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英若诚:在狱中仍然寻找幽默和尊严

2012年02月02日 15:33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作者:刘芳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在最没有幽默感、没有尊严的情况下找到幽默感和尊严——无论是在监狱的铁栏杆后面,还是中国现代最动荡不安的政治历史的后台上。

在上世纪中期国内纷至沓来的政治运动里,有那么一个人,因无妄之灾而入狱,在监狱里却想方设法让自己在体力和精神上都忙起来,或是跟着狱友学酿酒、腌酸菜、孵小鸡,或是尝试着用仅有的材料做餐具、造围棋、磨针制线。

他甚至硬生生从无到有做出一本《毛主席诗词》来。纸是监狱下发用来交代罪行的;笔是自制的,从其他犯人的羊皮外套上取出山羊毛,再从旧尼龙袜子里抽出线来扎的;墨是劳动染布时藏的一点黑墨粉,加水调兑而成。

之所以要以毛主席诗词为内容,是因为即使被发现,狱卒也没办法找茬儿。

“我看到这段内容的时候忍不住直流泪,不是为他被捕流泪,而是他在监狱里做了那么多事。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老导演蓝天野对本刊记者说。

这个人就是英若诚,北京人艺的老演员,蓝天野的同侪。知道他的人也许记得话剧《茶馆》中的刘麻子,电影《末代皇帝》中的战犯管理所长,或者电视剧《围城》中迂腐的大学校长高松年??又或者,因为他是影视演员英达的父亲。

2003年英若诚因病去世,终年74岁。根据他生前在病榻上的英文口述整理出的自传2008年首先在美国出版,中文版《水流云在—— 英若诚自传》不久前在国内面市。   

“他还在为曾经的信仰说假话”

“我对那种从头写到尾的自传有点儿看烦了。所以决定我的传记从我人生的中段开始。我一生中最离奇的就是一九六八年被捕蹲了三年大狱。”自传开篇第一段写道。

他是以“美帝特务”和“苏修特务”的双重罪名被判刑的。而这三年牢狱生活的讲述占据了全书的三分之一。

英若诚想搞清楚监狱的空间有多小,监狱里发了一本《毛主席语录》,封里有出版社提供的该书精确尺寸。英若诚就用它当尺子计算出:每个犯人占据的空间只有36厘米宽。

身陷囹圄的他对自由生活里的种种日常事物抱有浓厚兴趣,向牢里的各色人等学习,从做豆瓣酱到辨认雌雄小鸡再到和水泥,听来方法后,他用密密麻麻的小字抄写在自制的笔记本上。“烧羊肉:先红烧,汤快干时取出,去水汽,素油炸之”,满纸都是此类生活诀窍,似乎与枯燥匮乏的监狱生活毫不搭界。

如今这些笔记都被收藏进耶鲁大学博物馆,用英达的话说,“作为人类共同遗产的一部分,看看人在那种迫害下还能有什么样的火苗迸发出来。”

“我做这类笔记的目的很简单,为出狱后我和家人准备一条生活的途径。另外我也有信心,世道总有一天会变。”英若诚在自传里说。

“他对生活永远保持乐观态度”, 英若诚口述整理者、美国戏剧系教授康开丽(Clarie Conceison)在前言中写道,“在最没有幽默感、没有尊严的情况下找到幽默感和尊严—— 无论是在监狱的铁栏杆后面,还是中国现代最动荡不安的政治历史的后台上。”

而身为英若诚的儿子,英达对此有着不尽相同的理解。

“父亲讲这些事给我的时候,我才十一二岁。岂止是轻松幽默,简直是让我向往,心想我要是也能去蹲大狱就好了。”那时英达觉得父亲就是去“玩了几年”,直到多年后听其他长辈谈起这段历史,才知道远不是那么回事。

口述中英若诚说狱中没有殴打,只有偶尔的罚跪。但英达后来得知,挨打是当时狱中非常寻常且初级的惩罚,他的父亲就曾多次挨过重打,更别提狱里还有颈铐、背铐—— 从脖子或背后绕过铐住手,几个月都不松开—— 等酷刑。

“我才发现他还在为曾经的信仰说假话。”英达对本刊记者说,政治在父亲那代人生活中占有的比重,远远超出自己的想象,尤其这段政治迫害的经历对父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以致直到晚年英若诚还会梦到政治色彩极浓的场景。

[责任编辑:周舞阳] 标签:英敛之 1986年 1950年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