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更多
  • 返回首页
  • 全程实录
  • 往期回顾
  • 网友留言

  热血高能机甲科幻大片《环太平洋》正在如火如荼地上映,无论是ACG界(动画、漫画、游戏界的总称)粉丝,还是军事武器爱好者,都对其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回顾今年在中国上映的科幻片,会发现好莱坞科幻片“大年”的到来,不仅有《钢铁侠3》、《星际迷航2》、《钢铁之躯》等多部系列新作,更有《云图》、《遗落战境》等原创作品涌入,而从下半年到明年的好莱坞,《极乐世界》、《雪国列车》、《地球引力》、《安德的游戏》等一长串即将出炉的华丽大作,让科幻影迷们朝思暮想。

  有一个问题,一些人从未想过,甚至毫不在乎,也有一些人心心念念,每每提及,那就是,中国自己的科幻片究竟在哪里?环顾国内文坛,倒也有一部被认为具备国际水准的科幻小说《三体》正在被改编电影,它是中国科幻片的真正开端,还是当今电影环境下不合时宜的产物?我们究竟该不该抱有期待?此外,中国哪位导演适合拍科幻片,又能拍好《三体》呢?本期《凤凰大影响》邀请多位影评人对科幻电影与中国科幻之路进行了详尽的剖析和争论。
  策划/雪盲 撰文/秦婉

要点
  • 1 好的科幻是对科学的恐怖想象,再用宗教去平衡,宗教与科学完美结合在一起,而我们
         没有这样强有力的因素,没有宗教制约,只是想要富强。
  • 2中国总停留在“我们的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我们的未来更美好”的想象中,而科幻恰恰
        是冷战背景下,对工业文明和政治博弈的恐惧而产生的,这两种恐惧在中国不存在。
  • 3 在中国,仅社会形态这一点是无法也是不允许你想象的,你拍两百年之后的中国,是个
        什么政体呢?这就难住你了。《逃离洛杉矶》里,洛杉矶一片混乱,美国人把这个城市
        都放弃了,但在我们这里就不能这么设想,因为北京一定会繁荣昌盛的,一想就是交通
        发达、高楼林立等等,很儿童化的想象。
'正在加载中...'

 

凤凰大影响的几位常客都是科幻小说、电影的狂热爱好者(左上:电子骑士;右上:赛人;左下:奇爱博士;右下:兰波)

【漫谈优质科幻片】

《2001太空漫游》《人工智能》《攻壳机动队》《第九区》《普罗米修斯》《遗落战境》《猩球崛起》《云图》《天外魔花》《π》《瓦力》

话题一:好的科幻片——“创造论”、“反宗教”、渺小的人类

李小飞:说到科幻片,首先就是《2001太空漫游》,它的影响太大了,不管是小说还是电影,刘慈欣(《三体》作者)曾讲过,所有电影都是对这部小说的拙劣模仿。从电影来说,它是一个乐观美好、光明向上的故事,最后主人公进化了,成为了“星孩”。

电子骑士:这与小说不一样,小说的结尾是星孩回到了地球,引爆了核弹,短暂的黎明照亮了地球,他很快把核污染给清除掉,下一步怎么办他没想好,但他有的是时间。这个结尾特别牛,比电影更黑暗,原来的文明已经不值得留恋了。

奇爱博士:我近几年更感兴趣的是《第九区》这部电影,它不落窠臼,在科幻中加入了电视纪录片的元素,而且有针砭现实的意义,因为南非的种族歧视很严重,这部电影与族群的现实又很有关系,不仅有科幻片的快感,也反思了当下,而它的投资只有3000多万美元。

摩西不夜奔:我比较喜欢那种探索人类起源和终极命运的电影,比如《超时空接触》,它讨论了科学与宗教的矛盾。提到《2001太空漫游》,亚瑟-克拉克的小说中写,人到了月球之上,希望探索文明遗迹,却发现了其他更先进的文明遗迹,在等待人类发现,如果人类进化不到这个程度,就不会发现它,这种想象力是非常牛的。近年的《普罗米修斯》也很不错,完全提出了另一种想法——人类是由某种“工程师”制造的。

