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录:保利·央华2020年国际展演季剧目、创作剧目发布
娱乐
娱乐 > 电视 > 正文

实录:保利·央华2020年国际展演季剧目、创作剧目发布

时间:2019年12月6日(周五)15:40

地点:昆泰嘉瑞文化中心 二楼时代厅

主题:保利·央华2020年国际展演季剧目、保利·央华2020年创作剧目发布

主持人:张越、米夏

张越:各位朋友大家好,下面我们要开始保利·央华2020年代国际展演季剧目、保利·央华2020年创作剧目发布,及保利·央华·新京报青年戏剧创作人才孵化工程入选作品宣布及世界好戏中国观众论道周的闭幕式,我要再次介绍到场来宾。

出席本场对话和闭幕式活动的嘉宾外方嘉宾:

法国蒙彼利埃演员之春戏剧节主席,让·瓦雷拉先生

法国蒙彼利埃演员之春戏剧节运营与节目顾问,菲利普·毛里兹

法国著名导演、法国国立人民剧院院长,让·贝洛里尼先生

法国著名导演,埃里克·拉卡斯卡德先生

立陶宛国立考纳斯剧院院长,埃吉迪尤斯·斯坦奇卡斯先生

以色列卡梅尔剧院的总经理,朗·古埃塔先生

以色列卡梅尔剧院首席翻译及编剧,伊莱·比贾维先生

以色列卡梅尔剧院国际关系总监,海格·拉南女士

西班牙加泰罗尼亚拉佩拉29剧团艺术总监、制作人,奥里奥尔·布罗吉先生

法国著名小丑剧、儿童剧的导演、编剧、演员,菲利普·马茨先生

大学教授,新实验项目“学校的春天”创办人,佛劳伦斯·马尔科女士

法国知名记者,戏剧和文学评论家,让·皮埃尔·汉先生

法国使馆文化专员,白莫迪先生

中方嘉宾:

保利文化集团副总经理,北京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郭文鹏先生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二级巡视员马文先生

北京市东城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李雪敏女士

昆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韦平先生

著名小说家、剧作家万方女士

国家大剧院副院长朱敬女士

北京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朝慧女士

北京人艺演出中心主任、北京人艺国际戏剧节总负责人、首都剧院联盟副理事长尹衍彬先生

保利·央华欧洲戏剧展演季项目秘书长,安娜伊思·马田女士

新京报社编委金秋先生

著名青年导演周可女士

著名演员史可女士

著名演员孙强先生

著名青年舞台剧演员闫楠先生

国家话剧院一级演员冯宪珍女士

央华戏剧首席制作人王可然先生

这次活动的主办方是:北京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央华时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新京报、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法国蒙彼利埃演员之春戏剧节。联合主办方:朗昆文化、北京文艺广播、大麦网、Greenmonster lab。场地支持:昆泰嘉瑞文化中心

一转眼就是最后一天了,世界好戏中国观众论道周已经过去四天了,在这四天里我们探讨了好戏是什么,大家说好戏是提出问题,引发思考,好戏是探求生命的意义传递能量,有人说好戏是做梦,好戏是穿越表象直抵人心。我们也探讨了戏剧教育,这个戏剧教育不仅指专业教育,更不是小众专业教育,而是指的全民教育,因为它培养的是更健全的人格和更好的公民,当然也包括更好的戏剧观众,而我们的青年戏剧孵化工程也进入了最关键的阶段,到昨天为止,十几名评委把从622个剧本里边筛出的60个剧本,最终筛出了也不知几个剧本,这个我不能说,因为一会儿有别人要宣布。而这部分剧本将被排演和巡演,参赛的昨天我们看了一下,都很年轻,大部分是在校学生,对他们中绝大部分,也可能是所有人来说,这是第一次自己的剧本被搬上舞台,并且被巡演,可能这是他们一生很重要的转折点,也许会改变命运,也许会对未来的戏剧改变一些什么,不知道,因为毕竟有一个蝴蝶在太平洋这边扇动翅膀,太平洋的对岸也会发生海啸,我们怎么探讨了戏剧的影响力,包括大家能做些什么,我们也启动了中欧文化艺术发展行动,这个平台也将与下面宣布的一系列创作和展演直接相关,所以下面我首先有请保利文化集团副总经理,北京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郭文鹏先生上台,请他宣布保利·央华2020国际展演季剧目,有请郭总。

郭文鹏:我想借此机会跟在座的嘉宾以及通过互联网,跟广大的戏剧观众能够隆重的推荐,保利·央华2020年国际戏剧展演季,我们一共推出五部经典的剧目,这五部剧目分别是:第一部法国剧目《贵人迷》;第二部剧目是《血婚》;第三部剧目是《危急关头》;第四部剧目是《等待戈多》;第五个剧目是《在一瞬间》(法国版)。

张越:谢谢郭总的宣布,郭总台下就坐休息,这是一些什么样的剧,我们要请法国蒙彼利埃演员之春戏剧节负责人,戏剧节主席让·瓦雷拉先生对这些剧目做一个介绍,有请。

让·瓦雷拉:各位尊敬的女士们、先生们、郭先生、王可然先生,各位亲爱的朋友们,请允许我首先向大家表达一下我非常激动的心情,我们刚刚经过了一整周共同的思考和探讨,我们在这一周时间内经历了非常丰富的一些讨论,我们与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共同去探讨艺术戏剧应该承载的各种功能,它的意义以及它的运行的方式,我们经过了许许多多交流之后,共同留下的是一条主线。那就是我们著名的导演维拉尔所说的,艺术戏剧就应该是一种反叛的戏剧,因为只有在不停的推陈出新中,只有不停的反叛当中才能够始终维持一种非常高的要求,使我们的艺术细菌总是能够保持它的高水平。我现在解释一下为什么我们最终确定了这五部剧将成为我们的欧洲戏剧展演的剧目,其实他们当中的每一部都是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一种在当时的时代背景当中的一种推陈出新。

比如说《贵人迷》,《贵人迷》是莫里哀在1770年10月的时候创作的,他当时与他的朋友一起共同创作了一种非常新的舞台形式,就是芭蕾戏剧,也就是说在同一个舞台上,我们能够看到对话、歌剧,还有舞蹈,三种艺术形式同时上演,他们其实当时做的是一种非常新的大胆的创新,这只是在意大利发明了歌剧艺术形式之后的几年之内,他们就在法国推出了这一种艺术形式,所以我们看到其实当时莫里哀所做的事情,他就是一种非常好的技艺的传承或者艺术形式的传递,因为他们很的把意大利人发明出来的舞台艺术给搬到了法国,并且加以法式的创新,我们知道莫里哀在他的戏剧当中创作的很多人物后来都成为了经典,并且他里面有许许多多的台词,都已经成为大家耳熟能详的台词,其中有一句就是,啊,我美丽的夫人,您的双眼让我被爱淹没,这样的一些名句都让我们觉得是非常非常美好的名句,并且有很多的人物被一次又一次的去扮演,去演出。在这个戏剧季里面,大家有机会看到法国非常难得一见的一些艺术形式,就是我们将会完完整整去上演这些剧的芭蕾话剧,把它搬上舞台,到时候是由非常著名的法国导演(法语)先生他来做导演,并且我们邀请到了卢浮宫乐团的著名的音乐大师,他们将用巴洛克的语言去陪伴整个话剧表演。

