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37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入围了五部华语片。
开幕当天晚上的《我的朋友安德烈》,导演董子健、主演刘昊然、殷桃上台对谈,两位小演员迟兴楷、韩昊霖也到场与观众见面。
开场前看到刘昊然和董子健坐在离自己不远的地方,当然,影迷也迅速发现并将刘昊然包围。
在映后,董子健表示从入行开始一直都想当导演,在拍另一部电影(《刺杀小说家》)时,制片人给他看了《我的朋友安德烈》的原著,让他决定拍这部电影。他试图通过这部电影提出一些问题——我们都很怀念自己的童年,但很多事情却被忘记了,很多朋友不再联系了,所以他把这些感受写进了剧本里,想和观众探讨这些问题。他很开心第一次拍电影就来参加东京电影节并入围主竞赛单元,但也很忐忑。
作为多年好友,刘昊然也是先因为董子健,开始接触这个原著和剧本,里面的寻找与失去很打动他,他认为是“一个好导演和好角色找到了我”。
在刘昊然曾经的传记里,他描写董子健懒惰,有观众询问现在是否还这样认为,刘昊然表示写书的时候自己还很年轻,其实董子健是表面懒惰实际勤奋,两人因为年龄差距不大且教育背景相似,所以当他看董子健的剧本时很容易进入。
殷桃表示之前看过很多董子健演的作品,很欣赏他的表演,片中这个母亲角色很神秘,让自己很有兴趣。
董子健参与过许多文艺片的创作,从出道就在多位大导的剧组学习,自己做导演的时候自然融入了相当多的经验,他会用摄影和音乐进行表意,视听上有构思的戏份不少,配乐有陌生感又有记忆点,给到了影片幽冷又节制的气场和氛围。这种幽冷随着故事真相的解开,在影片后段也显得更为突出。
这次小安德烈用韩昊霖用对了,这个孩子演戏总像个大人,而在李默内心深处的安德烈,正是有一种看尽自己的力量,二人最终的对望,安德烈小小的身体里仿佛有一个超越时空的老者在看着李默,将他击穿,让他终于找回了一切。这一刻的共鸣很强。
刘昊然和董子健此次也是友情升华,想了想,他俩居然还真是首次合作电影,刘昊然在这部电影里重回颜值巅峰,且回到了一种非常干净纯粹的表演状态里。
影片最终获得最佳艺术贡献奖,这也是华语片在东京电影节经常斩获的一个奖项,《老枪》《白云之下》《暴雪将至》《不成问题的问题》《转山》《观音山》《父子》《天上的恋人》都拿的是这个奖。
华语竞赛片、赵德胤导演的《乔妍的心事》,国内已经公映。
该片最有趣的正是赵德胤的视角,因为融入了他的前作《再见瓦城》和《灼人秘密》的类型元素,只不过“再见”成了“回到”,“秘密”成了“心事”。一边是云南边陲往事,时代悲剧与父权共同对姐妹俩进行了压迫,女孩们的反击,带出了今年大银幕上最骇人的一个意外死亡场面,看得人头皮发麻;
一边是身在北京的内娱女星“塌房”困扰,看似风光富贵的背后,是一层又一层来自不同阶层男性的剥削与胁迫。两个不同时空里都发生了“反杀”,乔妍的心事不仅仅是姐妹共用身份带来的麻烦,还有更深层更隐秘的阴霾。
除了讲述女性故事之外,影片更重要的是对身份认同的剖析,大乔和小乔姐妹俩重逢时对彼此的迷惑,以及相互暗战,都是出于一种因阶层落差而产生的对立与警惕,小乔从边陲之地一步步走向城市的中心,好不容易获得了小时候得不到的存在感和被关注的体验,却反而越来越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而解开这份心事的方式,正是找回自己最初的“身份”,也就冲破了一开始的对立关系。
