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孚:李小龙电影曾让毛泽东落泪 他内心强大自负
列孚
凤凰网娱乐讯 值此李小龙逝世四十周年,凤凰网非常道独家专访香港影评人列孚,他盛赞李小龙以“独特的魅力”造就巨大的影响力,并为李小龙强大内在修为而震撼,直言在李小龙内心中“我就是第一。”
以下为访谈部分文字实录:
凤凰网:列孚老师,第一次接触李小龙电影的时候,当时最直接的感受是什么?
列孚:最直接的感受,我小时候在广州已经看过很多香港电影,而且都是公开在电影院里放映的,大多都是粤语片。因此,对香港电影,那个时候不能说是认识,只能说是看过,也不算少。后来到了香港,李小龙这个事情发生以后,后来再看那些功夫片,从来没看过这样的电影,中国到解放以后把这种东西叫“武术”,而且也没有了师徒制,全都是体育大队里的那种教练了。
凤凰网:现在像成龙、李连杰、甄子丹,他们也都在国际上有很好的声誉,但是外国朋友比较喜欢的只有一个李小龙。虽然那些电影也挺好看的,但是把一个功夫明星当英雄的就只有李小龙。
列孚:对,所谓西方世界价值观,强调个人比较多,而且李小龙是以弱胜强的形象出现,作为一个英雄的时候,外国人会比较崇拜。同时,他们没有见过,它跟西方流行的拳击又很不一样,那种意境也好,尤其是师徒关系的一种东西,西方电影是比较少有的。但是中国的文化里面比较强调这一点,中国文化里的师徒关系、师徒文化绝大多数都是通过功夫片或者武侠片体现出来的。因此,对于西方人来说,一方面是东方的一种习惯性的一种东西,或者慢慢看多了以后,他们就觉得这个东西会让人起码有一种魅力在里面,吸引他们去学,去看。同时,甚至在欧美,都到中国人开的武馆里去学,后来中国大陆改革开放了,又跑到中国大陆来学,都有这个情况。
今年刚好是李小龙去世四十周年,这个月的21号就是李小龙去世四十周年。我想,香港电影也好,或者在李小龙的心目当中,等等,都会有一些纪念活动吧,这个肯定是会有的。
凤凰网:其实李连杰也有师徒关系在,他们恰恰却没有成为像李小龙这样的人。
列孚:李连杰出名是少林寺,作为出家人,出家人有出家人的戒规,这种戒规跟李小龙的那种比较强调、比较自我,你要注意到李连杰拍的《少林寺》那种电影,暴力感没那么强,血腥感没那么强,不会把人家打到眼睛爆了、鼻子歪了,诸如此类不会有的。而且李连杰拍的是武侠片,尽管他也有拳脚功夫在里面,但是比起李小龙那种更富于雄性的表现来说,无疑李小龙要比李连杰更强。而且李小龙本身也有他的一定国际背景,他留学美国,在好莱坞也拍过一些电视剧,拍过《青蜂侠》,同时在美国已经有了老外的徒弟等等,诸如此类,综合起来就形成了李小龙本身的影响力要比李连杰大。
而且我们不能忽视,李小龙之后有一个成龙,成龙的出现要比李连杰更早一点,而且他对国际市场的开拓要比李连杰也更大一点。所以,他的影响力就要比李连杰更强。这都跟电影工业本身的发展有关系,不能单纯地从动作、功夫、武侠这个动作类型电影去看一个演员本身的影响力,跟背后的工业系统也有关系。
凤凰网: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李小龙将香港电影推向国际。
列孚:其实严格来说第一个打进世界西方市场的功夫片并不是李小龙,而是上市公司出品的一部《天下第一拳》,具体是1969年还是1970年,具体年份要查一下才清楚,那个时候有一个叫罗列(音译)的人拍了一部功夫片,这是第一部发行到世界,所谓“世界”主要是欧美,第一部发行到欧美市场的动作片,叫《天下第一拳》。当然,罗列本身也不是真正学功夫出身的,只是在演员里面他很快地能够把那一套东西学到手。但是真正打进世界的还是李小龙,从《唐山大兄》,到《精武门》、《龙争虎斗》等等,其实他拍的电影并不多,他的成名电影不多,但是造成影响非常大,1981年我参加一个电影活动的时候,在罗马一些电影院看到还有中国功夫片在放映,其实那个演员不是李小龙,发行方还是把“Bruce Lee”这个名字打出来,其实那个演员叫戚冠军。
凤凰网:我知道,他不算冒充,他就是一个演员。
列孚:对,他本身也是武打演员,但不知道为什么西方发行商就把他成是“Bruce Lee”。而且李小龙的电影也去到非洲了,那个时候的非洲还是不相信李小龙真的死了,只是说电影公司宣传的手法等等。所以,成为一个传奇。
凤凰网:您觉得他的死是不是在某种程度上也成就了他?
