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2,这「国产亲妈」比陶虹还狠
娱乐
娱乐 > 滚动新闻 > 正文

豆瓣9.2,这「国产亲妈」比陶虹还狠

文 | 十点君 · 音乐 | She Was Running

十点电影原创

上了年纪,身边话题一定少不了“教育”。

年轻一点的,看到的都是段子

拖家带口的,则都是活生生的焦虑

孩子今年多大啦?

读哪里的学校?离家近不近?

平时作业多不多?报了几个补习班?

......

看到这些话,

自动脑补《小欢喜》里的陶虹老师

即使嘴上抱怨应试压力,竞争却早已悄悄开始。

面对残酷冰冷的分数和升学率,“让孩子自由生长”仿佛成了一锅飘着奇异香味的毒鸡汤。

多数家长都唯恐自己“揠苗助长”的手法不够精准、速度没有别人快,哪还顾得上孩子正在为打翻的乐高和撕毁的漫画书而哭泣。

“现在哭,将来成功就知道感激我了。”

陶虹老师double kill

可是家长眼里所谓的“成功”,真的是孩子想要的吗?长大后功成名就,真的能抵消孩童时期不被理解的痛苦吗?

不妨问得更深一步——

一个自由快乐的童年,和一个幸福安稳的未来,真的构成矛盾对立的关系吗?

陶虹老师triple kill

这些问题不仅困扰着父母辈和新一代的家长。

每个曾经是孩子的成年人,也都有过疑惑。

所以,今天说的这部纪录片能拿下豆瓣9.2,十点君根本不意外——

同样是事业女性,同样为孩子操碎了心。

但在教育这件事上,她站在了宋倩的反面。

这部纪录片的导演兼主持人,名叫周轶君

她比较为人所熟知的身份,是谈话类节目《锵锵三人行》和《圆桌派》里的常驻嘉宾。

但在更早以前,她曾是一名战地记者

终日穿行在战火纷飞的中东地区,见证过太多充满绝望和血色的生死瞬间。

直到当了妈妈后,周轶君才发现——

关于如何教育孩子,先前经历那些“大场面”积攒下的经验,完全派不上用场。

下一代所面对的世界,已经和我们不一样了。

难道还要用同样的套路来教导他们吗?

不想承袭“上一代”的语言,又苦于找不到新的词汇。

这种“语言的贫乏”,让她产生了去不同国家寻求启迪的想法。

日本、芬兰、印度、英国、以色列。

最后一站,回到中国。

面对“教育”这样宏大的命题,别人是怎么做的呢?

如果是抱持着中国家长的定势思维来看,基本上每集都会有一些片段让人目瞪口呆.jpg。

很难想象——

在日本,闻名世界的藤幼儿园,院子里的草坪却坑坑洼洼,像无人打理一样。

没有家长老师在后面追着喊“危险”“不可以”,孩子满场打滚,爬高上低。

在芬兰,没有家长从孩子未出生就开始起跑,为了学区房三代人拼尽全力。

甚至他们认为,最好的学校,就是离家最近的那一所。

在印度,《三傻大闹宝莱坞》里学生质疑老师的名场面并不稀奇。

大学老师借用哈利波特讲解法律,觉得审判有争议,学生直接提出异议。

课堂上允许出现不一样的答案,学生从不害怕发表自己的看法。

老师不被挑战的课堂,就不是成功的课堂。

这就奇了怪了——

日本学校不怕孩子受伤吗?

“给孩子带来不方便更好。

面对不方便,人们,特别是孩子,

会开始思考,形成他们自己的理解。”

芬兰家长不怕孩子被淘汰吗?

一个9岁的孩子说,有一份工作,一个妻子,有点钱儿,就是成功了。

另外,如果非得功利性地来看的话,号称“教育最强国”的芬兰,在“国际学生能力评估计划”中,成绩优异。

印度老师不怕自己没权威吗?

“哈迷”老师笑了笑,老师的作用,不是提供标准答案。

而是通过提问、思辨,帮助学生自己找到答案。

当然,这些只是片子展示的一部分切面。

看到这些,切记别先粗暴地评判优劣。

不过,我们日常不假思索的某些“教育迷信,确实可以松松绑了。

如果给这些国家的教育搞个排行,中国学生最羡慕的,非芬兰莫属。

学校小,班级小,小学阶段几乎没有考试,老师晚上也不会布置作业。

随便进入一个课堂,老师正在讲课,学生人手一个iPad,桌上还有小零食。

下课后,学生更是彻底放飞自我,满教室地趴着躺着。

这躺姿,真的,葛优都没这么瘫过。

这些,都还只是表面的“爽”。

上生物课,出门左转,直接进森林现场教学。

闻树木的气味,看叶子的颜色。

老师问学生植物的名字,孩子们可以凭空造一个。

一切只关乎感受力和想象力。

没有正确答案。

目前一些芬兰学校,正在推行基于生活真实话题,融合各学科知识的“现象教学”

也就是一种综合数学、艺术、生物、语言文学等各方面知识的跨学科教育。

例如小学老师妮拉正教授学生“时间”的概念,会引入多门艺术、科学的相关知识。

教学生读钟表的同时,自然提到一些描绘时间的芬兰文学。

当然,推行这种教育制度也要有基础——

在芬兰,从幼儿园到大学,所有教师都必须硕士以上学位。

师范学院入学比例控制在1:10,不仅要求专业知识过硬,还要有心理方面的评估。

如果说芬兰的国情、文化跟中国差异巨大。

那么在初高中生同样深受应试之苦的日本,幼儿教育会是怎样?