第二部《血婚》,同样也是有着同样的品质,尤其是我们感受到西班牙的这些艺术家,他们也是有着同样的推陈出新的反叛精神,他们在30年代的时候开始去提出一些反叛性的思考,他们首先去反思的是他们的音乐传统,就是弗拉明戈这种艺术里面的音乐,应该怎样去做创新,他们的代表人物(德法拉克)先生做出了非常多的思考,同时他们还进行反思的内容就是家庭传统,因为大家知道西班牙是一个宗教传统非常重的国家,家庭有的时候家庭也会成为某种形式的枷锁,在这样重重的传统束缚的背景下,个人怎么样去活出自己的生命,这个就是艺术家们提出的一个问题,我觉得这个剧在这个问题上是与我们中国曹禺先生的《雷雨》形成了非常好的回应,《雷雨》将由法国导演拉卡斯卡德先生主持他的导演工作,会搬上舞台,我觉得是一种非常好的呼应,因为这个是代表着中国人在30年代对传统家庭所提出的一种思考,整个剧是由博尔吉先生导演,他的舞台将是充满诗意,同时又是接地气,而且整部剧都是伴随着非常美好的音乐。

我想再建立起来一种联系,就是过去的这些剧作家,他们往往都是为了自己的艺术梦想而竭尽自己生命最后一口气,比如说莫里哀,他就是为艺术献身的一种非常好的典范,他最后一刻都是在为艺术和艺术创作的左右而奋斗,最终他在死去那一刻是刚刚演完他们的剧作,洛尔卡先生也是如此,有着非凡的意义,我们能够把他们的剧搬上中国的舞台。

《等待戈多》也是一样的,它是象征着一种与过去的决裂,贝克特是在1948年写的这部剧,当时完成了自己的三部曲之后,他还说了一句非常著名的话,就是说我不能够再言语,但是我要继续说下去,我会说下去,我要以质取寻找我的词汇,直到词汇它们自己找到我,它们在我身上展现,他最终寻找的结果就是没有任何事物。在1953年,巴黎的观众在巴黎的一家剧院当中,终于看到了这部剧,当时是罗杰布兰先生导演的《等待戈多》,当时实际上观众觉得非常的震惊,因为他们看到的这部剧,向他们表达出来的就是什么都没有的这样一种主旨,让他们感受到的就是这种东西,因为他们没有看到任何事情发生,似乎也没有什么情节,所以让他们觉得非常的震惊,一部剧怎么可以是这样,其实作者他想表现的东西是非常强烈的,因为我们看到两个流浪者他们在不停的等待,在这个过程当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是非常强烈的。这部剧还有另外一个让我们觉得非常强的地方在这部剧当中我们感受到悲剧的元素,同时也感受到喜剧的严肃,而这些元素都非常好的在整个剧里面有非常好的体现,我们这一次工作团队也非常巧妙找到了这棵树,这棵树是对悲喜同时存在的这样一种情绪非常好的一种集中体现,因为到最后这部戏最后的情节,就是唯一继续存在的就是这一棵树,这棵树看到自己世上长出了叶子,最终提出来的问题是,我们究竟在哪里,我们是在地狱里吗,这样的问题贝克特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回答,只是通过这些人物不停的等待和这棵树的存在,让我们心中的疑问越来越大,我们的疑团越来越重,所以他想创造的决裂,就是要让我们与词语,与表演,与空间创造一种决断,切断我们与过去与表演、传统之间的空间联系。这部剧的导演是法国非常著名的导演(法语),他到时候会亲自执导这一部共同制作的戏剧,将在2020年6月搬上蒙彼利埃的演员之春戏剧节,到时候我们在一个舞台上同时会有法国演员和中国演员共同献艺。

另外还有今天在场的让·贝洛里尼先生将会亲自执导,把文学作品搬上舞台,把它执导成戏剧和话剧,这个作品就是非常著名的普鲁斯特写的《追忆似水年华》,贝洛里尼先生近几年已经成为一名专家,他最强的地方就是将一些本身并不是戏剧剧作的作品把它搬上舞台,其中最主要的有雨果的《悲惨世界》,还有拉伯雷的《第四部作品》,贝洛里尼先生他非常巧妙的一种工作方法,就是让演员通过叙述,通过讲述,在整个剧院当中,在观众当中制造一种情绪,产生一种气氛,让我们能够浮想联翩,让我们能够在眼前呈现出无数的画面,让我们能够很多的回忆都逐渐被勾起,他又从哪里去寻找到这一些剧本的素材呢,他就是去从《追忆似水年华》的世界巨著当中去寻找,因为我们知道《追忆似水年华》充满了这样的材料,能够在所有人身上引起无限的情绪。

张越:好,谢谢。总而言之,这些就是明年引进欧洲展演剧的项目,,有很多让人好奇,比如莫里哀《贵人迷》,这剧怎么都熟,比较轻松幽默好玩,但是刚才让主席的介绍让我们好奇的是,他们将把话剧、芭蕾舞、歌剧、卢浮宫宫廷巴洛克乐团都搬到现场,同时完成这场演出,它是什么样子,让我们期待。《血婚》西班牙的话剧我们不太熟悉,《血婚》是西班牙天才诗人洛尔加一辈子唯一写的一个话剧剧本,故事有点像《卡门》,真的表现出西班牙激烈的爱恨情愁,简单来说就是在婚礼上前男友跟新郎打起来了,然后就死了,所以刚才让主席说了他以往有过关于弗拉明戈舞相关的探索,全世界很多话剧导演都拍过话剧版本的《血婚》,比如日本就拍过。《危急关头》是小丑局,《等待戈多》特别有名,不说了。《在一瞬间》,它取材自文学作品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这是所有文学作品里最没法拍影视剧和话剧的,因为它是意识流小说,捏不成个,没有任何故事情节,只有片段的情绪、气味、感受、印象、情景,而且七大本,它怎么变成一个话剧,而且这个话剧还不仅仅有普鲁斯特小说里的法国人,据说还有越南人,越南的法国移民,他们共同很多感受、记忆、景象是非常相通的,这是非常让人好奇和期待的戏,括号法国版,有可能还有一个中国版,这就是明年要请大家欣赏到的欧洲戏剧展演剧的剧目,下面我们要宣布保利·央华2020创作剧目,包括《雷雨》和《雷雨后》、《在一瞬间》(中国版)、《等待戈多》、《流金夜上海》。大家最关心的就是《雷雨》和《雷雨·后》,万方女士给她父亲曹禺先生写了后续的剧本《雷雨·后》,而《雷雨》、《雷雨·后》都将由埃里克·拉卡斯卡德导演来执导,所以我们首先有请埃里克·拉卡斯卡德导演介绍一下感受,我想知道您知道包办婚姻吗?

埃里克·拉卡斯卡德:您说的这个包办婚姻在法国,从两三百年以来已经不存在了。但是我们始终都在考虑婚姻到底是什么,主宰我们婚姻的是不是还有其他的一些力量,在我们身边,我们无法掌控的一些力量,他迫使我们来选择某一个人成为我们人生的伴侣。

张越:您怎么看《雷雨》的这个故事,包括《雷雨·后》,会觉得不可思议吗?

