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人的猪八戒造型是审美观错位
2009年10日15日 09:42 天天新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千呼万唤始出来,张纪中版《西游记》在一片炒作声中开拍了。最近在网络上看到了曝光的一组造型照,网民以“很雷人”表达了各自的看法,尤其是对猪八戒的造型更是抨击有加。

新版《西游记》呈现在我们面前的猪八戒形象是:脸上布满皱纹,头发和眉毛皆白,老态龙钟,满脸沧桑。为突出猪八戒的肥壮,演员臧金生还装了个假肚,肚上堆满了赘肉,连后脑勺和后颈部都是。极大多数的网友看后表示,这个造型“太像一头真猪”,没有半点艺术美感,不如老版憨态可掬的猪八戒那么可爱。对于猪八戒造型太老的质疑声,张纪中说:“都说老猪、老猪,当然得老。”他表示,新版《西游记》中的猪八戒不是情圣,他在天上已经当了天蓬大元帅,自然不可能还是个少年,因此有皱纹和沧桑感没什么不对。

要拍好《西游记》这样在观众心目中烙上深刻印记的古典文学名著,首先要认真研读原著,而不是颠覆存在于人们记忆深处的美好形象。这是拍好经典名著的一个很重要的前提条件。

雷人的猪八戒造型是审美观的错位。猪八戒在《西游记》中的形象原本应该是猪类特征和人性的混合体,相较多有理想化成分的孙悟空形象,猪八戒的形象更具有日常生活中人物的真实性,勇敢中带着怯懦,憨厚中带着奸滑,在作者的笔下,体现了人类普遍存在的欲望和弱点,猪八戒的形象不仅不可恶,而且很有几分可爱,让人感到十分的亲切。在中国文学史上,《西游记》立足于民族文化,又吸取外来文化的营养,以丰富的想象力,描绘了一个光怪陆离的神话世界,创造了许多离奇的神话故事,塑造了孙悟空、猪八戒等鲜明生动的神话艺术形象,不仅弥补了中国文学的一处缺陷,而且体现了中国文学在一旦摆脱了思想拘禁后所产生的创作活力,这在文学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记得老版《西游记》开拍的时候,笔者采访过导演杨洁与孙悟空的扮演者六小龄童、猪八戒的扮演者马德华。谈起孙悟空和猪八戒的艺术造型,杨洁说,起初是想借用戏曲舞台上的脸谱化造型,后来在听取了多方面的意见加以不断修改后,才有了老版《西游记》中的成功造型。导演杨洁的一番话至今记忆犹新,她说:“塑造孙悟空和猪八戒要表现出他们性格中集‘神气’、‘猴气’、‘猪气’于一身的‘人气’”。老版的成功经验值得张纪中好好学习。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王肖楠
妆点资讯此版块内容由妆点网提供
博客论坛
王肖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