性别和血缘,最终战胜了阶层立场,这是很多同题材电影里比较罕有的表达,影片的结尾可能会被一些观众不理解,实际上想想,这不就是当下被认为最舒适的女性状态吗?远离男性盘剥,不再作为被凝视的对象,和自己的孩子(且是女孩)、姐妹自由地生活在一起。至于你觉得是否真实,恰恰取决于你的价值观和逻辑。
从演员角度来说,赵丽颖可以演戏中戏里的戏份,是一件很幸运的事,也让小乔这个角色的含金量上升,因为戏中戏的设置可以多多少少超出影片中的现实逻辑,给演员一些在其他地方不会有的表现空间。
《女儿的女儿》,主竞赛单元又一部华语片,此前已参加多伦多电影节,不过手法上没太多技巧,主打一个托演员。
片中有许多一镜到底的大段表演戏份,尤其最后张艾嘉和林嘉欣的一场对手戏,确实是表演评奖之选。张艾嘉一点点将艾霞的人生和每个阶段遇到的困境在这一场戏里和盘托出,表演的状态、层层递进和表达,堪称完美。林嘉欣也是状态很好,她说英文真的很酷!李雪琴脱口秀两次出现,很惊喜。最终本片未能获得东京的奖项。
五部主竞赛单元华语片中,个人最推荐的是翁子光的《爸爸》。
这部新作依旧是《踏血寻梅》的调性,铺陈日常,打乱时序,用情绪性剪辑,让观众代入到主人公的生活氛围里,体会他们的心绪。不同的是,前作剖析孤独的来源,多少能让人理解罪案发生的因果逻辑,但这部作品却更残酷,它说的是明明一切好好的,明明家庭生活很幸福,为什么这样的悲剧发生在主人公头上?他想问为什么,观众也在找寻答案,但其实就是没有答案,那他该如何面对这种真正的无常,真正的恐怖呢?他该怎样继续他的生活?还有改变自己和儿子命运的可能性吗?
开头阮永年(刘青云饰演)出场时,被记者追问怎么回事,他说“我知道怎么回事的话就不会让这件事发生了”,他的样子无比麻木,如果代入到过去的观影经验里,他可能是个有问题的爸爸,所以才会发生事件。然而当我们看下去,回想起这个开头,才意识到他说的是真话。多少次午夜梦回他一定都在反复回想到底哪件事出了问题,如果当初能弥补就好了,但实际上每件事每个回忆都不构成“问题”,它们似乎在累积什么,但根本无从察觉。当你意识到这点的时候,就觉得,太恐怖了,只能认命。
认命之后决定承受一切,不断用各种方式找出路,阴差阳错又加深痛苦。在最后他还是决定在情感上帮助儿子,这是一个父亲的选择,也是他面对唯一亲人的选择,无从指摘,但注定,外人很难用自己的道德底线和价值判断去衡量。
看这部电影的时候,体会到一种彻头彻尾的绝望。它比那种撒狗血煽情反复剥开伤疤让你看的电影,更让人痛。在这一点上,翁子光导演的这两部电影,真的很厉害,他有从庸常里发现无常,又解剖给你看的能力,这点真的很罕见。
刘青云很棒!他演了一个伴随着叙事时序错位而充满不确定性的角色,但他又是如此确定地表现出了一切。他的痛苦,他的不解,他的悲愤。影片没有去揣测凶手,而是把焦点放在事件中的爸爸身上,因为他代表的是常人、大多数人,也因而让这部电影如同海平面下汹涌的浪,冲击着人的内心。
最终本片未能斩获东京电影节的奖项,不过也可能是在日片的语境下去看,题材并不算新鲜吧。
本届东京电影节的最大赢家,是吉田大八的《敌》,拿下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演员三奖。请注意,在东京电影节,大奖和单项奖归属是可以重复给同一电影的,这点和戛纳不一样。
该片第一轮放映后,记者们就笃定会拿奖,并且也应该会进入日本国内如旬报十佳这样的榜单。它的内容极具当下性,无论是议题的囊括还是情绪的彰显,都很丰富,形式上也远远领先于几部华语竞赛片,可说获奖是实至名归的。
