颤巍巍的,有的则是听上去污涂涂的,听不出个数来。

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80年代的年轻人还是被改革开放后先来到眼前的音乐磁带给迷住了。没有歌词,那就只听旋律,不懂英语,那就只感受演唱者的激昂。最开始时,是英国的威猛乐队。其中的乔治·迈克尔的声音红遍中国。再后来,就是美国的麦当娜,以及刚刚去世的迈克·杰克逊了。

他们成为了80年代年轻人的集体记忆符号。他们的磁带成为当时年轻人最珍爱的东西。他们的歌声给无数从来没有出过国门的年轻人,带来了异域风情感,带来了震慑感,也带来了向往感。

80年代,迈克·杰克逊带领当时红遍(除了中国)全世界的歌坛巨星们,为非洲进行了最有名的赈灾义演。于是,中国的歌星们也学着玩了一次国内的联合演出。当时拉二胡出身的成方圆听了乔治迈克尔的歌声后,先自己学会演唱,之后抱个吉他登台,也照葫芦画瓢地乱唱一通,竟然莫名其妙地走了红。麦当娜的影响力更不用说了,竟然被90年代末春晚上的赵本山给用到了自己的小品之中。

现在,迈克·杰克逊故去了。留在80年代青年人集体记忆中的内容也正在减少。但无论如何,他留给我们的,都是最难忘的。也就是说,他的名字与麦当娜,乔治·迈克尔等人的名字,早已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年轻人记忆中的一个自然而然的组成部分,成为某种温馨提示,成为一种共享。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0位网友发表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张放   编辑: 孔悦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