电子骑士:现在纯科幻片越来越少,为什么大家那么喜欢《普罗米修斯》?因为它是一个不玩那么多花样的硬科幻片,不谈什么爱情,惊悚元素只是辅助。它最惊悚的不是“异形”,而是它告诉你上帝不存在,人类的起源不是上帝创作。

李小飞:而且不是上帝存不存在的问题,而是上帝很坏。

电子骑士:对,上帝是外星人。

李小飞:基本上好的科幻片都是“创造论”,《2001太空漫游》也是如此,生物虽然是“进化”的,但智慧是外星生命体给创造的。

电子骑士:今年的《遗落战境》也很不错,有真的纯正的情怀,想呈现一个未来世界的样子,有新的想象和设定,而且它的落脚点非常小,就是一个人在孤独地生活,想回到人类社会中去,好久没有人拍这个了。至于其中的伦理问题,不能太较真。

摩西不夜奔:大部分科幻片还是比较娱乐化的,比如《猩球崛起》,其实在七十年代拍过五部《人猿星球》,比《猩球崛起》深刻多了。

李小飞:像中韩合拍的《大明猩》,在特效上已经非常好了,和《猩球崛起》没什么区别,但整个思想内容就完全是一个热血、小白的电影。

电子骑士:《猩球崛起》讲的是种族矛盾,群体觉醒,实际上是英雄率领族群反抗人类的故事,和《阿凡达》有点像,但《人猿星球》讲的是人类与另一种生物的命运对抗。

李小飞:其实原著小说里,是人类在提高猩猩的智力,让它们成为自己的奴隶,结果人越来越退化,猩猩智力越来越高,把人类给推翻了,更有警示的意义。而现在《猩球崛起》可能更符合如今的时代。

《云图》也是如此,人类总是最懒的,总想要奴役别的生命,创造别的东西来为自己服务。

科幻作家王晋康曾在小说后记里提到,当年中国有人提出一种说法,用人的精子和母猿的卵子结合,杂交出一种低智商的人类,让他们去干活,真的是“无知者无畏”。当然这也是人的本性,总想找一种可以替代自己劳力的方法。

兰波:雷德利-斯科特监制的新版《天外飞花》和《地球上最后一个人》,这两个都是成本不高,但效果很震撼。

李小飞:老版的叫《天外魔花》,反映了冷战时期美国人害怕共产主义洗脑,讲的是外星孢子飞过来把人类一个个洗脑,变成僵尸,最后最坚定的反抗者也被传染了,非常震撼。

《星际迷航》是带门槛的科幻电影,没有与成长相同的阅读积累,接通它的命脉会吃点力

兰波:还有达伦的《π》,宇宙中的各种常数都被写成科幻故事,这个片子里讲的是一个神秘的数,可以预测一切,这很启发我,片中的人物关系并不复杂,但风格上观念上能震住人。

奇爱博士:有一部电影也非常不错,就是《别让我走》,改编自作家石黑一雄的小说,和我们想象中的科幻不一样,是个忧伤的文艺片,几乎没有特技,但它以理念制胜,讲的是复制人的故事,反映的是人性情感。

电子骑士:它很有意思,避开了很多科学的讨论,而是讲人的感情,复制人能否有感情,对待短暂的生命如何看待。

奇爱博士:像《瓦力》这种作品,也是把机器人写出了人的情感,用电影化的手法,把机器人之间的感情写得非常感人。

李小飞:它也向《2001太空漫游》致敬了。科幻电影很重要的一个主题也是在探讨生命,人总认为自己独一无二,有优越感,但实际上解构之后发现,只要有生命就会有感情,包括《人工智能》也是这样,探讨了生命是什么,它站在机器人的角度讲,机器人也有感情,有母爱。

电子骑士:科幻片会打破“人则”原理,人本来是独一无二的,但科幻片会打破这个思路,有时候我们会不好接受,一般的电影里都会讲你很重要,你对周围的人很重要,甚至对宇宙都很重要,但科幻电影里,你和别人没有区别,你在宇宙中其实非常微小和无关紧要,有可能你的行为还是受控制或预先安排好的。《瓦力》里经常有这样的镜头,瓦力可能一开始觉得自己很独特,一看其实一堆都是这样的瓦力,就觉得很震惊。这些都是告诉你,你不是独一无二,都是别人赋予的。

