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娱第一男团,这回彻底凉透
娱乐
娱乐 > 精品深读 > 正文

内娱第一男团,这回彻底凉透

已经记不清这是德云社第几次爆雷——

图片

这几天,网上突然流传起有关德云社演员陈霄华的传闻。

当事人虽糊,但事件本身实在骇人听闻。

醉酒、裸体、入室、猥亵……

几个关键词,排列组合成了贵圈近日最惊悚的瓜。

图片

舆论声中,东家德云社迅速做出反应。

总结起来十六个大字:实锤传闻,割席烂男,猛力批判,自认高洁。

图片

可问题是,当贵社近年的丑闻已经囤积到网友需要用九张长图来盘点,且还把诸如睡粉、出轨、家暴、老赖等娱乐圈常见不常见的塌房类型全部囊括在内。

您觉着,这席割得干净吗?

虽然有句不成文的老话,不少行家包括郭德纲本人也常说:好人说不了相声,说相声的没好人。

但这本是基于过去的三教九流之分,加上相声是极具冒犯性的艺术。

谦谦君子说不了相声。

因此,这话渐渐少了埋汰,甚至有了些标榜台上活够好、犯狗的意味。

但德云社发展至今,无数门人已经半只脚踏入了娱乐圈,催生出德云社女孩群体。

等于是吃了爱豆的红利。

结果呢,这一出接一出下来,一个烂男搞出的破事儿,转身又成了德云女孩和正义路人的战场。

德云女孩be like,这人当法制咖关我担什么事?

路人be like,喜欢德云社的能有干净人?

图片

图片

在这次围剿与反围剿里,我看花了眼,但也定了定心。

陈霄华此人再糊,这也已经不再是一起我们常调侃的“塌房无人伤亡”事件。

因为无论前因后续,都有人在被伤害。

我们是该聊聊了。

德云社,到底是怎么了?

图片

先声明,我明白“连坐”的危险性。

把一个人的问题等同于他所生长的环境的问题,并不是一个合理的推测逻辑。

但,德云社近些年上演的各色争议事件,的确太过密集了。

去年9月,德云社演员于子淇,被(疑似)嫂子用一纸小作文挂上网。

犯的事儿倒不大,总归也就是劈腿私联吃软饭等当代塌房人员日常操作。

图片

整个事件最大的槽点其实在两点。

其一,这位于子淇,是个2002年出生的半大娃儿。

其二,这位弟弟居然能吃出两百块的游戏都要找嫂子报销的现象级软饭……

图片

咱就是说,贵社从这年纪就开始摆烂是不是也太过分了点?

时间来到今年年初,出场的又轮到卧虎藏龙的九字辈。

德云社这辈弟子都有哪些事迹呢?

刘九儒,曾因私联十二岁女生引起公愤。

图片

王九龙,随地小便的传奇现在还在被嘲笑,关键是他完事后还当街吃零食嗦手指(……)。

图片

而今年被曝出瓜的张九南,摊上的则是“家务事”——

他的前妻在微博发文控诉,指其在婚内出轨家暴,离婚后苛待妻儿。

图片

几页报案记录,一段疑点重重的录音,还有一打的微信聊天记录,成堆的证供如今还在网上晾着。

当然,此事最终是以前妻默默淡出舆论收场的。

但到今天,我也没看到对整件事完整的解释和澄清。

再到今年三月,是太子郭麒麟的街头接吻门。

图片

三天内疑似两位女主角登场,八卦和辟谣,狗仔和粉丝,吵成好不热闹的一锅粥。

可算等到风波尘埃落定。

谁曾想没过一阵,热度立刻又被一位法制咖续上了。

我不知道这堆迷惑新闻给你的具体观感如何。

但如果你是一个对德云社只有泛泛了解的路人,应该不难感觉到一种矛盾感。

为什么一个理应和传统、艺术挨边的团体,如今挂在热搜上怎么都是一些贵圈同款八卦?

