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并不是一次很成功的采访,我们始终没有建立起对对方的信任。马晓晴很敏感,甚至有时反应过度,每一次试探性的提问都会令她紧张,并用消极的方式取消大多数具体的讨论,彷佛冥冥之中被谁喝住……马晓晴这次出现像是一个匆匆过客,赤裸裸来去无牵挂。她留下的空白没有人可以填补,只能被淡忘,她不仅是把一生的爱情谈完了,更像是把一生都提前过完了。
文/小贼
昔日马晓晴在电影《顽主》中的剧照
编导手记:如今的马晓晴,已经很难与90年代那位银幕明星联系在一起了,这不仅仅是岁月的原因,与她同时期同量级的女星非但与迟暮无关,且都早早在娱乐圈中确立了自己的江湖地位,而马晓晴却在新千年前后,正值中国影视从文艺向娱乐平稳过渡之时,淡出了观众的视线。
从北京回到上海,马晓晴便开启了封闭模式,观众浓烈的渴盼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渐渐转淡,这期间她也接拍了一些影视作品,但都反响寥寥,后来她接戏的间隔越来越长,直到王全安导演的《团圆》在柏林获奖,她才作为片中演员重新被提及,然而,这部电影在获奖后并没有公映,更像是导演的个人荣誉,与马晓晴无关。直到今年,尘封的《团圆》获准上映,我们才有机会重新见到马晓晴,并且有了这次断断续续的采访。
为演《顽主》退学 疯狂接戏立志当明星
凤凰网:演完《顽主》之后,对自己的人生有一个目标吗?
马晓晴:当时有一个很简单的目标,因为我从上海戏剧学院一年级退学出来,就跑到北京拍《顽主》了。《顽主》的制作要有一段过程,它不可能很快地上映。因为我的同学还有三年要毕业,如果我这三年没有闯出一点名堂的话,我这学就白退了。所以,那段时间我就拼命地接戏,什么样的戏我都演的,一年演好几部戏。反正也是忍着很多委屈,但是我就是坚定的信心,就是想当一个明星。但也演了一些很糟糕的戏,我第一部电影的导演是谢晋导演,他后来看了我一些戏非常气愤,他就骂我:“你怎么什么戏都演啊?”我也无言回答,那你说我能怎么办呢?
凤凰网:就是为了那个目标。
马晓晴:对。
凤凰网:您什么时候觉得这个目标可能不太适合马晓晴了?
马晓晴:2003年左右吧,03年、04年的时候,因为我弟弟结婚了,我是上海人嘛,我一直在北京工作、拍戏,然后就回上海了,因为照顾父母嘛,所以就一直和我父母在一起。而且岁数也大了,对演戏的热情就相对地减少的很多,也想尝试一下做一点别的事情。
比起当明星,马晓晴更喜欢现在的平静生活。
马晓晴对自己消声灭迹的解释是一直在做剧本。这也是很多采访中出现过的理由,其实她在很早之前就已经开始尝试着编剧导演,并在2006年拍摄了电影《少女》,一部充满真实的八十年代文艺气质的电影,这部电影有着很强的自传色彩,马晓晴在当时的采访中也毫不避讳地承认女主角的故事原型就是自己,然后她说,“我35岁之前把所有爱情都谈完了。”
但是人们对她爱情经历的好奇却在这两年间忽然聚焦在一起,并引爆了网络无边无尽的猜测与评价,事实上,这仅仅是一次政治新闻的延伸,然而马晓晴却在不经意间,再度成为话题人物。命运弄人,悲乎?喜乎?悲喜乎?
谈十年息影生活:孤独地平静比当明星感觉要好
凤凰网:当时“减产”的初衷是什么呢?
马晓晴:这是为什么呢?好像遇到的戏自己都不是太爱演,找我演戏的人很多,又不太爱演。
凤凰网:然后就决定先放一放这部分的事业?
马晓晴:对,先放一放再说吧。
凤凰网:您当时放下的时候,有没有思考过放下会面临不一样的人生?
马晓晴:是不一样的人生,肯定不一样。
凤凰网:做好过准备吗?
马晓晴:没有,顺着走,我这个人是很信命的,什么人自有什么命,按照自己的命去走,反正老天爷已经给你安排好了,走就是了。
凤凰网:一个人特别有天分,特别有才,他会有一种孤独。当一个人不被人认识了,不被人关注,他又是另外一种孤独,这两种孤独你体会到的感觉是怎样的?