李小飞:你想,人类争论了那么久,才承认了“地球不是宇宙中心”、“地球围着太阳转”。《银河系漫游指南》里特别有意思的是,这边正在强拆别家的屋子,结果宇宙工程队来了,说“地球要被拆了”。你会发现你没有什么了不起的。

还有一点,好的科幻电影是反宗教的,宗教会把人无限神圣化,《人工智能》告诉你,人性没有任何神圣可言,《攻壳机动队》探讨上帝造人,人造机器,《普罗米修斯》则是把旧神推翻,连造人的上帝都质疑了。这些电影宗教一定是不喜欢的。

兰波:这其实是延续了文艺复兴以来的科学和宗教之争,延续了世俗对宗教的反抗,一直在争论“我们从哪儿来,到哪儿去,宇宙如何形成,意识的最深处是什么”,而目前两者都解释不了。

话题二:科幻有“粉丝文化”门槛,中国观众更爱“无门槛”大片

奇爱博士:科幻片领域有一个特点。以《星球大战》为例,这样的系列在电影产业上有非常大的影响,更重要的是产生了“星战文化”,一些“星战迷”会对这个系列做个性化的阐释,把主线以外的部分生发开来,形成一个网状的体系。甚至有粉丝专门拍了科幻片,来批判卢卡斯,认为他在前传中拍的一些图像与自己的想象不一致。

胤祥:科幻有一个粉丝圈的问题,《星际迷航》这种电影,其实中国观众都在瞎看,它其实是拍给极客粉丝看的。而且,对于科幻片圈子来说,圈内认可有时候没什么意义,它不一定提供票房。

电子骑士:就好比西部片的影迷看的是老片范儿,不需要你玩新的,一定都是老梗,《姜戈》也全是西部片老梗,《大地惊雷》好看,也是因为有老片范儿。但科幻片一定需要新梗,别人玩儿过的东西你再玩儿,就没意思了。

比如《变形金刚》,虽然内核就是机器人大战,但是新梗在于和美军最新式的武器联系上了,这就是新梗,车全是新的。

一般的观众就希望,能有点意思,但又别有太多门槛。《星际迷航》就是一个有门槛的片子,《超人》为什么票房不好,它也是有门槛的,超人在超级英雄里是特别没劲的一个,没有任何武器,打起来也不好看。而我们的观众喜欢看蝙蝠侠,因为他是个高帅富,有武器,很神秘,钢铁侠也一样。

像《环太平洋》在普通观众眼里,也是没有门槛,记得该片还没有大肆宣传的时候,我在微博上发了片中机甲的图,是一些都没有上色的概念图,结果一下子被疯狂转发,我就发现这种设定特别受欢迎,有的人都不知道这是什么,就觉得特别神,就问这是什么片子里头的。

《大气层消失》虽然是儿童片外壳,但至今一直将其拉入国产科幻片的领域讨论

【中国的科幻片之问】

话题一:中国过去有科幻片吗?

《十三陵水库畅想曲》《珊瑚岛上的死光》《大气层消失》《错位》《魔表》《毒吻》

奇爱博士:1958年有一部神奇的电影《十三陵水库畅想曲》,金山导演,田汉写的同名话剧,都是进步人士,但在“大跃进”的极左时期也拍了这样一部电影,当时是周恩来表示要拍点有艺术性的纪录片,结果传来传去拍成了有技术性的艺术片,这部电影有两段,前段是当下题材,挖水库,后段是展望几十年后的未来,变成科幻题材。

赛人:改革开放后第一个中国科幻片是《珊瑚岛上的死光》,其实是个反特片,广播剧改编的。

电子骑士:这部电影当时拍的时候完全没有任何特效,都是“土法上马”。

赛人:比较有名的还有冯小宁导演的《大气层消失》,黄建新导演的《错位》,讲机器人的。此外,还有《魔表》等等。

电子骑士:记得还有一部《毒吻》,一个小男孩本身带毒,一和人接吻,对方就死了,他喜欢上一个女孩,结果一热情一接吻,女孩也死了,他就很绝望地离开了人类社会。电影的外壳是讲环境污染的。

话题二:中国为何缺乏科幻片?