列孚:也不是,在没死之前本来就很厉害了,为什么他能够拍好莱坞的电影,《龙争虎斗》这样的电影,都是好莱坞制作的。只是死增加了他的神秘感。
凤凰网:现在全世界各个地方的人都那么崇拜他,怀念他,是他的某种精神让大家很崇拜,还是他本人呢?
列孚:综合性的因素,都有。他本身打拳的风格,他强调的是寸功,一寸之内就发功发力,就把你击倒,而不是左勾拳、右面勾拳,不是那种东西,也不是靠腿,尽管他腿功也很厉害,他也有一个外号叫“李三脚”,很短时间内霹雳啪就把对方给打倒。但是我觉得他大都里面的进度或者是他特有的脚步,他是弹来弹去这样跳动的,他这个其实又结合了西方拳击的步法,但是他打的并不是西方拳击的东西,他在打的时候那个吼叫是比较特别的,“嘎喳,嘎喳,嘎喳……”这样叫的,那是靠配音在后面给他的功夫。
当然,还有角色所给他的魅力,那种进取,同时也有中国儒家某些东西,一种宽容,就和黄飞鸿一样,黄飞鸿也是很儒家的一代宗师,他总是宽恕待人,跟他的对手都会有这样的一种心态。所以,糅合了诸种因素在里面,就形成了李小龙这个人所谓巨星的魅力,再加上他后来神秘地死去,就形成了李小龙本身的形象。
凤凰网:单纯从他的影片本身来说,是否符合当时香港影片的审美?
列孚:肯定会有,因为后来很多人在模仿李小龙,太多的人在模仿李小龙,后来所拍的《李小龙传记》等,具体片名我都忘了,反正好几部都是拍李小龙故事的,甚至有人把李小龙拍到不到一半,叫《死亡游戏》,还把它所谓拍完了,都会有。那么,除了他的商业价值以外,更重要的还是这个人物形象本身所造成的巨大影响力,才会有市场在里面。而且根本上来说是一种独特性,人家没有的,只有他才有的东西,而恰恰这些东西产生了和其他刚才所讲的综合因素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就形成他独特的魅力,更加强烈了,这是别人所没有的。
凤凰网:他改变香港电影吗?
列孚:从市场上来说是改变了,之后很多功夫片大量地出口到世界各地,有些电影公司就专门为西方市场,而不会在香港放的一些功夫片,都有。
凤凰网:就您当初所有的经历,您觉得香港人把他当成香港人的符号,还是当成离香港人很近的人?
列孚:两个都差不多,他应该是香港人的一个符号,你有没有去过香港的星光大道,那儿就有一个李小龙的雕塑。因为香港法律太周到了,太健全了,所以现在李小龙的故居,把李小龙故居买下来的商人想把它捐给政府,但是根据相关法律等等,很复杂,结果还捐不了,因为香港政府又提出了“诸如此类”的法律,我已经把房子给捐出来了,你还要我再给一些钱做符合规矩的一些事情,商人就会觉得心里不爽。这是另外一方面的问题了,但是你会看到李小龙在香港的故居,物业的业主也愿意把它捐出来,香港要把它成为所谓故居纪念馆也好,什么也好,它被成为一个地标吧,要是能够成为一个李小龙故居的纪念馆,它肯定就会成为香港地标性的东西。
凤凰网:有的时候,他在现实之中的影响力,现在归结于商业符号更明显,您觉得从一个精神图腾到最后变成通用了LOGO,其实这些都和李小龙关系不太大。
列孚:这是没办法的,市场化的现实中有一点点的价值都会被利用上,这个不奇怪。但是我觉得市场归市场,李小龙归李小龙,李小龙的形象和这个市场,只是有被人按照市场规律去利用而已,就是这样子。
凤凰网:据说毛泽东的看过李小龙电影?
列孚:对,这个事情是我讲出来的,我们也理解那个时候中南海调片进去看,这肯定会有,毛泽东不会跑到电影院去看电影,包括中南海的其他领导人等等都是。刘庆棠去年已经去世了,她说好多电影都从香港调过来看的,后来毛泽东知道了有李小龙这个人物和他的电影之后,就想看他的电影,新华社香港分社(现在叫中联办)接到中南海通知以后,哎呦,要看李小龙的电影,新华社有关的负责人就找关系。那个时候有一个大律师,新华社通过这个大律师去找到邹文怀,“李小龙的电影我错过,我没看过,拷贝给我看看。”他是大律师嘛,OK,就借给他,其实他一下子就马上送给新华社了,新华社马上就空运到北京了。结果没想到毛泽东看了又看,后来时间长了,邹文怀问他,“我的拷贝还没还给我?”“没有,还没看,没时间看。“哇,已经很久了,还这样子?”邹文怀就追这个大律师,大律师就只能追新华社了,“喂,老板追我要拷贝了,让北京看完以后马上送回来。”据说刘庆棠也有陪着毛泽东一块去看,应该是中央政治局常委那些人都有看,据说第一次看的时候毛泽东已经流泪了。但是具体是看哪一部,我不太清楚,我估计可能是《精武门》,就是这么回事。
凤凰网:从七十年代看到这个片到我们看到,片子中有一个很奇怪的地方,你什么时候看,你都不觉得它时髦,但是你一直看,它永远也不过时。
列孚:这就是我刚才讲到的,有他不可取代的独特性在里面,跟这个有关系。
凤凰网:香港人会因为他文武全才,而且有很好的表达能力而喜欢他。
列孚:而且他性格一直很自负,他只是没有像中国说的“老子是天下第一”,他只是没有这样讲而已,但是他内心世界就要这样子,“我就是世界第一的”。
凤凰网:他有朋友吗?
