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尔诺贝利》让我们看到“核危机”仍未远去
娱乐
娱乐 > 电视 > 正文

《切尔诺贝利》让我们看到“核危机”仍未远去

近日,热播美剧《切尔诺贝利》完结。这部由HBO出品的热播五集迷你剧一播出就收获了超高口碑,豆瓣评分稳定在9.6分的高分。这部剧讲述的,正是三十多年前那场巨大的核危机。

1986年4月26日凌晨,爆发的切尔诺贝利事件是世界史上最严重的核泄漏事故之一。从苏联统治时期内发生的核反应堆爆炸,到2018年5月完成受损反应堆的最终处理,33年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始终是乌克兰最深的一道伤疤。

而对于这道伤疤,我们如何面对和反思?

这也直接关系于当下我们如何处理和面对核问题。这是个特别切实的问题。世界格局如今趋于紧张,而“核“已经是潘多拉盒子打开后冒出来的恶灵——这个恶灵已经遍布地球,它一方面为人类的发展和人类生活的便利提供了无穷的“清洁”能源,另外一个方面也是一把悬在我们头上的利剑:人类为了一时的福利,会付出至为惨痛的代价。

僵化专制的政策、蔑视公众的福祉,以及对核能问题的安全疏忽,是我们时代至今仍有的危险存在。反思这场灾难背后的政治、社会原因,以及其所带来的历史性影响,也由此成为今时今日必要的“任务”。

对于最残酷的灾难,人能如何面对?

HBO美剧《切尔诺贝利》最近完结,它开场就点明了创作者对这场灾难的看法:谎言的代价是什么,并不是它会被错当成真相,真正危险的是,如果我们听了太多谎言,会再无法分辨出真相,到时候我们要怎么办,只能抛弃追寻真相的希望,而满足于编造故事,在这些故事里,我们不关心英雄是谁,只想知道,该责怪谁?

尽管这部美剧本质上更像一个好莱坞灾难片,它得到了《权力的游戏》制片人和HBO高层的支持,但是这部剧集和以往的剧集还是有着非常大的不同,这部剧关乎政治,关乎人类科技史上的最为重大的事件之一,因此制作起来需要充分的历史证据和科学逻辑的支撑。它最终呈现出来的是一部写实性非常强的严肃的历史片。它的出现激发起各种讨论,打开了我们对核问题的思考。关于它的讨论有很多重要的倾向,其中一个倾向自然是关乎意识形态,而这样的讨论又必然涉及历史事实,涉及科技知识。这使得关于《切尔诺贝利》的讨论富有难度,也富有刺激性。

这部剧的重点之一在于:我们如何看待制度性的谎言和制度性的灾难。究竟是谁应该为这场人类的浩劫负责?是某个人,还是某个群体,抑或某个制度?

《切尔诺贝利》剧照。

《切尔诺贝利》剧照。

1986年4月26日凌晨,当地时间1点23分,乌克兰普里皮亚季邻近的切尔诺贝利核电厂的第四号反应堆发生了爆炸。连续的爆炸引发了大火并散发出大量高能辐射物质到大气层中,这些辐射尘涵盖了大面积区域。这次灾难所释放出的辐射线剂量是二战时期爆炸于广岛的原子弹的400倍以上。这场灾难造成2600平方公里的隔离区,几十万人流离失所,人员损失可能高达近十万人。

《切尔诺贝利》试图将灾难的来龙去脉还原,这部作品让人震撼的不仅仅是它的灾难性场面,更为动人心魄的是灾难发生的根源。对于灾难的场景,电影以扎实的现实调研为基础,以电影手段——美术和特技对历史发生的一切进行了真切的还原。影片中爆炸的反应堆的景象、救援者危险的工作状态、受辐射的消防员逐渐溃败的身体,一切都触目惊心、历历在目。

本剧的主创不厌其烦地用细节为我们展示了苏联庞大的社会是如何运作的,而谎言又是如何被制造出来的。这部电视剧可以被看作是目前关于这个主题的故事片中最符合历史原貌的一部,尽管仍然被指有创作加工的嫌疑,但是这部电视剧还是尽可能丰富地展现了在这场灾难中的各种人物和他们的故事。电视剧的最后把重点放在了是什么造成了切尔诺贝利的悲剧,其中的原因既有人为的操作不当,更是苏联僵化的官僚制度。

