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向标|《一秒钟》:2020年度最值得铭记的华语片
娱乐
娱乐 > 电影 > 正文

影向标|《一秒钟》:2020年度最值得铭记的华语片

影向标 | 第二百四十二期

《一秒钟》

得分7.2分

1.陆支羽9分

影评人,微信公众号“看电影看到死”运营者,著有《小丑,马戏团的眼泪》。

1.此打分只针对未删减版。

2.电影终于可以放了,但世事早已时过境迁。事到如今,努力“抢救”回来的《一秒钟》终于得以公映;但我却始终没有力气去二刷。

3.在我看来,《一秒钟》可能就是近20年来,张艺谋的作品履历中,气质上最接近《活着》的一部。更何况,《活着》毕竟是改编自余华,而《一秒钟》完全是张艺谋自己的故事。

4.如此流露真性情的张艺谋电影,还会有下一部吗?身为影迷的我们,自然心怀希望;但我们也都心知肚明,老谋子已然步入古稀之年。

2.独孤岛主8分

电影文化研究者,选片人。

借助特定时代的特定操作呈现不同程度的沦落人对已经消逝情感的执念,更回望了湮没尘沙中的记忆重回的可能与不可能。

3.闵思嘉8分

影评人。

原本的结尾是狠厉残酷的,像一把钝刀子来回割筋脉,死不了,要的就是活着的苦痛。现在的版本只能说已经是最好的办法了。多出来的两年后,是一个时代的句号与省略号。少下去的几秒钟,是看破不说破的血痂。个人觉得是张艺谋近年来最好的作品。

当然,如果是最开始的版本。现在的版本,反而因为这种修剪的痕迹,而成为了另一种好与当代史。

4.风间隼8分

影评人。

新世纪难得的反映特殊年代的电影,张艺谋还是拍自己熟悉的生活比较在状态,感觉都对。把电影本身作为“职业民俗奇观”来展现,清晰胶片段落充满梦幻感,与苍茫的沙漠对比鲜明。

张译演出了主角的隐忍、凶狠和仗义,范伟的表演拿捏得也非常到位。剧情有些小瑕疵,估计是删剪所致。

5.黄文杰8分

高校教师。

老谋子费力不讨好地拍了一部初心之作,展现了他对于胶片引发集体狂热时代既缅怀又难以释怀的纠结态度,对于追寻的一根筋式执着和麻花辫大棉袄的朴素审美。

我一直说,看待某些院线国产片,理解比批评更重要,因为它们的畸形模样与背后的故事,可能更有助于我们理解创作者与环境的紧张关系,以及时代的复杂性。《一秒钟》,就是这样的电影。

6.悉尼卡通8分

编剧。

如果说周防正行的《默片解说员》是略带伤感的时代追影,《一秒钟》则是情绪满溢的……自己看吧。情节不必点破,情绪已经到了。

7.耳朵8分

“奇爱博士讲电影”责任主编,独立戏剧人。

虽然新加了一个“两年后”,还是尽职尽责地完成了这个结尾的任务。被迫失语,被迫掩埋,人人都是时代荒漠里静默的一粒沙,任风吹拂。

8.西帕克7分

影评人。

表面上说的是电影与怀旧,内在却在说历史与真相。影像是有欺骗性的,可以随时删改重构,历史和伤痛却永远在那里,岿然不动。一秒钟的女儿的镜头,对张九声来说是永恒,对历史来说只是尘埃。

9.LOOK7分

影评人,电影研究者。

张艺谋这一次没有像当年《活着》那样,以欲盖弥彰甚或投鼠忌器的方式来叙述那个特殊时代,而是简单粗暴生猛地直指时代之恶!无边无际的沙漠,欲罢不能的战争机器-影像,你死我活的暴力斗争,惊魂失智的男幼童,孤独对抗集体的个人,2020年度最值得铭记的华语片!

10.妖灵妖7分

电影文化工作者。

在对文革和集体主义的反思力度上比肩巴金,核心剧情被肢解的公映残片,已与时代融为一体,可以视为是某种意义上的成片。

11.路西法尔7分

文艺学博士。

围绕胶片展开的争夺环环相扣,集体修复胶片的场景甚至有几分神性,但是当父亲的动机被揭破,一切开始慢慢崩塌:观众会发现看上去剽悍的男人和其他人一样都是习得性无助的患者。祥林嫂一样的开始,注定了祥林嫂一样的结局:劳改犯将回到劳改农场,轰轰烈烈地控诉之后,受害者只能缩回柜子里等待“拨乱反正”。

谁害了他又害了他女儿?好像没有谁,只能怪“时代”,总之是说不清。对咀嚼自己“习得性无助”的张艺谋,我已经失去了耐心。

12.王昕6分

电影研究者。

在“后伤痕之后”拍摄的一部仿伤痕电影,特别之处在于原有的套路都进行了一重媒介转写。以新女儿填补丧女之痛的程式,改写成作为胶片幽灵的女儿被替换为需要胶片灯罩的女儿;主要的视觉空间(沙漠)和核心道具(胶片),既对应伤痕文学套路里的不可抗力与个体伤痛,也对应着数字时代和胶片时代。胶片被沙漠(数字)掩埋、吞没。

