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短剧的「先天圣体」:不是低俗是通俗
娱乐
娱乐 > 电影 > 正文

微短剧的「先天圣体」:不是低俗是通俗

人性,包括消费“低俗”微短剧的观众心理,恰似一个高高在上的玻璃杯,非要验证它是否易碎本身就很危险,一旦真的打碎了,杯子也就没用了。

作者 | 牙买加的狗

编辑|小白

排版 | 板牙

关于微短剧的“提质”争议,随着有关监管部门隔三岔五地公布某些作品下架,这种争论恰恰反映出目前市场整体对一种新兴文化产品的包容空间与衡量标准,是否匹配广义的大众审美。

上周恰好讲到了前阵子爆红的中老年甜宠剧。

有一说一,类似《闪婚五十岁》《闪婚老伴是豪门》等这类中老年甜宠短剧,男女主颜值都在线,男主温润刚强、女主端庄大气。形象上确实都说得过去。

至于一直处于风口浪尖的“20岁总裁爱上45岁大妈”的某部微短剧,女主本人也在社交平台上开启自嘲模式,查阅一下她的资料,发现她本人早在本世纪初就开始出演一些电视剧,有些还是主要角色。

如今年过不惑,没想到在微短剧这条赛道上火了一把。

虽然无法评判这种知名度的含金量,但有一点可以肯定:

以上讲到的演员确实演得确实很努力。

至于网民群嘲的“逆天”剧情,多半还是编剧的问题。

就像撰文前,我花了四五个小时看了几部排行榜前列的微短剧作品,大致总结如下:

它们是某江文学的网络低配视频版。

对于整理大多数人的碎片化时间确实有着不俗的贡献。

至少,在暂时脱离现实的情况下,沉浸在不同年龄段编织的炸裂梦境中有一定的自我麻醉效果。而单纯地去指责产品制造者显然也有失偏颇,不妨把这个话题再放大一些——

掌握文娱话语权的少数审美与真实的大多数审美的冲突。

01

技术工不如熟练工

根据权威平台今年3月对头部短剧类APP的用户画像,51岁以上用户达到惊人的21%,是各年龄段中占比最高的。艾瑞咨询最新发布的《2024年中国微短剧行业研究报告》指出,40-59岁微短剧用户占比高达37.3%。

其中不难发现,中老年,尤其是退休群体的线上消费能力很高,较之通常以为的年轻用户,他们不太会对各个平台的收费进行主动比价。而年轻用户,恰恰是最计较会员性价比的。

那么年轻用户在看什么呢?

他们当然也看微短剧,只不过是“20岁的总裁爱上20岁的我”。

年龄置换,性别置换,主题还是一样。

如何评价“文化”的视觉具象化意义,在如今整个行业中都存在一个真实的悖论:

专业人士和某瓣用户认定并给予高分的影视剧作品,真正能在市场上赢得与评分相衬收益的始终是少数,而普罗大众(暂不划分年龄段)实际诉求反馈出来的,会让前述群体十分沮丧。

霸总、婆媳、逆袭、穿越……

等等以上文化产品,无论是通过影视剧还是微短剧,抑或更早的短视频内容,它们反馈的巨大市场价值会让很多专业人士破防。

一如不少目前热播的微短剧,内容浅显直白、人物动作夸张、台词肤浅幼稚。

大家都可以就这些问题一一总结,得出“低俗”的结论。

然而残酷的现实告诉我们:

低俗,才有人看。

据此也可以折射出一个现实镜像——

今天我们在所有主流平台上发声、研讨、批驳、教育的群体,只占中国内地总人口的少数。

而带动一股文化产品发展趋势的,往往是大多数。

要说明这个问题,不妨看一下目前国内几个主要社交平台的用户数据,某音、某手、某条、某新闻等在内的二十多家主流媒体平台用户群体特征——

时政社会类社交平台77.6%的用户为男性,其中36岁以上的用户占比超过40%,中年男性为主要用户群体,其中一线城市用户占比13%,二线及三线城市用户占比分别是19.6%和20.4%。