我们看到,切尔诺贝利的实际管理者对核电站的运作并不十分了解,他们更在意的是如何尽快完成任务和保证个人的升迁。而灾难发生后,决策层更多考虑的是国家的面子而不是如何制止悲剧。社会的权力结构让切尔诺贝利始终掩盖在谜团之下,甚至,科学家不得不在各种压力之下对调查到的真相三缄其口,而真正可怕的是,在灾难面前,说谎者和被蒙骗者可能一样无知,而真相则永远扑朔迷离。诚如阿列克谢耶维奇所说:在灾难发生的时代与我们开始谈论灾难的时代之间,存在着中断,那是噤声的时刻。

这部剧以科学家列加索夫为主要人物,作为切尔诺贝利核事故调查委员会主任委员,是他突破重重阻挠勇敢地揭露了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缺陷。列加索夫作为苏联的技术官员,在关键时刻秉持了科学家的良心。遗憾的是,他于事故发生的两年后在公寓上吊自杀。1996年9月20日,时任俄罗斯联邦总统的叶利钦追授列加索夫俄罗斯联邦英雄以表彰他在切尔诺贝利灾难调查时的“勇气和英雄主义”。

作为20世纪最大的技术灾难,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泄漏造成的恶果至今难以评估。戈尔巴乔夫曾经回忆认为正是切尔诺贝利的熔断加速了苏联的解体,为何一场灾难可以让一个庞大的国家消失?但这不是谎言的全部代价,未来的人们会给出更多的答案。

《切尔诺贝利的悲鸣》

《切尔诺贝利的悲鸣》

作者: S. A. 阿列克谢耶维奇

译者: 方祖芳/ 郭成业

版本: 磨铁·铁葫芦|花城出版社2015年11月

在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阿列克谢耶维奇的《切尔诺贝利的悲鸣》这本书中,作者是这么说的:

“切尔诺贝利不仅是一个时代的灾难,散布于我们地球上的放射性核素,还将存留五十年,一百年,一万年,甚至更长时间……我们该怎样理解它?我们可能破解我们尚不可知的恐惧的含义吗?”

那么,切尔诺贝利成为了一个象征,提醒着我们如何处理未知的恐惧。核辐射最恐怖的地方之一是它影响多久多深甚至无法被预知,面对这个未知不同的处理方式会带来不同的结果。谎言、恐惧、逃避占上风会如何,面对最残酷的灾难,人还能如何面对?

我们如何思考“核危机”?

究竟我们离核危机有多远?这是一个特别切实的问题,尤其是世界格局如今趋于紧张,而“核“已经是潘多拉盒子打开后冒出来的恶灵——在中国台湾,达悟族的确将”核”称为恶灵,因为政客未经族人同意,将核废料置于这个民族世代居住的岛屿的一端——这个恶灵已经遍布地球,它一方面为人类的发展和人类生活的便利提供了无穷的“清洁”能源,另外一个方面也是悬在我们头上的利剑,人类为了一时的福利,也许会付出更为惨痛的代价?

何况核不仅仅作为能源,它作为战争武器的阴影,早已经为人类广泛认识到。20世纪前半叶的人们饱受着战争带来的灾难,事实上,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两颗投向日本的原子弹爆炸后,那高耸的蘑菇云就成为某种恐怖的化身。关于核问题的历史,最直观地呈现给我们的,往往就是影像作品,《切尔诺贝利》让历史那么逼真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而关于核题材,我们则可以举出更多作品。

一部分作品将批判的重点放在了核战争带来的巨大伤害和恐惧,1959年阿伦雷乃的《广岛之恋》是呈现这一历史问题比较重要的一部作品,尽管这部电影以爱情为主题,实际上却思考了人类如何处理战争记忆的问题。电影里的男女欢爱之时的汗水被放大成为蘑菇云的样子,将本来的激情时刻转换为恐怖的记忆。日本导演今村昌平的《黑雨》则更加直接地讲述了核辐射带给普通民众的灾难,电影仅仅展示普通百姓的生活把核的恐怖展露无遗,年轻漂亮的女主人公因为被辐射无法结婚,电影展现她在浴室大把大把地掉头发,直到露出头皮,让人感到不寒而栗。