作为一部“元电影”,影片最动人的还是对《英雄儿女》的援引,在后疫情时代重新强调影院空间蕴含的公共性和社会动能。

13.胡续冬6分

诗人,译者,随笔作家,执教于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国师最大的“本事”,就是所有的情感结构,不管如何深沉、如何层次丰富,都能被他的视听语言三板斧砍成“一根筋”(或者“轴”)的样态。

14.刘宇清6分

电影学者,西南大学文学院教授。

给成就卓越的导演认真拍摄的一部电影打如此低分,我的内心无比疼痛。听说有一个未删节的完整版要好很多,才觉得将信将疑地释然。

这不完全是“给电影人的情书”,也不敢(未能)直面那个时代。有奇迹,亦有奇观,但在叙事的关节处语焉不详,就会让人觉得突兀、无因,不能入戏,甚至尴尬满怀。

农场的确是在沙漠里,但戏不一定非要放到沙山上去拍。那无痕的、姿态万千、宏阔辽远的沙海,总是让人分心,让人怀疑导演是为了展示风景,而不是给故事设置一个最好的情境。

小女孩容貌太俊,嗓音太脆,似乎不太适合角色。最令人尴尬的是(据说补拍的)结尾。应该不止我一个人觉得他/她俩要在一起了吧。

15.杨时旸6分

中国新闻周刊主笔。

明白在当下拍一部这样的电影有多难,也见证了上映前后莫名其妙的压力和变故,但即便怀着某种电影外的尊重和期待去看,即便自己脑补没有删除女儿的死,即便真的结束在黑屏的那一瞬,这电影也没有那种真正击中人心的力量。

导演想用“小”切口反应大灾难的做法没有成功,张九声奔逃出来看一眼女儿生前影像的执着,留下的是演技而没有共情,刘闺女想要夺胶片的动机和张九声看电影的动机,没有彼此作用着让情绪上升,而是一直彼此消解的。

那个孩子的眼神和动作都难以令人信服,她不属于那个时代,她眼神里没有内化的恐惧和混沌。张艺谋把个人对电影、胶片和特殊年代灾难史的记忆混在一起,该拷问的和该抒情的彼此拽了对方的后腿。

16.赛人6分

影评人。

那时候的人看电影,放什么看什么,放多少遍就看多少遍,每次看,都宛若节日。

人们为了看一部电影,吵架打架都是常事,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景观虽不多,但也是有的。这不值得赞美,你在追怀时,只会感叹人的可悲。那时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就像那一大片、一大片干裂的大地一样,很难生长出一些饱满、丰硕的果实来。

一秒钟,说的是生命可供纪念的时间计量,但就是这个,也被沙土掩埋。有人要不惜身家性命,只为得到这一秒钟。这种“得到”,不仅仅是看到,还要握在手里,放到衣服里。也就自然有人要让一秒钟归于无形,就像水落入到水里,就像空气飘散在空气里。

全片的叙事线,就是一个已经很悲苦的人,他所苦苦追求的,不是让他心安,而是让他心碎。当看见的只是刹那,而刹那又不能成为永恒,那我们又如何去面对电影,这关乎时间的一项技术,一门艺术。

于是,我们看到了那个神奇的放映设备,它在不断地循环,它在循环些什么呢?答案自在人心。

《疯狂原始人2》

得分6.0分

1.电子骑士7分

影评人,在《科幻世界》开有科幻电影专栏。

作为动画片续作,本片几乎和第一部一样出色。它没有重复首部的冒险和青少年觉醒主题,另辟蹊径居然讲了一个与美国当下问题很贴近的故事:红脖子与白左从最初的各种矛盾冲突到最后再度融合。瓜哥一家是野生穴居人,类似美国的底层红脖子;而所谓的“betterman”(翻译成文明人还是挺熨帖的),处处拿腔作势,自认高人一等,表面各种仁义道德,实际却自私自利,正如某些白左一样。

这种讽刺性,且不说是否合理,确实是黑色幽默味道十足,也让影片有了很强的现实意义——倒是与伊斯特伍德批判媒体和政府部门的《理查·朱维尔的哀歌》有异曲同工之妙。

即使单从动画片角度看,影片也是想象力丰富,笑点多多,画面绚丽!特别是一众雷霆狂花“英雌救壮”的桥段!配合着女子金属乐队的火爆节奏,加入犹如金属乐队MV式的运镜,又女权又酷又有趣!

