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各样刻意制造的矛盾和原本不必要的麻烦,极大地影响了我们的观看体验。一路上的艰辛和曲折确实使节目跌宕起伏,但尺度过当,刻意过强,只会让人有一种被“降智”之感。
原本是为了去掉班味来看旅行综艺的,结果反倒还增加了班味。
可想而知,这心情该有多郁闷。
近些年,包括旅行综艺在内的各类综艺都在尽最大可能贴近平民视角,通过限定出行经费、不许携带助理等措施,要求明星们独立完成一趟旅行的全流程规划,还要完成各类研学任务。
可显而易见的是,如此急切地贴地飞行,如果只是停留在无限性靠近,而不能完全走进,总会有被反噬的一天。
最终变成又不接地气、又悬浮的尴尬产物。
作者 | 愤怒的小毛毛
编辑|小白
排版 | 板牙
2024年9月4日,《花儿与少年第六季》开播。
甫一开播,收视率大增,一下跃居同时段全国第一。
近年来,《花儿与少年》系列似乎逐渐成为了国内旅游综艺的天花板。
其轻松愉悦的节目基调、真实贴切的旅途遭遇、层次多元的嘉宾阵容,以及壮丽优美的自然风光,一直吸引着众多观众。
观众们追着要看的,不仅是平日里光鲜亮丽的明星们在综艺里无限贴近普通人、组团去旅行的过程。
还是自己内心对美好、治愈、愉悦的休闲生活的向往和投射。
毕竟,坐在办公室里浑身沾染班味的打工人们,或多或少还是想要靠着收看旅行综艺,净化一下自己的身心。
最好是能够去除一下自己身上的班味的。
但我们不禁要问——
旅行综艺真的去掉我们的班味了吗?
第六季的《花儿与少年》,首次横跨三个大洲。
分别是南美洲的智利、欧洲的法国和非洲的坦桑尼亚。
嘉宾阵容也首次达到9位,且年龄层分布差异较大。
年龄最大的陈好45岁,年龄最小的荣梓杉才18岁。
且旅行之初,就安排18岁的荣梓杉和19岁的邓恩熙两位小孩哥、小孩姐担任导游。
基本上花少团的食、住、行等财政支出都要由他俩负责。
节目组如此“处心积虑”,肯定是要通过年龄层的差异制造看点。
但光看正片第一期上集的前半部分,就让我感到焦头烂额。
两位涉世未深的小朋友基本上是独立出国旅行,语言不通,算账不灵,还要协调9个人的出行,以及中转、换乘、订酒店等事。
果然,开局即地狱,在智利圣地亚哥机场,众人陷入一团乱麻。
大家要么是找不到行李收费处的地方,要么就是因为语言不通,无法将二三十个箱子推回酒店而焦急不已。
兵分两路,也根本没有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而所有人都是一头雾水。
登机环节的坎坷、行程安排的混乱,主要原因还是出在导游身上。
而后来荣梓杉和邓恩熙也表示,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突发状况,当时属实有点懵。
自然而然,花少团中年龄最大的陈好主动挑起责任。
只可惜在转场去复活节岛时又出了岔子,她的英语水平也实在有限,问路只听了一半就抓住“second floor”不放,结果稀里糊涂还是走错了路。
而他们面临的局面是,如果没能赶上这班国际航班,后面的行程将全部推迟。
在机场里,有的人茫然无措,有的人紧张叫喊,有的人毫无作为,看得我焦虑症都要犯了。
后面大家在智利的民宿里算账时,两位小导游也是理不清楚,这时候,真正的高手只会触发沉默,最终田嘉瑞出马。
虽然他出色地算好了账,但也暴露出团队的另一个显性问题——
“群龙无首”。
原本设定的导游职位发挥不了作用,只能依靠其他人的救场。
如此,整个花少团就失去了向心力和凝聚力,变成一盘散沙。
本来打工人上班就已经很焦虑了,这下更是“焦上加焦”,“虑上加虑”。
其实原本在最开始,花少团在北京大兴机场登机之前,也遭遇了一次重磅危机——
行李超重了。
本次行程加上此前完成任务奖励和花费掉的金额,总共还剩下170100元人民币。
