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拿过所有奖项,达内兄弟如何成戛纳最成功导演?
2016年05月20日 08:08
来源:电影大爆炸
作者:兰波
除科恩兄弟外,达内兄弟,估计是欧美最为人知晓的兄弟导演组合了,在他们至今为止的十部长片中,就有七部入围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还创下其中1999年《罗塞塔》、2005 年《孩子》两夺金棕榈的辉煌战绩
除科恩兄弟外,达内兄弟,估计是欧美最为人知晓的兄弟导演组合了,在他们至今为止的十部长片中,就有七部入围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还创下其中1999年《罗塞塔》、2005 年《孩子》两夺金棕榈的辉煌战绩,成为这个世界“双金棕榈”俱乐部的8个成员之一。
2005年,达内兄弟凭借《罗塞塔》第二次获得金棕榈
除此之外,在他们作品序列里,2002年的《孩子》与《罗塞塔》分别将男、女主角送上戛纳影帝、影后宝座,2008年的《罗尔娜的沉默》则获得了最佳编剧奖。而2011年的《单车少年》则拿到了评审团大奖。
是什么缘由促使他们达到如此惊人的艺术高度呢?他们的电影风格又是怎样形成的呢?兄弟俩这次再度入围的《无名女孩》是否会再下一城,使其成为地球上第一位拿下三座金棕榈大奖的导演呢?
哥哥让·皮埃尔·达内于1951年,弟弟吕克·皮埃尔·达内于1954年出生于比利时瓦隆地区,两人在风起云涌的1970年代以年轻的纪录片导演身份进入业界,拍摄了一系列当时在比利时甚至法语国家里相当有影响力的现实主义风格的纪录片,前后多达60来部,屡获大奖。
1987年,他们逐渐觉得受制于拍摄纪录片的一些局限,譬如被拍摄对象的拒绝,有些人物或者事件状态关键时刻无法被捕捉,所带来无休止的不满意,他们决定将重心转移到剧情片方向,事实证明,他们赌对了。
《竞速世界》剧照,达内兄弟的前两部剧情长片反响一般
他们第一部剧情电影叫做《竞速世界》,评论和票房都称不上成功,而1992年第二部《我想你》同样折戟沉舟,这两件事深深刺激了兄弟俩。也逼得俩人在1992年里花了整年时间来构想自己将来的艺术创作路线,如何形成自己的作者风格,以及要以这种风格去创造怎样的影像世界。
答案其实很简单,就是不再走大电影工业路线,尽量遵从本心,用最小的成本、固定的剧组成员,以非职业演员为主、采用最简单直接的拍摄方法去靠近生活实质,去捕捉角色丰富细腻的情感。这样的方式会让他们从高成本高压力的状态下解脱出来,从而只向自己和观众负责,这样拍出的电影会有活力,会找到与真实世界相连的通道,而且,他们在纪录片领域里积累了20多年的写实主义风格拍摄也不会被遗弃,反而会发展出一种特有的风格,近距离去接近人物,从而获得一种超脱出戏剧张力的真实感。
此后,他们蛰伏了三年,细心打磨剧本,精心完善了剧本里的人物和情感,于1996年拍摄出了讲述非法移民题材的《一诺千金》,该片入围了戛纳电影节的“导演双周”单元,并获得了观众和影评人的热烈欢呼。
《一诺千金》是达内兄弟电影生涯中里程碑的作品
《一诺千金》意义重大,可以说涵盖了日后达内兄弟创作的所有要素,此后,达内兄弟的所有片子都没有逾越这些自我界定的作者风格,而且从这部开始,达内兄弟都是按照剧本的顺序来拍摄场景,而不是按照一般集中拍摄场景的工业流程方式。
这样做据他俩说有两大好处:一是演员跟随剧本这样走,会不断琢磨角色,沉浸在人物体验中,演员跟角色日益化为一体;其次是利于修改、他们俩的电影虽然拍摄成本不高,但拍摄周期很长,通常是3个月左右,且一边拍一边会根据现场情况灵活修改,有时甚至结尾都会完全改写。譬如《孩子》这部电影,就跟当时写的剧本不一样,而是在不断彩排和重拍中找到灵感,逐步达到比较自然的状态拍摄出结尾戏份。
达内兄弟的电影风格标签包含有:
流畅、自然的手持摄影,跟拍、焦镜头,浅景深窄视野、用逼仄画框突出画外空间
《孩子》从头到尾使用长焦镜头,开始围绕着主人公打转的逼仄镜头,正是完全展示主角失子后的个人世界,一个封闭自我的世界。随后,镜头逐渐展开,主角在法律裁定和个人复仇心里徘徊。最后,画框裹住了两人,在木料厂结尾戏里建立了某种看似奇异实际符合常理的俩人关系中结束了故事,象征了宽恕、和解和新生。
据说,剧本一开始是从复仇开始展开的,但接下来,兄弟俩不愿意用复仇的狭隘思维来完成这个故事,最后从《哈姆雷特》和《圣经》亚伯拉罕的章节里得到灵感,从而实现从复仇到宽恕的心理转变。
写实主义,用摄影师捕捉演员的表演,而不是依赖演员去配合摄像机的运动
《孩子》高潮,布鲁诺到警局认罪,人生第一次坦然面对生活,仔细看他的表情和史蒂文的错愕,警官的不解,一气呵成的摇镜跟拍,镜头内完成了剪辑组接。
尽量采用自然光,即使打光,也用大面积的散光,利于演员的自然表演和摄像机的灵活机动
《一诺千金》,路灯做为散光源,为阿米杜妻子对伊戈尔的误解提供了足够的真实表演空间。
精心设计的小道具,为心理写实铺好通往现实的象征
《一诺千金》里的金戒指,既象征着罪证,结尾卖戒筹钱,又是救赎。
《罗尔娜的沉默》,装着信封的钱,代表着两人重建信任,以及最后斯人逝去罗尔娜的痛悔。
《孩子》里,婴儿车暗喻着责任,卖掉婴儿车后,布鲁诺才意识到已为人父,开始成熟,学会承担责任。
坚持反映现实,用普通小人物的境遇不断质问社会体制
《两天一夜》里,工人们为了一个职位,不惜大打出手,导演潜台词是,我们的社会体制为何让工人们如此恐惧失业,从而忘掉扶助弱者?人们为了避免恐惧成了暴力的同谋。
剧情和人物打磨足够深度的人性体验,不去讨好观众,用一个无法预见的过程直观表现现实生活的粗粝状态。
《单车少年》 这样一个刺伤监护人的熊孩子给观众留下的印象不是恶劣,却是心酸。
每部片子里总有一到两个转折让人目不转视,为人物的命运揪心。
《罗塞塔》 罗塞塔非但不感激救助自己的里克特,反而在里克特落水后,挣扎了很久,这是全片最震撼人心的地方,是什么让一个人丢掉了良心?是什么为了寻求自己的存在感和认同而想去出卖他人,甚至漠视别人的生命?
