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全网男人疯狂沉迷,他到底有什么魔力?
娱乐
娱乐 > 正文

让全网男人疯狂沉迷,他到底有什么魔力?

图片

奥德彪们

「奥德彪不是一个名字,而是一种精神。」

最近,网上流传着一个说法:

虚假的男人爱看美女热舞,真正的男人爱看彪子拉蕉。

所谓「彪子拉蕉」,就是指奥德彪拉香蕉,他们是一帮在非洲布隆迪的老表,「奥德彪」是网友对他们的统称。

随便点开相关视频,那都是几十上百万的播放量,有的up主解说,时长甚至超过三小时,绝非一般的美女热舞所能比。

图片

原视频来自于纪录片《世界上最危险的道路》,经过网友的二创之后,它便有了自己专属的BGM--火遍全球的口哨神曲《Caravan》。

前奏一响,热血又魔性,适配度简直起飞。

图片

如果铁子们赶脚最近的生活不得劲,不妨去看看彪子拉蕉。

这帮神一样的男人,一定会飙到你的心坎坎里。

01

奥德彪没有极限,二八大杠才有

你永远不知道,一辆被中国人淘汰的二八大杠,在布隆迪经历了啥。

这位小哥的自行车装载了8捆香蕉,加起来约摸320斤。

图片

遇到下坡,负荷推着整辆车往前跑,速度便很快冲上60~70迈。

而这位只是小弟级别,真正的大哥至少500斤起跳,速度冲上100迈,根本不是传说。

图片

图片

在这档速度下,刹车彻底沦为摆设,车一刹,人仰蕉翻,严重的当场吃席。

即便如此牛逼,他们在大街上却没有回头率,不信你去批发市场走一遭,这都是老表们的基操。

图片

想要活命,得技术过硬。

老表们的智慧从装香蕉时就开始闪耀,重心要稳,造型要炫,要不然拐弯会吃个大咧巴。

图片

停车也得讲究龙头的角度,收场姿势翻车,算不上合格的奥德彪。

图片

在人潮汹涌中穿行而过,拼的不是速度,而是要精确计算好与周围的距离,被别人刮了自己倒霉,刮到别人了还是自己倒霉。

奥德彪们没上过学,却是从不会让牛顿失望的终极实践者。

图片

(比香蕉更难驾驭的,是一双澡堂拖)

