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导语:华语片已经连续两年未能入选戛纳电影节的竞赛主单元了。如果仅仅是一年没有影片未能入围戛纳电影节竞赛单元,或许还能找到缘由为华语片开脱,找到诸如该年出产的华语片未必符合戛纳电影节选片委员会口味的这样借口。但连续两年在世界上最重要的电影节——戛纳电影节奖项上颗粒无收不算,连入围的资格都已丧失,不得不值得我们两岸三地的电影工作者警惕了。 [网友评论]

第六十五届戛纳国际影展

大陆票房这几年的火爆就客观上来说,确让更多的华语青年导演找到了资金拍摄电影,但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在人人都想挤破头挖掘第一桶金和各电影公司都忙着划分自己的势力范围的双重刺激下,如何在市场上生存下来,成为了华语青年导演的头等功课,至于所拍电影能不能具备去三大电影节拿奖的实力,已没人关心……

院线火爆打乱中国电影发展阵脚 内地导演价值观扭曲

就算入围甚至拿了奖又如何?若不能在国内票房占据一席之地的话,拿奖也是白拿。成了几乎所有青年导演们秘而不宣的心声。走出去拿奖已经不像前些年那样风光无限,从而也失去了吸引青年导演们兴趣的光环。但我们细心揣摩,现今的华语电影导演权势榜上,占据榜单前几名的依旧还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和世纪之交在国际三大电影节风光无限,拿奖拿到手软的几位大导演,唯一的例外就是冯小刚导演,冯导的个例不能反向否认拿奖的重要性,同时,不要忘了给他带来巨额票房丰收的御用演员葛优,在1994年曾斩获戛纳的影帝,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收获票房的最大指数还是导演和主演的知名度,尤其是在国际上的影响,张艺谋、陈凯歌、姜文、李安、王家卫概不例外。

 

民营资本只追求短期利益 青年导演没有话语权

这就看出这几年流行的“唯市场论”对青年导演们造成了多么大的伤害了,因为竞争的激烈,不得不让青年导演们去找影片的卖点,去迎合市场,去抄袭好莱坞,却没有时间沉下心来创作,去打磨作品的品质,他们等不起,制片公司也不耐烦,大家玩的都是“短平快”,因为市场风云瞬息百变,商业电影是讲求回报的,谁也不想砸钱只赚吆喝,制片资源一旦倾斜,就不像上个世纪还是国有资源把持的局面,有时间有精力去打造精品,赔了不要紧,只要拿奖长脸即可。而民营企业要的是利润,所依附的导演们也大多为缺乏知名度的青年导演,也只能随波逐流,不去拿奖就没有知名度,没有知名度就没有话语权,只能在大佬们的残羹剩饭里寻找突破的机会,这样的恶性循环局面,又有几个人能坚持着打磨作品?

 

对于未来,很可能有两个局面,一个就是经过数年的大浪淘沙期,剩下的都是闪闪发光的金子。在这批青年导演中,因为局面的日趋稳定,从而获得较大资源支持,再缔造优秀影片重新去谋求国际影展的知名度,和老一辈争夺话语权;另一个就是在好莱坞的绞杀下,商业和艺术品质双双失守,不得不苟延残喘,就像这些年的台湾和香港市场一样,继续无缘戛纳,甚至威尼斯和柏林电影节。[详细]

调查

  • 1.你如何看中国电影连续两年无缘戛纳电影节?(此问必选)
  • 2.你如何看中国电影环境今年来的变化?(此问必选)
  • 3.你平时的观影习惯是?(此问必选)

如今华语电影界和中国社会充满了浮躁,随之带来的就是尚未成名的青年导演们生存困境之艰难,资金、人才都是他们的短板,很多有抱负有理想的青年导演面临的实际生活现状让人心酸……

国际艺术电影新势力崛起 中国电影不进反退

对那些已经功成名就的导演们来说,奖项已经变得不那么重要,他们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在了可以凭借吃老本就可以赚取巨额利润的行动中,说好听点是为中国商业电影开辟荆榛,说难听的就是为了自身安度晚年可以过得更滋润点,他们几乎已经丢失了对艺术的追求,对品质的坚守,他们带动起来的商业潮变成了一把双刃剑,既让他们斩获了金钱但同时也丢失了作为一个艺术家的根本,对他们能否再去入围和拿奖,中国观众不要寄托太多厚望。而更令人诧异的是,这些大导演们每有新作上映,都会高调端出冲击过奖项的雄心壮志,然而这种饱含了浓重炒作意味的“出师表”并不能改变作品本身浓重的铜臭气,所以最终空手而归相比也在他们的意料之中。套用《让子弹飞》中的那句台词就是“叫着,把钱赚了。”

 

对于青年导演们,他们是中国电影未来的希望,也是将来在国际上展现中国电影实力的生力军,我们没法不去严苛要求。但目前的境况来看,他们能否大放异彩还真不那么乐观。首先是艺术品质问题,即便是贾樟柯、王小帅、娄烨等人影片的实力,在国际上和同代的其他国外导演横向比较,也不具备任何优势。戛纳电影节在三大国际电影节中,公认为是对艺术品质要求最苛刻的,每年看看竞赛单元入围的那些名字和片单就可知道。娄烨和王小帅都曾经是戛纳的座上宾,但世界电影对艺术的追求不会停留在旧的水平线上,加上这几年世界范围内青年导演辈出,东欧,北欧,中东、南亚,澳洲青年导演群体崛起都异常凶猛,更勿论一路高歌猛进的北美独立电影。中国电影在电影美学和艺术品质上十余年没有大的突破,不进反退,主管选片的戛纳艺术指导福茂也只能无可奈何任花凋落。

