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娱

导语:从纽约百老汇到北京人艺,从《歌剧魅影》到《茶馆》,舞台剧,作为人类艺术史上最古老也最高雅的一种表演模式传承着,它几乎横跨了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2011年人艺大戏《喜剧的悲伤》好评如潮的同时,也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看似繁荣的中国舞台剧市场究竟距离国际化存在怎样的差距? [网友评论]

[专题]:人艺精品话剧《喜剧的忧伤》 [周刊]《喜剧的忧伤》霸气外露

话剧《喜剧的忧伤》

如今电影、电视和网络的高度普及,无疑给舞台剧造成巨大冲击。或许商业化、快餐化可以打造出低成本高回报作品,就像克雷格出演的007一样,褪去西装领带,穿上T恤牛仔后,舞台剧还算是舞台剧么?

《喜剧的忧伤》的成功并不纯粹 公众审美依托偶像而非艺术本身

本月初公演的《喜剧的忧伤》在短时间实现了口碑和票房的双赢。主演陈道明先生阔别舞台三十年后的回归,加上实力派演员何冰的倾力出演,连同宋丹丹女士,如此强悍的全明星阵容,对于中国舞台剧市场来说可谓近年罕有,如此倍受关注也不足为过。然而,空前绝后的一致好评却不禁让人怀疑,对于《喜剧的忧伤》,观众的热爱究竟是来自艺术本身还是仅限于对偶像的崇拜?

 

《喜剧的忧伤》首轮演出结束后,在和一位业内著名评论人聊天的时候,听到这么一句话“它固然精彩,但却不纯粹,如果不是陈道明、何冰,它会是什么结局?如果不是人艺,它会是什么结局?”这句话引人深思的同时也无意简单的勾勒出了当今的内地舞台剧市场现状。和电影一样,明星成了票房的唯一保证。如同华谊兄弟出产的大片要比贾樟柯的独立影片更收关注?同样是《喜剧的忧伤》,如果换成两位不知名的演员并放在北京某小剧场里上演,恐怕会有另一种结局。

 

有人认为2011年是内地舞台剧“井喷”之年,数量和票房呈增长状态。对于这种过分乐观和意淫的想法,我表示怀疑,新作并非佳作,票房也不是市场的唯一体现。就像90年代初的香港电影市场一样,火爆之中难免埋下崩盘的隐患。而舞台剧作为传承了近千年的一门艺术,持续的发展才是它走到今天的动力,牛市不代表一劳永逸,像百老汇那样不温不火的生生不息才是真正的典范。

 

国产舞台剧自娱自乐 百老汇经典覆盖全球

《喜剧的悲伤》的成功不能被否定,但其所达到的程度却尚欠火候,甚至人艺的《茶馆》《家》《西望长安》等往昔佳作也是同理,虽口碑很好,但是从场次数量和总体收入来看,市场根基明显疲软。人艺的艺术感在高于生活之余却难以引起新生代观众的共鸣。而同样是改编自文学名著的《The rent》,从1996年公演至今,百老汇演出5600场、全球巡回演出12000场,如此大的密度和范围带来了超10亿的票房。相反,国内舞台剧多停留在首演、停演、重演等复杂纠结的演出排期,接断间观众的热情无疑会大受影响。加之因审查等原因造成的修改、换人等变化,剧目本身的质量难以得到保证,演出寿命不长成了普遍现象。或许票房并非评价一部舞台剧的唯一标准,但是它却标志了市场的认可。而国内对于区区几百万的收入就高喊所谓的复兴、走红、热潮,自娱自乐的精神着实可歌可泣。 [详细]

 

[拓展阅读] 陈道明的回归掩盖了人艺的孤独(图)

喜剧的忧伤

人艺精品剧《喜剧的忧伤》

主演:陈道明 何冰

茶馆

人艺精品剧《茶馆》

主演:濮存昕 杨立新 冯远征 宋丹丹

西望长安

人艺精品剧《西望长安》

主演:葛优 毕彦军 孙风英

并非抨击舞台剧商业化,恰恰相反,商业化所带来的利益是持续表演的基础保证。然而,舞台剧作为一门综合艺术,投入高、周期长、制作难度大,难以被投资领域的“大拿”们所看好……

