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维文军装照
广州日报:把“捏”着的嗓子松开有没有什么秘诀?
阎维文:就是尽量让声音放松、打开。不过,声乐是辨证的,需要根据不同情况进行调整。年轻的时候让声音松弛,听起来会雄壮一点、成熟一点,但如今,我会把声音相对收拢一些,让音色显得更年轻。
广州日报:您是美声和民族唱法相结合,这应该是挺复杂的一件事吧,有什么窍门吗?
阎维文:还是熟能生巧吧。
唱歌也有“一字之师”
《小白杨》:这是我自己的第一首歌,这首歌和我的成长经历很吻合,每次唱起就像讲述自己的故事一样,所以感情很深。最初唱这首歌,我还是个年轻的战士,声音很漂亮、调很高,听起来朝气蓬勃;之后,我带着这首歌走过了老山前线、1998年抗洪大堤、非典小汤山医院、汶川大地震灾区以及许许多多的哨所,积累了越来越深的情感,越唱越亲切。现在,虽然我没有20多年前那么高亢的声音、那么漂亮的音色,但这首歌的内涵却越来越深了。
《想亲亲》:这首歌很诙谐、俏皮,从小就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所以,音乐一响,我想都不用想就很自然地唱起来,包括那些高音、那些“弯”,也都是从心里流出来的。如果我唱所有歌曲都能有这种感觉,歌艺肯定还能再上一层楼。
《小拜年》:刚进棚录这首歌时,我开始是按照谱子和正常发音来唱的,结果一个要跟我学唱歌的东北小朋友说“不对”,因为东北民歌对口齿很讲究,如“小拜年”的“年”字有儿化音,而“大年初一头一天”的“大”字按东北发音,连调都得变,但东北味却出来了。
记者点评
他的成功非偶然
数年前的一次采访中,得知阎维文是由舞蹈演员转行唱民歌的,曾心里嘀咕,这人不是天才,就是运气太好。这次详细讨教他成功的秘诀,感触最深的,就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绝非一句口号,简简单单的四个字——“熟能生巧”足以反映这个昔日的舞蹈演员、合唱团员为了取得今天的成绩曾暗下了多少工夫。
阎维文无疑是聪明的,他懂得博采众家所长,也知道必须走出“小李双江”的光环。已经做了岳父的阎维文还是勇于尝新的,虽然没有跨界去唱流行歌曲,但在各大晚会上风光不已、早有足够老本可以啃的他,仍在浩瀚的民歌海洋中不断开拓新领地。一首《想亲亲》唱得青春俏皮,展示了他幽默多情的一面;一首《摇篮曲》让这个以声音明亮、通透见长的“大老爷们”,唱出了夜深人静母亲温柔哄孩子的感觉……
在中国众多表演艺术家中,阎维文无疑是德艺双馨的代表之一,他不耻于向学生讨教东北民歌发音,也不吝于赞扬王宏伟等后辈。他的好人缘在圈内有口皆碑。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作者:
苏蕾
编辑:
刘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