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人!偷了就能变成自己的了吗?
娱乐
娱乐 > 8号风曝 > 正文

气人!偷了就能变成自己的了吗?

继粽子视频在油管被举报下架之后,李子柒又被韩国人“出警”了。

这次,他们说李子柒偷了韩国的泡菜。

不是吧,韩国人怎么什么都想往自己身上揣啊?

01 泡菜成韩国专属?

李子柒的名字想必不少人都听过,她的视频展现了犹如世外桃源一般的田园生活,让很多人心向往之。

作为国内最炙手可热的视频博主之一,她也火到了国外,在YouTube上吸引了1400万粉丝,分享生活日常的同时也传播了中国文化。

但前几天,李子柒却因为在最近更新的一段视频中做了泡菜,而在外网经历了一场无妄之灾,许多外(han)国(guo)人在视频底下对李子柒刷屏抨击。

大概正常人都想不到,怎么做个泡菜就能被人群起而攻之了?

但是韩国人还真做得出来。

看过韩剧的人都知道,在韩国人的饭桌上有一种食物几乎每一顿都会出现,那就是腌辣白菜,俗称泡菜。

所以,李子柒的视频中制作泡菜的片段激起了韩国网民们的“自尊心”。在他们看来,泡菜是韩国的传统食物,李子柒在视频中制作泡菜就属于“文化偷盗”。

小妹看了一些外网的韩国网民的评论,真给人看笑了。

有些人说中国并不是每顿饭都吃泡菜,他们韩国才是每顿都会吃泡菜,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在表达因为他们每天都吃,所以泡菜理应属于韩国。

小妹被这种毫无逻辑的说辞给惊掉了下巴。

不好意思,中国美食太多了,一天一样都吃不过来。

还有些韩国网友宣称,从几十年前开始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泡菜是韩国的。

前面那位可以说是强盗逻辑,而对于这位网友,小妹只能说他本人缺少历史文化素养。

来了来了,小妹带着历史小课堂向你们走来了!

据相关文献记载,早在《诗经》中就已经出现过与泡菜相关的内容。

在《诗经》中提到:“中田有庐,疆场有瓜,是剥是菹,献之皇祖,曾孙寿考,受之天祜。”而这其中的“菹”就有酸菜、腌菜的意思。

而到北魏时期,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更是在《齐民要术》中详细记载了泡菜的做法:“作盐水,令极咸,于盐水中洗菜,即内雍中。”

这么算下来,泡菜在我国已经至少具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比高句丽和新罗的历史都要久远,现在提“几十年前全世界都知道泡菜是韩国的”这难道不是一个天大的笑话吗?

在韩国网民对李子柒的泡菜视频进行狙击后,其他美食博主也通过视频表达了对此事的不满。

小高姐专门在YouTube上发表了“酸白菜”的制作视频,

“老饭骨”也更新了“朝鲜泡菜”的做法。

其实在泡菜视频之前,韩国网民已经在李子柒制作柿饼的视频下方吵过一轮。

他们宣称柿饼是韩国的食物,在朝鲜王朝时期(公元1392年—1910年)被送往中国,还冠冕堂皇地喊着要保护韩国文化。

而我国著于战国至西汉(公元前475年-公元8年)之间的辞典《尔雅》已经记载过柿子,并称其有七德:“一寿,二多阴,三无鸟窠,四无虫蛀,五霜叶窠玩,六嘉实可啖,七落叶肥大可以临书。”

我国关于柿饼来源的传说也已经追溯到商朝时期,祖乙将弟弟祖丙封于耿地,耿氏族人尊祖丙为耿氏之祖,在供祭他时摆设柿饼,意为“思丙”。

更早之前,韩国对“端午节”进行申遗,也曾引发过两国人民之间的骂战,人民网曾经对于“韩国申遗端午节”一事做出过解释,表示中国的端午节和韩国的端午祭并不是一回事,并称:“除了时间上接近外,中国端午节和韩国端午祭已是两回事。中国端午节的许多习俗,在江陵端午祭中找不到影子。”

包括吃粽子。

但在2019年端午前后,韩国网民对李子柒在YouTube上的一期做粽子的视频进行了举报,致使该视频在外网下架。

小妹实在想不通韩国网民为何举报李子柒的这条端午节视频。

难道只是因为提到了“端午”,就又刺痛了他们可怜的文化自尊心了吗?