 

活力和个性成为中国电影稀缺品

其次是个性的独立,曾经三大电影节为何青睐华语片,是在于那些电影保持了新鲜的活力和独立的个性,因为个性才能造就不一样的影片,才能不盲目跟风,个性的坚持也是风格的锤炼,杨德昌、王家卫、侯孝贤、杜琪峰无不如此,事实证明:影片突出的个人风格才是征战电影节无往不利的标签。这方面,华语青年导演们要多多借鉴前辈们的经验。

 

浮躁,已经充斥了当今华语电影界甚至整个中国社会,很多有抱负有理想的青年导演面临的实际生活现状让人心酸,他们跟其他行业的同龄人一样面临新世纪中国社会“新三座大山”的压迫,而且从事的更是高风险行业,如何坚守自己的个人风格不动摇,摈弃名利的诱惑,在艺术道路上愈行愈高,还是个亟待观察的重大课题。我们只能勉励他们:艺术道路上蹒跚前行注定是孤独的,只有拔高自己的艺术准杆,方能自万人中脱颖而出。[详细]

2010年王小帅导演的《日照重庆》曾经入围过戛纳竞赛单元,但在回国后的遭遇实在让人寒心,一部投资1800万,口碑优秀的电影最终全国票房三四百万,上映不到一周,就在不少影院已经下线……

艺术电影遭内地院线截击 商业氛围让观众陷入死循环

《日照重庆》在内地院线的遭遇绝非偶然,王小帅没有掩饰自身对于中国院线的失望:“全国上下大约只投放300来个拷贝,听说广州都没上映,武汉、东北的朋友想到影院看都找不到。”叫好不叫座,甚至公映都遥遥无期的不光是《日照重庆》,柏林、威尼斯、东京等几个国际A级电影节上获过奖的《白鹿原》、《人山人海》、《倭寇的踪迹》、《钢的琴》等中国军团集体在自己的市场上均受到了冷遇,这又说明了什么?正如很多院线辩解的是:“《日照重庆》其实是一部文艺片,而对于一部文艺片来说,他们已经尽力了,没什么可愧疚的。”业内这种对于文艺片不赚钱的歧视态度消解了太多导演的热情,同时误导了主流观众,让观众只习惯于商业电影的快节奏和视觉冲击,再观赏文艺片时力不从心,恶性循环。

 

同样遭遇在今年国内青年导演们四五月份的集体亮相中再度出现,只不过这次受害者是主打商业的影片,《泰坦尼克号》、《战舰》、《复仇者联盟》三片都占据了整个院线排片表的一半有多,国产电影里,就《黄金大劫案》排片还算理想。其他几部《杀生》《形影不离》《飞越老人院》《我11》都是口碑不错的电影,但排片量只能说让人郁闷,即使把部分责任可以推给发行方在档期安排上的不智,也不能掩盖国内商业院线对于追逐金钱过于明显的丑恶面目。

 

优质艺术作品是电影行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环

一部入围戛纳竞赛单元的优质电影在票房上都如此的惨败,商业院线的不合作态度都说明了中国电影产业一边倒,急功近利的现状有多可怕,它扼杀了新生力量的再发展,挫伤了青年导演去国际A级电影节夺奖的积极性,长此以往,谁还有心去拿奖扬威?所以国内的艺术家们都在呼吁成立自己的艺术院线,让优质的艺术电影得以呈现在观众面前。在欧美国家,艺术院线的功能除了艺术片展示平台,更着意于观众口味的引导和观影群体的培育。观众品位越高的国家其生产各种类型电影的能力也越高,此次美国和法国入围戛纳电影节竞赛单元的影片数目各占入围总数的1/4已经充分论证了这一点,而反过来,这些优质电影又带动了整个国家电影产业的水准,是以美国和法国不仅每年的商业片票房好,文艺佳片更是层出不穷。

 

除此之外,近年来国内观众在戛纳电影节上看到华语电影最爱流连的场所是发布会,更多的是看到华丽的明星,扑闪的镁光灯,还有光鲜的红地毯。各大公司津津乐道的是卖出了多少片和卖片的金额数目,诸如此类。电影奖项呢?去了哪里?我们不能把到在国际市场上卖出片看成是影片成功的终极标准。这样本末倒置,最终损害的是华语电影本身,当电影人总挖空心思地琢磨怎么变着法子卖片时,其实我们真正应该思考的是,我们是否应该把电影的美学和内涵当做头等功课,褪去那些世俗的浮躁气,让电影回归本位。[详细]

回顾刚刚过去的2012年春季档的大陆票房榜上,国内青年导演们欲图同时发力,在票房上有所作为,却在两艘大船和“复联”的轮番冲撞下,几无还手之力,票房的失守意味着不仅这些电影艺术品质缺失,商业领域我们同样失分。以前我们在抗衡不了好莱坞的时候,但每年还是有那么一两部佳作拿得出手,去三大电影节参赛甚至拿奖挽回点颜面,但如今,连这最后的阵地都已失守,我们还有什么借口不去反思华语电影产业的一些弊病呢?

凤凰网娱乐 中心出品 欢迎收藏

其实偶是导演 赵大卫

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