列孚:有,小麒麟那些,有一个演员姓刘,跟他都是好朋友。
凤凰网:但是我觉得香港和内地人对他都挺宽容的,像成龙的“小龙女事件”,大家就哇塞……但是他在去世的时候,很多报纸登红颜知己,非常明显的词语,大家都很默认了这个事情,您觉得这是什么原因?
列孚:毕竟李小龙的影响力太伟大了,成龙只是第二个,第一和第二之间好像只是一和二的差别,但是这个一和二的差别距离就太大了。他不像李小龙,李小龙一方面是角色本身给予他的一些色彩,同时在动作处理上他的那种酷,那个时候没有“酷”这个词,现在有了,很酷的那种东西,这种酷的东西从那个时候一直到现在,没有人比他能够更酷了。这个酷的镜头、那种吸引力和神采是无人取代的,但是像成龙那种杂耍式的东西,集合几个杂技团的演员来演,同样的动作都可以做出来,但成龙现在年纪大了可能不会了,就像《警察故事》、《A计划》那种拼命的镜头,这是值得敬佩的,从高处这样摔下来,在《警察故事》里大商场灯柱滑下来诸如此类的东西,他不怕死,敢于牺牲,这些镜头成龙是很厉害的,但是这并不是无人不可取代的,同样我相信其他的演员在有这样条件的时候也会敢于这么做。
同时,李小龙那个时候在香港没有经纪人,成龙那个时候已经有经纪人了,经纪人在背后给成龙的包装,作为圈内人来说是能感觉到的,因为他平时生活习惯怎么样、他讲话的语气怎么样,他们都比较了解,但是一到公众场合,到荧幕上的形象,大家感觉成龙是一个不抽烟、不喝酒、不进粗话,很健康,很正面的一个形象,他的所有电影都是这样的,他也没有演一个小混混的角色,我们圈里人都会清楚这是背后经纪人给他的包装,他要接剧本的时候一定不能有这些、那些,这就变成了包装世界里的一个形象,跟李小龙本来的形象也有一个差距。
同时成龙本身读书也不多,能够讲出来的东西,跟李小龙讲出来的东西,表现出来的整个世界,都不一样,很不一样。诸如此类吧,所以就形成了第一和第二之间的差距比较大,我个人的看法是这样的。
凤凰网:他对于香港电影的影响,包括香港电影对于国际上的影响,除了票房之外,是他带动了香港演员到欧洲、好莱坞的发展吗?
列孚:具体来说,我感觉是两个方面,第一,把动作片这个类型带到全世界,把香港类型动作片带到全世界,所以才出现有些功夫片只拍给外国人看,香港人看不到的另外一个电影世界。那么,让它成为一个主流电影人中很重要的一个类型电影。第二,他的确是把中国文化带到全世界。这绝对不是假话,自从李小龙以后,西方人以为中国人都会懂中国功夫,那个时候一些留学生到外国被人家欺负的时候,他只要一扮李小龙这样的动作以后,尤其是黑鬼(所谓黑人)就马上跑掉了!(笑)
因此,说明中国功夫属于中国文化构成部分的时候,向世界推广,向世界宣扬,让世界认识中国文化等等,他都在里面起了很大的作用。后来更影响到很多老外在中国学功夫,或者是在当地中国人开的武馆里学功夫,有关的纪录片、专题片都拍过不少,甚至影响到好莱坞也在拍功夫片,最近的《太极侠》,《黑侠帝国》就请了袁和平去当武术指导,等等,这对电影工业的发展,李小龙起了这么一个作用在里面。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凤凰网娱乐微信
揭开明星的隐私往事,每天为你分享一段八卦谈资!
相关专题: 李小龙逝世40周年
相关新闻: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娱乐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1209903
1火车上的艺考女生[高清大图] -
1159808
2[独家]小彩旗回家过年图集曝光 同杨 -
1148802
334岁殷桃新话剧挑战“全方位”激吻[ -
1109914
4港媒:大陆国宝级影帝澳门豪赌 欠债千 -
1086081
5柴静家族曝光:曾祖父是秀才 -
928959
6孙俪怀二胎挺孕肚踩高跟鞋出席活动[高 -
894566
7话剧《茶馆》开启三地巡演 濮存昕杨立 -
890425
8林志颖千万跑车被撞毁 友人驾车酿车祸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