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Feng向标》|《双探》:带着血碴子的东北复仇记
娱乐
娱乐 > 电视 > 正文

凤凰网《Feng向标》|《双探》:带着血碴子的东北复仇记

图片

点击进入“凤凰网指数-影剧综榜单”查看最新榜单!

文/李愚

悬疑短剧已成为最受关注的类型之一,也吸引不少电影演员涉足短剧。

《双探》是演技派段奕宏第一次出演网络短剧,也是他首次担任监制。

图片

双男主的悬疑剧、“妖孽”段奕宏与大鹏搭配,颇有新鲜感。金像奖影后曾美慧孜特别主演,也提升了剧集的“迷影感”。

《双探》从阵容到制作,的确全方位地向电影靠拢

故事写得不错,在北京绑架、杀人,于当下市场中也算大胆。东北林海雪地,美学突出。

但它有一定的门槛和瑕疵,或许会成为一部口碑尚可、但热度不太高的剧集。

图片

东北的往事与美学

《双探》采用了双线叙事

故事从2017年的北京说起。京城刑警李慧炎(段奕宏 饰),他的儿子亲眼目睹了女同学被绑架。

李慧炎本以为这就是一场再普通不过的绑架案。没料到绑匪穷凶极恶,打晕他和同事后,逃到东北的双塔市。李慧炎跟两个同事北上逮捕劫匪。

图片

京城殡仪馆的背尸工、入殓师周游(大鹏 饰),也是个兼职法医,有着相当高超的法医经验。

他不愿接受父亲周平原安排的医院工作,长期与父亲关系紧张。

图片

某一天,他与往常一样出任务,没想到死者正是自己的父亲,老人被谋杀并惨遭死后割舌。

图片

周游发现疑似凶手留下的碑文拓写复印件,这个碑文来自于双塔市的南塔石碑。20多年前,周游与父亲都在双塔市生活。

为调查父亲死亡真相,周游也回了一趟双塔。

图片

与其他悬疑剧不同,《双探》开篇不久就明示观众:一个从双塔赶来的屠夫,就是杀害周平原的凶手。

图片

到了剧情中段,观众就已经了解2017年几个案件的真相。

但真正悬念,是1991年的东北往事

图片

北京城里小女孩绑架案、谋杀割舌案,看似不相关,其实有共同的、来自东北的渊源。

1991年那会儿,东北林场里有三个好哥们:

吴德水——多年后绑架小女孩的幕后黑手;

周平原——背尸工周游的父亲;

丁永利——不久前在双塔市被杀。

图片

三人关系很铁,最终因一场命案分道扬镳。

命案中被害人的儿子幸存,并成长为一名屠夫,开始复仇之旅。

图片

图片

他先后杀害丁永利和周平原。并想通过被绑架的小女孩,接近吴德水——吴德水患有罕见血液病,被绑女孩的血型与他相匹配。

换句话说,《双探》是一个复仇故事

核心悬念:复仇的动机是什么?

周平原为何着急带着周游来到北京?周平原等人为何杀掉屠夫的父亲?周平原“救火英雄”的旧照又是怎么回事?

随着李慧炎、周游不断深入案件,这场东北往事得以真相大白。

图片

这些年,无论是网剧《白夜追凶》《无证之罪》,还是电影《白日焰火》《雪暴》,观众都能看到衰落、颓败,时空仿佛停滞了的东北边缘县城。

创作者不约而同讲述东北往事,因为东北本身太具有故事性

从新中国成立到1990年代,东北一直是中国经济的领头羊,彼时的东北人对自我身份带着一份骄傲。

但1990年代之后,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东北出现下岗潮,东北整体经济滑落,不少东北人感受到身份失落的迷惘和痛苦。

时代的转折在这一代人身上留下痕迹。

找寻不到身份认同的人们,阴沉、暴戾、斗狠、铤而走险。一系列惨厉的事件由此发生。

《双探》中的双塔市亦然。在那个林场工作稳定的时代,几个兄弟一条心。

但时代转折,林场关停,人心也变了

图片

从这个意义上看,《双探》的核心悬念背后,是一篇关于东北新旧时代转折的“伤痕文学”。

与东北往事关联的,是一种独特的“东北美学”。

极端寒冷的天气,广袤孤绝的荒野与雪原,为故事营造了绝佳的氛围,制造了非常好的戏剧效果——阴冷、沉郁和肃杀。从《双探》片头就能感受到。

图片

剧中,茫茫雪原、灰蒙蒙的天空、高耸的瞭望台、僵硬的尸体、殷红的鲜血、隆隆的枪响,能够迅速将观众拉扯到故事的情境中。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剧集的摄影非常突出,极寒的东北县城自带“文学性”。

图片

手持摄影也营造出了一种持续的、动态的不安。

图片

比如开篇那段杀人与救人的平行剪辑,辅以高强度和快节奏的配乐,将观众裹挟到紧张氛围中。

审美上确实有高度和深度。

图片

文艺过头?