马晓晴:我倒是更希望得到的是现在的这种比较平静地孤独,因为这种脚踏实地的感觉比当明星的感觉要好一些,我个人这样认为。
凤凰网:跟您年轻时候的追求不太一样。
马晓晴:不太一样。我现在已经过着很平静的生活了,好像这种纷纷扰扰的事情,都已经跟我没什么关系了。我只是在关注,然后我有自己的朋友,很好的朋友,大家都很高兴,现在我们这个年龄已经不是再谈什么个性、谈什么要强做什么东西,而是身体要保重了,四十多岁的人了,身体要保重,做自己爱做的事情、喜欢做的事情,好好地活着。
若人生重来愿在普通与不普通间游荡
马晓晴说她很久不关注新闻了,但是让人感觉她还是受到了新闻的影响。她很敏感,甚至有时会反应过度,每一次试探性的提问都会令她紧张,并用消极的方式取消大多数具体的讨论,彷佛冥冥之中被谁喝住……这并不是一次很成功的采访,我们始终没有建立起对对方的信任。后来聊到贾宏声,她说这是她心里永远的痛,采访地点也转到一家酒吧继续。
准备的时候她玩微信,问她现在和哪些朋友关系联系比较多,她说自己的朋友还是90年代那些人,没有变过,她好像将自己定格在一个时间坐标上,那里有她的辉煌,也有她的黯淡,有她的得意,也有她的伤感。她将自己留在昨天,而此刻的马晓晴,只是昨天在今天的显影。
若人生重来愿在普通与不普通间游荡
凤凰网:您是对自己想要什么、想追求什么是很清楚的一个人吗?
马晓晴:对,我一直是对自己想要什么很清楚的人,我一直是这样的,我想要干嘛,我不想干的事情我不会去干的。
凤凰网:《团圆》这个角色中你饰演一个上海女人,她会有一些生活中鸡毛蒜皮的事情,包括对亲人的,对人生的困惑。当您对自己的人生很清楚地知道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的时候,会不会有另外一种困惑呢?
马晓晴:人都会有困惑,但是我相信一点,条条道路通罗马,你努力了,你就能做到,这是很重要的一点,可能只是一个时间的关系吧,时间的原因,有些人可能放弃,不再做了,有些人还在继续努力,努力的人可能就成功了。
凤凰网:如果能够重新选择的话,你会怎么样去选择你的人生呢?
马晓晴:我选择中间走,在普通人和不普通人之间游荡。
凤凰网:怎么游荡呢?
马晓晴:该普通的时候就普通,该不普通的时候就做不普通的事情,但是要用一种平常的心态去对待这一切。
凤凰网:什么对你来说最重要?
马晓晴:身心快乐。做事情跟自己喜欢的朋友一起做,大家一起努力,然后也有一群人可以在一起喝喝酒,聊聊天,这不是很开心吗?家里面父母身体都好,生活就很满足。
凤凰网:你不会再对世界有其他的需求吗?
马晓晴:需求当然也有了,希望将来自己拍出来的电影大家能喜欢。
音乐让马晓晴变得有点兴奋
她和贾宏声都喜欢摇滚乐,我们让服务员放了《Don’t break my heart》做背景音乐,她开始变得有点兴奋,对我说窦唯和崔健都是无法超越的人。而那是一个没有人可以回得去的时代,如今早已繁华散尽,被支离破碎的往事胶着的回眸中,面前的马晓晴,离我们的距离比想象中还要遥远。我们只能以《团圆》作为话题结束采访。
避谈感情话题:我从来没想过自己的爱情观
凤凰网:您觉得《团圆》算不算你与王全安导演之间缘分的延续?
马晓晴:是一个缘分,因为他当时到上海来了,我们见面聊天什么的,然后他就说要拍这样一部戏,就告诉我,让我看了一下。他说,卢燕老师演的妈妈有两个女儿,你挑一个,你给我来演一下吧,你随便挑。我就挑了这个大女儿,就帮他来演了。而且因为我很喜欢卢燕老师,我很崇拜她,演她女儿,我觉得蛮荣幸的。
凤凰网:其实您基本上也不怎么接戏。
马晓晴:不接戏了,已经很长时间不演戏了。
凤凰网:是出于什么原因呢?
马晓晴:不想演。
凤凰网:王全安导演和王全安作为一个演员有什么样的区别?
马晓晴:我觉得他做导演更合适。
凤凰网:为什么呢?
马晓晴:他适合做导演,因为他脑子比较清楚。
凤凰网:在《北京,你早》中你饰演的角色是艾红,在艾红那个年纪,你的恋爱观是怎样的?
马晓晴:不知道。
凤凰网:没有想过?
马晓晴:没有想过。
采访完之后,帮吧员收拾场地,仅仅几分钟,酒吧恢复了原来的样子,如同什么都没有发生过,在这个无比具象的今天,马晓晴的出现也像是一个匆匆过客,赤裸裸来去无牵挂,她留下的空白,没有人可以填补,只能被淡忘,她不仅是把一生的爱情谈完了,更像是把一生给提前过完了。
微博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