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花》首播,收视夺冠,口碑两极分化,剧作非上海味道,更香港
娱乐
娱乐 > 电视 > 正文

《繁花》首播,收视夺冠,口碑两极分化,剧作非上海味道,更香港

12月27日晚间,电视剧《繁花》在央八两集首播,腾讯视频4集上线。央八方面,该剧已开局,收视率便居高不下,第二集的时候,收视率略显下降,但依旧保持同时段领先优势。说《繁花》开播首日收视率夺冠,没有问题。

观众口碑方面,目前是两极分化的局面。有说王家卫导演厉害的,也有说,承认王家卫导演已经江郎才尽那么难的。显然,喜欢这部电视剧调性的,是真喜欢。而不喜欢这部电视剧调性的,也是真心实意的不喜欢。上次,出现这种局面的电视剧,还是《老酒馆》——我个人非常喜欢《老酒馆》的调性,这是大陆电视剧的真调性。

王家卫导演的这部《繁花》,是什么调性呢?谁要是说它是上海调性,那就属于不懂行了。这部电视剧,还是典型的王家卫调性,是王家卫浪漫主义维度当中的香港调性。不妨证明一下。无论是任何时候的上海,都不会是“资本本位”的状态,资本家们都不会呼风唤雨的,即便是上海滩时期。而在王家卫导演的这部《繁花》当中,宝总啊、范总啊等等,简直可以呼风唤雨了。这是不切实际的。

这种这个总、那个总呼风唤雨的模式,只存在于王家卫导演的浪漫主义维度当中的香港。切记,“浪漫主义维度”这几个十分重要,没有浪漫主义的话,香港也不是这个样子的。您看看,《繁花》开局的4集内容,折腾的这个大啊,可最后,第4集的时候,观众们猛然发现,不过是为了卖80万件的货,而另一个总,只能吃下去5万件。看到这个,只能让观众们发笑了。

这个总啊,那个总的,在饭店里边瞎折腾,显然并非是真实的上海。真正的上海,街道办主任一个电话,这些总就都学会守法经营了。所以,《繁花》当中把这些总搞成呼风唤雨的样子,其实已经不是写实了,而是王家卫拿着自己浪漫主义维度当中的香港来对上海故事生拉硬拽了。

电视剧《繁花》是不是金宇澄小说《繁花》的味道呢?当然不是。金宇澄的小说《繁花》,是在上海方言语境当中实现一股子“骚”的小市民情绪。“小”,还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金宇澄看来,这个总,那个总的,虽然也挺厉害,但任何时期的上海,他们都不会实现呼风唤雨,最多,他们只是小打小闹的逗乐子罢了。所以,“小”这个概念,在小说《繁花》当中,俯仰皆是。

王家卫的《繁花》则不懂这种小。目前的4集内容,讲的都是大,都是这个总那个总的了不起。当读者认真阅读小说《繁花》之后,反倒是会被其中的“小”吸引到。这些小,这些琐碎,才是上海市井生活的本真。可惜,王家卫导演并未用他的浪漫主义的香港情怀去发掘上海市井的小。

这部《繁花》,在各方面都更像是王家卫编剧的电影《摆渡人》的调性,甚至于连服化道,都是典型的《摆渡人》。这部《摆渡人》豆瓣评分是4.1分。这次的《繁花》,如果粉丝们不操控评分的话,我估计,应该也是这个评分吧,上下不会差太多。

王家卫的东西,讲小资调性。我个人并不喜欢这种小资情调,包括王家卫导演,章子怡主演的那个高口碑的《一代宗师》。欣赏这种小资调性的影视剧作品,需要自身是小资才行。我是地道的农民出身,读过几天书,自认为的读书人的人。我喜欢的调性,是《老酒馆》那样的,古朴当中,有着中国人的文化调性。

我想,小资人群们,应该会喜欢这部电视剧。同时,这部电视剧的叙事节奏,也会为难不少观众。《繁花》属于镜头飞快,但故事稀少的。咱们以往,普通观众们喜欢看那种冲突多的电视剧。镜头可以慢一些,但桥段冲突一定要多才行。王家卫的这部《繁花》,反其道而行之。估计,很多观众会在后续弃剧。

最后,聊一些表演上的事情。李李这个主人公,是小说《繁花》当中最出彩的。目前来看,辛芷蕾带来的李李,也是电视剧《繁花》当中最出彩的。辛芷蕾这人长得就出彩,自带着一股子我不成名谁成名的感觉。但同时,辛芷蕾的表演,是内地的,并非香港的。这是和王家卫的调性略有不同的。别人都港派表演,迎合王家卫。辛芷蕾,似乎无法实现这种迎合。

唐嫣目前的角色和角色故事,没啥精彩之处,需要静待观察。胡歌的故事,只剩下帅了,也没啥其它。游本昌的戏,挺有意思。马伊琍的戏,也没啥看点。如果《繁花》后续依旧是这种水平和追求的话,那这部戏成就的,只能是辛芷蕾了。(文/马庆云)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