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春晚,我们真的需要真唱吗?
2009年01月15日 10:07新京报 】 【打印

漫画/许英剑

春晚真假唱问题在舌尖笔头上打滚,已经变成了中国足球式的历史问题。要求真唱的人义愤填膺,为假唱辩护的人振振有词。在一个普遍缺乏诚信的年代里,春晚是否真唱具有一种象征意义。所以讨论多年下来,似乎变得越来越重要。好像春晚只要真唱,哪怕明天去菜场继续买注水牛肉也没什么紧要。

不过仔细算起来,春晚并不是实时播出,你看到的实况要领先1分钟甚至更多。你坐在电视机前,和另外一个时间里的人们热泪盈眶,欢呼声都要晚半拍,这本身就非常异怪。明知道这一点,却依然要求真唱,它又能真到哪去呢?

央视今年在彩排的时候用了真唱,一下子成为新闻热点。恨不能用特大号黑体字做头条:他们真的唱啦!真唱又如何?忘词、跑调、破音滚滚而来,艺人做秀,并不是人人都能在规定的那一刻调整好自己,进入最佳状态。如果届时玩真的,又不知央视的投诉电话会被打爆炸几部,更不知多少人会觉得自己受了多大的侮辱,居然不能在大年夜听到艺人正确地唱完一首歌。

让我们承认一个事实吧,所有的艺人和所有的表演都是人造的幻像,都是唱片工业和电视工业的产品。无论是CD、MTV还是晚会录像,艺人之所以看上去完美无缺、口齿清楚,那是因为NG过无数个镜头,重唱过无数个段落。在这个时代里,歌不是唱出来的,而是剪出来的,录出来的。艺人在平旷之处放开歌喉,一曲绕梁,那是小说里才有的事情。没有录音棚,不允许NG,艺人和其他人就没有什么区别,大家都是卡拉OK级的选手。

也不能责怪任何人,因为这些完美无缺的工业产品正是我们所需要的。明星就应该闪闪发光,就应该绝无瑕疵,好让粉丝膜拜跟随。在任何场合,我们都有权要求他们唱出数码音乐所保证的无差别的音质。从来不会去想,任何一张CD上的一首歌,其实是一个歌手所能达到的极限,是通过无数次磨合修改订正而成,连他自己都对那声音很陌生。

我根本不确信我们是否能真的消费所谓的“真声”,当我们听到忘词、跑调、破音时不会勃然大怒。所有人默认的“真声”应该是在CD上听到的完美声音,而那种声音本身就和真实没有多大关系,也不大可能真的在现场得以重现。真唱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它甚至比假唱更令人沮丧,因为所有人不得不目睹明星头顶的光环碎裂,变成我们在卡拉OK厅里可以一一对应的“麦霸”。我们真的需要面对这种场面吗?

我们满足于各种完美的人造幻象,却又幻想着它是一种可以任意消费的真实,这是否也是一种贪婪?

春晚   真唱   真声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作者: 和菜头   编辑: 薛建宇
更多新闻