八个字:

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历史悠久的莲花幼儿园,给人的第一印象是非常“吵”。

孩子们每天来到学校,有一个半小时的晨练时间,用来在沙地上奔跑打闹。

大早上的,孩子会不会太累?

园长秋田光彦说,说“累”太负面了,这叫“完全燃烧”

晨练结束后,孩子们就要收心,回到室内练习坐姿,练习发声方式。

日本社会讲求规矩,注重整体协同。

这种呐喊教育,为的不是让所有人发出一样的声音。

而是为了让孩子感知到,不同声音之间的共振。

日本教育中,有许多类似这样的小细节。

例如幼儿园院子里的水龙头没有水槽,水花很容易溅到身上。

这样孩子们就会加快洗手速度并且不会忘记关水,逐渐养成环保意识。

教室的推拉门,特地被设计成无法一次性关紧。

如果进门的孩子粗心,没有检查门是否关好,那坐在门口的同学就会受冻。

认真负责的态度,不能给别人添麻烦的意识。

在日复一日的日常训练中逐渐养成。

从细节处看到其他国家早已融入日常生活的教育理念。

这些片段,比空洞的口号和概念更有价值。

不过,《他乡的童年》并不是在推崇不管不顾的“拿来主义”。

每个国家教育体制背后的负面影响,它也毫不避讳。

例如,集体主义教育最糟心的后果就在于,整个日本社会情绪压抑霸凌文化严重。

据说日本有一种“感泪疗法”。

简单来说,就是变着法儿要你哭。

原本情之所至,需要哭一场来发泄情绪是人之常情。

结果真的有不少日本人,幼儿园时就会被教导不能在人前流眼泪,因为会给别人造成困扰。

正常的情绪、个性被压抑,也就导致了在日本,无论校园还是职场,打压异己、欺凌弱小的现象都很常见。

还有,如果把印度的教育体制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他们也存在城乡、贫富差异明显等诸多问题。

甚至由于农村学校的卫生设施差、性别观念落后,大约有57%的女学生会在青春期阶段退学。

这趟旅程,并非是想找到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育法则。

恰恰相反,它的初衷在于让我们放下对“标准答案”的执念——

“当你眼界宽阔,看待这些问题会有不同的答案。当你也产生新的疑惑,去寻找就会有所获。

纪录片团队里有一位95后的女生,不打算结婚,也不想生育,对教育话题的毫无兴趣。

结果拍摄结束后,还是难免心生感慨,回想起她小时候特别喜欢看侦探小说,可是父母却说,你能看点有用的书吗?

一句话,打消了她的阅读兴趣。

“有什么用?”

“你是这块料吗?”

两句话,把99%的兴趣爱好按死在萌芽状态。

小时候,大人会这样问我们。

长大后,我们会这样问自己,然后再问下一代。

芬兰之旅接近尾声时,妮拉她们班去到老年社区,学习关于“时间”的最后一课。

孩子和老人一起画画,从观察彼此的脸,来感知岁月的痕迹。

被邀请加入的周轶君,一直纠结于自己不太会画画,再一看旁边坐的老奶奶,呵,画的真好。

“你学过画画吗?”

“没学过,不过我很喜欢画画,从小就喜欢。”

周轶君一下子被这句回答击中——

对哦,为什么画只能分好与不好?

什么时候起,我们下意识地把喜欢与否的标准丢了?

而只想到了“不够好”“差远了”“别人家的XXX怎么怎么地”。

兴趣爱好明明不是竞赛,是一种看待世界、表达自我的方式呀。

好可惜。

因为怕输,因为怕被人嫌,我们的人生错过了多少可能性?

许多成年人,都对周轶君流泪的原因深有同感。

《他乡的童年》看似是一本范式多样、细节详实的育儿教材。

其实更像一份送给成年人的“开学礼物”

让我们想起——

我们每个个体,都应该像孩子那样,保有探索世界的好奇和勇气

希望有一天,当我们乏善可陈的生活里又燃起了一瞬间的火花。

我们的第一反应,不再是先问“有用吗”。

然后自嘲笑笑,一句话把那扇通往未知的大门重新焊死回去。

“学这个干嘛?有什么用?”

不打开那扇门。

你一辈子都不会知道。

想看《他乡的童年》的,去优酷视频都有。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