某音用户群体中,男性占比55.4%,女性占比44.6%,年轻用户占比较大,30岁以下用户占比48.5%,以24-30岁用户居多,且多集中在一线和新一线城市。

某手用户性别比例接近,31岁以上用户占主导,一线城市用户最少,三线城市占比高达22.2%。

某企鹅用户男女占比比例基本持平,24-30岁用户占比最多,一线城市用户占比最低。

某书用户群体中,女性占比高达74.4%,以年轻用户为主体,24岁以下用户占比超过四成,一线和新一线城市用户较多。

以上主要社交平台中,除了时政社会类以外,将所有数据进行重叠统计,不难发现主要用户持续下沉在新一线及三四线城市,且年龄分布较为均匀。

再结合中国内地主体经济产业的分布和实际民生,包括三产分布,可以看出新一线及三四线城市用户在文化产品消费习惯上,恰与网络流行热点一样,都呈现出“短平快”的消费特征。

其实这种消费现象始终与社会经济发展和现实生活密不可分。

毕竟在任何社会中占主体消费最多的,永远是一个社会的中低阶层。而文化产业的特征是“内容为王,形式为后”,影视文化及视频形式的特征尤为突出。

将其视为一件产品,那么“易控性”是必然考虑的因素——

能熟练操作、理解产品内容的终究是少数,流水线作业、上手即懂的才符合大众实际诉求。

02

高大上不如低劣幼

问题回到微短剧“提质”上——

与其要求行业主创先从剧本上着手,解决“误导、低俗、擦边”等内容,不如先认真看待“误导、低俗、擦边”等内容为什么数十年如一日地在大众市场上备受欢迎。

还是拿“霸总”举例,本世纪初,中国内地引进的《流星花园》一时轰动,万人空巷。以今天的眼光看,也可以将其视为古早版的“霸总文学”。

而彼时内地网文开始发展,今天我们看到的一些热门电视剧和微短剧,其内容实质依然是“霸总”文,只不过会偶尔叠加“穿越、后宫、仙侠”等元素。

从人性角度出发很容易理解:

人,往往希望通过艺术创造在某部作品中找到自己未能在现实中实现的梦想。

区别只是大家对“造梦”的梦境层次。

有的人需要这个“梦”高大上一些,镜头角度色彩情节等更加饱满一些。

有的人需要这个“梦”简单直接点,无需演技,甚至台词和情节再炸裂一些。

文化层次、受教育水平、个人可支配财富、人生经历、家庭背景、社会阶层……乃至社会发展阶段等等因素都是一类文化产品在市场上遭遇冷热效应的关键。

映射人性并积累形成独特的文化结构,成长为反映不同时代人们审美理想、情趣、模式的文化创作作品,这些在不同时代都有其共性。即沉淀出独特的文化产品接纳心态。

包括在历次热点事件的舆论场中,持极端意见的网民大多集中在三四线城市及年轻群体,他们受教育、眼界、职业、家庭等因素制约,往往无法一窥全貌。

置于目前内地整体文化产业而言,他们接纳的产品特征所映射出的就是少数群体指责的那样——

与“低俗、擦边”打成一片。

这种现象也可以延展到疫情期间发展至今的网红主播带货,与直播间销售创造经济奇迹等社会现象中。

不过在此重申,我无意站在“高端”或“低端”的立场上批评任何一方,只是客观阐述一种文化产品所带来的文化热点现象。

毕竟从本世纪初乃至更早的时代,“圆梦”才是文化产品,包括影视及后来的微短剧最抓人的制胜法宝。

此时说“提质”,为时尚早,且一直为时尚早。

因为不止是国内,国外社交平台上“不入眼”的低俗文化产品同样占据同样的主体消费比例。

今年十月份以来,海外短剧也在蓬勃发展,英语、日语及韩语地区本土短剧上线逐步增多,中国内地市场热播的短剧在海外市场同样受到追捧,如《错嫁霸总小甜妻》《死后才知,我竟是京圈太子白月光》(我写这些剧名的时候都能想象到剧情展开是什么样),两部女频情感短剧同时登上上述地区热播榜单。

