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侵犯女性打擦边球,这节目早该凉了…
娱乐
娱乐 > 电视 > 正文

用侵犯女性打擦边球,这节目早该凉了…

优酷搞综艺“糊”作非为这句话大家都已经说腻了。

比如,在错失了2018年偶像元年的大好时机后,优酷痛定思痛制作了一档糊到在选秀圈都不配拥有姓名的《以团之名》;

比如,对标《我就是演员》的《演技派》,再比如,好不容易靠着郑爽金星代入式吐槽黑红黑红地上了热搜的《追光吧哥哥》。

而稍微打响知名度的《这就是》系列,每档节目的投资不下三亿,但还都没有多少盈利。

但就算如此,优酷要做网综的斗志依然生生不息。

没错,小妹要说的就是今年人人喊打最无底线的——

《我是女演员》

这个节目官方的口号是“培养新生代优质女演员的东方美学演技竞赏类真人秀”。

看不明白就对了,这么多年,优酷还是喜欢用形容词的数量来给网友们的阅读理解制造困难。

说白了,就是要选古装新生代的女演员。

至于什么样的古装剧,大概是《大宋宫词》《燕云台》《风起霓裳》这样的传奇故事吧。

作为一个打着“女性”旗号的演技竞技综艺,可除了女演员刘涛之外,其余的全是男导师。

(今年应该是刘涛的水逆年吧)

甚至在招募观众的要求中,都明确指出仅限男生参加。

至于为什么会做如此设置,节目组通过刘涛的嘴说出来了:女演员主要跟男演员对戏,男演员可以充当衬托的作用。

而这些男导师中,也是歪瓜裂枣参差不齐,搞不懂到底有什么资历去言传身教。

比如,走到今天靠江直树滤镜吃老本的郑元畅,典型偶像转型失败的案例。

比如,出道即巅峰,成为烂剧专业户的李治廷。

除了刘涛最近还有作品之外,一群拿不出代表作的过气男艺人,居然当起了综艺班、才艺班和自定义班三个班的班主任。

而分班的依据则是选手们的身高体重以及才艺展示。

节目中的女选手,有30+重新逐梦演艺圈的宝妈,有短视频推广带货的网红,还有啥也不会只学了两小时就被赶鸭子上架的菜鸟,反倒正儿八经科班出身的学院派寥寥。

导师们像选妃般,一个个过目选手们的才艺表演,挑的时候班主任之间难免会出现抢人的情况。

于是男班主任们在观看完女选手的展示之后出现了以下对话:

“这个我要”“别跟我抢”“你想要这个?”

而女孩们穿着一样的服饰带着一样的妆发,不好好展现演技,一个个沉迷于劈叉下腰秀舞蹈吞拳头,仿佛让小妹穿越到了选秀101。

对此,刘涛很严肃的表示这是在浪费机会。

而我们的李治廷却表示,不,我在她们身上看到了张曼玉、王祖贤的影子。

行吧,你开心就好。

不知道是不是导演组也考虑到了这些非科班出身的男演员可能不足以吸粉,节目组还拉来了因为耽改剧《山河令》而走红的龚俊、张哲瀚。

两位嘉宾明显带着引流任务来的,很多时候都只是在发硬糖,并没有给出什么实际意见。

看看这场面,所有人围着两个工具人跳舞聊八卦,好像有那个大病。

糊里糊涂分完班之后,尬演的正片才真正开始,也正是因为丝毫不用心的片段挑选,甚至让人怀疑挨骂也是他们博取关注度的一个环节。

比赛的赛制是每一期发布一个经典的古装IP来进行考核,用小考、即兴表演、影视化公演三个阶段的battle进行展示。

小考的时候,剪辑好像赶着去投胎。

二十几个姑娘站在一起,要么像玩大家来找茬一样集体念台词,要么群魔乱舞矮子里拔高个。

一场考核人多到几个班主任顾都顾不过来,又何以能够让选手展示实力和意识到存在的问题呢?

即兴表演部分更是让人哭笑不得。

在这个节目中,所谓的即兴考核就是在选手表演过程中,班主任临时加入诸如“紫薇你怎么这么老”和“香妃给朕来点动感的音乐”等荒诞台词,考验选手的应变能力。

按理说一场好的应变戏,应该是同步角色同步背景自然而然地去做加减法,有更好的表达固然锦上添花,但这样的突发考核对真正演戏有什么益处?

选手们的原声台词烂到极致不说,所谓考核更是直接成了插科打诨搞笑无厘的小品,每个人都值得一个金扫帚奖。

而影视化公演,整个引起生理不适,也是网上诟病最多的一给环节。

因为节目组选用了还珠格格中香妃被霸王硬上弓的片段作为了试题,让这些女生们在大庭广众之下模拟被强暴。

还得和男导师发生很多亲密肢体接触,字幕更是为了美化打上了”为艺术折腰“的文字。

堪比大型职场“骚扰”。

而且就是在这么恶心的环节之下,选手们还要忍受由男观众来制定标准决定她们的去留。

当下市场有那么多好的题材,校园霸凌,家庭教育,仙侠情缘,悬疑,甚至是性转的古代权谋和武侠剧都行,节目组偏不选,就是要选琼瑶剧,而且还是这种隐私戏的部分,太尴尬了。

不得不说,从策划到导演没个十年脑血栓绝对编不出这种剧情。

这个节目从中国风、碰瓷登月、消费CP、再到打擦边球,连最起码的尊重和三观都没有,就差把“我要火”三个字印在脑门上了。

你要说它是个选秀,完全看不出专业感,你要说它是个综艺,又看不出综艺感。

节目虽然叫《我是女演员》,但是实际上它只是全方位体现了女性的真实处境——被男性凝视、被规训、被议论、甚至被“骚扰”。

打着女性标签,用女性红利当财富密码,却无不是对女性的围剿。

从清一色的男导师人数,挑瓜式的竞演选拔,以及拿强暴戏来博眼球,每一项都像在迎合某类人群恶趣味的噱头。

更残酷的是它甚至和女演员无关,实际情况只是很多女性在影视圈糟糕生存环境的冰山一角。

这个节目不禁让人思考近年来因女性议题的讨论而层出不穷的女性节目,

真的是在为女性发声吗?真的是在凸显女性的强大吗?真的表达了女性的独立吗?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