埃里克·拉卡斯卡德:其实我看到的时候并不觉得特别惊讶,但是我在读剧本的时候,我特别感到惊讶的反而是看到他的剧本,他内部的戏剧的结构,他的构建是让我感到很惊叹的,不管是《雷雨》,还是《雷雨·后》,因为当中探讨了很多家庭内部的关系,还有政治关系和社会关系。所以我觉得我们可以和演员一起来探讨,有很多的场景是非常能够令人心情澎湃的。我觉得我可以把它比作一个家族的长卷壁画或者一组政治的长卷壁画,当然我不知道最终它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呈现结果,我觉得我们这样的相遇是非常奇妙的一个事情,也就是说在一个法国导演和一个非常经典的中国文学当中很经典文本之间的相见,当然我们还要和中国的演员还有和中国的观众相见,另外还有央华和保利的制作人,他们也进入到我们这样一场冒险当中,所以我觉得是个很大的挑战,但是我们生活当中就是充满了这些振奋人心的挑战和新意,我相信我们这样的一种邂逅能够给大家带来很多惊喜,也许不一定是一出好戏,但是我当然希望它会是一出非常精彩的戏,我希望它能够去欧洲巡演,有一天它能去到我们蒙彼利埃,不管怎么样,这是我们的目标。但是除了目标之外呢?因为我想我们应该还有其他的目标,就像我们的世界上各种上层人物他们更多关注是这个世界的经济和金融的发展,除了这些之外,我相信应该还有更多的利益是值得我们大家关注的,比方说人民的利益,养育地球的利益。当我们这些艺术家、研究人员、科学工作者,虽然我们手中没有握有权力,但是一旦相遇的话就是一种艺术的邂逅。也许我们这些人相遇在一起,可以创造出一个微型的机制,也就是说在这样的机制当中,我们把人放在我们的核心地位。我也希望所有这些人能够一起参与进来,共同来创造一个以人为社会核心的世界,不同于被强加给我们的这个世界,谢谢大家。

张越:谢谢导演,请台下休息,刚才导演说到结构精巧、内容丰富的戏剧,好像编剧在写的时候大概就23岁和24岁的样子,那样一部作品在今天有了续集,又相遇了一位法国导演,所以这种奇妙的相遇让我们相当的期待,然后刚才说到在一瞬间,展演里边有一个法国版,那个是法国制作、法国编剧、法国导演、法国演员,明年会推出一个中国版,中国版是法国编剧、法国导演、中国制作、中国演员,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由中国制作和中国演员,那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呈现,现在我们要请《在一瞬间》的导演法国国立人民剧院院长让·贝洛里尼上台,介绍《在一瞬间》中国版的创作情况。

让·贝洛里尼:我想给大家讲一下,我们之所以会有这样一个拍中国版想法的故事,当时是我们法国版的《在一瞬间》在蒙彼利埃上演,在那之后央华的制作人跟我们来见面,于是我当时感到特别惊讶,很难想象,像不懂法语的一些外国人,他们怎么也能够被这样一出剧给打动呢。因为明确的说,我觉得戏剧当中的一些对白就是我们说出来的一些词,所以我想这真是我们戏剧艺术的魅力之所在,它是这样一种艺术的形式,它具有巨大的力量和能量,能够超越语言,能够直达人的心灵和头脑。我想说到底这一出戏它其实是思考了很多的问题,其中包括人的回忆,包括我们失去亲人、人留下来的痕迹,还有一种记忆,最终它反映的就是我们在地球上的人。

这部作品我非常的喜欢,因为我本身就很喜欢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同时我也想要借这部剧向我的两位祖母致敬。因为在这出剧当中其实讲的是普鲁斯特去看望他的祖母,他的祖母当时是失去了记忆,于是普鲁斯特就跟她聊天,进行人和人之间的沟通,慢慢的通过这样的交流,帮助他的祖母找回自己的一些记忆,让她能够恢复自己的生命力,这也是我们在法国有一种小点心,叫(马德兰纳),就是普鲁斯特作品当中提到的非常著名的典故,这部作品我选择它,也是因为我内心当中一直也有这样一个执念,我认为人其实是不会像火光一样熄灭的,人是不会完全死去的,一个人他只要有一部分记忆能够留下来,能够打动人,其实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活着的,但是不管怎么样,死亡总是在我们身上的某个地方潜伏着。普鲁斯特他也曾经在他的另一部作品当中讲到,在他的祖母去世之后,他有很长的时间都感到非常的沉痛,甚至他会觉得他的祖母仍然活着,活在他的心里头,当他非常思念祖母的时候,有一次他痛哭了几个小时,在痛哭几个小时之后他终于感觉到好了一点。

待会儿我想给大家讲一下这出戏是怎么样结束的,因为我觉得这出戏他其实是一个对话,是普鲁斯特和一个普通人之间的对话。最后结尾的这句意思是,如果说死亡是一种疾病,我们能够从中恢复,当时饰演这个剧的女演员叫巴塔罗,是一位有着非常好的演技的女演员,很有内涵,在这个作品当中,跟普鲁斯特对话的这个人物,他一生非常的悲惨,遭遇了被放逐,背井离乡,离开了自己的母亲,经受了很多痛苦,他到了晚年忘记了一切,他甚至忘记了自己从哪里来,直到最后他的父母、家人来到这里看望他,他看到食物,闻到他熟悉的气味,突然间他回忆起了自己小时候的事情,回忆起了自己的本源。

我们在做新的中文版的时候,我们将会有两位中国演员来饰演,而且在中文版当中,我们的故事将会从演员自己能够体会到的这些经历当中汲取灵感,从真实的中国人的生活当中汲取灵感。所以我觉得对我来说,其实这出剧虽然它有法文版,并不意味着我一定要把法语原版拿过来做一个复制,而是我们完全可以怎么去进行再创作,未来饰演的这两位中国演员我并不认识他们,但是我相信他们一定有能力,来很好的把这出剧演成一个具有普世性意义的戏,就像普鲁斯特一样,他就是一位在全世界都能够得到人们认同的作家。刚才我们一直在说一出戏剧其实就是一场相遇,这次是一个导演和演员的相遇,我真的很想向大家表达我是多么的高兴,我能够认识这些来自中国的演员,因为我对中国文化并不是太了解,我们可以一起开创一个新的世界,而且在这个世界背后支撑起来的是普鲁斯特,是我有所了解的法国作家。

我再给大家讲一下,这出戏剧会有一半的时间在中国和法国进行排练,比如先会在中国进行创作演出后,之后会到法国,到我们国立人民剧院去,之后再回到中国,我希望它能获得巨大的成功。谢谢大家。

张越:导演说他很奇怪,当时为什么中国的制作人在现场并不懂法文,但是看了这出法文的剧之后就被深深的打动,他其实也说到了艺术是普世的,往往能打破种族、国家、语言等各种各样的隔膜来沟通人的心灵,就像他会把普鲁斯特的故事里面加进了一半,这边是法国人在思念自己的祖母,这边是越南移民的孩子思念自己的祖母,这些感受都是相通的,这就是中国版的《在一瞬间》,《等待戈多》是法国演员和中国演员同台演出。像《雷雨》和《雷雨·后》、《在一瞬间》(中国版)、《等待戈多》在海外的演出计划是什么样的,请让主席介绍一下。

让·瓦雷拉:我们所有的这些剧本要不然是我们在演员之春演出季的时候去发现的,挖掘出来的,要不然是共同创作的,但是不管怎么样,这些优秀的剧目它将会在中国,在法国、欧洲各地得到巡演,比如说《等待戈多》将会在中国制作出来,2020年6月份的时候在法国上演,从2020年6月在演员之春参加戏剧节,2021年1月到3月将在法国各大城市,甚至欧洲各大城市进行巡演,其中就包括马赛、巴黎、里昂,还有比利时的布鲁塞尔及瑞士,大家知道瑞士的观众是非常非常喜欢话剧的,另外就是还有一部剧,就是《在一瞬间》,这部剧现在在法国一直是在演着的,正常来讲布列塔尼的观众他们是要看到这部剧的,条件是演员团队能够在大罢工当中找到一列火车把他们带入到布列塔尼去,开一个玩笑。我自己觉得中文版到达法国的时候,法国观众将会以极大的热情去迎接这部话剧,因为我们知道它将会是很好的向我们呈现中国的文化和法国最经典的文学作品相互结合之后产生的一种新的化学反应,我想无论是在法国还是在欧洲其他的观众,他们都会非常非常期待,并且他们的心灵将受到深深的触动,因为他们到时将看到的是一位中国女演员所带来的,她把她的回忆和普鲁露斯特的作品结合在一起,将会是非常好的呈现,这部作品首先会在国立人民剧院演出,之后就会去欧洲的许多国家,会让很多欧洲国家的戏剧界的工作人员所见识,因为到时候将在演员之春戏剧节期间上演,大家知道这个节日是云集了很多来自各个国家的业界人员,他们会在戏剧节当中看到好多优秀的作品,其中我相信就包括中文版的《在一瞬间》。