从题材上看,女频情感题材是出海短剧主流,近期英文榜单上也出现了多部中年霸总题材短剧,其中《一夜幸孕,闪婚老伴宠上天》闯入英文榜TOP7。

而从创意和题材上解析,日文地区更偏爱人物逆袭+英雄救美的创意组合,韩文地区则专宠虐恋及家庭伦理。其中情感拉扯类的创意在海外市场颇受欢迎。

至于以上各短剧的受众分析可以看出,女性观众略高于男性,大致比例是6:4,年龄主要分布在25-35岁。可见,海外短剧受众主要为青年女性群体。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逆袭+爱情”,尤其是实现“阶层跨越”的逆袭+爱情,是海内外短剧受众共同的追捧点。

即本文前述——

在任何社会中占主体消费最多的,永远是一个社会的中低阶层。而文化产业的特征是“内容为王,形式为后”,影视文化及视频形式的特征尤为突出。

变化只是这类新兴产品正在从“内容为王”走向“形式为主”。

和时兴过的影视剧(包括网大网剧)一样,微短剧也渐渐陷入了千篇一律的滥觞中。

03

喊口号不如去行动

如果在短剧中提升演员的演技,精炼台词,会不会让部分微短剧摘下“低俗”的帽子?

据我所知,上述某部中老年甜宠剧的女主演已经参加了业内演技培训班。

旨在提升演技,进一步获得观众认可。

那么对于微短剧霸总甜宠(不分年龄段)题材有所帮助吗?

实际上作用不大。

大多数此类短剧的忠实拥趸,其实并不在乎演技,而在于在剧情中找到“凌虐反派”“扬眉吐气”的爽感。

如果真的像某些业内人士呼吁的那样,让“绿色微短剧”实现落地,主题健康、有益、树新风、扬正气……还会不会有人看?

我保留意见。

一切问题归于人性的诠释就很好理解:

人性,包括消费“低俗”微短剧的观众心理,恰似一个高高在上的玻璃杯,非要验证它是否易碎本身就很危险,一旦真的打碎了,杯子也就没用了。

理论上消费市场可以培养,但这需要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最终结果同样和社会发展、民生状态、经济水平、群众思潮和人文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仅凭简单的“移风易俗”在微短剧中实现“正确导向”,短期内实现的可能性不大。

实际上不只是微短剧方面,在其他一些“剧本杀”中观众也往往很双标:

比如一些明显摆拍的见义勇为的视频会被网民群嘲,人们知道这是剧本。而霸总甜宠也是剧本,甚至逻辑上都很难自洽,人们却能欣然接受。

正是因为后者满足了“寻梦”的需求。

引导微短剧故事走向,在其中植入积极正面的价值观,需要的不止是编剧技巧,还要符合主流观众对现实的真实感受。

这也是此前我一直认为的,大厂涉足微短剧市场可能带来的好处:

让一批有水平的编剧参与到微短剧的拍摄中,把故事编排得依然很炸裂,但总体走向是正向积极的,或许可以避免微短剧逐渐被某些作品污名化的趋势。

但先决条件还是“下沉”——

创作者要下沉到真实的生活中。

了解群众所想所思所感,认真分析矛盾的聚焦点,巧妙安排情节推进的合理性。

最重要的是,不脱离群众。

也许未来在微短剧这个市场层面,依然可以看到精品,而且是雅俗共赏的精品。

现在,我们更需要沉下心来,不带偏见和歧视地,认真看待永远年轻的霸总与“老娇妻”从网文时代活跃到现在的客观现实。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