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更多
  • 娱乐首页
  • 返回专题
  • 独家影评
  • 网友留言

《妈咪》:25岁天才导演扒开银幕挑逗观众

《妈咪》

导演:泽维尔-多兰

编剧:泽维尔-多兰

主演:安妮-杜尔瓦勒/Antoine-Olivier Pilon/苏珊娜-克莱蒙

类型: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加拿大

片长:140分钟

评分:8分(满分:10分)

预测:

金棕榈奖、评审团大奖、最佳导演(泽维尔-多兰)、最佳女演员(安妮-杜尔瓦勒/苏珊娜-克莱蒙)

近几年戛纳的最佳导演都在捧一些名不见经传的新导演上位,多兰胆敢在诸多大师面前炫技,玩弄用画幅表现情绪的招数,表现力和他的男主角在电影里一样,恣意飞扬,让大师环绕略显拘谨的场面有所释放,说不定能脱颖而出受到评委注目。加上他阐述母子关系的题材,恐怕能唤起女性评委们的母性。

安妮-杜尔瓦勒曾主演过《我杀了我妈妈》,也是多兰的缪斯女神,她在片中要饰演一个易怒、笨拙却又深爱儿子的妈妈,需要说机关枪式的台词,展现矛盾多变的情绪,做得相当投入。另一位女演员苏珊娜-克莱蒙同样出演过《我杀了我妈妈》,此次她饰演一个有语言障碍的女人,也非常到位。

观影反应:

在公认的“高逼格”大师戈达尔的新片之后放映,向来班门弄斧的多兰似乎吃了大亏。但没想到,这次他的表现令记者们惊讶。

观影过程中,当男主角将1:1的画幅拨开变成16:9时,全场爆发出激动的掌声和尖叫,无疑大家都被天才多兰挑逗了。而结束后的两次掌声也说明,第一次入围戛纳竞赛单元的25岁多兰恐怕真的成为了金棕榈的种子选手。

《卫报》认为多兰在近乎充满垃圾对话的电影里,展现了意想不到的性感和惊人的情感深度。《综艺》认为这是一个有趣却又令人心碎的故事,两位女演员的表现非常动人。

剧情:

一个丧偶的单亲妈妈Diane,独自抚养她患有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症、时常忍不住做出暴力行为的儿子,当一个女邻居自己进入到他们的家庭时,她找到了平衡和新的希望。三个人度过了难忘的时光。

评论:

年仅25岁的加拿大导演泽维尔-多兰入围了戛纳竞赛单元,从“导演双周”到“一种关注”,到威尼斯竞赛单元,再折回戛纳竞赛单元,可谓是连环升级,他资质优秀,一直被认为是有望成为“大师接班人”的天才青年导演。

多兰的前两部作品《我杀了我妈妈》和《幻想之爱》有一些自传性质,到了《双面劳伦斯》,他释放出尝试爱情史诗的野心,《汤姆的农场旅行》则转变为带有惊悚悬疑元素的剧情电影,他被中国影迷认为受到了王家卫的影响,喜欢用高设计感的不规则构图,用多种风格的动听音乐搭配慢镜头。

要评价他的新作《妈咪》,就不得不提到他的处女长片《我杀了我妈妈》,一样的母亲安妮-杜尔瓦勒,一样插入的女性苏珊娜-克莱蒙,一样从头到尾激烈争吵又有温馨一面的单亲家庭,一样对立、狂躁而又相互依赖相互深爱的母子关系,不同的是,多兰不再局限于站在少年角度的喃喃自语,而是建立更多的叙事、更充分的细节和更动人的力量,并且站在母亲的角度看待更多问题。

《我杀了我妈妈》虽然在夸张的自语中,有些放大了青春的反叛、躁动,但由于技巧的华丽,不失为一部好看、有趣的电影。在这部电影里,多兰将母子关系拍成了一种近似恋爱的感觉。《妈咪》是对它的延续,片中的母亲Diane大大咧咧,看起来非常不成熟,抽烟喝酒满口脏话,却有一颗不服输的心,儿子Steve患有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症,很容易进入一种失控的状态,做出暴力行为。影片开场,就是母亲去管理所将儿子接出来,但两人的相处时刻处在爆炸的边缘,Diane担心Steve又惹是生非,Steve却想表现自己对妈妈的爱。在无数次争吵过后,Steve告诉妈妈,自己非常爱她,这辈子都不会改变,但妈妈却明白,自己只会越来越爱Steve,Steve随着成长只会对她的爱越来越少。

这个时候,女邻居Kyla出现了,这个患有失语症的高中老师,随家人一起搬到了Diane家的对面,在家的时间她总感到无聊和漫长。认识Steve和Diane后,她被这个家庭的热情感染,逐渐打开了心扉,也帮助需要打工挣钱的Diane照顾Steve,为他上课补习。此后,三个人经历了一段愉快的日子。

