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谈

导语:2011年7月中旬,湖南卫视《快乐女声》全国总决赛迎来首轮较量,首播收视率超1.38%,居全国同时段第一位。已被业内不再看好的选秀节目如何在逆境中杀出一条血路?“快女”的成功是偶然现象,还是有无法复制的秘笈?在整体行业疲软缺乏新卖点的情况下,“求变”成了湖南卫视《快女》的唯一救赎……[网友评论]
[娱乐专题:2011年度“快乐女声”]

快乐女声

如果说2004年是中国选秀元年的话,那么仅仅一年之后的第二届超女则一瞬间将这一种节目形式推向了巅峰,同时也将各卫视间的竞争带入了一个跟风泛滥的局面……

全民选秀热促使跟风泛滥 公众审美疲劳业内不再看好

如果说2004年是中国选秀元年的话,那么仅仅一年之后的第二届超女则一瞬间将这一种节目形式推向了巅峰,同时也将各卫视间的竞争带入了一个跟风过剩的局面。很快,公众和市场对于充斥电视荧屏的选秀类节目出现“逆反弹”现象,随着节目类型的“被规范”、观众审美疲劳、各卫视间的克隆过度,在之后的几年中,选秀节目没能再复制2005年的收视狂潮,一时间业内“选秀已死”之说盛行。甚至就连大洋彼岸的选秀鼻祖《美国偶像》坚挺十年之后也热度锐减。

2011年,就在全行业皆对于纯歌唱选秀不再看好的前提下,湖南卫视再一次重装上阵杀回电视荧屏。“音乐还在,所以,我们还在。”制作人龙丹妮道出了新一季《快乐女声》的核心。无论是《快乐女声》还是《美国偶像》,这类选秀节目的风靡无疑是靠其中的悬念和竞争等“人工效果”吸引观众,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缺少话题”和“审美疲劳”无疑是节目狂热褪去的主因。新一季《快乐女声》在狂热褪去炒作成风的竞争环境中选择回归到音乐本身,这无疑将是选秀节目从炒作化到实力化的重要体现。

“禁谍令”和“限娱令”双管齐下 《快女》高开因机缘巧合

回望2010年,同样是由龙丹妮团队精心打造的《花儿朵朵》,虽然大打创新牌,但收视和效果平平。而在如此业内外均不看好的情况下,2011年的《快女》能在决赛第一场拿下一个漂亮的“开门红”,这其中既有节目制作方积极的改变,更有机缘下的巧合。

2011年的内地电视银幕,可谓导向明确,风格清晰,各路卫视均以主旋律题材节目为主。而接连两次发出的“谍战停播令”和“限娱令”更是打乱了卫视的“娱乐化进程”。娱乐综艺、谍战剧从充斥电视荧屏,到纷纷下线或更改节目路数,令已经养成收视习惯的观众们一定程度上显得有些无所适从,甚至有网友表示,“限娱令”出马后,他已经对电视失去了兴趣。此说可能有些夸张,但显而易见的是广电总局的调控,虽以打击跟风低俗、丰富荧屏内容为主要目的,效果彰显的同时,对于广泛观众群体来说,尚需要适应的过程。而新《快女》的首战,就是趁着这个空档,在调整播放时间避开黄金时段后,名正言顺的高调开播。这并不是节目的特别安排,更倾向于一种机缘巧合,展望2011电视荧屏暑期档,《新还珠格格》、《新水浒》、《新西游记》三剧鼎力,一场收视率恶斗已不可阻止。而受“限娱令”的影响,黄金时间播出的娱乐节目数量有限,况且湖南卫视早有《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等几只金牌节目高高在上,收视风险上《快女》自然不被看好。也正是在这种内忧外患的情况下,播放时间被顺延的《快女》巧合般的满足了午夜场观众们的娱乐需求,为充斥着主旋律和谍战剧的午夜档带来了一丝活力和欢笑,自然带动收视率的暴涨,或许这是连节目制作方也没有想到的意外收获。[详细]

调查

1.你是否关注“快乐女声”选秀节目
我是铁杆粉丝
偶尔收看,不盲目追随
没有收看该节目的习惯
2.你如何看待本届“快乐女声”选秀
选手年轻活力充沛,很有看头
评委点评犀利热辣,效果卓越
千人评审团声势浩大,场面壮观
与往届没有太多突破,缺少创新
3.你赞同坊间流传的“选秀已死”的说法么?
赞同,电视节目有它的生命周期
不清楚,不断创新才是选秀发展的动力
不赞同,每年每届都有新元素新选手亮相
 

《快乐女声》的成功不可复制,在整体行业疲软缺乏新卖点的情况下,“求变”成了湖南卫视《快女》系列的唯一救赎。……

新《快女》逆境中杀出血路 收视第一背后的变化

2011年7月中旬,《快乐女声》全国总决赛迎来首轮较量,当晚收视率高达1.38%,位列全国同时段收视第一位。这份令人满意的成绩单无疑不引起了业内的瞩目,湖南卫视如何在逆境中杀出一条血路,《快乐女声》的成功不可复制,在整体行业疲软缺乏新卖点的情况下,“求变”成了湖南卫视《快女》系列的唯一救赎。

