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展 | 这些熠熠生辉的国片佳作,见证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沧桑巨变
娱乐
娱乐 > 电影 > 正文

特展 | 这些熠熠生辉的国片佳作,见证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沧桑巨变

第九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北京展映明天就要开始啦

周冬雨邀你一起见证国片走花路攀高峰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华诞,在过去的六十九年中,中国社会在方方面面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可能没有机会亲临历史现场,见证中国社会在每一个历史转折点经历的改变,但留存至今的电影胶片可以成为反映时代变迁的镜子,带领我们重温每一个历史细节。

为此,第九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特别策划了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特展,我们选取了1949年至今以来每一个时代中反映当时社会风貌且具有独特美学价值的国产佳作,以期通过影像的力量重新回顾历史。

乌鸦与麻雀

特展分为两个部分,其一是流彩时光,这一单元的十二部影片将从电影作为记录时代发展的媒介层面呈现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经历的种种变革。

在具体片目的选择上,郑君里导演的两部作品首先向我们展示了解放前夕和建国初期上海小市民的生活状态。1949年由昆仑公司出品,郑君里执导的喜剧片《乌鸦与麻雀》是40年代中国喜剧电影创作的巅峰之作。

影片通过展示上海一栋老房子内善良租客与敌伪恶势力的斗争讽刺国民党岌岌可危的领导事业,郑君里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将解放前夕上海底层小市民悲喜交加的生活状态刻画出来。

我们夫妇之间

郑君里1951年的作品《我们夫妇之间》是建国初期私营厂制作的代表之一,影片讲述一对阶级身份完全不同的新婚夫妻如何在婚后克服无处不在的刻板偏见,并在最终学会接纳对方的观点,《我们夫妇之间》的情节设置和核心探讨其实和前阵在国内大热的奥斯卡最佳影片《绿皮书》有相似之处,感兴趣的朋友不妨到影院一探究竟。

鲁韧导演的《今天我休息》则是建国十周年献礼片中歌颂性喜剧的代表作,李天济撰写的剧本妙趣横生,影片中小警察马天民的扮演者仲星火是新中国电影业中扮演警察的专业户,他在影片中的形象成为当时理想化道德模范的标杆。

庐山恋

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面貌焕然一新,电影创作也及时地反映新时代的社会风气。黄祖模导演的《庐山恋》一开80年代爱情电影之先河,张瑜与郭凯敏的银幕情侣形象成为数代观众心中的永恒经典;

张暖昕和李陀在吸收大量西方电影理论的基础上创作出新时代初期国产纪实美学代表作《沙鸥》,影片以革新的镜头语言展现了女排运动员的新思想及新风气。

人到中年

作家谌容的小说《人到中年》曾在80年代引发广泛的社会讨论,这部作品后来被王启民和孙羽改编成电影,潘虹扮演的医生陆文婷展现出新时代知识分子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上所面临的困境,影片带有鲜明的女性意识。

《雅马哈鱼档》则是1984年国产片创作的重要作品,影片从一众军事题材和历史题材影片中突围,将关注的焦点转向当代中国社会,改革开放初期广州街头鲜活流动的市井气息被投射到银幕上,小商贩阿龙和海仔在经商的过程中经历了思想上的转变。

林家铺子

七十周年特展的第二部分镜寻东方将通过十四部影片带领观众重寻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电影美学的发展历程。

我们以1959年为起点,这一年被认为是十七年电影美学发展的最高峰,在响应建国十周年献礼的号召下,第三代导演相继推出在美学和样式上具有进步意义的佳作,水华导演改编自茅盾原著的《林家铺子》是十七年散文电影的代表作。

影片以诗化的手法将抗战时期江南小镇的众生苦难表现出来,美术风格细腻隽永,谢添扮演的林老板形象把底层民众的复杂心理表现的淋漓尽致。

谢铁骊导演1962年的彩色故事片《早春二月》则在思想内容和人物塑造方面进行了大胆突破,影片在政治动荡的年代刻画了知识分子肖涧秋和陶岚的形象。延续了三、四十年代以《神女》和《小城之春》为代表的诗意电影的传统。

小花

《小花》《少林寺》分别代表了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期中国电影在美学观念和商业类型上的转变。

《小花》取材于小说《桐柏英雄》,影片虽将战争作为叙事背景,但削弱了过往战争电影中宏大的叙事格局,而是将表现重点聚焦于个人在战争中的私人体验,色彩转换,交叉蒙太奇等大量新颖的视听手法为影片的视觉表达增色。

1982年李连杰主演的《少林寺》则是新中国第一部当之无愧的大片,影片在票价几毛钱的年代创造了上亿的票房和巨大的观影人次,它对中国武侠电影的影响也功不可没。

孩子王

第五代导演在美学观念上的改变更进一步,本单元选取的《孩子王》《红高粱》《那山那人那狗》分别以哲学思辨、民族叙事和散文化的镜头语言讲述了风格各异的中国故事,《红高粱》及《那山那人那狗》将以最新的4K修复版与大家见面,喜爱国片的影迷朋友不容错过。

故事片之外,特展单元还包括四部极其珍贵的修复版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牧笛》《鹿铃》《山水情》。以上四部动画片在中国动画电影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动画风格带有浓厚的中华文化底蕴,影片的制作过程也极其复杂,值得在大银幕前欣赏。我们在对国外电影大师作品如数家珍的同时,也不要忘记中国电影史上同样拥有非常优秀的作品,而北影节正好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补课的机会。

今年四月,让我们一起走进影院,通过光影回顾历史。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