商业化趋势不可避免 迎合市场并非抛弃艺术本尊

就今天的内地舞台剧市场来看,更多的是业内人士近乎狂热的追捧,同时也有艺术工作者们不计酬劳甚至自掏腰包的付出。据业内人士透露,以北京为例,每年上演的各类舞台剧不下2000场,然而真正能回收成本的还不到一半。在如此恶劣的生存环境下,舞台剧的商业化进程已经不可避免,然而在商业的道路上,我们如何保持的艺术灵魂,这才是舞台剧繁衍下去的必须条件。

 

除了舞台剧自身的发展外,外部市场的变化也将影响其未来走向。随着近几年中国电影票房的节节攀升,大量投机资本的涌入无疑促进了影院等基础建设的高速扩张。然而对于舞台剧来说,受受众群体狭窄的影响,常常因为难以吸引到投资而“早泄(谢)”甚至“夭折”。除了人艺这类金字招牌以外,投资更倾向于引入外来精品剧目,但这无疑是“饿着孩子喊狼”。如何吸引资本成了困扰整个行业的一个难题。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直接将电影中的植入行为运用到舞台剧中,正逐渐成为行业惯性。但电影不同于舞台剧,它有强烈直接的视觉体现,更有DVD等其他载体的后续支持。而舞台剧的重点无疑就是表演。很难想象一处紧凑连贯的舞台剧中突然插入一句“XXX,他好我也好。”并配以演员手捧商品面对台下时,观众是怎样的哭笑不得。如果不是刻意恶搞,这种植入将会抹杀观众的观赏欲望。也曾听得某著名制作人抱怨,没钱时候求爷爷告奶奶的拉植入,植入来后又要根据商品改剧本,最后弄成一广告和舞台剧的“串儿”。该类现象在内地舞台剧行业绝非偶然。

 

这个现象或许永远不会出现在人艺的舞台上,因为那块耀眼的金子招牌标榜了品质和档次,这无疑观众和市场信心的体现。但毕竟人艺只有一个,挣扎着生存的小剧团却有千千万万。所谓的粉丝们,你们有多少勇气去关注他们的演出呢?或许会有很多人抱怨自己曾看过多无聊、多么“二”的小剧场演出。可俗话说的好,吃馍难免会碰到石头。在看到烂剧后抱怨的同时,换位思考一下,或许这也是自己欣赏能力提升的表现,毕竟好与坏是需要参照物来界定的。烂剧和烂片一样,无疑是一堂珍贵的艺术鉴赏自修课。偷笑吧,或许几十年后中国舞台剧飞黄腾达,想看烂剧,就只能把您往埃塞俄比亚等“发展中国家”送了。

 

百老汇商业模式 横向扩展不改变艺术内涵

同样是演出市场,百老汇凭借其悠久的历史和自身品质的保证无疑早已开创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在百老汇制作人眼中,艺术没有任何形式上的框框,这也是其成为纽约市文化产业支柱之一。很难想象在一个电影工业极度发达的国家,每年百老汇的舞台剧票房竟可以和电影收入基本持平。商业化无疑让比印象中唯利是图的美国人更有动力。但是百老汇的商业和艺术是不相融的,它的商业可以是旅游、版权、翻拍等一系列横向扩展,而艺术本身并未受到影响。以2010年为例,慕名而来的外地、外国的观众数量达到60%,收入足以养活各个剧团和剧场。而即便是植入广告,也仅限于街头广告牌和现场节目单等印刷品,想在剧情中硬生生的玩植入,没门! [详细]

 

吉屋出租

百老汇精品:《The rent》 1996-

票房:本土3亿6千万 全球>10亿

歌剧魅影

百老汇精品:《歌剧魅影》 1986-

票房:>23亿

猫

百老汇精品:《猫》 1982-

票房:>30亿

虽统称舞台剧,但细分下来种类很多,话剧、歌剧、舞剧等等。比较容易的分法是传统剧和时装剧。传统剧更多的保留了舞台剧稳重、文艺、深邃等特色,而时装剧不同,它可以更轻浮、诙谐、时尚……