《双探》更偏向于社会派推理,大方向上的立意并无问题,但节奏、细节和美术上,还是有进步的空间。

比如开篇几集进入核心剧情很慢,这是主创者风格上的新尝试——不执迷于廉价的戏剧性,增强写实感和日常性,让剧集更具文艺质感。

日常性与“无聊日常”之前的边界却需要厘清

前者必须作用于人物塑造或主题烘托,后者则是无关紧要、可有可无的情节。

《双探》对李慧炎这个“普通”刑警的生活日常的刻画,还是很让观众认可的。

倒夜壶时一边跟街坊聊天,到下饭馆里三下五除二吃早点,出差前给孩子包好饺子……把一个五大三粗又粗中有细的中年人给立住了。

图片

但李慧炎这条线以外,一些配角的活动又显得太过琐碎。

比如陈明昊饰演的王重、张国强饰演的刑警队长任邢军,都稍显冗长,这些角色本身非常功能性,不必大费周章。

类似的枝蔓一多,就会让观众觉得“不得其门而入”,迟迟未进入核心悬念。

文艺腔调是有了,但对观众耐心是一种考验。

图片

图片

剪辑上也有瑕疵。在非常紧急的情节里,镜头调度不着急、剪辑节奏不着急、角色行动不着急,只有观众在屏幕外干着急

比如小女孩被绑架那段,先是面包车非常缓慢地启动起来,然后旁边的小男孩愣了半天,刑警李慧炎骑车晃悠过来,父子俩聊了两个回合,李慧炎才一踹脚蹬子去追车。

要说是前松后紧搞反差,也没看出来。

而且前面绑架、杀人蒙太奇混剪,那么紧张的时刻,音乐铺得也到位,但镜头那叫一个啰嗦。

图片

《双探》也不存在那种神乎其神的刑警。

无论是李慧炎还是周游,他们都是普通人,甚至还有那么一点落魄。

这与《白日焰火》里的张自力、《无证之罪》里的严良相类。

这也是很多文艺叙事偏好的主人公:不避讳主人公身上的缺陷与困境,而是要从他们的左支右绌发掘现实本身的困境。

在匪徒的猫鼠游戏中,他们常常无功而返,因为整个体系本身是有些笨重而迟缓的,让狡猾的人钻了空子。

《双探》里,李慧炎也遭遇这样的困境。

比如他到了双塔,因为是跨省办案,就有人力不足的麻烦;复杂一点的尸检都要等省里派人……

这种低效率以及极寒天气下人的惰性(多次出现烤火的细节,以及矿泉水结冰的细节),都形成对人的消耗,让观众能够对主人公的无力、困境感同身受。

图片

图片

但编剧又有一点顾此失彼。

毕竟这是发生在2017年的故事,无论是北京还是双塔,刑警的工作方式、场景道具的年代感、滤镜色调的使用,都有些过于“复古”。

如果是1990年代,一个即将读初中的北京女孩,可能会为大白兔奶糖欢呼雀跃,但在2017年这是很难理解的事情。

图片

这是《双探》存在的问题:那种“无力”的文艺感营造出来了,却由此失却了部分真实感。

这导致观众会有错位感,以至于剧情都到后半程了,弹幕上还有人以为,故事发生在1990年代。

无论如何,《双探》以拍摄电影的态度来拍摄网剧,值得肯定;10天一集的进度规划,可见镜头雕琢的用心。

如何均衡故事性和文艺感,《双探》做了一些探索,给行业留下了经验。

目前故事进入到后半段,可看度也提高了很多,希望能够在后续几集里带来更多惊喜。

目前《双探》在“凤凰网指数-影剧综榜单”小程序中的大众评分不足100人,暂未开分。你看过这部剧了吗?评价如何?欢迎点击进入小程序发表评论~

更多一手新闻,欢迎下载凤凰新闻客户端订阅Ifeng电影。想看深度报道,请微信搜索“Ifeng电影”。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