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论 | 《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的拿来主义,一场拼盘式的喜剧比赛
娱乐
娱乐 > 电视 > 正文

娱论 | 《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的拿来主义,一场拼盘式的喜剧比赛

文/凤凰网特约评论员 韩浩月

点击进入“凤凰网指数-影剧综榜单”查看最新榜单!

《一年一度喜剧大赛》像是《脱口秀大会》的续接节目,不仅有李诞以“会长”的身份加盟,还有来自“笑果文化”的“员工”参赛,更重要地是,两者有着气质上的相近相通,先后观看这两档节目,可以管窥当下喜剧创作的样貌特征。

作为爱奇艺出品的一档综艺,马东出任了《喜剧大赛》的秘书长(真正的话事人)。由此也不难理解,《喜剧大赛》为什么会沿用《乐队的夏天》选手的出场方式,仿佛这档新节目,可以弥补2121年《乐夏》未能继续举办的一些遗憾。

换个说法,《喜剧大赛》干脆就是“拿来主义”,它融合了《乐夏》、《脱口秀大会》、《奇葩说》等诸多流行节目的创意与结构,尝试办一场拼盘式的喜剧比赛。

娱论 | 《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的拿来主义,一场拼盘式的喜剧比赛

《喜剧大赛》来得有些突然,除了五月份官宣过一次之外,之后接近于无动静。从目前的内容来看,无论是节目形式,还是嘉宾与观众的投票模式,以及选手的晋级与淘汰办法,都是现成的,拼装与集合的痕迹很浓。

它更像是某电商平台的定制综艺——该电商平台曾赞助《脱口秀大会》办了一个专场,尝到了甜头。

娱论 | 《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的拿来主义,一场拼盘式的喜剧比赛

和《脱口秀大会》依然要借助社交媒体来宣传、制造话题一样,作为内容产出方,《喜剧大赛》依然要靠微博来博取关注度,第一期大赛有几个节目在微博上吸引了诸多大V、营销号以及网友的转发,不得不说,被广泛传播的那几个作品,确实吻合社交媒体的传播需求。

其中最具辛辣味道的节目,当属《互联网体检》,这条节目以一名年轻人进医院做入职体检为主线,把当下互联网强行加载广告、逼迫成为会员、购买加速包、强制下载APP、超前点播收费等“恶习”,进行了串联与嘲讽。节目所表演的情节,都是网友曾经或正在经历的苦恼,因此它制造的爆笑当中,有宣泄的快感。

这条节目因此也成了整期节目中,唯一具有鲜明批判意识的作品。但是,选手所说的“在爱奇艺出品并播出的节目里吐槽爱奇艺”,以及马东开玩笑说担心这个节目会被剪掉,多少因为沾染了些“撒娇文化”的意味而显得刻意。

《喜剧大赛》有几个博得了现场嘉宾与观众很多笑声的作品,分别是讲述一个人“声画不能同步”的《一心不二用》,还有“强行认弟弟”的《大巴车上的奇怪邻座》,还有出场时被李诞强烈推荐的“搞笑新闻播报”《三狗直播间》。

这三个节目确实具有足够的现场效果,就像马东在节目中表达的“喜剧观”那样,不必追求意义,能逗人笑就可以,但类似的节目形式与内容,曾大量出现于《欢乐喜剧人》《笑傲江湖》等综艺节目当中,他们的共同特点是:现场效果好,但过目即忘,内容无论被记忆,演员也无法走红。

娱论 | 《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的拿来主义,一场拼盘式的喜剧比赛

究其原因,就是这些节目一无结构,二没有输出观点,三是缺乏内涵。喜剧表演是个门槛较低的事情,有时候演员长得有特点、会搞怪,就容易被当成喜剧,而真正的喜剧创作是个高门槛的事情,很多时候,只有蕴含了智慧的内在,悲剧的内核,喜剧才真正得以成立。

《三毛保卫战》之所以成为《喜剧大赛》第一期得票第一的节目,就在于它有着“学院派”的诸多特点,讲究结构,追求戏剧内核,笑中带泪,泪中带笑,另外,曾跟随赖声川演了多年话剧的演员宗俊涛,用实力证明,喜剧表演是需要层次的,好的剧本与好的演员,最终才能呈现出来能经得起打量的作品。

《三毛保卫战》说的是“三根头发在秃顶最后的坚守”,它是在用很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让一个极为荒诞的想象落了地,和别的节目多少都有一些虚头巴脑不一样,《三毛保卫战》是有料又有面的诚实的创作,马东、黄渤、徐峥、于和伟、李诞在别的作品上有不同观点,诞对待《三毛保卫战》的态度却是一致的,他们都给出了自己的100分,现场观众给它100分的人也最多。

娱论 | 《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的拿来主义,一场拼盘式的喜剧比赛

喜剧的内核不一定是悲剧,但喜剧的最高境界一定是悲剧。从莎士比亚、莫里哀文学性很强的喜剧当中,可以看到悲剧的元素在四处弥漫。但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文学的退场,喜剧创作的丰厚度也在一点点被削弱,但哪怕到了流行文化最发达的时期,周星驰、赵本山、冯小刚的喜剧当中,仍然有着或浓或淡的悲剧色彩。但近些年,在短视频与直播成为流量中心的时候,喜剧的闹剧特征在不断增强,悲剧成分消失殆尽。

不少喜剧节目的制作者说,现代人的压力太大了,喜剧节目的重要价值是帮他们解压,包括这次《喜剧大赛》也是,干脆把这一观点制作进了片头进行强调。这是对形势的一种迎合,是对喜剧的一种不负责任,也像是逃避创作走向深度的一个借口。如果喜剧中的悲剧内核可以帮助现代人发现内心问题,穿越心灵迷雾,这何尝不是更高级的解压?

观众口味杂,喜剧不好做,《脱口秀大会》几乎每一期节目,都有选手说“崩溃”,这诚然与快节奏的录制对创作者形成了压榨有关,但更多还是与制作者无比在意“炸场”、“话题”、“流量”有关,因为这些都紧密地捆绑了商业利益,他们更在意制造出新的喜剧偶像,来追求线上与线下的收益,这使得喜剧比赛的现场,成了不讲内容只讲手段的“斗牛场”。

马东在诠释《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的含义时大概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如果节目效果好,可以一年办几次,也有三年办一次的可能。他的这一看似无意的闲谈,其实传递出一种强烈的不确定性,或是这种不确定性的存在,影响并更改了喜剧综艺的走向,让喜剧工作者们产生了“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想法。

因为有《互联网体检》、《三毛保卫战》等节目,《喜剧大赛》仍值得被期待。还是那句话,节目形式可以玩闹,但节目内容要严肃认真,用真正的好作品征服观众,才是做好一档喜剧比赛的唯一正道。

目前《一年一度喜剧大赛》在“凤凰网指数-影剧综榜单”小程序中大众评分7.6,专业评分6.5。你看过这部综艺了吗?评价如何?欢迎点击进入小程序发表评论~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