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冬"开轰"猫眼淘票票:服务费太高 王长田回击曝院线排片潜规则
娱乐
娱乐 > Ifeng电影 > 正文

于冬"开轰"猫眼淘票票:服务费太高 王长田回击曝院线排片潜规则

文/空山

差不多整整一年前,内地电影院已经关门4个多月,5000多家影视公司注销。北影节辗转至线上,上影节延期。一季度全国总票房22.38亿元,同比2019年下降88%。

那是中国电影行业的至暗时刻。

一年后,上影节盛大重启,7把黑色的椅子摆在开幕/高峰论坛的舞台上。腾讯、中影、光线、上影、博纳、万达,六家行业巨擘高层,齐聚一堂。

于冬"开轰"猫眼淘票票:服务费太高 王长田回击曝院线排片潜规则

对应的背景是,2021即将过半,电影总票房263亿,其中《李焕英》《唐探3》《速激9》三部寡头影片占了近一半。

端午档大盘罕见冷清,周日预售迟迟未能突破千万。

图片

图片

上影节官方对这场“大佬论坛”的描述是,“为中国电影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献言献策”。

主旋律赞美、自家影片推广持续了约一个多小时,最后40分钟,论坛进入高潮。

一向语出惊人的博纳总裁于冬,抬起了枪口,“除了创作问题,就是市场氛围问题”。

直白点说是分蛋糕的问题。

“2020全年票房204亿,2019年是644亿,那就意味着去年整个行业失去了440亿的现金流。”于冬表示在现金流紧张的情况下,猫眼、淘票票结算时,“老扯票补啊,陈年芝麻老账,芝麻老账啊,扯不清楚了。”

图片

于冬现场提了两个建议,其中第二个是希望以淘票票、猫眼为首的票务平台降低服务费。他将服务费称为“行业痛点”。

这份“电商服务费”在2017年初,被正式计入票房之中,彼时被称为“电影票房的遮羞布”。初期大约为2元,目前常在3-5元之间,这笔钱不参与分账。

于冬说:“不能在电影市场这么困难的时候还提高服务费,还高于2019年的平均水平,这是不对的。我希望提高制片分账比例,我们这个行业需要休养生息。

随后于冬赶紧说:“得罪了得罪了,对不起。”并开玩笑,“我几个片要发行了,怕两家公司制裁我。”

坐在他旁边的光线董事长王长田,正是猫眼的大股东之一。

万达影视集团总裁曾茂军接过于冬的话,继续讲服务费的问题。万达和博纳在产业中位置相似,既是拍电影的,也是放电影的。有电影制作公司,有自己的院线和影院。

图片

曾茂军说:“今年春节档票房提升,不是观影人次提升,是票价增长,票价里面提升最快的就是服务费。”

有媒体计算,加上服务费,2021年大年初一平均票价是51.0元,2019年同期是45.2元,涨幅为12.83%。不含服务费,“纯票价”涨幅其实只有11.79%。

曾茂军接着算了一笔账:“2019年票房644亿,我们电影的创作公司加起来上百家,票务平台公司一两家。这一两家分了60多亿(服务费),我们所有的创作公司一共分300亿当中的30%,一共100来亿,还要分给好几个环节。”

他强调分配机制不调整,很难回血。对于服务费不参与分账的模式,曾茂军也表达了疑惑。

作为猫眼的股东,王长田现场回应:“我先声明,猫眼的经营和我们没有关系,我们只是有投资。”

图片

王长田解释,猫眼的服务费分三份,一份归猫眼,一份给售票软件,一份给了院线

于冬一半同意,一半反驳:“是三份。但售票软件费用成本不超过一块钱。布置机器的时候说免费,往后在票里扣,已经早就扣完了,现在不知道这个钱还返不返。”

至于给院线的那份,于冬扭头问万达的曾茂军,“你收了吗?反正我们院线没收着。”

王长田也针对院线、影院发起了“攻势”:“我觉得也应该调整一个现象,影院本身作用是排片的,但现在额外收了排片费。”

他透露这笔钱不参与分账,是制片公司另外支付的,并表示在竞争激烈的春节档,一些影片甚至要付上亿的排片费

这个行业“秘闻”使现场气氛瞬间冰冷。服务费至少是明码标价,能够拿到桌面上公开探讨,“排片费”似乎已经进入了灰色地带。行业痛点对应着行业潜规则,以顽疾对抗顽疾。

主持人立刻开麦,转移了话题。但这没有办法掩饰电影行业利益分配的矛盾。

这场大佬论坛,有谈笑风生,也有藏不住的刀光剑影,还有我们不便谈及的话题。这释放了一个非常明确的信号,中国电影行业依然未脱离困境,从上游的投资制片,到下游的票务影院,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6月进入中旬了,包含春节档在内,今年观影人次还不到7亿。疫情爆发前,2019年全年观影人次是17.3亿。

此刻艰难,既患寡,也患不均。

更多一手新闻,欢迎下载凤凰新闻客户端订阅Ifeng电影。想看深度报道,请微信搜索“Ifeng电影”。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