另外一个剧就是《贵人迷》,这个剧上演的次数非常非常多,在整个世界内都有非常多的上演次数了,它应该是法国戏剧的某种程度上的一个象征,甚至可以把它称作是一种外交作品,有一次我就在法兰西剧院看到一张照片,一位著名的演员路易塞涅先生,他在1950年的时候拍的一张照片,照片就给我们呈现的是,他带着这部作品在世界各地进行巡演一系列的照片。我想《贵人迷》到时候在中国也会同样再次掀起一个高潮,同样我觉得《贵人迷》如果说是法国戏剧的一种象征,曹禺先生的《雷雨》也应该是具有在中国的戏剧文化当中,应该是同样重要的地位,我们有理由相信拉卡斯卡德先生所执导的这样一部戏剧作品也会在法国引起轰动,拉卡斯卡德导演所导演的戏剧作品,两次在阿维尼翁最重要的戏剧厅上演,所以我们也是非常的上演,我想无论是观众还是戏剧界的同行,都是拭目以待,其实我自己也有很多法国的剧院,还有欧洲的剧院,跟他们谈起过,大家都在思考,是不是到时候以怎样的方式,引入这部剧本,让更多的观众能够看到这部剧本,总之我想曹禺先生这部巨著值得我们去期待,它也应该让更多的人去知晓他,就像刚才拉卡拉斯德先生所说的那样,这部作品就是一部关于家庭关系,关于传统社会,在我们身上所施加的影响,以及我们个人对这些传统所产生反叛的欲望一种思考,我想把它搬上舞台之后,一定会打动法国观众的,就好象刚才我们所提到的《在一瞬间》那部作品,一定会打动中国观众一样,因为我们知道当时蒙彼利埃演员之春上演《在一瞬间》这一部作品之后,有很多中国的同行去看了,看完了以后他们出来的时候,我们看到他们的表情是非常的受触动的,因为他们深深的被帕塔罗女士的表演所感动,这两位女士她们带着一篮子的蛋糕,就是这些蛋糕唤醒了他的记忆,因为蛋糕带来味觉的唤醒,蛋糕带来文化的唤醒以及回忆的唤醒,让他再一次进入一种旅程,去探索自我,重新发现自我,整个过程是非常非常打动人心的,我想这部作品一样能够打动在中国的国内观众。

张越:还有一部剧没有介绍,就是《留金夜上海》,全剧整个情节、台词在音乐的律动中完成,是一出很新、很特别的剧目,它的编剧、导演、作曲是同一个人及法国导演演是大卫·莱斯高,对中国上海的一段历史和他的音乐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就会碰撞出这部戏叫《留金夜上海》,上海整个流行文化成为远东的文化中心,真真正正当时远东的国际大都市,其实很多数字我们不太清楚,比如说我们都知道上还有流行老歌《玫瑰玫瑰我爱你》从1951年开始,它就已经是美国歌手翻唱了,就一直是全美流行音乐排行榜的前三,持续很多月,这是40年代歌了,包括另外一个《第二春》的上海歌,被英文改编成一个《The Ding Dong Song》,此曲还被环球唱片收录在《环球百代巨声传奇101》百代英文纪念集中,位居第一。他的流行文化对这个世界有过很大的影响力,大卫·莱斯高导演要做一个关于中国上海的剧,他已经做了非常完备的采风和调研工作,他短时间内被强行培养成了一个中国通,他每天上课,从北京的元大都建都讲到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南京条约导致的上海开埠,上海开埠之后,上海从农村变成了一个商业文明的大都市,北京的新文化运动和白话文运动,怎么样作为基础,也参与哺育了上海流行音乐盒流行歌曲,他在上海既看了上海滩的第一家上海的现代饭店理查饭店,也看了上海第一座大桥,也看了上海的百乐门舞厅,也看了犹太人在上海的难民营,去听了上海的音乐课,上海的流行服饰课,上海美食课,上海建筑课,总而言之他已经做了特别丰富的调研了,所以我们也有理由期待《留金夜上海》不同文化的碰撞,可能会产成非常有意思的碰撞,最后我还是要请上保利文化集团副总经理,北京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郭文鹏先生上台,这是保利和央华共同制作的一组剧目,央华不奇怪,因为它是做剧的,保利怎么参与国际化的创作剧目?

郭文鹏:就像刚才大家发言中所说的,剧院是艺术家和观众之间桥梁,我们为了能够让每个剧院都有自己的性格,或者让每个剧院都有自己的价值观,所以参与剧目制作也应该说是这个剧院从业者的一项工作和我们的使命,在跟央华合作了这么多年的基础上,我们形成了非常多的默契,大家对戏剧的理解,包括对戏剧的推广和未来戏剧为中国的文化所做的贡献和使命,其实我们都是高度一致和认同的,中国戏剧要想发展,应该借助于国际的文化和戏剧力量,在这一点我们也是达成了广泛的共识,所以这才是我们这次发起举办这个活动基本的初衷。对优秀剧目的推广包括带给观众的一些戏剧上的启发,包括一些惊喜,也是我们所期待的,所以我们也想真心的希望这几部剧在2020年在保利戏剧展演季里边能够不断发挥它的文化作用,我们也真心的期待着这些剧目在中国上演能够获得很大的成功。

张越:谢谢郭总,在这次世界好戏中国观众论道周的电子邀请函上有一段话,一切的一切因戏剧而生,一切的一切都期待着你的参与,活着就是一出戏,你本来就在参与。我们本来就在参与,世界各地的人,所有的人,这几天我们相聚在一起,讨论了很多事,沟通了很多事,约定了很多事,当然我们还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他们昨天分别去了故宫和长城,从朋友圈的照片上看,去故宫的都喜笑颜开,去长城的都龇牙咧嘴。四天的论道周已经接近尾声了,那因戏而结下的缘分才刚刚开始,因为我们看到了后边样有一系列的合作计划,我们是从戏出发的,但是我们关注的不仅仅是戏,是人,是社会文化,是文明发展,我想再次说起画家康定斯基说的一段话,他说好的艺术是现实的孩子,也是未来的母亲。好的戏剧作品他不仅要浓缩表达现实,它应该能够影响塑造未来,这就是我们愿意为它做事情和投入感情,投入注意力的原因,而下面最后一段内容就关乎未来,也就是“保利·央华·新京报青年戏剧创作人才孵化工程入选作品宣布”,年轻的参赛者们已经坐在台下,下面我要邀请另外一位主持人米夏主持这个段落,有请。

(视频)

米夏: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非常荣幸能够代表本次活动的联合主办单位北京文艺广播,参与到这次论坛当中,我是北京文艺广播《打开文化之门》主持人米夏。

主办方对我说,开场白你可以说5分钟,我用1分钟的时间交代一下前情北京文艺广播冬季品牌活动是依托这次论坛的,我们品牌活动的名字叫冬季围炉与世界戏剧对话,拿到这个策划的时候,其实我顾虑重重,我就找到了我们的许秀灵台长,我说许台,冬季围炉是没有问题,你想和世界对话,这个事有点悬,你看看保利、央华邀请的戏剧大咖来自法国、以色列、立陶宛,我们还跟人家对话,我们听都听不懂,我说的听不懂不是听不懂法语,我说的听不懂是同传之后我们是不是仍然听不懂,这看起来是一个多么高端、多么专业的论坛,听了我的顾虑,我们的台长露出了迷之自信的微笑,她说可然做的活动,你放心吧,非常的高大上,我们一定要助保利、央华一臂之力,但是我们提供不了房子和场地,我们也给不了钱,我们能给的只有节目和你,米夏你去吧,我相信你,所以我就站到这里了。