吃不透科幻符号,不敢往后想

电子骑士:为什么《机器侠》看似科幻片,实际上却不是呢?其实完全可以用符号来区分,比如一个人拿着枪去打坏人,就是西部片,符号是枪;一个人拿着一个魔杖,发着光去打坏人,那就是魔幻片;如果是拿着激光枪去打坏人,即使拍得不好,也可以说是一个科幻片。但是《机器侠》里,符号用得不对,虽然拿着激光枪,但是打人的感觉完全跟拿魔杖打人一样,不遵循激光枪开枪的感觉,激光到处拐弯,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打中了。这种符号体系是不清楚的。

咱们就是没有把这种符号体系吃透。而人家可能早已经玩儿尽了,所以可以搞混搭,比如《牛仔大战外星人》,不过结果大多也不太好,让人觉得不伦不类。

奇爱博士:像《十三陵水库畅想曲》里有个情节,“大跃进”中种出了一种“百果仙树”,一棵树上能长一百个果子。我们之所以缺乏科幻精神,正是因为我们的科幻想象都建立在科学无法解释的事上。

兰波:中国不光是技术上的问题,最关键是观念上的问题,本身对科学认识不够,对反证的认识不够,质疑精神也不够。欧洲是继承中世纪的理性思维,有惯性在里面,而中国只有少数的科幻作家和知识分子有质疑精神和理性基础。

电子骑士:中国有“幻”没有“科”,“幻想”是有的,比如嫦娥奔月,比如飞檐走壁,但科学是实证精神,比较缺乏。

李小飞:科幻小说包括的一是科学,二是文学,更重要的是社会学。人类社会形态的形成是科学技术决定的,每一种科技的出现都深刻地改变了社会形态,科幻小说是预言未来科技对社会的改变。《攻壳机动队》就将未来人的大脑无限扩张,出现一种新的社会形态。

而中国,这一点是无法也是不允许你想象的,刘慈欣的小说里讲,二百年后,中国还是共产党执政。中国要拍科幻片也有很大一个问题,你拍两百年之后的中国,是个什么政体呢?这就难住你了。

奇爱博士:中国人不敢往后想,这是一张无形的大网,举个例子,《富春山居图》,第一个镜头看,是一个未来的科幻电影,到最后人民警察一出现,所有科幻感都消失了。我们不敢往后想,一个无政府主义的世界,像《云图》当中的首尔,他们就可以这么想,但你敢想北京是那样的吗?

电子骑士:《逃离洛杉矶》里,洛杉矶一片混乱,美国人把这个城市都放弃了,但在我们这里就不能这么设想,因为北京一定会繁荣昌盛的,一想就是交通发达、高楼林立等等,很儿童化的想象。

另外,商业片的现实因素也会影响中国的科幻电影,比如现在“少女向”很流行,要求作者往这方面走走,就会受很多限制。我见过很多想做科幻剧、科幻动画片的编导,他们会说,拍得太硬,观众也看不懂,有人就说,想拍一个人上班的时候突然就隐形了,结果看起来要不就像一个鬼故事,要不就是一个很普通的上班族的故事,把科幻特质都给丢了,两边不靠,两边不讨好。

这是做科幻的其中一种陷阱,另一个就是特别硬,做成极客的那种,标榜自己是真的科幻片,但市场很难接受。这两种极端都需要平衡。

毕成功:有三点原因,第一,从科幻文学上来说,作品质量与国际上相比还有差距,若以《三体》为高水平的标准,那么能达到的并不多;第二,审查制度所限,审查要求电影内容必须有合理的科学解释和司法解释;第三,类型片基础薄弱,近年才刚刚有了合格的喜剧片、惊悚片这样的简单类型,基础类型片都未拍好,何况复合度最高的科幻片呢?从技术上讲,好莱坞电影业是高新产业,《变形金刚》与美国军事紧密结合,卡梅隆的特技都是科技方面的提升,这些我们都差距太大。

缺少宗教讨论环境,只注重实用功能,中国科幻土壤非常稀薄(《机器侠》剧照)

