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经纪行业二十年:一直在阵痛 从未被理解
娱乐
娱乐 > 娱论导向 > 正文

内地经纪行业二十年:一直在阵痛 从未被理解

凤凰网娱乐(作者/CC)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穴头”,到面面俱到的“保姆”,再到综合性经纪公司,经纪行业一直在随着影视市场的发展而进化,并在时代更迭中经历着自己的阵痛。

从“保姆”到“公司”,艺人经纪相爱相杀

上世纪90年代末《还珠格格》的火爆,把赵薇、林心如、范冰冰等人一举推上明星宝座。年轻俊美的演员,身后伴随着强大的国民认知度,商业价值不必多说。很多人认为,正是“还珠”热潮为内地影市市场送来了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批“明星”。

《还珠格格》

早期明星主要是靠自己或亲朋好友来帮忙谈合作,或者一个经纪人带几个人的“小作坊”,类似80年代帮助明星演出走穴的“穴头”。但这样的模式并未持续太久,两三年的时间就开始向公司转型。这一时期出现了很多大型经纪公司,首当其冲的当属影视制作出身的华谊,公司鼎盛时期号称“拥有影视行业一半的艺人”。“我们用了五年的时间,做了港台那边二十年的事。”喜天影视副总经理张帆总结到。但在他来看,尽管当时的经纪行业在迈向现代公司体系,但并没人懂“经纪”到底是怎么回事,仍然停留在提供服务和洽谈的层面。

这一时期的经纪人手握大权,集接戏、形象、宣传、品牌客户等多功能于一身,艺人能走到什么程度取决于经纪人本事有多大。经纪人对艺人从生活到工作全方位介入,艺人对经纪人十分依赖,以至于出现了王京花携几十位艺人集体出走的事件。

这种“保姆型”的管理对于经纪人和艺人来说都是挑战。要求一个经纪人所有事物一肩挑是不现实的,一旦艺人的发展速度快于经纪人,公司无法为艺人提供更好的平台,出去自立门户成了很多人的选择。于是到了2010年前后,以范冰冰、李冰冰、周迅等一线明星为代表的大批艺人出走,成立自己的工作室。但是翻身做老板,只是看上去很美。

自立门户做老板,明星未必玩得转

明星工作室让艺人的话语权最大化,自己做老板看似受益大,但仍面临着许多潜在问题。在张帆来看,艺人自己做老板,主要的受困于“判断力”:“一个人的判断力无法超过一个团队的判断力。有可能今天有导演说帮忙演个戏,抹不开面子就演了。但是这个戏好吗?不一定。一个艺人每年的工作时期就一点,是容不允许浪费的。一定是在最短的时间抓住最好的项目以及最好的机会。以自己意志为转移的话就会有失误。这些失误看似影响不大,三个月或者一个多月的时间,但是对后续的影响还是有的。”

在资深业内人士来看,一个艺人出事了,这个工作室就完了。但像大的经纪公司,无论是喜天、壹心还是像泰洋川禾等等,几十名的艺人储备会更具有抗风险能力。喜天旗下目前有近五十位艺人,年龄跨度涵盖60后到00后,泰洋川禾除了艺人经纪业务,还包括以papi酱为代表的MCN机构。

范冰冰工作室

以喜天为代表的综合性经纪公司诞生于2010年前后。他们摒弃了以往经纪人独揽大权的经纪模式,把经纪业务切割细化,公司的运作像车间流水线,星探、培训、宣传、影视、时尚等各司其职。以公司制度的优势代替“人治”,效率更高,更加专业。近几年来势凶猛的壹心娱乐甚至舍弃了“旗下艺人”概念,双方成为合作伙伴关系。

综合性经纪公司的专业化和高效率是艺人工作室很难企及的。于是出走热潮之后很多艺人选择回归,与经纪公司继续合作。“经纪公司是一个特别细化的、特别专业的活儿。让一个艺人红起来,我觉得中国有50%的公司都能做得到;但让艺人一直在这个位置上不断地发展是非常难的。让他能维持住这个位置,其实这个工作量远比把他推出来要大得很多。”张帆说。

尽管经纪行业在走向专业化,但大多数人对于经纪人仍停留在“保姆”时期,存在着不少误解和猎奇。受多位污点艺人事件的影响,相关经纪公司在网络上成为网友情绪宣泄的对象。经纪公司最核心的资产是明星,明星的价值跟他的个人生活个人品格都会有一定的关系。在这个行业,这种隐形的风险一直都存在。多位经纪人都无奈地表示,“明星是成年人,公司不可能24小时有人跟着,艺人私下的很多东西其实经纪公司也不是了解的那么清楚。”

电视式微网络称王,“出圈”成为新课题

2013年,《纸牌屋》的出现带来了“网剧”概念,并把Netflix推到了世界第一流媒体平台的宝座。正在迅猛发展中的内地市场也火速跟上,从《屌丝男士》到《太子妃升职记》,再到《白夜追凶》、《延禧攻略》,短短几年间网剧在精品化、专业化的路上一路高歌,传统电视台和电视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据统计,2018年国产电视剧仅有194部,为10年来最低,距离传统电视剧年产四五百部的体量相去甚远。而网剧,从2009年的2部视频网站自制剧,到2014年的50部,在2018年这一数字达到了252部。去年爆款剧《镇魂》《延禧攻略》都是网络独播剧。

平台媒介的迭代,也深刻地影响着经纪行业。在电视台时代,左右明星艺人商业价值的是“国民度”,必须走进主流视野、被更多观众熟悉,才会有更好的资源和发展。但随着信息传播渠道的变化,自媒体和网红文化兴起,每个人都可以是IP。经纪公司对艺人的选择发生了变化。

张天爱

拿喜天影视举例,喜天主打的就是国民演员,早期代表艺人如海清、吴秀波走的都是国民路线。但在2015年却把“画风不同”的张天爱纳入旗下——张天爱并非科班出身,在三大影视院校占比八九成以上的喜天是个异类;更重要的是张天爱出身网剧、靠网生内容走红,成长模式并没有先例可借鉴。作为老牌经纪公司,喜天随后利用自己的经验和资源优势,把张天爱顺利地“过度”成国民艺人,在电影、电视剧、网剧方面全面开花,成功走出网生圈层。

李光洁

另一个例子是李光洁。跟张天爱相反,李光洁中戏表演系毕业,是个传统的电视剧演员,早期接拍的作品也都是《走向共和》、《记忆的证明》等标准的电视剧题材,“出圈”对于他来说是要走向网生内容。于是这两年可以看到他玩起“TF老boys”的梗,留长发主演网剧《悍城》,在“叔圈101”获得一席之地。但这样的选择并不意味着对他发展路线的推倒重塑,在《和平饭店》、《林海雪原》等“传统”项目仍在继续。

内地经纪行业二十年,自身经历了四五次比较大的改革和发展。挑战不仅来自自身,平台媒介的更替也带来了新的玩法。在过去五年,整个市场也曾被热钱和数据裹挟,“小鲜肉+大IP=烂剧”横行。张帆坦言,但经此一役反而坚信唯有演员才能长久:“喜天有个口号,我们不只造就明星。明星是附加值,做明星容易做演员难。你首先是个好演员,你才能通过公司的能力成为明星。”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