我参与了前期的策划会,我也看了这两天的论坛,前天我没有来,我通过网络看的,让我非常非常意外和惊喜的是,我不仅听懂了,而且很多时刻我还非常非常感动,我没有想到戏剧人会把观众放的这么重。而且北京文艺广播的听众其实和戏剧有深厚的渊源,当然我们喜欢的戏剧更多表现的是中国传统的戏曲,他们有的是非常专业的票友,即便是戏曲也有渊源,比如说法国,很多朋友特别喜欢的一出戏叫《赵氏孤儿》,它曾经在18世纪在清乾隆时期登上过法国巴黎的舞台,源于法国一个非常有名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他很喜欢中国的传统儒家文化,也喜欢这个大IP,他改编了变成了中国孤儿搬上了法国巴黎的舞台,演出效果非常的棒,我们今天经常说,文化的交流和互鉴,在小300年前文化就交流和互鉴了,戏曲文化已经走出去了,何况是今天,所以今天我和北京文艺广播的听众非常愉快,非常舒服的在享受这个论坛,我问我们一个听众,30多岁的女孩,她是做策划,做设计工作的,我说你今儿不上班吗?她说我喜欢戏剧,我请假来的,还有一个30多岁的,也是我们的铁杆粉丝,我说你喜欢戏剧吗,他说我喜欢啊,我要是小时候我爸不让我学京剧,现在台上演戏的应该是我,我没有想到大家这么热爱戏剧,所以我要给我们的主办方、联合主办单位以及所有支持的媒体,还有我们北京文艺广播的听众点赞,给他们一点掌声好吗。

我们的论坛不是说大家谈完了就完了,我们前期有着充分的预热和准备,刚才大家也看到宣传片了,有那么多年轻的面孔,他们从事的不是戏剧行业,可是他们那么的热爱,我们的主办方在10月29日就率先启动了首届保利·央华·新京报青年戏剧创作人才孵化工程,由保利、央华戏剧、新京报以及北京市东城区文化与旅游局主办,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优秀传统话剧艺术传承基地、朗昆文化、北京文艺广播联合主办,汇聚各方实力,以“推动中国戏剧新发展,打造中国戏剧新力量”为口号,通过命题形式向全社会征集戏剧人才和剧本,网罗天下戏剧的青年豪杰。

截止到2019年11月23日零点,《保利·央华·新京报,青年戏剧创作人才孵化工程》报名通道关闭,经组委会审核、统计,报名有效的剧本总数为622份,参赛选手年龄段从15岁到45岁都有,其中还包括了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的投稿者,也有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的投稿者。25天622份参赛剧本,世界各地的参赛选手的踊跃报名,让我们感受到了原创戏剧的热情与生命力,这是中国戏剧生命力在当下重要的体现,每一位参赛选手用他们的行动表达了对戏剧渴望和喜爱,也表达了戏剧的未来力量!

我们即将在接下来的时间,公布首届论道周最终甄选出获选作品,在即将到来的2020年,孵化成剧目作品在全国60家剧院进行巡演。

主办方不仅坐而论道,我们探讨出深度,传达出问题的温度,同时也有态度。以最大能力,调动各方资源鼓励和推动青年戏剧人才,将戏剧的探讨,落地深耕,为促进整个行业的发展繁荣,做有力而行动式的贡献。

接下来邀请今天第一位致辞嘉宾,保利文化集团副总经理,北京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郭文鹏先生,同时他也是这次孵化工程的总制作人,有请郭总。

郭文鹏: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媒体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首先我谨代表孵化工程组委会,对入选本届保利·央华·新京报青年戏剧创作人才孵化工程的各位参赛者表示衷心的祝贺,向出席本届活动的各位来宾、媒体朋友们以及诚挚关心我们的各位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对于孵化工程大力支持的各位观众和在互联网之前的各位戏剧观众,也表示衷心的感谢。在不到一个月的征集过程中,就有622件投稿,参赛的年龄从15到45岁,其中还包括了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的各位投稿者,还有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的投稿者,这个大大出乎我们的意料,在此同时,对大家的信任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我们深感中国戏剧力量的强大。

回顾新中国70年来,中国戏剧的演变和发展,尤其是在新时代文化思想的创建中,愈加证明了因时而变,因时谋变,不断创新,方才是中国戏剧健康发展的理论原动力,戏剧工程的搭建正是要为青年戏剧人才提供新的展示的平台,新的发展的机遇,同时我们也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已经不仅仅是把青年的戏剧人才推到一线,更是借助孵化工程之力继续在青年戏剧人才培养领域务实和深耕,不仅发掘更多优秀的戏剧人,还是要帮助和引领他们创造出真正能引领风尚之先、开创作用的新的戏剧作品,未来孵化工程将致力于推动中外戏剧交流,保利院线将积极发挥渠道、内容、市场营销和艺术教育等多方面的产业化力量,引领戏剧优秀人才、推动戏剧产业新的创造力。进一步在“一带一路”人文交流支持更多的中国戏剧精品能够走出去,提升中国戏剧的国际影响力。

论道周的活动是非常短暂的,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也是非常丰厚的,非常感谢以下的诸位嘉宾对我们的支持,我想说的是,首先要感谢万方老师,让我们重拾中国戏剧的原生力量,您对论道周活动的谋划以及策划,对青年戏剧人才的谆谆教诲,真实是戏剧创作最重要的基石,我想这值得我们所有的戏剧人认真思考和探讨。也非常感谢让·瓦雷拉先生以及您为本次论道周所付出的积极的努力和给予重大的支持,您所带来的不仅仅是各位享誉欧洲的戏剧大师,更多是将欧洲戏剧人对戏剧、生活、观众的理解,其中传达给我们中国观众和中国广大的戏剧人,也感谢让·贝洛里尼先生,您热情洋溢的观点和积极参与本次活动,让我们备受感激和鼓舞,也期待着您的作品能够在中国大获成功。要感谢埃里克·拉卡斯卡德先生,您所提出的创造力,应该是戏剧能量的传递者这个理念,引发了现场观众积极的反响,我们也衷心期待着您所导演的《雷雨》能在法国大获成功;要感谢埃吉迪尤斯·斯坦奇卡斯先生,您风趣的谈话所表达出的创作者和观众必须在某一层面进行一次对话,才是戏剧的完成,这形成了新的观影关系良性循环,应该引起很多人不断的思考。非常感谢朗·古埃塔先生,您在全民戏剧教育探讨方面的话题中,戏剧教育通过戏剧价值和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启发我们更好的培养戏剧的下一代。感谢奥里奥尔·布罗吉先生,您所提出的戏剧帮我们打破界系之间的藩篱,以及让我们中国戏剧探讨新的方向,大家感到不谋而合,我们要感谢司徒慧焯导演,您是本次活动我们邀请唯一的一位中国的导演和戏剧制作人,您所提出的戏剧创造力的理念,让我们觉得深受启发,同时我们还想借此机会感谢菲利普·马茨先生、佛劳伦斯·马尔科女士、菲利普·毛里兹先生,以及让·皮埃尔·汉对本次活动的大力支持,和我们共同分享了论道周的理念。

真心的感谢所有嘉宾为此次世界好戏中国戏剧论道周,保利·央华·新京报青年戏剧创作人才孵化工程大力的支持,保利将不断的发挥文化的桥梁作用,更好的将优质更丰富的多元化的舞台表演艺术回馈给社会,回馈给我们广大的观众们,最后我想再次感谢北京市文旅局马局以及国家大剧院朱敬副院长和北京人艺演出中心尹主任、史可老师、冯宪珍老师、孙强老师,以及其他的艺术家们对我们这次活动的支持和给予广大的鼓励,我也想再次代表本次活动的主办方和联合主办方,对各位媒体朋友们给予的积极支持,对各位参加论道周年轻的编剧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此次活动也得到了昆泰嘉华艺术中心的大力支持,在此此外感谢,希望大家留住这个美好的时刻,谢谢大家。