话题三:中国为何缺乏科幻片生成的文化土壤

实用主义统治,缺乏宗教精神

摩西不夜奔:首先是实用主义。西汉以来,儒家思想尤其是后来的实用主义长期占领了中国人的思维,这种功利性极强的实用主义,让原本更形而上的老庄哲学、佛家哲学都世俗化成为世俗功利的依靠,比如道家到了道教成了长生炼丹,佛教到了中国成了贿赂神仙求好运。

科幻在西方正是科学与宗教结合下的产物,科幻一般都是创造论,这与宗教文化不无关系。但科学,对于进化论还是创造论,一直是没有定论的,所以科学不过也在寻找一种世界存在的可能。最明显的例子是牛顿晚年,居然将他毕生研究的力学定律,和上帝力量联系起来,这不是牛顿晚年陷入了迷信,而是他发现了他的科学认识范畴内解释不了的问题。

而中国没有科幻,显然不仅仅是缺乏科学精神,还缺乏宗教精神,起码缺乏对未知事物的敬畏和好奇。儒家实用主义之后,是各种变相的实用主义统治而已。

电子骑士:我们总是觉得,西方就因为有了科学才比我们牛,我们如果有了科学,再加上老的这一套,就会更牛。所以我们只是把科学当作法宝,这样的认识就不太自然了。

李小飞:其实中国就推崇技术,不推崇科学。

电子骑士:美国人在思想上宗教上都没有负担,而欧洲是负担太重了,欧洲的科幻特别社会化人文化,走形而上的路线,很少有科技的想象,东欧的科幻都是特别宏大思辨的东西。

兰波:美国有部小说叫《时间回旋》,将宗教与科学完美结合在一起,通过外星人把地球包围成一个膜,让人类有生存的危机感,来直面自己内心的上帝,一些人展开了一个“新基督运动”,这通过对科学的恐怖想象,用宗教去平衡。而我们没有这样的强有力的因素,没有宗教制约,只是想要富强。

喜欢厚古薄今,又没有气魄当老大

摩西不夜奔:中国人喜欢厚古薄今,只要来讲道理,势必是圣人先贤如何如何,到了电影里就以古装片来讲现代的故事,而很多科幻片是从现状为基础,用虚构的未来故事来表现现代工业文明的弊端和人类的狭隘无知,中国人老觉得现状变坏了是因为“人心不古”。

兰波:绝大多数的科幻电影恰恰是对未来不报期许的。科幻小说的蓬勃发展是在二战时期三四十年代从西方国家带起来的,人类进入工业时代之后对未来不够自信,两次世界大战对人的摧残,又引发对文明的质疑,反思人的本性,工业污染、环境恶化、核威胁,以及冷战时期的意识形态之争,让人类的未来并不美好。这一切对科幻电影的影响就是质疑。

《星船伞兵》里,人类扩张后在外星系仍然会发现与自己势均力敌的对手,这其中也涉及到意识形态,带来政治上的思考。

但中国没有想到这些,它不是领头羊,也没有气魄去当老大,去碰撞敌人,在七八十年代思想解放之后,出现了一批科幻作家,都是把外星人想得很美好,很和善,没有势力抗衡的想象。

进化论至高无上,从不恐惧未来

摩西不夜奔:近代,进化论在中国开始拥有无上地位,从晚清的现代启蒙以来,各种先驱都是强调进化论的,适者生存、优胜劣汰,来激励中国人参与到与全世界的竞争中来,所以中国总停留在“我们的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我们的未来只会更美好”的想象中。而科幻恰恰是冷战背景下,对工业文明和当代政治博弈的恐惧下产生的,而这两种的恐惧在中国是不存在的。

不乏想象力,却缺乏冒险探索精神

李小飞:其实中国有一个很牛的幻想,就是“天上一天,地上一年”,和相对论一样。这个都可以生发出科幻小说。

兰波:这跟《时间回旋》里的概念一样,但在中国就是民间传说故事。

摩西不夜奔:中国人的造船技术,从唐宋时期就领先于世界,明朝的时候郑和下西洋,从技术到经济实力,中国都有可能成为一个海洋国家,但中国文化的视野,好像就一直在内部统治上,延续着自我封闭的农耕文明,到清朝这种自闭状态变本加厉,即便现在一只脚迈入了现代社会,但探索和冒险精神一直比较缺乏,而科幻,恰恰需要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和勇于探索。

电子骑士:当时欧洲诸强争霸,通过探险、冒险开疆扩土,与对手交流,或是征服对手,但我们距离古代开疆辟土的时期太远了,反而对这个主题很陌生。

兰波:不可否认,古代的文明中的我们与国外是势均力敌的,但逊色的是工业时代。

用武侠满足科幻的想法不但不长久,根本上是南辕北辙(《冰封侠3D》)

话题四:中国到底需要科幻片吗?