02 夹带私货的东洋风

不止是爱对我国的文化作品指手画脚,这些年来韩国早就在他们的文娱产业中模糊我们的文化边界了。

去年年末,在韩国的几个音乐大赏上,许多韩团就将歌曲进行了改编表演,不论是曲风编排还是服化道设计上都有所突破。

不突破不要紧,这一突破反倒出事儿了。

先是MAMAMOO在KBS歌谣大赏上表演《AYA》时,服化道设计明显有很多中国风的元素。

比如成员玟星的衣服上很明显的“祥云”、“中国结”元素;

成员们服装上的汉字字样,甚至还带有明显的“中国”;

舞台背景用了中国传统图案“团寿纹”;

然而MAMAMOO的造型团队却没有说明此次的服装是借鉴中国文化设计的,当中国粉丝都忍不住发邮件去询问RBW(MAMAMOO经纪公司)的立场时,却等来了此次服装造型师黄伊瑟这样的回复。

恕小妹孤陋寡闻,韩国文字什么时候长成那样了?

有人说这也不能怪MAMAMOO,是造型师的问题,然而这次舞台的服装她们可是亲自参与设计了。

因为出众的实力和舞台魅力,MAMAMOO在中国也是风评不错的韩团之一,她们每次回归甚至成员solo的专辑销量都有中国粉丝的助力。然而面对失望的中国粉丝,她们连一个正式的声明都没有,不知道是不敢还是不屑。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很快在1月9号的金唱片颁奖典礼上,韩国女团Oh My Girl 带来了她们的大热曲《Nonstop(Oriental Ver.)》的表演,然而一开场小妹就惊呆了……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搜索欣赏一下这段表演的开场旋律,这…也太明显带有中国风色彩了。这场表演自然是在韩国引起热议,但是他们都心照不宣地把这次改编视为“东洋风”,也就是歌曲后缀备注的 “Oriental Ver.”

关于这次改编作曲家是这么解释的,

听上去很合理是不是,也点明了确实是用了中国国风音乐。那为什么在当时绝口不提“Chinese”而是要混淆视听标注成“Oriental”?

事情过去没几天,韩国女团(G)I-DLE带着她们的新专辑《I BURN》回归 。等到showcase回归首秀时,这服装图案…...又是国风?

这次专辑中还出现了其他中国元素,比如专辑歌曲中的汉字。

然而到了专辑正式介绍上,又写成了“东洋风”。

(G)I-DLE这个女团每次回归都由成员田小娟亲自写主打曲,确定专辑风格。她对于此次回归的概念是这样解释的。

她不提这个团的团员分别来自中国、泰国、韩国,却统一用“外国成员”代替。

可能会有人觉得小妹在这种口语表达上较真很没意义,但是K-POP现在在世界影响力日渐增加,如果她不表述清楚自己的制作灵感,请问各国网友在看到这个视频之后谁会将专辑风格和中国风联系到一起?

怕是都会认为所谓的“东方之美”就是“韩国文化之美”。

到这一步想必很多人都会疑惑“东洋风”这个词是怎么出现的?何为“东洋风”舞台?

网友追溯韩团“东洋风”的源头,发现2017年韩国男团VIXX的作品《桃源境》就使用过这一概念。

这明晃晃的水墨画舞台、改良汉服还有扇子舞;

他们制作这个专辑的灵感是怎么来的呢?好巧不巧发行歌曲前一年,他们在中国参加了一档名为《盖世音雄》的音乐节目。

在这档节目中,中国团队给他们设计的服装是这样子的;

舞台是这样子的;

和他们“学成归来”以后的“东洋风”一对比,小妹只想说“懂的都懂”。

自这时起,很多韩团开始明目张胆地使用“东洋风”概念。

去年韩国男团NCT 127回归主打曲《英雄(Kick It)》,MV里的龙元素、中国传统建筑和汉字;

这专辑风格已经不能再明显的“中国风”了,然而一上舞台又说是“武术和东洋美的感觉编排的”。

歌词里的Bruce Lee is watching you!