大概唯一的遗憾,是影片结尾比较随意,用几个细节和一场战斗就消弥了叛逆青春期、独立出家庭、“文明”与“野蛮”的冲突等等矛盾。还是过于好莱坞式了。当然,指望一部商业动画片认真深入地去探讨这些大问题,也有些奢望,毕竟已经看得很开心了。

2.西帕克6分

影评人。

女性版“疯狂麦克斯”雷霆姐妹,符合了如今的时代潮流。小恶魔则也可以靠配音饰演一个和自己完全不同的角色。各种混搭蠢萌的动物也是亮点。看完想养“狼”蛛了。

3.闵思嘉6分

影评人。

最后女人军团救男人那段,特别有磨坊电影的粗糙和狂野,所谓硬核合家欢不过如此。结尾部分很“疯狂麦克斯”,也很“末路狂花”,内核还是一个关于家的故事,好莱坞真是万物皆可伐木累。

4.耳朵6分

“奇爱博士讲电影”责任主编,独立戏剧人。

标准的好莱坞合家欢剧作,一切都是为了强调家庭的作用。就算面对新时代的冲击,依然可以固守家庭的基本观念,坚如磐石一般的叙事主题。

5.风间隼5分

影评人。

趣味和想象力都不如第一集。主创连脑筋都懒得动了,直接在原始世界整出一个现代人庄园,然后驾轻就熟玩起了中产阶级后花园里大派对那一套,让“原始人”的卖点大为失色。音乐还不错。

《日光之下》

得分5.8分

1.闵思嘉7分

影评人。

去年平遥个人最佳,作为处女作已经非常不错。这是少女成长的哑痛,也是小城权力机制的隐秘规则,三人行关系微妙地在情敌与家人的感觉中徘徊,被拔掉的智齿犹如入海石油,是无可挣扎者在社会机器下失却生活的掌控力,也是成长时刻必然懂得的那些“不重要”。

2.电子骑士7分

影评人,在《科幻世界》开有科幻电影专栏。

作为新导演处女作,已经很不错。整个影片的色调有点贴近胶片的感觉,略带灰黄的色调也带来了怀旧感。镜头中的东北不粗糙、不杂乱,甚至还有点柔婉和宁静,很符合女主角的视角。

影片可以看做以罪案故事为背景的青春成长主题。中文片名《日光之下》借用圣经中的谚语“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借指片中那些罪恶与黑暗:争夺地盘、杀人、偷情……而英文片名用的是“智齿”,也就是影片里女主角谷溪令她疼痛不已的“立事牙”。这个片名显然更多侧重女主角的成长线。

一对有不伦之欲的兄妹,加上哥哥的女友,构成的三人行关系很有点欧洲电影风格,让人联想到《朱尔与吉姆》或者《戏梦巴黎》这样的经典。

吕星辰饰演的妹妹并非一般青春片中纯真可爱的简单形象,她既面临着各种成长的困惑与疼痛,却也在有意无意间控制着哥哥的生活。三位主角演得都很放松,很鲜活,让人触手可及。

影片的前三分之二都拍得很自然流畅,各种生活细节和角色的喜怒哀乐呈现得很丰富、很有质感。特别是两个女孩之间那种又亲近又陌生的感觉,通过两人的嬉笑打闹细腻地传递出来。

不过前面的线索过多,背景繁杂,角色承担的东西过多,导致最后一幕显得有些匆忙和不够合理,几条线索匆匆合拢,角色转变又快又简单。最终结尾一段却是拍得非常好,女主角在经历了各种事情之后,自己狠心拔下那颗立事牙,她大口吃着苹果,满嘴鲜血——那种成长之痛,一下显得特别真切!

总体看仍然是近年来令人眼前一亮的新人处女作。

3.U兔6分

电影书籍译者,电影活动企划。

把一个原本可能会很有意思的题材拍小了拍俗了。前半段可以说是非常好,感觉像是“终于有大陆电影想要拍一些细腻的东西了”,结果后半段急转直下,似乎生怕观众觉得故事“小”了,而硬要往外撑,制造了一系列事端,却又都匆匆收尾,还以为转向讲个悬疑故事,全看下来不过是情感的陪衬而已。

而“这个情感”原本应该有丰富的层次和想象力,一开始似乎也想要往这方面打造,最后却只剩了“虐”,就好像是把一个立体的东西拍平了,什么感觉都没了。前半段演员都发挥得很好,很自然,甚至可以说很有趣。后半段直接流俗了,总之非常可惜。

4.王昕6分

电影研究者。

三人情绪情感的大部分状态都把握得很好(尴尬、微妙、甜蜜、冲突):四人初次见面喝酒的段落,谷溪、庆长前后的两场洗头,艾灸、酒精棉缓解痛经后的梦境与醒来。

作为潜在框架的(漏油危机引发的)帮派互斗、由阶级权力支配的欲望则比较乏力(没有抵达《燃烧》那样的批判强度)。

录音带和倒带的设计,可以和《一秒钟》对照看,旧媒介里的旧声音,旧情感消逝于新现实。智齿的隐喻过于刻意(自己用刀拔太超现实了)。

5.赛人3分

影评人。

爱情的独占和资源的掠夺既没有形成主题上更耐人寻味的呼应,也没有造就分处两极时的各领风骚。制作上有一定水准,但也就这样了。

更多一手新闻,欢迎下载凤凰新闻客户端订阅Ifeng电影。想看深度报道,请微信搜索“Ifeng电影”。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