有武侠就可以无科幻?

李小飞:中国教育普及之后是需要的。

胤祥:如果都是《机器侠》那样的不要也罢。科幻电影是一种冷战类型,包括B级片,也包括新好莱坞的A级大片,我们如今提到科幻片一般都指的是A级大片。科幻作家夏笳曾经说过,美国科幻文学的位置就相当于中国的武侠,中国其实有武侠了。

赛人:基本的美工都没有,摄影都没有,还需要培养很久。中国人会坐下来讨论我们为什么没有科幻片,那么我在想,美国人会不会也这样在讨论,他们为什么没有武侠电影?所以其实中国没有科幻片,很正常。而且除了中国之外,很多国家都没有科幻片,美国其实很孤独。

兰波:我不同意,武侠片是有文化土壤的,相对的应该是美国的西部片,但科幻片的土壤是全人类的,是基于科学的。

先从小片发力or需要商业大片先占市场

兰波:中国需要科幻片吗?我认为是需要的,科幻类型片和电影工业结合最紧密,比武侠片的要求更高,如果在这个类型上能靠近好莱坞,那么电影工业中的各方面包括特效、化妆、道具都会前进一大步。

这个是我们必须开发的,但不是我们脑袋一拍就说要拍科幻片,这是需要积累的,从剧本创作到工业技术层面,我认为需要两代人的时间

中国科幻片不需要一步到位去拍大片,应该先有概念,先在小成本上发力,先让观众觉得,成本不高但是让人感觉概念牛。

毕成功:我认为中国要拍出自己的科幻片还早得很,目前即使有不少参与好莱坞大片的合作,都非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在技术和人才方面都未真正参与进去,因为缺乏语法能力和沟通能力。但我们可以尝试先从中小成本做起,可以学习《源代码》、《永无止境》那样执行起来不困难、容易视觉化又有好概念的先入手,好的概念可以掩盖技术的差距,因为好莱坞最早的B级科幻片技术和现在比起来也不行,但当时的经典是无法否定的。

电子骑士:我不太同意,我认为商业大片必须有,你去看美国科幻片,它发展得非常顺,先玩小的怪的,然后发展成大的商业片,统治了主流市场。如果我们要用小片去打开这个领域,不太可能。现在的市场和以前不一样了,还是需要有大的商业片在前面冲。

奇爱博士:那谁能拍出来呢?

电子骑士:那就很难说,你看《泰囧》《西游》出来,一部片子很成功,大家就跟风上了。这说明,一个类型出来,必须得有代表性的作品,必须是商业途径的,不能光有话题却卖不动,这样带不起整个制作风潮。

电影版《三体》最好不要在这个时间出现,中国科幻片制作环境还不成熟

【论《三体》的电影化】

科幻文学界在想什么:地位低、改编难、电影未见端倪

著名科幻作家韩松认为,相比于国外的科幻文学,中国科幻文学的创作乏善可陈,他甚至评价中国科幻文学在文坛中所处的位置是“边缘地位,不招人待见的地位,小儿科的地位”。

不过,与我们对国产科幻片充满畅想相似的是,国内的科幻作家们也普遍希望自己的作品有朝一日能被改编成电影,有些作家甚至自己改编了剧本,希望能获得拍摄的可能性,可惜的是,很少被投资者和导演接受。

由刘慈欣创作的科幻小说《三体》,被业内称为国内科幻文学的里程碑式作品。该作品讲述了地球文明在宇宙中的兴衰历程,同时也对社会学、哲学、宗教人性有淋漓尽致的展示,将它拍成电影也是不少科幻迷的梦想。