米夏:感谢郭总的致辞,接下来我们请终审监委、著名小说家、剧作家,也是孵化工程文学顾问的万方女士致辞。

万方:刚才屏幕上已经说到了整个情况,我是一个编剧,也是评委,也是文学顾问,我觉得我就以这个身份来跟大家说点真实感受吧,其实每天在生活中街上看到堵车,在地铁里环顾四周每个人都在拿着手机,刚才我们上厕所回来,看到所有人都低着头在看手机,我很久以来有一种感觉,好像大家都在被生活以外的什么东西诱惑和吸引着,而这次的孵化工程让我有了一种说惊喜吧,惊喜什么呢?其实有那么多的人我们不认识的,在茫茫人海之中,那么多的年轻人,他们心里还有这么一块地方,是留给戏剧的,而且他们在生活中选择了戏剧作为他们的伴侣,这是我感到惊喜的,也很感动。其实我也是选择戏剧做伴侣的,这个选择的过程其实挺长的,应该说我接触戏剧,由于我的特殊身份,我的爸爸曹禺,很小的时候,我甚至不懂舞台上在演他们,就跟他走进剧院,刚才说到他的《雷雨》将被法国导演埃里克导演导,我很小在首都剧场看戏看的就是《雷雨》,第三幕有巨大的电闪雷鸣,我一个小孩吓得哇哇大哭,我爸爸平时不像一个父亲,像朋友,像平等的,把我一下抱出剧院,我当时被他粗暴的举动吓的都忘了哭了。这件事在我心里留下特别深的印象,我知道我做错了,做错什么了,就是影响了观众看戏,从小我就觉得戏比天大,这个是从那么小的时候,我从我爸爸的身上,从北京人艺首都剧场得到这么一个深深的印象,埋在我心中的。小的时候也看过法国戏剧,那个时候很多有演法国戏,莫里哀的《太太学堂》,在这之后我慢慢开始了写作、写小说、写电影剧本、电视剧,多少次接受采访的时候被问,说你作为曹禺的女儿,你是不是有压力,因为我爸爸是个自由派的爸爸,所以我从来没有觉得有压力,我就很本能的回答,我说我从来没有感觉到,因为在我心里他不是一个了不得的剧作家,他就是爸爸,后来我在50岁的时候写了一个戏叫《有一种毒药》,在首都剧场演出,在去剧场的路上,我跟我爸爸说我的戏要在首都剧场演了,小剧场,非常激动,就在那一刻我忽然意识到怎么没压力,是有压力的,这个压力就是他的那几部剧作,《雷雨》、《日出》、《北京人》、《原野》,使我不敢写戏,其实我在此之前一直在写小说、写影视剧,但是我不敢动话剧,就因为话剧在我心中是非常高的。

所以我想说的是我羡慕今天的你们,你们没有我这种潜在的压力,你们是那么的自由,而且充满了想象力,这次阅读这60部作品,我觉得对我来说是非常有趣的经历,能够通过这些作品来了解你们对生活的感受,对戏剧的认识,你们怎么看待戏剧在你们心中是什么样子的。我要说一点我的真实感受,就是在读这些作品的时候,有一个词不由自主的会冒出来,就是叫概念,在很多作品中我都看到了概念,其实概念这个词我觉得在我小的时候,在中国的五六十年代,我们的各种文艺创作中也有概念,包括今天,但是那时候我们的概念我们应该这样生活,我们这样生活是对的,而今天你们不同,你们的概念是为什么这样,这样好吗?这样不好我们该怎么办,实际上你们是在提出问题,我觉得这种质疑是非常值得肯定的,是非常好的,我一直是认为,那天让主席在讲话中也提到,实际上戏剧是要提出问题,但是每个戏能不能有答案,我觉得实际上未必,我觉得戏剧实际上就是一种寻找答案的过程,向答案靠近的过程。从我自己的感受来说,我觉得写作实际上就是一个个人和他人、和世界发生关系的一个过程,我觉得这个发生关系还不是指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关系,而是在内心,在头脑中发生更深入的关系。我希望在座各位年轻的编剧们,我觉得我们要从自我出生,真诚的对待自己,要细细的品位我们的感受,要咀嚼我们自己的经历,最重要一点不要把对生活的感受归类,归到比如各种金钱至上、物质主义或者高科技对我们人类生活的影响,问题当然存在,但是我们不要把我们的感受归类,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只有这一个,我觉得其实写作首先先要找到这个只属于我们自己的人。

我还想说前些日子我看到腾讯视频有个叫《十三一》,许志远和一位叫项飙的先生,这位先生写了一本非常有名的书叫《浙江村》,他是一位人类社会学家,浙江村是在北京郊区的大红门,一些来自浙江的乡下人到北京来做生意,居住在那一块,项飙先生做社会调查,从大学开始6年,在浙江村和那些人一起生活,写出了那本书。他现在是英国牛津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的教授,他们交谈里,有一点我没有想到,但是我又觉得说的那么准,他谈到附近,他们也是谈到现在的年轻人,现在年轻人往往有一种倾向,或者说有一种自然而然的思维模式,就是一个是想到自己,我们要考大学,再有一个超越周围的环境,对我们居住的社区并不是很了解,但是我们可能对各种行业的世界排名可能很了解,其实我也有同感,比如我们居住在大城市,在楼房里的人,可能自己的邻居隔壁多年未必有过交流,他就讲到附近的消失,我觉得这个可能在我读年轻人作品的时候,我就联想到项飙先生说的这个附近的消失,昨天有一个作品,他的想法非常好,是一个女孩,因为我参加了跟她的一个交流,她说她的爷爷去世了,奶奶非常想念爷爷,经常坐在窗前一个人,她就想到高科技制造了一个仿生爷爷,可以陪伴奶奶,给奶奶带来安慰,最后机器坏了,奶奶等于受到了二次打击,这个想法是很有意思的,但是内容几位跟她参加答辩的老师都觉得有欠缺,其中陈老师就问这个年轻女孩,你跟奶奶谈话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吗,她想了一会,说我考大学的时候我奶奶特高兴,说你爷爷要在会很高兴的,实际这个就是我想到的附近,就是我们身边你的亲人,你的奶奶,就是要真的用心去体会,关爱他们,如果仅仅想到我们能够有一个仿生的爷爷,这样的想法,我觉得这个想法是好的,但是还是不够的。

昨天晚上吃饭的时候,昆泰韦总他看过我的一个电视剧叫《空镜子》,他说你们是怎么写出来的,是你生活中的人搬到你的作品中了吗?我想这个问题真是挺复杂,挺大的,我想了想,我觉得实际上关键在于写作的这个人,就在人的身上,人是决定的因素,我就想到刚才张越老师提到我爸爸23岁写出《雷雨》,其实我觉得就是因为他的性情、他的性格,他是一个敏感的、易感的,他对他的生活,他身边所有的人,对于房间、气味,他的爸爸抽鸦片烟,对于这一切,我觉得他都有他独特的,与别人不同的感受,感受越丰富越强烈,你就会产生表达的渴望,跟他相同的人可能有同样的经历、同样的生活,如果你没有感受到,你就不可能写出什么东西来。

