戛纳闭幕:《阿诺拉》登顶,陈可辛透露《酱园弄》双版本
娱乐
娱乐 > 电影 > 正文

戛纳闭幕:《阿诺拉》登顶,陈可辛透露《酱园弄》双版本

策划:秦婉

撰文:秦婉、sky

编辑:姜燕 周亢亢

第7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正式闭幕,获奖结果出炉。

【主竞赛单元】

金棕榈大奖:肖恩·贝克《阿诺拉》(美国)

评审团大奖:帕拉尔·卡帕迪亚《想象之光》(法国/印度/荷兰/卢森堡/意大利)

评委会奖:雅克·欧迪亚《艾米莉亚·佩雷斯》(法国/美国/墨西哥)

最佳导演:米格尔·戈麦斯《壮游》(葡萄牙/意大利/法国/德国/日本/中国大陆)

评委会特别奖:穆罕默德·拉索罗夫《神圣无花果之种》 (伊朗)

最佳男演员:杰西·普莱蒙《善良的种类》(爱尔兰/英国/美国)

最佳女演员:所有女演员《艾米莉亚·佩雷斯》(包括佐伊·索尔达娜、赛琳娜·戈麦斯、阿德里安娜·帕兹以及跨性别女演员卡拉·索菲亚·加斯卡昂)(法国/美国/墨西哥)

最佳剧本:科拉莉·法尔雅《某种物质》(英国/美国/法国)

【荣誉金棕榈】

梅丽尔·斯特里普、吉卜力工作室、乔治·卢卡斯

【一种关注单元】

一种关注大奖:《狗阵》管虎

评审团奖:《苏莱曼的故事》伯里斯·洛伊坎

最佳导演(并列):

罗伯托·米勒维尼《可恶的人》

伦加诺·尼奥尼《成为一只珍珠鸡》

最佳男演员:Abou Sangaré《苏莱曼的故事》

最佳女演员:Anasuya Sengupta《无耻之徒》

青年大奖:《天啦》路易斯·库沃西耶

特别提及:《诺拉》陶菲克·扎伊迪

【短片竞赛单元】

短片金棕榈:内博伊沙·斯利耶普切维奇《无法保持沉默的人》(克罗地亚)

短片特别提及:丹尼尔·苏亚雷斯《暂时不太好》(葡萄牙)

【金摄影机奖(最佳长片首作)】

”金摄影机奖“:哈夫丹·厄尔曼·滕德尔《阿曼德》(挪威/荷兰/瑞典/德国)

特别提及:曾威量/尹又巧《白衣苍狗》(中国台湾/新加坡/法国)

【电影基石单元】

一等奖:《向日葵是第一批知道的》基达南达·奈克

二等奖:

《她留下的混乱》尼科斯·科里奥科斯

《穿墙出窗外》阿斯亚·塞格洛维奇

三等奖:《Bunnyhood》曼西·马赫什瓦里

【“沉浸式竞赛”单元】

最佳沉浸作品奖:Colored (Tania de Montaigne, Stéphane Foenkinos, Pierre-Alain Giraud)

平行单元奖项如下

【导演双周单元】

欧洲电影奖:霍纳斯·特鲁埃瓦《你们会回来》

剧作家和作曲家协会奖:索菲亚·菲力瑞斯《我这一辈子》

观众选择奖:马修·兰金《共同的语言》

【“影评人周”单元】

影评人周单元大奖:《山上的西蒙》费德里科·路易斯·塔切拉(阿根廷)

法国文创协会选择奖:《蓝色太阳宫》曾佩裕(美国)

新星奖:《宝贝》马塞洛·凯塔诺(巴西)

短片发现奖:《蒙特苏里斯公园》吉尔·塞拉(法国)

发行奖:《保持沉默的朱莉》莱昂纳多·范·迪杰尔(比利时)

Canal+电视台短片奖:《Noksan》杰姆·德米雷尔(土耳其)

剧作家和作曲家协会奖(SACD):莱昂纳多·范·迪杰尔/鲁思·贝卡尔特《保持沉默的朱莉》(比利时)

几个外围奖项如下

【国际影评人费比西奖】

主竞赛单元:《神圣无花果之种》默罕默德·拉索洛夫

一种关注:《苏莱曼的故事》伯里斯·洛伊坎

导演双周/影评人周:《纳米比亚的沙漠》山中瑶子

【酷儿金棕榈】

长片:《距离世界末日三公里》埃马努埃尔·珀尔武

短片:《南方新娘》 埃琳娜·洛佩斯·里埃拉

【狗狗金棕榈】

狗狗金棕榈:《狗的审判》Kodi

评审团大奖:《狗阵》小辛

综述:

女性电影持续大热,拯救竞赛片单

本届戛纳主竞赛单元中的不少影片反响平平,让人质疑戛纳的片单选择,诸如《距离世界末日三公里》《目的地汽车旅馆》《狂爱》《哦,加拿大》《飞黄腾达》《拿针的女孩》都让人疑惑它们入围的必要性,多少都有关系户之嫌。

好在,多部爆款女性电影在后半程拯救了片单。

几部高分片《阿诺拉》《想象之光》《壮游》《神圣无花果之种》《艾米莉亚·佩雷斯》《某种物质》几乎都在后半程出炉,并都斩获奖项,也基本上与影评人的选择不谋而合。由《芭比》导演格蕾塔·葛韦格领衔的评审团,果然重视女性题材电影。

《阿诺拉》也是继《生命之树》2013年后,美国电影再度登顶金棕榈。

今年戛纳也确实再度引爆女性电影话题,获奖、获赞的主竞赛单元电影都是女性题材,都有一定的突破性表达,反倒是传统的男性叙事电影吸引力欠奉,都是陈词滥调。在世界电影领域,这股潮流已然不可逆。

金棕榈大奖《阿诺拉》呈现性工作者在夹缝中微弱的女性尊严表达;评审团大奖《想象之光》用女导演的细腻重新表现印度社会,轻巧地融合城市移民问题、女性情感抉择等社会议题;获得评委会奖和最佳女演员的《艾米莉亚·佩雷斯》,通过一个跨性别者的奇情故事表现女性的困境和先进性;最佳剧本奖《某种物质》用大尺度的高概念设定控诉了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凝视和经久不衰的厌女文化;评委会特别奖《神圣无花果之种》让少女举起了弑父之枪,将政治高压惊悚与父权家庭恐怖完美结合。

此外,还有竞赛片《鸟》则以女导演的温柔目光,用一种浪漫想象关怀了一个缺失亲情的少女;《野性钻石》将目光聚焦在被传统观念歧视的女孩身上。这些电影也各有亮点。

而由上面的描述可见,世界女性电影已经走得很远,方向概念丰富,有了各种切入点,已经在关注那些最被歧视误解、最遭受不公待遇的边缘群体女性,敢于用各种”有问题的女性“作为主人公,呈现她们的魅力和生存中的暧昧性。

但回到国内电影领域,女性电影的发展似乎还在初级阶段,还在梳理学习和不断修正中。此次入围戛纳的陈可辛、贾樟柯、管虎导演,尽管都表示没有从女性议题出发去创作,但在被问及女性电影风潮时,也都表示自己愿意学习,且正在学习。《酱园弄》或许被一些影评人认为在女性议题表达上有”喊口号“之嫌,但放在国内,这些口号也必须先喊出来,才能走出下一步。

试想,如果将《阿诺拉》引入国内,在中国观众的传统观念里,或许很难对一个嫁给富二代又被其家庭拒绝的性工作者女主角共情,继而也很难接受片中的表达,致使其传播度受限。

在女性电影方面,我们可能更寄望于国内女性导演的崛起。比如此次在戛纳的短片与基石单元,就有三位中国年轻女导演的身影,她们的作品都如此充满能量,以自我的、独立的方式去阐释对世界的观点,每个观点都如此重要,都应该被世人看到,也让人看到一种希望。

中国电影与印度电影亮眼回归

4月底,在戛纳艺术总监福茂的选片记者会上,福茂就表示,今年“中国和印度电影在选片中强势回归”,此话非虚。华语电影表现方面,不仅仅有主竞赛、次级单元和平行单元的多部入围,电影节每日的银幕场刊上,丰富多彩的华语电影推广海报又重新占据了大版面,到华语区各类名头繁多的市场推广和活动,华语电影此番的表现不可谓不强势。

主竞赛单元有贾樟柯携《风流一代》第六度入围主竞赛单元。管虎首度来到戛纳便如愿以偿,《狗阵》获得一种关注单元大奖,这也是华语电影自2006年王超的《江城夏日》获得该奖项后,18年终于又有华语片在此加冕,而彭于晏和狗狗小辛从开幕开始便在戛纳的大街小巷转悠,赚足了眼球,狗狗小辛也获得“狗狗金棕榈”评审团大奖。

在电影节开幕前,艺术总监福茂召开的记者会就以印度记者的当头控诉开场,“印度电影为什么时隔三十年后才终于入围主竞赛单元?”尽管福茂以“只是就影片情况来决定入围与否”的外交话术来搪塞,但难掩《想象之光》在这一届极高的讨论声量,各路记者的采访需求多到排不下,每场仅有20分钟的圆桌采访足足能塞进约10位记者。

不过影片最后抱回二等奖评审团大奖,也算不负所托。除此之外,在面向电影学校学生征片的电影基石单元,来自印度FTII的基达南达·奈克的短片《向日葵是第一批知道的》也获得一等奖。