转变策略调整受众群体 “快女”舞台已成90后的天下

从2004年的首届《快女》到今天,已经过去了8年时间,按照坊间5年一个代沟的说法,《快女》显然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受众群体换代时期。随着2011年系列选秀战的拉幕,新一届的《快女》很明显已经是90后的天下。

在如今,80后逐渐成为社会主流群体的同时,生活和工作上的压力难免影响到这个群体对于选秀娱乐节目的关注和投入。在缺少主流群体的支撑下,《快女》敏锐的将受众群体的针对性进行转移,舞台之上众90后选手纷纷放开歌喉,而表演方式也基本以流行、动感等深受90后观众群体喜欢的音乐形式为主。

攻坚暑期档 受限“限娱令”打时间差

随着内地各大卫视黄金档娱乐节目的泛滥,本届《快女》一反常态的错开了娱乐“高峰”时段,将播出时间安排在晚间10点至次日凌晨一点半。这样的时间安排无疑会让收视率弹性缩小,观赏群体受限。

有业内人士也指出,湖南卫视此举实则是“迂回”策略。首先本届《快女》的播出安排在暑期档,其节目主要受众群体90后则是以学生为主,这样的前提下主收视率群体所受到的影响并不会很大。其次在广电已明确“限娱令”的风口上,《快女》的时间顺延无疑是避开枪口的自救行为,此举既不会影响到湖南卫视在黄金时间段其他节目的安排,更将午夜时段的广告收入变得异常抢手,双赢策略何乐而不为?

网络平台“越界”合作 微博、视频攻略吸引眼球

或许在播放时间上《快女》棋行险招,但在纵向扩展方面,本届《快女》无疑将多元化扩展发扬到了极致,网络、视频、微博等深受90后、80后青年群体追捧的几种传播方式均被有机的融合起来,另辟蹊径的吸引了一群非电视观众的新型粉丝。

网络视频,在往届的快女中只是起到点播重播的方式,而本届的《快女》则有机的将网络视频和选手的生活融合起来,每日全程直播选手们的日常生活。直观的为观众提供即时的“参观”渠道。这也让很大一部分对明星日常生活存在好奇或窥视心里的网民纷纷加入其中,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选手的知名度和节目受众的范围。

微博无疑是近一年来内地最受欢迎的网络产品,其年龄层之广和巨大的传播范围无疑深受媒体和宣传方的关注。而本次《快女》以评委的方式将触角伸至各大网络门户,通过不同平台的微博进行评委PK的同时,既扩大了信息覆盖面也均衡的达成媒体间合作的关系。除了评委之外,官方微博、选手微博也成为本届《快女》推广的主要方式. [详细]

调查

1.您觉得谁会夺得2011年快乐女声冠军?
李斯丹妮
苏妙玲
段林希
刘忻
洪辰
付梦妮
王艺洁
DL组合
陆翊
杨洋
喻佳丽
2.您认为2011快乐女生11强谁会是素颜美人?
李斯丹妮
苏妙玲
段林希
刘忻
洪辰
付梦妮
王艺洁
DL组合
陆翊
杨洋
喻佳丽
3.您认为2011快乐女生11强谁会成为炒作的牺牲品?
李斯丹妮
苏妙玲
段林希
刘忻
洪辰
付梦妮
王艺洁
DL组合
陆翊
杨洋
喻佳丽
 

收视率的成功是摆在眼前的,但本届《快女》在吸引力方面的弱化也暴露的异常明显,从节目的时间安排上就可以看出端倪……

收视第一但优势不足 放弃黄金时段因“底气不足”

对于本届《快女》的首战告捷,更多业内人士则是抱着痛定思痛的心情思考着。相信很多人记忆犹新的是去年同档期的《快男》总决赛第一场,仅为0.9%的收视率着实让栏目组颜面扫地,以至于至今湖南卫视的工作人员都对当年的收视率仍只字不提。据悉,本届《快女》决赛开场前,导演组就已立下军令状,看来湖南卫视对于选秀领域的收视率争夺除了信心之外更多的则是抱着必死的决心。

收视率的成功是摆在眼前的,但成功之余本届《快女》在吸引力方面的弱化也暴露的异常明显,从节目的时间安排上就可以看出除了避开广电“限娱令”风头之外,更是避开了备受瞩目的《新还珠格格》和收视之王《快乐大本营》这两档强劲对手。如此弃卒保车无疑是制作团队对于节目本身竞争劣势的察觉。节目“先天”上的不足可能在本赛季中都无法改变,而对于剩下比赛进度,新花样、新爆点无疑是保证收视率的唯一手段,若不然即便是赢得首战的收视率第一,但颓势将无法阻挡。