总的来说在我们人类的经验中,奇异是免不了的,说到底生命本也很难说带着确定的意义,我一直相信任何人做任何事都是有理由的,其实写作就是要找出这些理由来。再有我还想说一点就是写戏,对于我们今天年轻的这些作者们要有两个字,就是好看,写戏有很多门道,只要开场了就要赢得观众的兴趣,要建立这种关联,而且要越快越好,运用我们全部的本领,而使这种兴趣保持下去,有增无减,我刚才说的好看不光是说让观众笑才好看,其实最重要的跟观众发生共情,就是我们要有共同的情感在这个戏剧中产生。戏剧创作确实是挺难的,跟写小说不同,小说可以信马由缰,想到哪儿写到哪儿。我也写过电影电视,电影更多是导演的艺术,电视剧我个人认为是对制片公司负责,对收视率负责,写戏对大家各位来说,其实是为了自己,是为了我们,但是我们自己是完成不了的,戏剧最终必须有观众才完成的,因为戏剧是有限制的,它只在几十平方米,而且时间也不能过长,我个人认为在3小时之内是最合适的。同时我觉得这种限制又是它的优势,因为我们可以跟观众有一种直接的面对面的,更为独特的、更深层次的一种情感和思想的交流,我觉得咱们要做的就是,从最真实的自己出发,用心的去观察、体察身边的人,关注附近,尽可能生动的来反映我们人类的境遇和天性,思索周围和内心的事物。最后我想说作为编剧,作为戏剧人,我还是挺乐观的,为什么?英国戏剧家萧伯纳的一句话,他说一个观众可能是个笨蛋,但是一群观众他们聪明透顶,所以我们应该乐观,谢谢。

米夏:感谢万方老师,今年7月份采访万方老师,万方老师送给我她的一本新书《你和我》非常好看,里边有一句话每个人做每件事都有理由,而写作者就是把那个理由找出来。接下来我们要邀请的是下一位致辞的嘉宾,邀请孵化工程主办方北京市东城区文化和旅游局代表,北京市东城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李雪敏女士,欢迎李局。

李雪敏:尊敬的各位嘉宾、各位女士、各位先生大家下午好。冬天虽寒,却孕育万物,在世界好戏中国观众论道周的一周的时间里,中外的戏剧大家围炉对话,以负责任的态度,专业的深度和孵化的温度,为中国未来的戏剧行业、戏剧市场注入了新的思想、新的能量和新的力量,我非常的高兴也很荣幸,与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相聚在此,共同见证了首届世界好戏中国观众论道周,活动取得了圆满的成功,感谢保利,感谢央华戏剧,感谢新京报等主办单位以及联合主办单位,共同发起并完成了这样一件非常伟大的,对于中国戏剧发展史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作为戏剧从业者以及真正热爱戏剧的人,这样是一种情结,也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担当。我引以自豪的是保利、央华戏剧和新京报都在北京东城区。东城区是首都功能的核心区,也是中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的交往中心,虽然它的面积是北京市最小的,但是却拥有着北京最为丰厚的文化的资源,同时也记录了中国的戏剧发展的历史,刚才万方老师提到人民剧院,其实也是坐落于东城区,它也见证了中国戏剧的辉煌以及复兴,承载了中国戏剧百年醇厚的芳华,戏剧演艺成为了核心的资源,尤其是经过12年的培育,以及经营的戏剧东城形成了人才会聚、剧目的涌现以及机构的领先以及演出的活跃,交流的频繁和消费聚集的戏剧生态,成为了东城文化强区路上重要力量,真诚欢迎国内外的朋友和观众来看戏。

当前我国戏剧编剧人才出现了严重的断层,王可然先生有一天急急忙忙的跑到了我们的办公室,那时候我才是第二次见到他,我记得是个周五,他说我只用一个小时跟你阐述一件事情,然后就喋喋不休说,其实我只有40分钟的时间,但是当时我他眼中对于中国人才后继无人的那种恐惧,对于这种人才的渴望以及对于培育这种人才急迫的心情,我被他的心情感动了,但是当时我有点犹豫,因为我对央华只是第二面,我们曾经做过一次的论坛,但是说的很少。我说今天是星期五,你星期一就要发布,作为政府来讲他有程序,不是说一个人拍板就能作为你的承办方,我希望有一个流程,我们的党组要开会,能够认为这是一件正确的事情,当然王可然同学也很耐心,虽然我觉得看着挺急的,我们真的就是为他召开了一次特别的党组会,把这个事情在我们班子上说了,最后大家一致认为,我们可以作为其中的主办方之一,因为他是作为的政府头衔,我们要比较慎重。今天我们在此经过一周的论坛,我觉得我们做了一件正确的事,而且还有点小小的遗憾,应该是做整个一周论坛的主办方,所以说我们今天是迈出了小小的一步,我也希望未来我们有更多的合作,能够加入其中,为我们年轻人的孵化以及戏剧走向世界迈出更大的一步。

可以说我们与央华、保利以及新京报,还有刚才所说的联合的单位,共同的启动了本届论道周一项重要的活动就是青年戏剧创作人才的孵化工程,我们希望将戏剧的资源进行优化的整合,让创作形成合力,让更多年轻的创作作品能够在舞台上呈现,不仅为缺好戏、缺好的戏剧演出市场进行一种补充,更是为中国戏剧的未来孕育新的力量和生命,在此真诚的祝贺所有获奖的青年戏剧的创作者,中国戏剧的未来可能达到的高度、深度以及中国戏剧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很大的程度上将在未来年轻戏剧的人才当中能够涌现,我们也希望在你们的努力当中能够得到完成,最后预祝孵化出来的原创剧以及国际戏剧展演的剧目以及国际创作的剧目,在明年能够顺利的演出成功,谢谢大家。

米夏:感谢李局,接下来我们要邀请本次孵化工程的剧目总导演,也是著名的青年导演周可上台致辞。

周可:大家好,我是周可,我想在座的各位一定很想知道,我们从孵化工程当中选出来的剧作将会如何的呈现在舞台上,也就是如何孵化,我跟大家一样非常想知道,对我来讲其实非常感谢这一次保利、央华,还有新京报举办的这次青年戏剧人才的孵化工程,在今天戏剧创作人才比较缺乏的时候,我们可以在这个活动当中看到更多的年轻人涌现出来,我想说这个活动其实在我一听到的时候感觉是非常的难,包括我们接触到的青年创作者,在昨天普遍反映,其实当接到这个消息之后,大概所有创作者的创作时间只有二十几天吧,很多人可能是在最后几天才交稿的,时间很短,要在短短的20分钟之内有一个故事,并且是一个好的故事,让所有人看起来不那么套路的故事,还能表达你自己,真的是很难。但是我很高兴的是在昨天的60部入围的作品当中,我们还是看到了一些非常让我惊喜的作品,昨天晚上到3点半才睡觉,所以有一些作品一直在脑海当中,它就像播下了一颗种子一样,虽然很不成熟,虽然有稚嫩的地方,但是我想每一部作品就像是用文字打开了一个黑洞,我们突然通过那个文字掉到了黑洞里,我不知道穿过那个黑洞会到达怎样的世界,有的世界非常的奇妙,有些世界让我觉得很温暖,但有些世界却很黑暗,我想戏剧可能最美妙的地方就在于这种未知。所以这个孵化我作为总导演来说,我其实真的跟大家一样非常的期待,因为我想入围的几部作品,未来如何在舞台上,是一部一部,还是说好几部在一起还是怎么样,都是很大的空间,给到所有的人,我想跟所有年轻的创作者一起,我们共同去探索,因为它的可能性非常大,空间也很大,我们可能开拓出来的世界也许是非常的美好,也许我们会创作一首小曲,也许是一首交响曲,也许是宇宙的声音,我不知道,我作为创作者我期待,我作为观众我也特别期待,再次感谢。

米夏:周可导演留步,任重而道远,接下来我们要请郭总上台为周可导演颁发聘书,请郭文鹏先生为周可颁发孵化工程总导演聘书,希望在明年可以看到这些作品真正的搬上舞台,感谢二位。

接下来就是激动人心的时刻了,我们要揭晓入选的作品,有请法国蒙彼利埃演员之春戏剧节主席让·瓦雷拉先生为第一位选手颁发证书。

让·瓦雷拉:姚贝贝。

米夏:第一位作品的名字是《我好吗》,她的名字是姚贝贝,恭喜姚贝贝,感谢让主席,接下来有请法国著名导演、法国国立人民剧院院长让·贝洛里尼先生为第二个入讯的选手颁发证书。