彪子们的车技,人车合一,但自行车难不倒的他们,遇见上坡路也是相当绝望。

逢上陡峭的土路,只能雇人推,由此还带动了推车工这一行的兴起。推15分钟,收10欧分,良心价,但小哥们还是心疼。

由此可见,人生的上坡路不见得风光,但下坡路真滚得很爽。

图片

送香蕉,是奥德彪们的工作日常。

在布隆迪,香蕉是很重要的经济作物,也是人们的主食之一,香蕉啤酒还被当地人视为「国饮」。

尽管这酿造过程观感恶心,但其口味绝佳,后劲儿还大。

图片

这里不存在两瓶酒掰不倒的男人,如果有,那就三瓶。

图片

打听度数,是很傻的行为,这位酿酒师傅干了大半辈子,从未测试过酒精度,一切全凭天命。

图片

送香蕉的奥德彪,若是逢上新酒出炉,免不了抿上两口,但绝不会贪杯,自行车不查酒驾,但小哥们自觉将安全贯彻到底。

不拉香蕉的日子里,小哥们要么拉货,要么拉人,只要奥德彪醒着,他们就一定在飞奔。

总之,在布隆迪,奥德彪没有极限,二八大杠才有。

很难想象,若给他们一辆电动三轮,他们会将世界拉向何方。

图片

02

一生不信命,全靠八字硬

印度老表扒火车,堪称世界奇观。

图片

能有资格跟他们PK的,是奥德彪扒卡车。

图片

论人数,三哥是碾压级的,但论技术,还是奥德彪略胜一筹。

布隆迪没一辆卡车能逃得了被扒的命运,卡车呼啸而过,后面跟的是一串奥德彪。

图片

他们一手把龙头,一手把车尾,后面是300斤起重的香蕉,前面是80迈起步的铁家伙。

图片

如此惊险的情况下,还有彪哥单手脱把,吹着口哨耀武扬威。

图片

不出意外,是会出意外的,这一摔,半条命报废了。

扒车的危险性无需多说,卡车一拐弯、一刹车、或被迎面而来的车顺走,都不是稀奇事。

图片

不仅是他们危险,卡车司机也慌得一批,很多路段弯道太多,路又窄,左右不足6米,路况还坑坑洼洼,正常情况下都自身难保。

图片

司机都知道,车后面扒了一串不要命的,所以既要顾及自己,又要顾及他们,翻沟里的人也不在少数。

每年,因扒车而死的人不计其数,政府也懒得统计。

图片

相关部门曾出动双倍的交警专门管理扒车现象,逮到罚款,却屡禁不止。

说到底,这帮人还是因为太累,所以受不了省力的诱惑。

图片

每天运送重物,是对他们体力和专注力的极大消耗,一趟香蕉送下来,八字不够硬,体力不够硬的,都扛不住。

归来要么一身灰,要么一盒灰,都很悲剧。

梗归梗,现实可不叫人发笑。

彪哥们一奔就是一天,一大摞香蕉才赚2欧元,碰上能砍价的,只赚一欧元,甚至更少。

「拉上香蕉我无法刹车,放下香蕉我无法生活」,是奥德彪们的真实写照。

图片

有人说,奥德彪就是中国的骆驼祥子,的确如此。

身上若无千斤担,谁拿生命赌明天?

你瞅瞅这酿酒的老板,明明自己拉香蕉可以节约成本,但人家就是不干。

图片

他有选择不干的余地,但奥德彪们没有。

拿命换钱的前提是:钱比命值钱,这是个悲伤的事实

03

天不生我奥德彪,非洲无人拉香蕉

也许你以为,奥德彪们挣扎在生活的底层。

其实不是,他们是拿到了体面生活的最后一张门票的人。

布隆迪的穷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官方的说法是,它是非洲最小、最贫穷的国家之一,其实,说它是世界最穷也并不冒犯。

整个布隆迪几乎看不见工业的影子,全靠农业硬撑,地理条件还完全闭塞,想要进出口任何东西,都要通过邻国地界,等于是处处被人扼住了脖颈。

图片

除了公务员、医生、教师等几个屈指可数的体面职业,大多数普通人的生活都不稳定。捕鱼、做陶艺、做木工...实在不行就靠乞讨和打劫偷盗。

为了增加家庭劳动力,这里的妇女使劲生,一家七八个娃都是常态。结果越生越穷,越穷越生。

图片

相较之下,奥德彪们已经很让人羡慕了,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拥有一辆二八大杠,哪怕这辆二手的自行车是贷款买来的。

随便采访哪个小哥,他们都会告诉你:「我拉香蕉我自豪,这是我独自奋斗的方式!」

图片

在奥德彪的眼里,这份工作除了容易嗝屁,几乎找不到别的缺点。

很多人只会干这个,从没想过干别的,除非天上掉下来一个更轻松,更能挣钱的活儿。

图片

所以他们嗜车如命,车轮胎损耗严重,勒紧裤腰带也要换个新胎。若是碰上偷车贼,等于是被偷了身家性命。

图片

当然,老表们并不是真的糊涂。他们不是梦想家,而是清楚地知道这份工作没有前途,毕竟拉半年香蕉也买不起一条裤子是赤裸裸的现实。

图片

但只要生活还在继续,他们就不会低头。

布隆迪每年都被评为「世界上幸福感最低的国家」,但在这片土地上,很多奥德彪式的人虽然很苦,却也乐观。

街上常有打鼓的人走过,他们真的很享受鼓点,以自己的工作为荣。

图片

孩子们没有玩具,但滚个坏轮胎依然开心。

图片

节日里男女老少载歌载舞,他们脸上的欢乐,是咱们的废柴青年所没有的,那是一种接近土地本身的生命力。

图片

正如网友们的评价:「奥德彪不是一个名字,而是一种精神。」

这大概也是奥德彪爆火的原因,在中国,也不乏大厂奥德彪,农民工奥德彪、流水线奥德彪、码农奥德彪...谁不是在风里雨里,拼命奔跑。

毕竟,底层生活的苦,总要有人背。

幸运的是,至少在物质条件上,我们比布隆迪优越太多。至于emo,能憋就憋,憋不住就疯吧。

又是新的一天,《Caravan》的节奏已响,彪哥们已经拉起香蕉,飞奔在生活的跑道上。

也祝各位追公交、挤地铁的铁子们,今日份搬砖辉煌!

图片

参考资料:《世界上最危险的道路:布隆迪的玩命车手》纪录片。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