而事实是,其实德云社和贵圈早就是草龟掉进功德池的状态——

打眼一看压根就没有分别。

社内一些头牌演员,如今有着不输一线爱豆的人气。

图片

影视、综艺、真人秀,也成了这群相声演员的主要业务。

图片

再看更具体的例证,粉丝——

打榜。

图片

充钱。

图片

控评。

图片

乃至建立一个企业制的粉圈。

图片

那么,且让我先大胆揣测一下,为何德云社的“德”字彻底走丢——

被惯坏了。

由内娱各色塌房事件中不难总结出规律,在言行不端的明星背后,往往是一个无底线纵容的粉圈。

大走流量路线的传统艺人尝到粉丝经济的甜头,于是更用力地营销。

而在他们编织出的偶像神话里,原本花钱就是老爷的“听众”,也被逐渐异化为把追星当奶孩子的“迷妹”。

再然后呢?

恶性循环。

偶像的营销让粉丝日趋张牙舞爪,粉丝的纵容让偶像渐渐迷了心窍。

万年不会变的铁律是,只要被无底线宠着兜着,人就是会走偏的。

那么,从把地震、慰安妇当包袱的嘴上失德。

图片

到私闯民宅、猥亵妇女的违法犯罪。

图片

一切似乎都顺理成章了。

话说到这,我想说的是,德云社的频频暴雷其实并不值得意外。

从走入流量这个巨型迷宫时,这就是一条很难绕开的暗巷。

真正值得打一个问号,也让我最有探讨欲望的是——

他们为什么让自己变成今天这个样子呢?

图片

虽然各类粉圈行径常让人迷惑。

例如德云女孩曾震撼贵圈的咯噔文学——

图片

但粉圈的纵容,却不能视作偶像犯浑的根本理由。

何况,这都已经是法制咖了。

垃圾自己身上的烂和臭,能去怪谁不讲卫生呢?

再说了,德云社的粉圈化,从来也不是被动腐化,而根本就是主动为之。

有许多迹象可以表明。

比如,老郭这些年开始明确提“包装”“捧”的方向——

能演出了,能做主持了,能演戏接电影了。

图片

还真是一条龙服务啊。

制造爆款后,也会难掩一丝窃喜。

图片

又比如,连他本人都大方承认的,德云社就是在牺牲艺术性换商业化。

代价是“淘汰一批欣赏水平太高的观众”。

图片

某种程度上,德云社的商业化道路有其成功之处。

其实想想也是,贵圈还有比偶像工业更值得抄作业的商业模式吗?

不需要任何作品,只靠营销就能割韭菜,压根就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且,至少德云社靠这新瓶装旧酒的把戏,强行给相声续了一波命。

要没有那些钱垫底

我们这相声说不到今天

图片

其实任何东西沾了粉圈,只要搞得还像样,压根不用担心其收益。

在声名和利润上的运作,德云社无疑是成功的。

看看这现场,不说还以为是明星开演唱会。

图片

可,为了满坑满谷的灯牌,他们牺牲掉的仅仅是“艺术工作者”的那点姿态吗?

我其实无意唱衰传统艺术的求新求变。

但嫁接对象如果是在国内本身根基都不稳当的偶像工业,这操作其实很值得再三思索。

更直接点甩上我的观点——

“德云社”和“粉圈化”本身是存在错位的。

在偶像选秀大火的前几年里,我曾写过很多内娱爱豆工业的“唱衰文”。

总结起来,我认为内娱爱豆实力、作品、艺德普遍全拉胯的原因在于,国内还没发展偶像产业的合适土壤。

在韩娱,大部分爱豆深知实力、素质、道德就是他们干这份职业的门槛。

在一个成熟的体系里,他们心里自然有一条约束言行的线,这而也是韩娱爱豆产业稳定发展的根本所在。

相较而言,眼下内娱只产生了训导粉丝的商业体系,却未形成规范偶像的素质标准。

内娱粉丝永远在乖乖地对着实力黑洞扔钱,还动辄要搞出各种烂下体、铁窗泪的大新闻。

那,如果一个本身已经烂得穿孔的模式,再被跨界套到其他领域呢?

