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朝伟(中)的演技似乎已经成为电影质量的一种保证(资料图片)
梁朝伟要演孔子?此言一出,很有点当年闻讯唐国强要演毛泽东的感觉——这事儿靠谱吗?
闻讯胡玫放弃《红楼梦》之后要去拍《孔子》,“选角”又成了大众目光的焦点。
现在凡事都讲“国际市场”。当然,孔子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偶像,他已经不是“一个”人,而是代表了这代表了那的高级符号,虽然认为此演员一站出来就应代表中国形象的思维已然很老土,大家已经慢慢开始接受“戏是戏、历史是历史”的基本文化观念,但毕竟要扮演这个被中国人顶礼膜拜了千年的老人,一出手一定得能“镇得住场”。每一个角色都有它的“镇场要点”,孔子作为一个角色,镇场要点是什么呢?
孔子他老人家的智慧和伟大已经不用赘述了,关键是人格性格。梁朝伟看上去是一个“性格演员”,实际上是一个“本色演员”,也就是说,不管演什么角色,他得先是梁朝伟再是那个角色,这也是商业片、明星制的准则,也别说“国际标准”了,好莱坞的标准,也就是国际标准。那么“梁朝伟”的本色是什么?
记得很久以前,张国荣还在世的时候,大家将他们俩放在一起讨论,其中的两句话似乎很精准,一句是形容张国荣:“与花瓣共浴,望白云出神”,而梁朝伟,则是“人生中除了微笑,就是叹息”,足以见得,梁朝伟善于表现的个性是“隐忍”二字。
说到“隐忍”,孔子可真是行家,这两个字也可以算是儒家文化的通俗化、形象化的解释吧。所谓“君子”就是对人性本恶视而不见,非说纯良是人类的基本素质,并且克己奉公严格值守此道的人。他们行善的方式高度理性的同时又要发自内心,说白了有点虚伪,只是虚伪得自己都信了。因此有时难以避免的十分拧吧
梁朝伟的确扮演过很多拧吧的人,而这也成为他最擅长演绎的一种人格:虽然扑不灭心中的火焰,却无奈人在江湖,木已成舟,不忍离去又不能停留,于是只好把个人欲望搞得很卑微,在追求自由和成全他人之间永远选择着后者,怀念着前者,回头叹息嘲笑自己无法克服内心的自私。
如果从这点出发,选择梁朝伟来演绎孔子的人格似乎是一件貌似合理的事情。然而孔子的隐忍和梁朝伟的隐忍是不是一样东西呢?让我们从另一个方向切入看看:
从形象来讲,孔子最为我们熟知的第一特征就是“高”——据史料记载,孔子的身高基本相当于现在的两米巨人,像同时代的古希腊哲人一样,具有非凡的智慧和健硕的体格。就我们对孔子著作的研读,以及《论语》中所记述的言行来看,一个对于自己“累累若丧家之犬”的形容心悦诚服的人,其所具有的大智慧、大格局与大幽默是“太阳”型的,也就是说,孔子所推崇的“隐忍”是主动的、自觉的、充满能量和辐射性的,这也与他高大的身材相映生辉,成为一种真正的“巨人品质”。
而众所周知,梁朝伟并不是以魁梧和高大取胜的大男人形象,正如张爱玲在《色戒》中对易先生的形容“人像映在那大人国的凤尾草上,更显得他矮小。”就是那种在21世纪的今天非常流行的女高男矮的“混搭”,意在突出男性的人格强悍、智慧魅力大到可以代替生理上的威猛强悍。从这一点上讲,梁朝伟驾驭孔子可谓是一种以己之“短”攻人之“长”的冒险尝试了。因为面对孔子无论从形象还是从身材说都足以被称为“巨人”的特质,梁朝伟显得太过阴柔。
如果这一点上出发,饰演孔子的最佳人选似乎首先就应该具有高大魁梧的身材特征。加上导演的“国际视野”,呼声最高的,也是最被认同的,无疑非香港老牌影星周润发莫数。而如果仔细研读《卧虎藏龙》,我们会发现他扮演的李慕白,从形象气质到“发乎情止乎礼”的人格,都被他演绎得十分精当。加上优于其他几名候选人(陈道明、黎明、唐国强……)等人的成熟、深沉、责任感,因此,周润发应该是扮演孔子的最佳人选。
周润发在《卧虎藏龙》中所扮演的李慕白(资料图片)
好莱坞的编剧在塑造每一个人物的时候都要写连篇累牍的“人物分析”,其中分为我们人格层面的三个部分:职业生活、个人生活、私人生活。这也正是构成每一个人人格的三个方面,然而当观众们总是失望地看到中国影视剧中一个个“不说人话”的人物时,可怜的他们并不知道,是创作者简单截取了其中的一个方面大书特书造成的,而这个单一层面往往还是最没劲、最不说人话的“职业生活”层面。孔子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形象也有点这个意思,就是“圣人”不是人,仿佛“圣人”就是他的职业,职业就是他的全部。至于个人生活,乃至私人生活,不敢想,也想不好,一想就过,过了就矫情,矫情就肉麻,一肉麻,就进入另一个极端的不说人话。希望这一次,从选角色开始,《孔子》的创作团队可以走出偏执于一面的误区,给“主旋律”影片开一个好头。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作者:
王安安
编辑:
王安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