《黑雨》剧照。

《黑雨》剧照。

戈尔巴乔夫写过一本书叫《改革与新思维》,他在书中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核具有巨大的杀伤力,人类战争已经不再是过去的冷兵器形态,这种巨大杀伤力的资源如果被某个具有极端思维的个人控制了,那么人类的灾难就近在咫尺。

库布里克拍摄于1964年的《奇爱博士》就是一出把核问题放在冷战格局下的政治隐喻剧。这部电影对美苏双方的领导人都进行了挖苦,主人公奇爱博士是一个有极端人格的疯狂的科学家,他是一个因为核爆会兴奋异常的纳粹分子,一个彻头彻尾的战争贩子。电影指出核战略的核心是“核威慑”,奇爱博士在影片最后是这么说的:“威慑是一种让敌人在发动进攻时产生内心恐惧感的艺术。”美国国际安全及军情分析家约翰·派克(John Pike)曾说,“关于核战略的所有东西,都可以从《奇爱博士》学到。”正因为如此,这部电影现在已经成为大学的国际政治与核战略研究的教科书内容,因为它把核威慑的重要而荒谬的逻辑完整呈现了出来。

《奇爱博士》剧照。

《奇爱博士》剧照。

不可否认的是,尽管核危机是上世纪以来至今的大问题,但核能的开发与利用一直是一项最重要的国与国竞争的指标。而核能一旦利用不当,悲剧可能发生在任何国家,并且改变人类历史的格局。俄剧《切尔诺贝利·禁区——无人原样而归》在俄罗斯曾创造收视纪录,它采用穿越的手法,让当代俄罗斯年轻人回到苏联时代并且成功制止了切尔诺贝利的悲剧。当主人公回到现实世界,发现苏联依然存在并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而美国则因为核泄漏事件导致国家分裂。显然,这部剧把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归于切尔诺贝利的悲剧。它可以看作是俄罗斯创作者对自己历史的戏谑式思考。这部剧隐含了对当下俄罗斯的不满和对旧苏联的怀念,但是同时也表现出改变历史可能带来更大灾难的思考。

还有许多关乎核的影视作品,它们都成为我们了解核恐惧、核灾难的直接的感性材料。它们不仅仅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历史真实,还呈现了人类面对核问题时的精神世界。但是,当HBO《切尔诺贝利》这部如此具有写实性和具有一定规模的作品出产之后,我们才对于切尔诺贝利的历史问题具有这么直观和深刻的认知。我们不仅仅能从中看到危机发生的具体原因,以及当时的场景还原——在一种可以信赖的科学逻辑里面,我们还可以从中看到一种人文精神的追索——切尔诺贝利所出现的巨大灾难与体制问题息息相关,在什么样的人类制度下,这种宇宙“恶灵“是相对安全的,可控的?

核反思的悖论

关于核的讨论充满了悖论。我们的反思也往往有着多个向度。HBO的《切尔诺贝利》这部剧集传播之后所激发的讨论重点,在中国网络媒体范围内的讨论,如上所言,更多是关乎意识形态的,而在之前关乎核问题的讨论,往往关乎现代性主题。现代理性极端发展,导致技术理性的权威地位,但这些技术缺乏人文精神的约束,使它们带来了巨大灾难。

日本著名的“哥斯拉”系列电影也是通过怪兽这个形象,发展人类对核能的恐惧。电影的主创通过“哥斯拉”对城市的毁灭来重现核爆对人类造成的伤害,但是在最近的美国版“哥斯拉”中,这个怪兽反而变成了拯救人类的“英雄”,这其中的变化似乎也能看出人类对核能的矛盾态度。