《敌》的故事其实有点复杂,一个大学教授退休后,进入了舒适自由的独居生活。刚开始一切看似井然有序,他每天自己做饭、写作,会接洽演讲工作,还有年轻的红颜知己登门拜访,又与更年轻的女学生攀谈,惹起他的遐思。
然而就在这种日常生活的不断推进下,他的状态一点点崩坏了,身体出现问题,工作被迫停滞,意淫年轻女人还被死去的妻子在梦里发现,而他的梦境也越来越多,发生了种种不可思议的内容,一个接一个的梦中梦,逐渐打破了与现实的影像界限,以及不断在电脑屏幕上接收到“北方的敌人要打过来了”的奇怪讯息,都让他趋向死亡。
这是一部“老年危机”电影,用一种叙事诡计表现人老去和死亡的过程,一切向着不可回旋的坏方向发展,但人物塑造却有吉田大八特有的幽默感,可说是一部戏谑又哀伤的电影,是今年必看的一部日片。
最后来说说大家最关注的华语竞赛片《小小的我》。被认为是国内最有天赋和能力的青年演员,同时也是顶流演员,易烊千玺选择饰演一个脑瘫患者,必然是大家都想一看究竟的。
本片最终获得观众奖,也就是由电影节公众场的观众投票选出来的奖项。
这部电影不是一部苦情戏,而是被饱满的生命力和充沛的感染力笼罩,幽默又温馨,基调非常积极。它讲述了20岁的脑瘫患者刘春和,在高考后暑假发生的故事,以此揭开了他复杂而多面的人生。
刘春和试图走入社会寻求尊严,也对喜欢的女孩产生了情欲和幻想。尽管社会对残疾人有包容度,但终究会遇到很多误解、麻烦和失落。他与母亲的关系变得复杂,好在外婆一直用豁达的精神陪伴着他。
春和在他人生目前最重要的夏天,坚定诉说着:再渺小的我,也拥有完整的人格。
易烊千玺实在太好了,影片最大看点也确实在他的身上。他将自己完全投入到刘春和的诠释之中,不遗余力,不惜形象,让观众去关注他的喜怒哀乐,形成人文关怀和社会价值。
他首先要把刘春和因身体机能残缺而形成的面部和肢体状态呈现出来,这本身就很有难度,然后他要在此基础上,完成诸多大起大落的情绪戏份,以及内敛的心理戏份,对比他过往的表演,此次在技术层面更加进阶,相信也是做了大量观察功课和排练,才能做到这个程度。
导演杨荔钠和编剧游晓颖,两位优秀的女性创作者,令片中的女性视角同样强大,她们塑造的外婆、母亲和雅雅等女性角色也都丰满多面,不是完美人设,无法一言以蔽之,她们对男主角的表现也格外细腻柔软。在这些外部角色与情感的层层包裹之下,刘春和就像在我们身边真实存在的一个人,你想关注他,关心他,体会他,理解他,察觉他哪怕只流露出一点点的敏感思绪和情绪,包括他最脆弱的时刻,向死而生的时刻,寻求尊严的每一个瞬间。
此次,国内记者朴素的愿望,当然是希望易烊千玺能拿下东京影帝,引爆一个新闻点。不过可能在评委看来,在外部形态展现上要花去更多精力的表演,不如《敌》的男主角长塚京三那么深刻和内敛,后者已经79岁高龄,他的阅历和经验,与角色相辅相成,这点是年轻的千玺和春和无法比拟的。
附:第37届东京电影节获奖名单
【主竞赛单元】
金麒麟大奖:吉田大八《敌》
评委会大奖:伊万·加奥纳《再见了,朋友》
最佳导演:吉田大八《敌》
最佳女演员:安娜玛丽亚·沃特鲁梅《非法交易》
最佳男演员:长塚京三 《敌》
艺术贡献奖:董子健《我的朋友安德烈》
观众选择奖:杨荔钠《小小的我》
【亚洲未来单元】
最佳影片:艾米娜·耶尔德勒姆《白天是阿波罗,晚上是雅典娜》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