让·贝洛里尼:于璐。

米夏:恭喜于璐。下面有请第三位嘉宾法国著名导演,埃里克·拉卡斯卡德先生为第三位选手颁发证书。

埃里克·拉卡斯卡德:陈思米。

米夏:恭喜陈思米。接下来邀请立陶宛国立考纳斯剧院院长,埃吉迪尤斯·斯坦奇卡斯先生为第四位选手颁发证书。

埃吉迪尤斯·斯坦奇卡斯:甘林可。

米夏:恭喜:甘林可,甘林可的作品也是《我好吗》。接下来有请以色列卡梅尔剧院的总经理,朗·古埃塔先生为先一位入选的选手颁发证书。

朗·古埃塔:边毅。

米夏:有请边毅上台领奖,边毅的作品也是《我好吗》,这是边艺的好朋友代他领奖。接下来邀请中方的嘉宾,邀请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二级巡视员马文先生为下一位入选的选手颁发证书。

马文:高媛。

米夏:恭喜高媛,高媛的作品是《在温暖的日子里》。接下来有请北京人艺演出中心主任、北京人艺国际戏剧节总负责人、首都剧院联盟副理事长尹衍彬先生为下一位选手颁发证书。

尹衍彬:白瀛。

米夏:有请白瀛,白瀛的作品是《在温暖的日子里》,接下来邀请著名演员史可女士为下一位选手颁发证书。

史可:获奖者是王乐洋,恭喜。

米夏:有请王乐洋。下面请到的嘉宾是著名演员孙强先生。

孙强:毕岩。

米夏:恭喜毕岩。接下来邀请国家话剧院一级演员冯宪珍女士。

冯宪珍:李宗雷。

米夏:恭喜李宗雷,再次恭喜以上所有的入选选手,李宗雷的作品是《来一盘时光 免辣》,接下来我们邀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人文分社副总经理、营销总监张帅女士,宣布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即将把本次孵化工程的作品集结成册,有请张帅女士。

张帅:各位老师,各位嘉宾大家下午好,我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张帅,非常开心,也非常荣幸能在今天来参加这个论坛,戏剧始终是世界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拥有着蓬勃的生命力,在2019年诺贝尔奖其实也颁给了一位戏剧工作者,就是德国的作家彼得汉德克,我特别开心的能看到国内现在也有了保利·央华·新京报青年戏剧创作人才孵化工程这样好的平台,我第一次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其实非常兴奋,这可以说是国内戏剧最好的发行制作和宣传平台的一个强强联合,相信他们一定会为戏剧人的创作提供一个强有力的支撑,我非常期待在不久的将来从这里走出更多戏剧者,为国内戏剧舞台、戏剧文学创造出更富有现实意义的作品,更期待他们会成为中国的下一个曹禺,下一个汉德克。

身为始终在寻求优秀内容的出版人,我一直非常感佩央华的创造力、创新性,我们也非常希望能为戏剧人才孵化这个有意义的事情,出我们的一份力,我所供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是国内人文历史出版领域非常知名的一家出版社,而新民说是广西师大出版社这几年组建一个非常年轻的人文出版平台,非常幸运我们从品牌成立至今,先后推出了像《鲍勃·迪伦诗歌集》、《枢纽:三千年的中国》等口碑和销量都得到了读者和市场认可的好书,尤其是今年《风雅宋:看得见的大宋文明》,获得了2018年的中国好书。所以很巧合的是,新民说在今年开拓了戏剧文学的出版方向,而我们也特别欣喜的节在本次孵化工程中挖掘到了宝藏,也就是此次入围的60部作品,所以我非常高兴能在此刻宣布,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新民说即将把此次获奖作品集结成册,作为2020年新民说戏剧出版的重头作品之一推向市场。我们相信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希望也可以通过此次获奖作品的结集,将读者和优秀的创作者连接起来,更希望将这些新鲜出炉的好作品,展现在更多的读者面前,通过市场化的宣传和运作,将这些作品推往更广阔的世界。

我们出版社有一句话,叫做出版是为了人与书的相遇,那我相信不管是戏剧人、出版人、发掘更好的创作者,为大众呈现更优质的内容,是我们的工作,而且我们最大的快乐就是见证这些好内容被喜爱、被认可。相信通过这次出版合作,我们一定会为更多的写作者提供展现才华的机会,我们也将和所有热爱文学、热爱戏剧的人同路前行,为国内戏剧蓬勃发展添上我们力所能及的一砖一瓦,非常高兴来到此次论坛,期待我们的新书出版,也期待中国有更多的好戏,更期待戏剧越来越好、文学越来越好,谢谢大家。

米夏:接下来邀请孵化工程监制、终评评委、新京报社编委金秋先生;著名演员、孵化工程终评评委孙强先生宣布启动演员的甄选计划,介绍遴选办法,有请二位。

金秋:首先我代表组委会,也代表我个人,我今天非常激动,因为在几年前我有一个这样的想法,一直没有成形,直到不久前我们跟保利和央华在一个晚上之内竟然商量可以做这样的事情,所以算是圆了我的一个梦,其实我们刚才应该想留点悬念,但是主持人已经揭晓了,我们想宣布有了好的青年创造人才,有了我们遴选出来的剧本,在好戏和观众之间还缺一个好的演员,就像我身旁的孙强先生,我们为什么不能在这个基础上,在全国的范围内,尤其在专业院校,以及民间有实力的演员们,我们给他们搭建一个平台,我相信保利的舞台,央华这么多好的项目,新京报的报道,都是向大家敞开的,我们会在春节之后来公布甄选的细节,相信借让主席戏剧节的名字,我们会迎来一个演员的春天。关于什么样是好演员,我相信孙强先生更有发言权。

孙强:谢谢大家,我是演员孙强,作为一名演员,我深深地懂得一个好的创作团队,或者一个有着正确的价值和审美理念的创作团队,对我有多么重要,我非常幸运,我找到了这样的创作团队,那就是央华,我在这里合作了7年,我深深地感受到他们的好。我今天是受我的好朋友,也是央华时代董事长王可然先生之托,本着央华一贯的回归演员的创作理念,想说央华戏剧明天的大门已经敞开,邀请那些热爱戏剧、喜欢、愿意在舞台上一展才华的好演员们都走进这个大门,和台下诸多的世界优秀的戏剧艺术家们共同携手,开创央华戏剧的明天,我想说,你怀着一颗对戏剧崇敬的心,央华会回归你一颗真正的戏剧的尊重,走进这个大门,和央华共同创造它的明天,让我们共同感受央华戏剧之春的灿烂,让我们共同感受他们的生机勃勃,我相信由央华和保利,加上这么多戏剧媒体共同创造的这个崭新舞台,会是你们展现才华的地方,来吧,央华戏剧等着你们。

米夏:感谢二位的精彩致辞,我关注了央华的微信公众号如梦剧场,上面有金秋写的一段话,我非常喜欢,在这里和大家分享。金秋写道:好演技不在综艺里,在舞台上,好作品不在屏幕前,在生活中,戏剧应该和新闻一样,都应该是这个时代的记录者,缺一不可,如果我们不表现这个时代,那么未来的历史必将模糊不清,那么未来的历史会真假难辨。特别棒,一个新闻人,一个戏剧人的情怀,我感受到了。

我们的论道周真的要告一段落了,三天的时间很短,但是关于这三天的回忆会很长。这不是一个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好戏的意义在于,他可以超越时空,超越种族,超越文化,照亮我们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无论是遥远的巴黎立陶宛以色列,亦或是广东湖南北京,你不在我身边,但你在我心里。再一次感谢远道而来的嘉宾,感谢每一位参赛选手,感谢为本次论道周辛苦付出的工作人员,感谢每一位现场和通过网络观看论坛直播的听众和观众朋友,让戏剧照亮生活,让感动成为愉悦。让我们期待下一次相聚,再见。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