《奇迹泉》剧照。

《奇迹泉》剧照。

日本纪录片导演本桥成一深入到白俄罗斯拍摄了纪录片《奇迹泉》,这个题材的作品他拍摄了不止一部。《奇迹泉》表现了受核辐射污染的地区人民的一种乐天知命的自然主义生活状态,在那个已经被从地图上抹掉的村庄里,生活着几十个老人和唯一的青年男子,他们不顾科学家和政府的警告,从远处重返他们祖居的村庄。奇特的是,根据科学检测,村子里面仍然有核辐射,但重返的村民似乎并没有被核辐射所影响,据说是因为他们吃了村边的泉水。这口泉里面的水竟然奇迹般地没有被污染,这是不是村民身体仍然完好的原因?这是一个谜,而这些村民在隔离区里过着田园牧歌式的生活。

《奇迹泉》里面的那口泉水似乎具有某种隐喻性,观众在观看的时候,也许会将它看做大自然的永恒存在,它隐约散发着一种现代性反思的意味。当然这种反思性,也许只是作为读者的我主动构造出来的。另外一部著名的与核有关的反思性作品,是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的《潜行者》,不过这部影片在切尔诺贝利事件之前很多年就被拍摄出来了,它带着导演塔可夫斯基一以贯之的晦涩性,不过它已经传达出来了一种阴影,一种关于核危机的恐惧。我们可以将这部影片看做某种具有预言性的作品。

中国导演赵亮去年拍摄了一部纪录短片《孤寂的声音》,就是在切尔诺贝利一带拍摄的,导演走访了当年的幸存者,一个已经说不出话的老太太。这部影片在中国内地只有有限的传播,我们只能在网络上看到一点关于它的资料。据说赵亮导演之后还打算拍摄关于福岛的影像作品。核污染以及人类生存环境危机一直是全球性的议题,但它在近年变得尤其迫切。

《孤寂的声音》电影海报。

《孤寂的声音》电影海报。

事实上,不仅仅严肃作者在反复书写切尔诺贝利的悲剧,这个名词同样成为了某种具有指征意义的符号,被更广泛地使用和赋予娱乐价值。乌克兰出品的射击类游戏《潜行者·切尔诺贝利的阴影》和美国电影《切尔诺贝利日记》都把遭受核辐射的人和动物作为制造恐怖的“敌人”出现,而主人公则需要勇气,“消灭”怪物并逃出生天。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将日常的压力消解在对“核”的恐惧之中。

如今在微信朋友圈的广告里,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宣传:那么,去切尔诺贝利旅行安全吗?绝对安全。如今,我们去切尔诺贝利游览一天,所受到的辐射剂量比做一次全身X光扫描要低300%,只相当于在飞机上待几个小时受到的辐射量。据说这已经是一条热门的旅游线路,有人不无讽刺地将切尔诺贝利称为“核子麦加”。

但是,那些灾难的幸存者依然提醒着我们,切尔诺贝利不会仅是一个供我们想象的异域。法国漫画家艾玛纽埃尔·勒巴热在作品《切尔诺贝利之花》中记录了自己前往切尔诺贝利的旅程,他被灾后人们的乐观和当地的美景打动,同时又质问自己这样的陶醉是不是一种罪恶。于是他写道:从前,人类被赶出了天堂;在切尔诺贝利,人类把自己赶出了大地。

这本漫画出版后,作者有机会到访日本,于是又画了一部该作品的后记《福岛核记》。我们不应忘记,2011年发生的福岛核电站泄漏事件,它与切尔诺贝利事故一样,达到了评估最严重的七级。这部漫画对核问题的思考在切尔诺贝利问题上更近一步,指出如果对切尔诺贝利问题可以用社会制度的失败,技术不够先进,设施老化等逃避对核问题的深入探讨,那么先进的福岛核电站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核电出现如此事故,则让我们不得不回到核问题本身。

但是正如这部作品展现的那样,核电产业的确可以节约成本,节省人力,一些人认为放弃核能同样是一场灾难。事件发生后,各国都表示不能因噎废食,不会减少对核能的依赖,未来只会投入更多的核电站建设,这似乎是现代社会无法避免的“进步”。尽管陀思妥耶夫斯基说过:“人是能习惯于任何环境的动物”,仅仅几年我们就会忘记灾难带来的长久影响。于是作者说:核,是一颗定时炸弹。对于那些不想改变现状的人来说,这无疑是有利的一点。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