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北京等待》:年度最雷囧片(图)
2008年10月30日 15:16时光网 】 【打印

决定去赶《北京等待》的首映场,就是奔着被雷去的。早前村长就在博客里大力推荐过,说是难得一见,集雷片之大成,一雷顶多雷。

美国阔少乔治和中国白领朱迪

慕雷而去,果真没让我失望。这片一言以敝之,就是中美伊的三角恋,时代背景是伊拉克战争爆发和Sars肆虐的2003年,但爱情的表达方式相当的八十年代,一见钟情,谈恋爱没别的,就是在各种名胜古迹前牵着手奔跑,转着圈奔跑,还是慢镜头那种,再就是含情凝视,深情相拥。不管是中国女孩朱迪,伊拉克女孩娜迪亚,面对男主角乔治,都是同样纠葛的心态,一方面是千年古老文明的骄傲,另一方面是“历史与现代间的迷失”。看的时候我频频闪回《庐山恋》,当年张瑜、郭凯敏在庐山的林子里一唱一和:“I love My MotherLand……“ 每游一处经典,张瑜都换一身衣服,Pose也要变换一番。

《北京等待》基本就是这个套路,导演至爱闪回,每当男女主角想到对方,就要把从认识以来对方的音容笑貌一一闪回一遍。除了闪回,八十年代电影中屡见不鲜的那种粗糙而直白的梦境、心理活动和主观镜头也复古了一把。就缺变焦镜头一部vintage Film就齐活了。当然少不了360度的旋转镜头。但不知道是机器、摄影还是胶片的缘故,画面粗糙模糊,多转几圈会有晕车的不适感。(温馨提示:爱晕车的女同志最好随身带个塑料袋,以免污染影院环境,影响其他观众观看。)

据说导演张伦是个美籍华人,大概钱多烧得慌,又有点未掐灭的文艺青年小梦想,就自己掏钱玩了这么一票。据说他最喜欢的电影是《乱世佳人》、《魂断蓝桥》那种好莱坞经典爱情片,但我怎么觉得他是中国上世纪八十年代爱情片喂养大的涅,忒穿越了。不过这么比较可能有点唐突那些纯洁的老片了。因为,在美国少爷乔治和伊拉克少女探讨完伊拉克战争的正义性和两河流域古老文明现代复兴的问题之后,他们很快热吻和爱抚起来,然后就上床了。或许,对于文艺青年来说,政治和文化问题都是催情药,是前戏也未可知。

一开始,朱迪称她的上司为“不知道自己是美国人还是中国人的女人。”这个“白骨精”式的中国女性,被标签化为西方人的管家。这种身份的模糊感贯穿整部电影。我们不知道这是中国片还是美国片。所有的人物都操着一口流利的英文,包括最普通的北京市民。女主角朱迪来自云南偏远山区,却完全是ABC的派头,几乎不会讲中文。偶尔冒出的蹩脚中文,雷得人像在坐电椅。虽然在中国上映,但实在不像是考虑过中国观众的需求。有哪个中国观众愿意在银幕上听一个中国女孩用英文讲长城的历史,而且讲得很烂!!有哪个北京观众愿意在电影里逛北海、天坛,而且导演把这些地方拍得很丑!!(尤其是长城,从小到大看过无数关于长城的影像图片,没见过把长城拍得这么丑的,男女主角还在这样的景致中上了十分钟的历史课……天啊,雷劈了我吧!)导演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中国人还是美国人,反正是地球人总没错,所要爱中国,爱美国,爱伊拉克,要爱不要战争,要爱不要Sars,战争杀死了伊拉克女孩,有更好的中国女孩立马补缺。爱这个皮囊真是有容乃大,什么垃圾都能往里塞。(又跳跃地想到《画皮》……)

这个片子除了片名叫《北京等待》,秀了一圈长城北海,不断地出现CBD写字楼、东方广场等繁华商业区。基本和北京这座城市没什么关系。很抽离,甚至看不到一张有生活状态的脸。人物都操流利英语,有国际背景,浑身大牌,北京变成一个空荡荡的舞台,来上演这个三流的爱情戏码。

不多说了,主要是想忽悠大伙去雷一把。这种雷得通通透透的感觉也是弥足珍贵的,一旦选择了这部电影,电影院舒适的软椅就会变成一张电椅,而且电力十足!!

<< 前一页12后一页 >>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编辑: 孔悦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