低俗还是民俗? 艺术不应有上线但必须有底线

时装剧的舞台表演在内地市场尚算年轻,却正以一种蓬勃之势普及开来。或许和当今的电影、电视热潮一样,娱乐已经成为公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对于历史悠久的舞台表演体系来说,这无疑也是一种进步。但进步必然有风险,以北京演出市场为例,近几年不少团体大打时尚牌,比如开心麻花、德云社等,或票房或口碑,明显的针对性成为时装剧的一大特色。

 

一年前,美国媒体对于明星小沈阳庸俗的抨击曾引起公众热议。而对于演出市场,这种庸俗风也比比皆是。曾有外地友人来北京旅游时误打误撞的观赏了某小剧场演出,草草退场后给来电抱怨,低俗、露骨、不知所云等形容后,干脆将其比作三线城市洗浴中心上演的违规“二人转”一般不堪。在北京广阔的演出市场中,窜出那么一两个龌龊败类绝对正常,但是对于整个行业来说,这些同害群之马着实令人唾弃。

 

一门艺术,岂能靠涉黄涉性吸引观众?舞台剧尝试新颖元素的同时,然而对于内容的选择和底线的坚守也是必须的。就像郭德纲和周立波的高雅庸俗之争一样,每种表演类型都有他的拥趸者支撑,但是艺术通常是凭高低来区分的,太雅会脱离群众成为前卫小众,太俗又会浑于世俗被批“伪”,观众喜欢的不一定就是好艺术,但观众都不喜欢的绝对不是好东西。而个人观点,对于艺术不应该有上线但必须有底线,毕竟道德是不能抛弃的。

 

色情还是情色? 血脉喷张之余内涵成关键

在很多人眼中,纽约市一座繁华、时尚、纸醉金迷的城市,然而正是这高度现代化的环境中,百老汇异类一般的保持了它特有的古朴和坚定的艺术情操。艺术源自生活且高于生活,如今的百老汇新剧目中,内容上多倾向于社会、人文、弱势群体等热点话题,然而即便是市井小民的平凡生活,都是通过艺术手段来诠释。以舞台剧《红磨坊》为例,故事的大环境是灯红酒绿的风月场所,但是全剧在内容设计上更多的是突出人物的情感纠葛和内部斗争,至于情色,只留给观众以足够的想象空间而不需要直接表达,毕竟对于很多人来说“意淫”更美好。

 

而无论情色或色情,都是人性深处最基本的一种欲望,但这种欲望是绝对私密的,任何一个有操守的人在欲望被无休止的刺探甚至猛戳之时,都会反弹出一种道德上的抗拒。或许艺术可以是血脉喷张的,但赤裸裸的性绝对不是艺术。2010年,韩国话剧《授课中的女教师》引起轩然大波,赤裸凌乱的男女主角们用各种动作刺激着观众的感官,随后舆论抨击和公众的唾骂如潮水般涌来,而同样是裸,哈利波特的扮演者雷德克里夫在《恋马狂》中上演了一出全裸人兽恋,虽有争议但更多的是对艺术的探讨。同样是裸,结果却截然不同,公众接受能力是其一,但更主要的是本身所要表达的东西——为艺术的裸露叫做牺牲,为色情的裸露叫做出卖。 [详细]

授课中的女教师

韩国成人舞台剧《授课中的女教师》

关键词:裸体 情色

恋马狂

英国伦理剧《恋马狂》

关键词:裸体 人兽恋 哈利波特

红磨坊

百老汇舞台剧《红磨坊》

关键词:风月 舞女

有人认为百老汇只是歌舞剧的代名词,其实不然,歌舞剧成为百老汇主流表演类型仅是最近几十年开始的,作为一个人种、文化颇丰富的混合型国家,如何将各类人的喜好融汇在一部剧目中,无疑音乐成了最好的媒介……

百老汇的成功不可复制 经典剧目引进改还是不改?