相比较前两年韩国和日本记者大规模蜂拥而至,今年日韩电影的声势则略有哑火,主竞赛单元没有日韩电影入选,不复往年在新闻中心着民族服饰庆祝、蝗虫过境般打字发布得奖信息、单独腾出地方采访得奖人的光景。

贾樟柯提前自曝无奖

颁奖前夕,记者们往往会根据竞赛片主创回到戛纳的行程,来判断获奖归属。在中国记者等待贾樟柯回戛纳消息的过程中,贾樟柯自己主动发了微博,说《风流一代》没有获奖,也算是破天荒头一回,令人看到导演的好心态。

《风流一代》在几家戛纳重要场刊的排名和评分,都位列上游,说明还是获得了影评人的认可,银幕国际场刊2.6分的评分,位列主竞赛影片第6位。

伊朗逃亡导演获得安慰奖

场刊最终评分中,伊朗导演默罕默德·拉索洛夫的《神圣无花果之种》获得3.4分的最高分。拉索洛夫在伊朗获罪,此次是从伊朗逃亡至欧洲,来戛纳参加电影节。

而影片获得高赞,首映时获得媒体人多次鼓掌,映后掌声更是经久不息,在原本是垃圾放映时间的最后一个竞赛片首映日,一度被认为会破天荒拿下金棕榈,如今拿到的是”评委会特别奖“,稍显可惜。

评审团主席格蕾塔·葛韦格表示,之所以颁给拉索洛夫“特别奖”,是因为这部电影整体的杰出性,无论是演员还是电影的质量。同时她特别指出,拉索洛夫为了电影所付出的牺牲和拍摄电影的代价也同样值得被看到。

这意味着,在评委眼中,这确实是一个政治性的安慰奖项。

最后关注一下,《酱园弄》今日举办官方发布会,并举行了中国媒体群访。

陈可辛表示,自己多年来一直坚持要做《酱园弄》是因为喜欢这个原著小说,而并不是为时代议题去创作。“我是站在人的角度,看人在不同时代中的(命运)。我想拍的时候是2015年,这几年我跟团队调整剧本的时候,确实也发现跟几年前不一样了,团队成员都是年轻女性,我也在拍摄过程中学习。拍到老就得学到老,世界是年轻人的。”

对于女性议题,他表示,“我只能说两句,一句是片中此沙的角色讲的,‘只有女人了解女人’,我没有权力代表女性说话;第二句是我的团队,这么多年90%都是女性,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特别难跟男性合作,也不是刻意去选的,男的进我公司要不了半年就离开(笑)。”

他还回应了影片剪辑赶工的问题:“本片3月初杀青,杀青宴前已经有了一个完整的3小时10分钟版本,是我满意的版本,之后就是看如何剪到2个半小时,然后所有的声音、调色做到了首映四天前。”

章子怡谈到八年前和八年后接触该片的心态变化。“八年来经历了很多有趣的、无趣的、有意义的、无价值的…都经历过,如果八年前我们就拍了,也不会是现在这样子,每一部电影都有它的命,我们在今天没法控制它,当拍完最后一个镜头时,角色的命运已经完成,最终在观众面前,留下的是什么,就交给大家去评判,八年后的今天,我觉得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为了准备这个”杀夫“角色,章子怡甚至去了屠宰场看杀猪做功课,”我没有办法体验生活对吧(笑),我只能去屠宰场感受一下,在那种血淋淋的地板上,那种震撼还是很强烈的。虽然电影里没有直接表达,但是作为演员那种体验还是需要的。我不是一个习惯提前设计的人,但我们的演员都非常专业,每天都花很多时间彩排,寻找一种方式,但开机以后所有方式都丢掉了,回到了角色本身,这个过程是非常过瘾的。“

发布会上,她忍不住吐槽导演剪掉了一些她的表演,在出演与雷佳音的一场暴力戏份时,她心跳加速,浑身发抖,不过并未被剪入成片。对此陈可辛也透露,有一些演得非常好的戏份将在国内公映版中呈现。

李现因为之前有《夺冠》的合作,和导演相识,要拍《酱园弄》时,导演邀约他,还一度被他推掉,“我看到剧本的时候有点怀疑导演为什么(找我)……这次跟我平时呈现出来的角色类型差距很大,对我来说挑战很大。”

杨幂表示能参与到这部电影就是非常大的荣幸,感谢导演信任,“进组之前其实挺紧张的,因为虽然认识姐(章子怡)很早,但是没有跟姐拍过戏,我之前很紧张地一直跟姐发微信,她一直安慰我、鼓励我,甚至一直到昨天她还在鼓励我。”

她认为王许梅一角有强大的生命力,用尽各种办法,在任何环境下都会努力活下去,是非常坚韧的一个角色。“我很喜欢她,很坚韧,不服输,很有力量。”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