图片

我们可以联系近几年来,同样靠“饭圈化”成功登堂入室的另一批人来谈——

哈圈。

自2017年的某现象级节目后,大批哈人开始了陆续走红的花路,不少人是一下从地下蹿到了半空。

今年《中国说唱巅峰对决》的预告评论区,也已成了控评的天下。

图片

而与德云社类似的是什么呢。

以“没好人”为荣。

从哈圈初代流量PG One的光速覆灭开始,哈圈似乎就是奔着没有最烂,只有更烂的塌房指标去的。

睡粉、吸毒、劈腿、打人、辱女……

但凡沾点人类道德,似乎都算哈得不彻底。

哪怕是已经“弃哈从爱豆”的,也必定扒得出些黑历史。

图片

网友这样评价——

#从今以后只信cctv厂牌的曾毅#

图片

本质上,除了凤凰传奇,玩说唱的男的大概没有一个能信得过。

哈圈的问题和德云社非常类似。

在饭圈里,被喜爱是一件代价太小的事。

而无需或很少付出就换来吹捧,久而久之便容易催生出为所欲为。

尤其对于许多文化水平堪忧的贵圈九漏鱼,遵守艺德反倒是自寻烦恼了。

但德云社与哈圈又有质上的不同。

嘻哈文化本身出自市井和社会底层,粗野和反叛是刻在他们文化骨子里的。

换句话说,哈圈和饭圈的最大错位,在于后者要求人像产品一样完美,而前者生来就不懂守规则。

尝到被纵容的甜头,自然也只会更加放纵。

德云社则不一样。

相声虽然同样出自市井,但历经百年,早已镀上了传统文化、艺术瑰宝的金漆。

而中国文化最深层的传统,其实也就是守规矩

在家都得用尊称对话的老郭家,更是从里到外都染着儒家习气的。

图片

而恪守师徒制,把许多近乎封建余孽的东西奉为圭臬的德云社,更称得上规矩森严。

图片

问题就来了。

既有传统艺术传承者的包袱,又有一大堆森严的条款,为什么德云社还是在应援吹捧里着了道呢?

图片

这其实就到了第二层错位。

即,“泥古”和“求新”间产生的张力。

郭德纲一直被视作“通透”圈的一员。

进入这个圈有一个核心的标准,就是要反对站着赚钱,嘲笑站着赚钱,并且身体力行地不站着赚钱。

放弃做深度喜剧的李诞,尽职当内娱小丑的大张伟,把相声当买卖的郭老师,都有这份“通透”在。

图片

德云社的娱乐化是一次有前景的尝试。

可任凭郭德纲再开明,再前卫,再有时代视野,似乎也不足以拉拢传统和现代间的裂痕。

其一,崇尚师承的他做不到完全的企业化。

所以规范弟子言行的从来不是契约精神,而是师父的眼睛。

然而,当德云社发展到今天这个体量,他还看得过来吗?

没有失格合同和相关赔偿,只靠师父管教和自我约束,难。

其二,原本的相声不仅老,而且窄。

它有许多和时代不完全契合的内容和形式,因此也一度被限制于小群体中。

可当粉圈以这样的规模扩张,这些小市井的东西又要怎么适应普通观众的胃口?

图片

最后,还得聊回文化传承这个有些庞大的词。

老郭有句很出名的断言——

很多年前,相声其实就已经灭亡了。

图片

说点不负责任的揣测,这句话其实很聪明。

弦外之音是,他们现在还在坚持做这个濒死的艺术,已经是很大的牺牲。

外人不应该对他们有更多的要求,抱更大的期望了。

这应该也是他问心无愧地开启德云社粉圈化之路的思想基础。

但问题是,我们可以承认一个个体能力有限。

既然在吃传统文化、民族艺术这碗饭,其实便由不得你去开脱责任了。

我们能看着已成为相声代言人的德云社,在热搜上烂成臭鱼塘吗?

很多年来,人们其实都在讨论。

讨论传统作品该不该年轻化,讨论传统艺人可不可以当偶像,讨论传统艺术是要在坚守中死去还是在革新中重生。

这些问题实在太大,也远远超出了一个吃瓜少女所能讨论的范畴。

不过,当人们问“德云社的粉圈化有问题吗”的时候,我想我们可以反着去问——

当一群传统艺术传承人日渐背上恶名。

当新一代相声爱好者被互联网视作“邪教”。

当相声不再是终极追求而只是争名逐利的跳板。

这像是没问题吗?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