而据早前消息,刘慈欣《三体》的电影版已在筹备中,具体事宜尚在保密阶段,刘慈欣本人也尽可能低调,放手让专业的影视创作者进行剧本改编工作。

科幻文学界生态:图书不赔就不错,刘慈欣只到了“畅销”的门槛

胤祥:说起来,现在图书不赔都很难了。

电子骑士:八十年代《小灵通漫游未来》首印就一百多万,总印数三百多万,现在的小四,《小时代》三本加一块才能到三百多万。《三体》三本应该是五十万左右。

兰波:我们读高中的时候《科幻世界》就非常畅销。

电子骑士:《科幻世界》的顶点是四十万,现在是十一万。

胤祥:市场最好的时候是05年、06年,当时随便做一本书都是十万起。

电子骑士:但说实话,科幻小说和真正的畅销小说还是没法比,刘慈欣的水准也只是到了“畅销”的门槛。

胤祥:如果哪天科幻片成了,创办《最幻想》(科幻刊物)的郭敬明肯定功不可没。

受科幻影响的人逐渐拥有话语权,让《三体》电影提上日程

电子骑士:国内的科幻作家,是“一霸”(刘慈欣)和“多强”,刘慈欣凭《三体》脱颖而出,但其实很多科幻作家的水准都不差,比如陈楸帆(郭敬明旗下作家)。

胤祥:建国后科幻文学史我的观点是有三波人,五十年代一波,八十年代一波,现在刘慈欣这一代是第三波,而受这第三波影响的人其实已经成长起来,基本快要进入电影界开始做片子了。

以前中国的科幻文学有很大一个问题,之前的传统一是科普,二是儿童,直到王晋康的《亚当回归》才开始剥离出来。看着这一波文学长大的人现在开始有话语权了,开始有钱了,开始做项目了,所以最近几年会有人总把《三体》提上来,宁浩也会要拍《乡村教师》。

其实大家不必担心,中国的科幻界自己也很焦虑。

电子骑士:现在大家觉得是一个比较成熟的时机,能把这事提出来,确实也有了话语权和社会基础。有一个科幻小说作者叫杨平,他写的《MUD黑客事件》是最早的网络小说之一,陈天桥是看的这个小说之后才想到去创业的,后来陈天桥给杨平钱,让他把小说改成长篇的,你就知道他们这些人都受过科幻小说的影响。

那也许将来就有一个人说,我看《三体》长大的,我投资一个亿要拍《三体》,就得有这种人的出现。说得直接一点,得有一个金主,其实好莱坞很多电影都是这么出来的,奥逊-威尔森当年就是有粉丝给的投资。

有过《绿巨人》拍摄经验的李安虽算涉及到科幻,但未必能驾驭《三体》中内地的历史元素

刘慈欣的走红:外因教育普及,内因古典形式与宏大思想

李小飞:刘慈欣其实把书中的科学部分写得很专业,但他为什么会走红?我认为这跟教育普及有关,这种文化正在培养之中,过个五年时间,就能进一步发展更多。

电子骑士:刘慈欣总体来说还是一个古典主义的作家,他为什么那么红,是因为现在很多主流作家都不会写小说了,主流作家玩了好长时间形式和技巧,包括像余华、苏童、格非、马原等人都有点脱离生活,没劲头了。但大众还是需要看古典主义的东西,像小四那样,就写特别简单的故事,大家就是爱看。

而刘慈欣是把两者结合了一下,又有古典主义的形式,又有宏大的思想,让大家觉得很有意思。但他古典主义的架子对他还是有限制,而对陈楸帆这一代可能受限制少一些,放得开一些。

其实我更看好大刘下面的这一代,大刘打出了一个空间,已经到了顶峰,很难再去超越《三体》。

韩松则是以写主流文学的手法去写科幻,但他有点太深奥,韩松的东西放在科幻里很有意思,但放进主流又有点过时,算是两边都不靠的一种风格。他早期的短篇其实有很多神奇的想象,他可以从图书馆里的两只小鸟写到整个宇宙,完全没边没逻辑,非常棒。