甚至MAMAMOO去年回归时的主打曲《AYA》的MV中颂乐的造型都是借鉴《倩女幽魂》设计的,却再一次成为了“东洋风”。

MAMAMOO的师弟团ONEUS之前也有一次采用“东洋风”概念回归。

防弹少年团之前也有过“东洋风”的舞台。

因为造型引起争议的黄伊瑟还为韩团KARD设计过服装。

惯犯,是惯犯吧!

小妹到这里算是看明白了,所谓“东洋风”,名义上融合了中日韩三国文化造出来,实际上中国文化的比例占到了八成。

可是人家就敢凭那揉在一起不足十之一二的日韩文化,硬说成“东洋风”。对外宣称这是由韩国打造的文化,潜移默化地把我国的东西转嫁到他们头上。

妙啊!

03 热爱“挪用”的韩国人

近年韩国可是在“东洋风”上作了不少文章,他们有“东洋风”的漫画,

和“东洋风”的武侠原耽小说,

看看这熟悉的风格,哪一样能和“韩国文化”扯上关系?

再看看韩国原耽小说作家是怎么回复网友对于和中国设定雷同的质疑的:

“氛围相似”这话也亏他能说得出口。

早些年韩流盛行,不少人对韩国文化产生兴趣,但用韩流传播文化的同时,这些年来韩国也在不断地偷换概念,将我们的传统文化挪为己用。

相信不少人即便没有看过韩剧《大长今》,也应该对这部电视剧有所耳闻。稍微还有点印象的人大概也还记得“韩服”是长下面这样的。↓

而在近几年的韩国古装剧中,他们所谓的“韩服”已经变成了这样。↓

甚至倒打一耙,称《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的服装是韩国独有的。

“中国结”明明是我国特有的文化,现在被韩国列为国家无形文化遗产了。

这个厚脸皮的程度,小妹真是墙都不扶,就服韩国网民!

在外网上,韩国人把中国古代的服饰说成是韩服的例子也实在不少。

韩国一位画手,把一副完完全全是照着临摹的明朝制服画打上“韩服”的标签;

韩国的一位知名美妆博主Pony在油管上更新的一则视频中在发饰上使用了中国风的发饰和配饰,也一样被打上了“韩服”的标签。

这则视频底下的评论称赞Pony这样的视频激发了韩国人民的“爱国心”,还称“最近在中国流行韩服”。

类似的言论和行为在外网上数不胜数,看了也实在是让人无语至极。

而在韩国,不仅古代制服要抢,我国的传统食物也没能幸免。

饺子作为中国的传统食物,不仅受到我国人民的喜爱,在韩国也流行。

只是没想到,这种“喜爱”逐渐让他们把“饺子”据为己有。

韩国对饺子的叫法发音是“MANDU”,有人发现,韩国的食品公司让饺子摇身一变成了“MANDU”,远销海外。

某一档海外节目中,嘉宾举着两大包食物,可以从包装的图片上看到她所举着的正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饺子,但是包装上却写着大大的“MANDU”。

韩国人甚至号称:“中日韩之间爆发的“饺子战争”中,我们的MANDU取得了胜利。”

重新取了个名字就是你们的了?

韩国人的“挪用”不止针对物件,我们的中医文化也从“汉医”变成了“韩医”,电视剧里的“韩药液”包装和国内的中药液包装几乎一样,

甚至是综艺上主持人都大言不惭地称“中国有许多韩药”。

小妹甚至在好奇,韩国人是不是已经把中国文化刻在烟上吸进肺里了,就连汉字都有一堆所谓的韩国专家学者发表相关视频声称“汉字不是中国的”、“汉字是韩国的方言”。

真是朝鲜世宗听了都要皱眉头,《训民正音》白写了。

一方面,小妹对韩国人的种种“挪用”行为感到匪夷所思和好笑,另一方面,他们的行为其实也让小妹警惕,我们需要更加重视自有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也需要让中华文化走出去被更多人知道和看见。

我们欢迎交流与借鉴,但前提是尊重。

先祖们花了几千年积累下深厚的文化底蕴,绝不拱手让人。

(文章配图来自网络)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