不过,幸福并不长久,由于Steve暴力伤人的后续还需要有一大笔赔偿,Diane开始考虑接受一个对自己有好感的男人,从而填补亏空。这件事引起了Steve的强烈不满,由于对母亲的占有欲,他破坏了这桩好事,当他知道这一切都是母亲为自己做的牺牲时,一时冲动割脉自杀,好在Kyla及时发现并救了他。

影片在画幅上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大部分画面为1:1的正方形比例,在构图方面很有难度,而多兰则恰好利用了这样的比例,显示画面元素的高度、给予人物和事物更多特写镜头,进行局部展示,突出细节,此外,他还使用了全景环绕的镜头来展现环境。

而颇为惊人的是,他在电影中两次将画面比例拉开到16:9的正常尺寸,以突显影片情绪的变化。第一次是Steve与两位“妈妈”愉快地骑车出游,骑在前面的他突然双手张开,用力将银幕向两边拉开,这激动人心的场面或将成为影史上的经典镜头。但随着欢乐的结束,Diane独自接到一封关于Steve纵火索赔的信时,银幕再次回到了1:1,可以想见,多兰正在利用银幕比例调节电影的情绪。

另一处极具触动力的华彩乐章,是一段Diane的想象镜头,此时银幕又被拉宽,Steve毕业——上大学——取得学位——认识女友——结婚等等的人生场景在Diane脑海中欢乐地呈现,然而随着配乐节奏的减缓,整个画面都陷入虚焦之中,情绪瞬间变得哀伤。我们明白,当父母将孩子抚养成人直至结婚后,随着儿女对婚姻的投入,他们只会逐渐被放在疏远的位置,这种全世界人共通的哀愁,在多兰的影像中呈现,令人感慨万千。

再回到现实情境,画面又恢复了1:1,与想象中的美好顺利不同,Diane接下来要做的是一个让她痛苦不堪的决定。她最终将儿子送回医院接受治疗。医院里,Steve给妈妈打电话,再次向她表达自己的爱,可惜Diane没有接到电话。她告诉即将搬家的Kyla,送走儿子只是因为还有希望,希望他将来变得更好,如今的结果其实是一个双赢的局面,Kyla也可以回到自己的生活中。而Kyla真正离去时,Diane却陷入了无限的悲伤中。

结尾,Steve趁看守不备,摆脱了他们,向外面狂奔而去,飞扬跳脱的那一刻,影片戛然而止。

多兰的电影前四部长片都是自导自演,他精致帅气的外形也让他成为一名偶像,而这部《妈咪》中,他首次放弃了演员的位置,或许他也明白,25岁的年纪再演青春期男孩就有些不合适了。作为一位公开的同性恋导演,他的尺度也一向很开放,毫不避讳演出同性性爱戏,他入围戛纳“一种关注”单元的《双面劳伦斯》讲述的就是一个异装癖男子变性后却依然爱着女友的性倒错故事。

可以联想,《妈咪》中两个女性与一个男孩的设定,隐含的其实也是一个同性恋家庭的构架,外来者Kyla虽然腼腆少言,但却能在Steve失控时成功地制住他,是一个父亲角色的隐喻。Steve也有一定的同性恋倾向,开头他曾与一位美少年有一个意味深长的对视,只不过,同性恋并不是本片表现的重点,这也是多兰首次摆脱同性恋题材。

过去多兰的特点是炫技有余,情感不足,而这部《妈咪》几乎是填补了他的缺陷,叙事完满成熟,人物塑造立体,用一场最简单的亲情关系打动了观众。不过,滥用音乐仍然在他的电影中非常突出,几处近似MV的画面,虽然镜头很美,音乐很动听,但总会被人诟病,当然,对于多兰的粉丝来说,赶紧收藏片中的歌曲才是应该做的。

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电影节介绍

戛纳电影节

  创立于1939年,是当今世界最顶尖的国际电影节,与威尼斯、柏林电影节并称为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 [详细]

影评汇总

竞赛片《吉米的舞厅》

戈达尔难过中国技术审查

竞赛片《再见,语言》

戈达尔难过中国技术审查

竞赛片《搜寻》

陈旧技法演绎战争片俗窠

竞赛片《第二扇窗》

小清新版“生命之树”

竞赛片《两天一夜》

抑郁女工纠集工友对抗资本家

竞赛片《狐狸猎手》

还原美国梦的本质

竞赛片《奇迹》

青春多无奈 现实少奇迹

竞赛片《送乡人》

隐蔽在男性视角下的伪女权片

竞赛片《冬眠》

人过中年后对生命全面反思

展映片《驯龙高手2》

缺乏戏剧冲突 模仿《阿凡达》

竞赛片《人质》

固步自封的催眠悬疑片

竞赛片《荒蛮故事》

阿根廷人版《天注定》

竞赛片《透纳先生》

生活流大师无需高潮

竞赛片《群鸟之悲》

师承东欧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