陈楸帆、夏笳这一批人,则是写作风格还没有完全固定的。王晋康则是后劲不太足了,好的东西已经都写出来了。

胤祥:直接要奔商业片去,可以是王晋康,他的作品完全是好莱坞商业片的框架。

李小飞:他框架不错,但内容上需要改编得很大。

拍《三体》难度:大投入易顾此失彼,创作者难以打通民族文化与国际技术

兰波:科幻片是个系统工程,创作者得把中间的问题打通,目前中国没有人能做到。

电子骑士:拍《三体》的冒险比较大,它一定是个大成本大投入的,很可能会顾此失彼,又想要票房又想要口碑,一旦拍砸了,它会毁了投资信心。但中等成本的,五六千万的,砸了一个,还会有人投资。

奇爱博士:设想一下,我们能不能“借船出海”,现在钱多,直接把雷德利-斯科特叫过来,拍一个中国电影。

兰波:但《三体》除了科学幻想,还对中国社会有展现,有本民族的属性在里面,外国导演不一定搞得定。

激辩“谁能拍好《三体》”:“好学生”李安没问题?

兰波:中国科幻电影要发展的关键不在技术上,技术可以找外国团队,而是在管理统筹的人有足够强的协调能力,又有人文思辨。我觉得即使是李安也可能差了一点。

胤祥:李安不会有问题的,你看他的《绿巨人》。

兰波:他和国外的特效团队是打通了,他的漫画精神也有了。但他和《三体》这个项目并不协调,因为作者刘慈欣本身大陆的味道很重,《三体》中又描写了大陆文革,李安是没有这种味道的。

胤祥:你看《推手》里,李安对大陆人的刻画能力已经很不错了。

兰波:还是不如徐克的《棋王》。

胤祥:你去看看《看懂李安》那本书,看看他是怎么做那种跨文化的东西的,他这种好学生一定没问题。

连中国导演自己都未必能想清楚中国科幻片的出路,革命尚需等待

延伸:中国导演中谁能拍好科幻片?

徐克?彭浩翔?杨树鹏?宁浩?乌尔善?下一代……

电子骑士:很难,宁浩、乌尔善这一辈人有可能拍,但拍不好,因为他们不是看着这些科幻长大的,我觉得还得是再下一辈的导演。宁浩有一个采访谈《乡村教师》,完全没找着点。不过近年来,短片里有一些比较有潜力的,比如乔飞的《冬眠》,特效不错,有一点科幻片的感觉了。

胤祥:我比较看好两个人,一个彭浩翔,他要是拍科幻会非常好,他有想象力。

电子骑士:他有点早期B级片的感觉,就不是拍大片的那种。

胤祥:另一个是杨树鹏,他的路子很对,可以试试。其实我觉得应该会很快了,北京电影学院每个人都读过《三体》了。

兰波:彭浩翔我认同,他平时就很鬼马,从《买凶拍人》开始,他写的东西都是跳脱常规思维的,想象力和执行力都不错。大陆导演很难有,他们在电影学院或者拍广告的时候受的训练,都不是能拍科幻片的,就像“亵渎电影”说过,他们拍一个中产阶级的爱情片都乏力。

电子骑士:徐克也可以拍科幻片,但必须得是他自己很感兴趣的,而且肯定拍出来和美国的不一样。

兰波:如果给徐克一个命题作文,可能会不及格,他自己挖掘的题材反而会比我们想象中好。

【推荐榜】

影评人推荐电影以影评人现场提及片名次数为依据

在本期“大影响”活动中,我们收集了众位影评人最为推荐的经典科幻片,斯坦利-库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游》高居榜首,此外,《银翼杀手》、《飞向太空》(1972版)被多次提及。

以下是影评人推荐适合改编成电影的国内科幻小说:

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电影简介

《环太平洋》

  《环太平洋》是由墨西哥导演吉尔莫-德尔-托罗执导的机战类科幻电影,在中国上映后引发科幻迷关于科幻电影的讨论与争辩。

往期回顾

NO.7:李少红谈电影审查

30年一直进步,除了原则

NO.6:致敬刘家辉

家国意识下的真功夫

NO.5:激辩《毒战》

反映内地人港人关系反转

NO.4:专家谈应对好莱坞

将传统文化进行现代表达

制作团队

策划:田野

撰稿:秦婉

活动策划:田野

责编:法兰西胶片

监制:田野 李厦

出品:凤凰网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