9个人带了30多个箱子,超重费达到14880元。
占据总经费的8.7%。
虽然有过纠结,但咬咬牙,大家还是把这笔钱花出去了。
如此一大笔钱,对于一个普通工薪阶层来说,可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甚至还未出国,他们就这么不声不响地花了出去,而且还花在行李费用这种软性开支上。
在此之前,观众对于明星光鲜亮丽的生活可能只停留在概念上
观众的认知距离实际情况,仍有一定的安全距离。
但节目中这个细节,其实反映了明星们的日常消费观念和普通人有着巨大的差异,它赤裸裸地直戳观众的心窝。
坐在工位上的打工人,要熬无数个夜,加无数个班,才能辛辛苦苦攒到这么多钱。
他们睁眼一看,发现原来在离自己这么近的地方,明星的生活离自己这么远。
这个细节,如此细微,又如此尖锐。
在阶层逐渐固化的当下,这样的尖锐显然不合时宜,也会令人感到不适。
在智利的民宿里,当荣梓杉等小导游陷入出行规划的危机时,陈好的压迫感也令人窒息。
一连串的逼问和质疑,让我这个画面外的观众都感觉浑身不适。
陈好的角色确实起到定海神针的作用。
但略带妈味儿的“夺命三连问”猛然让整个气氛僵硬下来。
稍微有些破坏了观众的心情,令人联想到现实生活中一言堂的大家长。
此外,和《花少5》全员喜剧人相比,这一季显然是几乎全员“淡人”,彼此之间较为生疏和拘谨。
甚至有的嘉宾是坐在一起正式录节目很久后才互相加了微信。
团队的凝聚力和默契度是需要时间来培养,这也不得不使节目在前期的氛围上会打一些折扣。
在节目制作上,前两期的剪辑也比较碎片化,连贯性和逻辑性的缺乏,使得情节走向无头无脑,像极了旅行流水账。
而且这一季的嘉宾阵容相对比较薄弱,除了金晨、宋茜等观众较为熟悉的艺人外,其他人都没有太出圈。
即便如此,在第一期这样打头阵的节目中,字幕组也没给嘉宾的对话加上人名,导致观众根本说不清是谁在说话。
容易脸盲,容易模糊,也不利于新人荧幕形象的塑造和节目的观看体验。
当然,这一槽点在第二期已经改正过来,但对于有着绝对旅综制作经验和历史的《花儿与少年》系列团队来说,实属不该。
和第五季一样,第六季继续推出了《花少陪看团》记录下他们观看旅行时的彼此的反应,以旁观者的角度回顾花少之旅。
轮值嘴替,把脱口秀和真人秀做结合,回看当时青涩但又努力的自己。
嘉宾们看节目的reaction确实有趣。
但很显然,如果上面提到的正片里的这些问题没能解决,一般观众也不会选择去看番外。
毕竟,如果前面都不吸引人,这些戏外戏只能算作是边角料,而无法变成锦上添花的存在。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所以,看到目前已播出的几期《花儿与少年第六季》,真的去掉我们的班味吗?
答案是未必。
各种各样刻意制造的矛盾和原本不必要的麻烦,极大地影响了我们的观看体验。一路上的艰辛和曲折确实使节目跌宕起伏,但尺度过当,刻意过强,只会让人有一种被“降智”之感。
原本是为了去掉班味来看旅行综艺的,结果反倒还增加了班味。
可想而知,这心情该有多郁闷。
近些年,包括旅行综艺在内的各类综艺都在尽最大可能贴近平民视角,通过限定出行经费、不许携带助理等措施,要求明星们独立完成一趟旅行的全流程规划,还要完成各类研学任务。
可显而易见的是,如此急切地贴地飞行,如果只是停留在无限性靠近,而不能完全走进,总会有被反噬的一天。
最终变成又不接地气、又悬浮的尴尬产物。
当然,通过节目,我们也发掘出了田嘉瑞、侯明昊等理想的旅游搭子。
看到他们在花少团陷入危机或迷茫之时,能够挺身而出化解难题,还是些许治愈了焦虑中的我们。
或许下一期的花少会带给我们别样的惊喜。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