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搜索词:
拍戏成穷光蛋? 海岩回应:负债度日情况属实
2007年11月01日 07:53羊城晚报  【
相关标签

近日,一位自称“与海岩合作多年的赵姓密友”向媒体透露,身为某集团高级副总裁、中圣春秋影视公司董事长的海岩“其实早已濒临破产”——“罪魁祸首”就是即将在央视一套黄金档中热播的30集连续剧《五星大饭店》。这部电视剧是海岩在2005年首次自己投资拍摄的。有消息透露,尽管该剧被央视买下首播权,且“价格还是央视时装剧中的最高价”,但对于该剧的总投入来说还是入不敷出。

同一天,又有消息说:“姜文拍戏最烧钱——当年他拍《阳光灿烂的日子》时一个花了30万元弄好的景被他拆掉后,花了60多万元重新置景。”姜文为了拍好《太阳照常升起》“负债累累”,他自己完全没有拿片酬,由于片子的开支超过预算,姜文还要向弟弟姜武借钱渡过难关。

其实,“影视剧超支”在影视制作圈中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影视剧为何会频频超支?究竟是哪些方面难以控制成本?如何解决这一顽疾?昨日,记者就此事采访了相关当事人及多家影视制作公司老总。

【回应】

“负债度日”情况属实

对于媒体披露的“海岩卖掉住房、变卖家具,才勉强保证了《五星饭店》顺利制作完成”一说,海岩昨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基本属实”。他说,《五星大饭店》是他第一次自己投资拍的剧,这部剧从2005年1月份开始筹备,到今年6月才刚做完后期,总共超支了几百万元。至于“破产”的传闻,海岩表示,自己目前还有另一所房子和电视等家具,还没到“那个地步”。海岩承认:“播出好坏都和我无关了。这部剧我注定是亏了。”

而在为纪念《阳光灿烂的日子》面世10周年的书《诞生》中,姜文也承认自己在布景上有些“劳民伤财”。“我觉得烟囱的颜色不对,就让他们上去把它染了;我觉得开场戏里飞机的颜色不对,就把飞机也染了一遍;还有米兰的那张照片,我们拍了23040张照片,最后选出一格来用。我会固执到那种程度,我拍完了这些,过了瘾,接下来许多方面就没有钱了……当时剧组四处负债,连饭也开不出来了,工资也没有发。”

【现状】

“超支”现象很普遍

据影视界人士透露,超过90%的影视剧都有超支现象,它们间的区别只是多少的问题。但有趣的是,绝大多数影视公司的老板们都不大愿意承认自己投资的影视剧有超支事实。圈内传闻35集家族大剧《中国往事》超支1000多万元,但投资方浙江华策影视公司的老总赵依芳却不置可否。对于这个现象,她分析:“现在电视剧制作的要求、观众的要求不断提高,电视剧都是朝着‘大剧’、‘精品’的趋势发展,这势必导致影视作品的成本不断提高,制作的每一个环节的费用也会提高。”

出品过《空镜子》、《空房子》、《梅艳芳菲》等剧的万科影视公司总经理、导演兼制片人郑凯南则坦率地表示,“影视剧超支”是普遍存在的现象,“超支了也没有办法,只能期望提高影视剧的质量,期望在卖给电视台、院线时能够得到一个好价钱,把超出的部分收回来”。

【原因】

周期延长是主因

受访的几大影视公司老总都不约而同地表示,拍摄周期延长是超支的最主要原因。郑凯南说:“最怕超时间,每多一天心就疼一天。”场租费用,加上剧组人员的吃喝拉撒住,一天最少也要五六千元。她以自己投拍的《林海雪原》为例来说明一些“不可抗因素”也是增加成本的原因:“由于天气太冷,录音室的工作人员把十个脚指头都冻坏了,这样只能另外请人。”有时主要演员病了或者与其它戏的档期有冲突时,剧组也就只能放慢进度、拍摄一些过场戏,这样也增加了投资。浙江华新影视公司老总潘高峰说:“比如演员档期不行、导演因故要换等等,也都会增加投资。因为先期所付的预付款、定金都要不回来。”由于剧组是临时性的组织,管理上稍有疏漏就会出现浪费。赵依芳说:“一些剧组磨合不太好,也容易造成浪费。”

从场地租金方面来说,古装戏最省钱,现代戏最耗钱。郑凯南说:“古装戏可以到横店影视基地拍,明清宋唐的建筑很齐全,而且不要租金;而上个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的戏场租成本就难以控制,我们现在正在西安拍的《空巷子》,由于找不到那个年代的房屋场景,就需要到电影厂里搭建,置景费花了30多万元,租金一日上千,搭了一个半月了,剧组都还没进去拍。”

查看娱闻八卦/浏览精彩影视剧照

   编辑: 沈子超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标签:

    (*添加多个标签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所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