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r低估了重回电影院的难度。
自定档的那天起,Sir和编辑部同事都在用一句话相互鼓励:
为了阿凡达,尽量晚一点阳。
于是。
大家一边买药测抗原,一边仔细研究影院设备、放映格式,制作观影攻略……期间不少人相继“阵亡”,但依然在精神上高度团结,期盼剩下的同事能带着他们的那一份顺利走进影院。
直到预售开启的那天发现。
我们还是太乐观了。
打开买票界面的那一刻,所有人拼的不再是免疫力,而是默默开始丈量钱包的厚度……
数字是鲜红的,脸色,却是绿的——
不单单是Sir所在的广州。
上海,最贵的场次,大部分聚集在闵行区,300元上下的起伏;
北京,朝阳区的影城200元起步。
Sir其实本来还没太在意,不过细想,要写稿的话光一遍肯定是不够的,那一刷、二刷、三刷下来……
下个月不得喝西北风了?
而对于多数普通影迷来说,这票价也属实有些震撼。
#阿凡达票价#,迅速占领热搜。
不过这定价真的像网友说的,是“明抢”吗?
Sir决定亲自查证。
本着不让任何一个毒饭充当冤大头的原则,今天试着回答几个你们最关心的问题:
贵吗?
贵在哪?
最后——你要不要接受?
01
有点冤
在聊《阿凡达2》之前,Sir有必要带大家快速了解几个知识点。
关于国内电影市场的运行规则和现状。
一、定价。
电影票价属于市场调节价,具体价格由影院自行定制。而发行公司会在影片上映前定好各种格式的最低票价,同时物价局也会对影院定价进行监督。
即——影院有权在规定空间内自行定价,且会根据市场反馈实时调整定价(卖不出去的话定再高也没用)。
Sir经过几天观察发现,《阿凡达2》大部分场次的价格已经有所回落了。
二、涨价。
电影票涨价的话题,在国内其实已经是老生常谈。
而背后的原因也比较复杂:有正常的消费力、技术提升因素影响;也有市场本身的畸形所导致,比如恶性竞争的“票补”,档期扎堆,影片竞争力下降……
即——市面上好电影越少,你买一张电影票的平均价格大概率就越贵。
三、分账。
又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Sir翻译成人话就是:国外大片引进后,国外制片方只能分到国内票房收入的小部分,而大部分收入分别会拿去缴税,分给国内发行方、放映方(影院)。
以引进片票房冠军《复联4》为例:
国内总票房约42亿,而迪士尼到手的收入只有9亿左右。
即——不存在国外片方“捞钱”一说,引进片大卖更多是哺育本土电影产业。
好。
那么回到《阿凡达2》,定价多少合理?
从发行通知可得知,该片票房结算标准与其他片子并没有太大差异:
3D不低于25元/人、IMAX不低于30元/人、CINITY 30元/人。
可以理解为,这就是官方给出的“最低指导价”,再低就赔本了。
但如果就此判断票价太贵,属实也有点“冤”。
首先,它“贵”得不全面。
200、300多的高价票,大部分仅限提前点映场。
尤其是这些场次几乎都是杜比全景、120帧/4k、CINITY等高规格影厅,视听效果拉满。
对于许多已经急不可待、嗷嗷待哺的影迷来说,第一时间解解眼馋,并不过分。
比如广州市中心最好的影城之一,14日晚上20:30的票价定价为288。
好一点的位置几乎售罄。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黄金提前档”。
说白了——
高价因为有需求,而这需求也不仅包括最好的设备和时段,也包含影迷们长久被压抑的观影热情。
其次,它“贵”得不持久。
超前点映之后,12月15/16日《阿凡达2》的票价大幅度下降。
以广州(最贵的)百丽宫IMAX影城猎德店为例,只有下午的15点、19点场票价在268以上,其他场次,也都回落到109元。
正式上映后的票价更低,广州部分电影院像是120帧/4K厅、CINITY厅,也都回调到65.8左右。
这个价格贵吗?
如果再算上时长:
《阿凡达2》共193分钟,影院放一部电影却将近占了平时两部电影的档期。
而对于观众,60块钱相当于平时看1.5部电影。
如果再算上成本:
制作费用近4亿美元,运用了4K/3D/高帧率(最高可达120帧)的拍摄技术,是历史上电影制作成本最贵的电影之一。
眼前这本账,至少不亏。
那么把眼光再放远一些——
12年前《阿凡达》首次登陆的盛况。
年纪稍长的影迷应该记得,那时为了看一场3D版《阿凡达》,守着市内仅有的几家3D影院,通宵排队,抢一张120元电影票的,大有人在。
黄金时间段、座位中间靠后有着最佳视觉效果的票更是被疯狂炒到600元一张。
即便如此,不少影迷还是喊出“双休日任何场次的票全部250元一张收购”,黄牛票甚至能到1500元。
如今回头再端详这个有趣的算式。
12年。
从一千到两百。
从哄抢到抱怨。
这差价,从来就不只是一张电影票。
02
有点悬
Sir理解部分观众的怨言。
毕竟如今大片引进这件事,有些陌生了。
这些年我们进入了一个怎样的时期?