《罗尔娜的沉默》 快到电影结尾,观众才惊愕发现罗尔娜并没有怀上孩子,而那只是她为了愧疚心理产生的幻觉。
《一诺千金》父亲被伊戈尔像狗一样拴在铁链子上动弹不得,恳求儿子松绑并不要告诉阿米杜妻子真相,但伊戈尔最终选择了良心和怜悯。
震撼人心或温情的收尾
《罗塞塔》罗塞塔想自杀,但现实荒谬是即使想自杀,煤气还没了,只能去买煤气再自杀。里克特及时出现并不计前嫌,最终让罗塞塔在惭愧中重新找回了痛感,由痛感找回了存在感,结尾是温情的。
《孩子》 结尾两人抱头痛哭,泪水里饱含喜悦、洗涤新生的力量让观众动容
对了,熟悉电影史的朋友或许觉得这些跟丹麦导演拉斯·冯·提尔和托玛斯·温德伯格提倡的“道格玛95电影运动”很像,但达内兄弟曾经回应过这样的疑问:“首先,我们拍摄《一诺千金》时,并不知道‘道格玛95宣言’,其次,要说真正唯一相同之处的话,那就是获得了创作上的自由。” 从拉斯·冯·提尔等人早已放弃“道格玛95宣言”来看,达内兄弟俩仍然用着自己的办法在拍电影,从无本质上的变化。
实际上,从1992年开始,达内兄弟就宣称将来要拍摄出“跟观众握手般的电影”,不仅有冷酷和悲怆,鞭辟入里地解析我们的时代,更要从身处的这个世界找到久违的人性温情,找到现代人类真实的生存状态。
20多年来,兄弟俩确实初心不改,拍摄的影片涵盖的社会题材有:非法移民、底层劳工、单亲家庭、安乐死、吸毒酗酒自杀弱势群体等,而且他们基本上都是以家庭关系为解析单位,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认为:“在家庭内部,爱与恨是最强烈的”,家庭关系构成社会关系的基石,见微知著,家庭问题往往凸显成为社会问题。
《两天一夜》中的歌迪亚和她的工友们
是以我们可以看到,他们所拍摄的片子,除了《两天一夜》稍微偏向了工友关系,其它所有电影无不都是以家庭为核心的。
也是从《一诺千金》开始,达内兄弟培养出了自己的御用团队,除了摄影师伯努瓦·德尔沃、阿莫里·迪凯纳、布景师伊戈尔·加布里埃尔、服装师莫妮卡·帕内尔等固定班底外,他还在多部电影里使用了这些御用演员:
奥利维耶·古尔梅
这厮从《一诺千金》开始一部都不落,据说《无名女孩》里也有他。哪怕是《罗尔娜的沉默》及《两天一夜》里打个酱油,都打得如此生动。
当然,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是《一诺千金》里伊戈尔那个贪财却又舔犊情深的老爸,以及让他拿下2002年戛纳影帝,《儿子》里那位因丧子之痛而孤独自闭的木匠。
杰瑞米·雷尼耶
15岁的他在《一诺千金》里饰演伊戈尔而一战成名,从此成为达内兄弟的宠儿,2005年拿下金棕榈的《孩子》至少有他一半的功劳,细腻动人地演绎出了布鲁诺的转变,而《单车少年》里那位落魄老爸的塑造也颇让观众称道,但不知为啥,一直都没拿下任何一座演技大奖,也许还需待磨砺时日吧。他还因《狼族盟约》和《赎罪》进入主流电影圈,最新作品是2015年的《圣罗兰传》,获得当年凯撒奖最佳男配角的提名。
法布里齐奥·罗吉恩
达内兄弟作品里最重要的配角,从《罗塞塔》开始,除了《儿子》缺席外,其它也是一部都不落,他的特点是正邪兼可,既可以演《罗塞塔》里那位深情的里克特,《两天一夜》里的好丈夫,也可以演《孩子》里敲诈布鲁诺的小混混,当然,给观众印象最深刻应该是《罗尔娜的沉默》里那位穷凶极恶的阿尔巴尼亚蛇头。
(作者/兰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