其实早在好莱坞壮大之前,百老汇已成为美国商业娱乐中心,如今它更是美国乃至世界舞台剧艺术的代表。经历了一战和大萧条后,如今的百老汇繁华而时尚,但满目霓虹中艺术才是它真正的灵魂。纽约市能成为世界艺术、娱乐先锋,百老汇功不可没。动辄数百万的制作费用、功力非凡的阵容背后,百老汇更拥有完善的运作体系。行业里每个工种都有自己的协会,无论演员、音乐、灯光还是运营,在地位和生活得到保障之后,对于艺术才能更加的义无反顾。也正是种完善,使得百老汇可以优雅而平稳的发展下去,也更使舞台剧这门古老的艺术充满活力。百老汇的成功有它的偶然性,然而对于中国来说,一味的复制并不是良方。

 

2011年,舞台剧《妈妈咪呀》登陆北京,与以往引进不同,本剧计划以中文版登台。如此大动干戈的改造,无疑引起业内人士曾担忧其橘生淮北则为枳。但出于整体需要,演出方最终还是完成了翻译和修改。首演评价不错,但对于钟爱原版的观众和ABBA迷来说,中文版难免让他们有种“山寨”的错觉,而受审查制度影响下的一些细微调整,无疑也逃不过他们的眼睛。对于原版剧的引进,在改和不改、直译还是意译的问题应取决于当今国内剧迷群体的总体素质,《妈妈咪呀》虽然输掉了原版粉丝的口碑,但是在更广泛的普通群体中赢得了更多的赞誉。或许《妈妈咪呀》带给舞台剧引进行业以提醒——符合观众需要的才是好的。

 

国剧要自强而非自娱 健全体制成就百老汇

有人认为百老汇只是歌舞剧的代名词,其实不然,歌舞剧成为主流表演类型仅是近几十年开始的。随着美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压力下的公众对于舞台艺术的欣赏也正从经典传统剧目向时装剧过渡。而美国作为一个人种、文化多样的混合型社会,如何将各类人的喜好融汇在一起,音乐无疑是最好的媒介。以百老汇近几年的经典时装音乐剧《The rent》《Love Never Dies》《现代米丽》等为例,融合抒情、说唱、摇滚、灵魂乐等当今音乐界主流元素,加以舞蹈、特效等辅助的视觉冲击,这正是百老汇成功的主要原因——一切以观众的试听享受为重。

 

而当今国内,无论电影还是舞台剧,均已国际化为目标,然而淡定下来不难看出,单凭艺术的角度看差距还有很大。2010年,作曲家周龙创作的《白蛇传》获得普利策音乐奖,这个殊荣使得国内的乐观主义人群如打了鸡血一般的亢奋。绝非泼冷水,虽周龙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但如今他的名号前已经是“美籍华人”,而《白》一剧无论从审美、表演、还是演唱,均走了一条“洋”套路。就像影评人对《卧虎藏龙》的定义一样,是做给美国人看的中国故事。而“纯粹”的国产舞台剧,受到文化、语言、思维方式的影响,很难走出国门,本土原创更多仍停留在“自娱”的层面,对于发展我们不应仅凭“拿来主义”而应放重点于“师夷长技”,从行业和市场根基上做改变,完善的体制和健康的环境才是成就国产舞台剧井喷的根本。 [详细]

妈妈咪呀

英文版《妈妈咪呀》

导演:Phyllida Lloyd

妈妈咪呀

中文版《妈妈咪呀》

主演:田水 张芳瑜 沈小岑

妈妈咪呀

电影版《妈妈咪呀》

主演:梅丽尔·斯特里普 皮尔斯·布鲁斯南

相信所有热爱舞台剧艺术的人都希望中国文化可以发扬光大。然而,改变不能盲目,自强不能自大,拘泥的眼光看不到广阔的未来,发展容不下粗鄙的“拿来主义”,改变迫在眉睫但我们如何选择、如何取舍?“师夷长技以自强”,不要让喜剧继续悲伤。

凤凰网娱乐 中心出品 欢迎收藏

作者:赵大卫

 

网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