国产电影飞升期。
特别是数据上、票房上的“飞升”。
短暂停摆后,国产电影在疫情期间迅速展开自救,不仅没有垮,而且屡创纪录。
2021春节档。
7部电影的预售票房共破10亿,《唐探3》以36小时预售“破亿”的成绩,创下国产电影预售票房最快“破亿”记录。
艰难的寒冬里,我们却创造出了“最强春节档”。
△ 《澎湃新闻》 2021年澎湃新闻 记者:揭书宜
到了2022年春节档。
观影人次虽有所下降,但《长津湖之水门桥》预售依然高达2.21亿,总票房破60亿。
并超越“最强”,实现“最贵”。
这一年的电影票从40元左右,飙升到50~80元,比2021年的电影票上涨了9.4%。
最终。
我们在此起彼伏中实现弯道超车——
海外影视业接近瘫痪的时期,中国电影,一枝独秀。
如果以此为标准。
如今《阿凡达2》别说救市,甚至显得有些拿不出手。
12月7日开启预售;
12月8日预售票房4000万,12月10日,足足用了72小时才终于破亿。
而根据猫眼数据,排片占比在96.4%左右——《阿凡达2》在未来将近一个月里几乎没有“对手”。
是市场冲不动了吗?
是,也不全是。
要知道,我们在经历“飞升期”的同时,也在经历着:
大片真空期。
可能会有毒饭质疑:《长津湖》《金刚川》《狙击手》这些不是大片吗?
的确,它们有着大片的规模、卡司、创作思路。
缺了什么?
在Sir看,“大”的真正含义——
是不计成本地突破技术/艺术/观影感受的边界,而这个“成本”,包括但不限于金钱、时间、空间、精力与耐心。
说到底。
大片有着迎合观众的自觉。
更要有改变观众的野心。
曾经我们的电影人也有这样的野心,像郭帆之于《流浪地球》,饺子之于《哪吒》。
即使被延期一年,最后以5.3扑街的《唐探3》,也对国产电影工业的推动产生了不少效果。
在此之后,这些尝试都被按下暂停键。
取而代之的,是中国电影人一次次时间紧任务重的“奇迹”:
《金刚川》从剧本到上映,不超四个月;
《长津湖》从开机到杀青,历时6个月;
《水门桥》更是在上映前9天,才交上剪辑好的成片,制片黄建新有些不甘心地说,“电影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如果有时间,我们还会继续做。”
别误会。
Sir并不是说短时间内拍不出好电影。
但电影终究不是流水线商品——
效率,并非唯一衡量标准。
就像现在。
我们盼回了常态,走出了艰难的特殊时期。
面对一部精心制作的《阿凡达2》。
第一反应却不再是电影好不好。
而是贵不贵?
值不值?
对性价比的追问,逐渐盖过了对电影品质本身的好奇。
而更大的担心是。
或许,这不仅仅是“我们”的问题。
03
再等等
现在我们能大概找出《阿凡达2》真正的问题。
不是太贵了。
而是太慢了。
这是一个提速的时代——
娱乐在短视频里倍速,生活在便捷的APP中压缩,工作在复工复产的节奏里加快步调……
精神生活不断地让位于生产效率。
《阿凡达2》的出现就像一个异类。
拍得慢。
2017年9月25日正式开拍,直到2020年9月才宣布结束《阿凡达2》的真人实景拍摄工作。
写得慢。
卡梅隆首先创作完了《阿凡达》的小说,接着才开始构思第二部和第三部的情节。
后期拍摄+CG,还是慢。
之前的动作捕捉技术,在陆地上还挺好操作,但这项技术并不适用于水下,所以卡梅隆又花了一年半的时间,开发出了一款水下动作捕捉系统。
再看《阿凡达2》里,最亮眼的特效,为了完成画面的渲染任务,制作公司Weta Digital工作室用六千个处理器渲染了一年之久。
Sir偷偷算了算,已知《阿凡达2》的成本大约在28亿人民币,193分钟的电影,平均一分钟就要花1450万,一帧就烧了30万。
但。
还有多少观众愿意在电影院里坐三个小时呢?
即使是当年《阿凡达》震撼过我们的3D技术。
这些年早就变得唾手可得。
甚至,成了“过街老鼠”。
更不要说那些被用烂的宣传噱头——
“破亿”,更像是个等着“坑钱”的噱头,“大制作”像是告诉你电影票很贵的潜台词,观众们在等待与希望中,慢慢开始失望下去……
技术上去了,故事拉垮了。
期待上去了,耐心下来了。
观众不应该被责怪。
狼来了的故事之所以成立,正是因为当初有一批善良而单纯的村民。
Sir心里当然清楚。
还是有些人会傻傻地不甘心。
就像Sir编辑部的一帮小伙伴,早早买好了3D IMAX点映票,虽然现在一个接着一个阳了,虽然影厅根本还没坐满。
却没一个舍得退票。
最后。
Sir也为不甘心的毒饭们,整理了一些小建议:
1、早买早享受,晚买能省钱。
2、想看视听、画面双重的极致体验,就买CINITY影厅。
CINITY影厅的优势就是在与运用4K、3D、高亮度、高帧率、高动态范围、广色域和沉浸式声音等电影放映技术,在分别率和像素质量上提高整体声画品质。
3、想看阿凡达骑大鱼,在整个银幕上飞来飞去的,买IMAX 3D。
超大银幕拥有的画面感自然是无与伦比,而它的亮度与色彩感也会更逼真一些。
4、想跟一家老小一起去电影院,感受一下3D效果,买巨幕。
价格更便宜,在40-90区间不等。中国巨幕,可以理解为是“国内的IMAX”技术。IMAX银幕宽22米高16米,中国巨幕的标准是在宽20、高12米,虽然小那么一丢丢,但也能满足观众对于“大”的视觉体验。
Sir知道一部《阿凡达2》并不能立刻改变什么。
却依然希望大家给它一个机会。
给电影一个机会。
本文图片来自网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