网络评委介入削弱选秀专业度 唇枪舌战难免喧宾夺主

对于很多观众来说,《快女》系列选秀节目的看点,除了选手之外,更有言论犀利、点评权威的节目评委。回首往届黑楠、包小柏、柯以敏、高晓松等业内专业人士,或怒批、或夸赞的个性点评为节目带来了不少的“引爆点”。然而,随着选秀节目的泛滥,个性评委也不再是《快女》的专利,更有甚者,部分评委身兼数职同时为几个选秀节目担当评委,频繁的出镜必然引发观众的审美疲劳,换汤不换药的点评也逐渐沦为鸡肋,难以激起舆论波澜。

2011年《快女》节目颇具创意的结合了当下流行的网络产品——微博,在节目的过程中现场评委和网络评委两足鼎立,更使得节目的发展瞬息万变,充满悬念。或许网络评委元素的加入是一种创新,然而这种创新中的问题也非常明显。一场好端端的歌唱选秀比赛,往往无端的变成现场评委和微博评委间的PK,原本评委的高端专业的点评难再现,反之更多具有炒作性质的言论频繁曝出。或许话题点有了,但直接的影响到选秀的专业性,这对于一档以演唱为基础的选秀节目变得不伦不类,芝麻还是西瓜,相信观众的感受更加直观。

个性选手稀缺话题单调 苏妙玲言行险触“高压线”

在刚刚过去的《快女》首战中,全国各地选手系数亮相,但从现场情况来看大家尚未进入状态,表演方式甚至举手投足皆千篇一律难见亮点。这样“平庸”的局面和《快女》黄金一代的“个性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缺少个性选手无疑成了本届《快女》的一大软肋,没有新鲜感对于一档延续了8年的电视节目来说意味着走向暗淡。有媒体戏称本届《快女》选手是“回锅肉”,意思是说本届选手个性上多是往届选手的延续或克隆,缺乏亮眼的新面孔和新形象,而比赛过程中,或许是节目制作方为了避免“争议”话题的出现,则没有给选手更多的言论表达空间,类似于张靓颖当年与柯以敏“呛声”的珍贵镜头已经难以再现。

同样的受到节目成本和言论的影响,本届《快女》在分赛区阶段并未进行大范围的电视播出,这使得曾轶可、刘著之类的“特色”话题寥寥无几,好不容易脱颖而出了个苏妙玲,却因为“女同”事件差点导致整档节目的下马。而据知情人士透露,苏妙玲的案例炒作成分很大,但因尺度过于敏感,曝光后仅仅一天,就被节目制作方强行的压了下来,但所达到的效果还是显而易见的,所以苏妙玲顺利成为今年最受关注的《快女》选手。 [详细]

  “救命的不是稻草,而是手”在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的优越感下,摆在新“快女”面前最大的障碍则是如何重现和超越2005年的“黄金一代”……

前有“限令”后有追兵 《快女》首先要超越自己

尽管本届《快女》的当头炮可谓“打的响亮”,但是面对前有广电“限娱令”后有无数效仿者跟风紧追的窘迫局面,总结经验,勇于创新才是生存前进之王道。面对着举步维艰的“选秀”之路,最根本的重点还得回归到公众对内容的“审美疲劳”上。以至于继“评委荒”“选手荒”之后,“观众荒”将是摆在选秀节目面前的重大考验。评委可以高薪聘请,选手也可以重金发掘,但是观众作为最客观最广泛也是最重要的收视基础,不是单纯凭借资本可以收买的。即便是雇佣类似于“五毛党”之类的炒作团体,却已经从本质上违背了“选秀”的初衷和本质。

救命的不是稻草,而是手!拼收视、拼效果、拼人气的同时,主观意识形态上的止步不前将是选秀逐渐退出观众视野的根本原因。所以,本届《快女》决赛大幕拉开之后,究竟节目组会玩出什么花样,这才是观众真正期待的。湖南卫视擅长真人秀是行业内人尽皆知的,但是选秀类节目已经走到第八个年头,在业内业外均不看好的情况下,究竟是气数已尽还是会老树开花,创新及创新的力度将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在这样的局面下,或许外界的压力和竞争已经不再重要,如何超越自己曾经创下的奇迹,这才是真正可以抓到“救命稻草”的那只手![详细]

尽管“选秀已死”已经成为众多网民对于选秀节目的看法,照比堪称始祖之一的《美国偶像》,每一阶段的比赛方式均由观众的喜好来决定,毕竟观众才是一档电视节目的根基。而如今《快女》正面临着“八年之痒”,变与不变都是个问题。我们期待草根新秀的诞生,更期待看到一档顺应观众兴趣的娱乐节目,如何拯救《快女》,多听听粉丝和观众们的意见和批判吧。

凤凰网娱乐 中心出品 欢迎收藏

制作:赵大卫

 

网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